去年312是底,今年312好像还不是顶。
大家好,我是佩佩,进3月以来就很多人担心312,但你看市场并没受到什么情绪影响,比特币这样看着十万刀好像也不是难以想象,山寨市场也很活跃,layer2/NFT概念币被热炒,还有一个theta,说实在的我都不知道应该把它塞到哪个热门概念里,人家从去年今天到现在涨了170多倍,市值离前十也不远。
在这样的氛围下,我看大家也都在选赛道找密码,作为职业韭菜,我会比较认同一个说法,熊市才更适合花时间研究挖掘宝藏,真正优质标的也是要经历绝望之谷的考验,牛市里估值都带着滤镜,更多的投机性而非长期选择的话,可能简单的思路就够了,比如上一期我们提到的就跟随人气热点,或者看线走的相对强势的,可能也都行,关键不是选什么,而是能不能拿得住。
风火轮也是相对更关注加密领域的长期,希望能带大家看远一点,这可能也有助于舒缓焦虑和降低盲目投入的概率,所以今天会从一个长期的角度来聊聊赛道选择相关的问题。
LayerZero Corner项目Discord服务器遭入侵:金色财经报道,据CertiK监测,LayerZero Corner项目Discord服务器遭入侵,有黑客发布钓鱼链接。在团队进一步通知之前,请勿点击任何链接。[2023/6/15 21:39:15]
加密市场变化很快,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的时候觉得都看得懵懵的,一会儿是defi浪潮,一会儿又挂起二层的风,一会儿辣么丑的画也能卖出个几百万,不知道这些风从哪儿来,又何时走,其实我也懵,哈哈。
盲人摸象的故事应该都听过吧,我觉得吧,很多东西看局部看不清的时候,那咱们就站远一点总整体来看。
加密世界近几年有一个对全局的叙事概念——Web3.0新一代互联网,我估计有不少朋友多少听过一点,它还是挺重要的,最近我看海外又在提了,所以咱们也来提一下。
Web1.0:静态html网页、电子邮件时代,大部分网站只是简单显示信息、图片,传递消息靠邮件,但对网站来说,它是静态的,无法和每个浏览者交互。
波卡跨链互操作性项目Interlay获DFG领投650万美元融资:金色财经报道,波卡跨链互操作性项目Interlay宣布完成了一笔65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领投方为DFG,参投方包括IOSG、KR1、Hypersphere、Nexo Finance、D1 Ventures和Signum Capital。本轮融资完成后,他们将在波卡上引入与BTC挂钩的封装代币interBTC,这样用户就可以使用该代币进行DeFi贷款和其他活动,后续Interlay还计划将其产品扩展到其他Layer 1区块链(比如以太坊、Cosmos、Solana和Avalanche)。据悉,Interlay还将参与波卡于2021年12月23日开始的第二批平行链拍卖,如果顺利的话,interBTC将平行链上的DeFi项目进行基础。[2021/12/22 7:55:01]
Web2.0:? 也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互联网,技术上在html语言基础上增加了JavaScript等动态脚本语言,实现了网站应用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比如我们能看视频、能玩游戏了,还有能发微博写文章放到网上。
Gate.io已开通KLAY杠杆交易和理财服务:据官方公告,Gate.io现已开通KLAY杠杆交易和理财借出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借入KLAY的方式做空,或者通过借入USDT的方式做多。Gate.io的理财和借贷市场是一个用户对用户的借贷平台(有抵押,理财无回本风险),平台不参与任何借贷和放贷。[2020/12/18 15:41:37]
上图是2.0背后的网络架构(图有点老旧,暂时看个意思),不管是网站还是APP,用户看到的是浏览器或客户端,看不到的是服务器,所有浏览和交互数据都会存放在服务器的数据库里,每一次点击都是调用数据库内容再呈现给用户。
对大部分应用,也形成了账户体系,通过输入手机或邮箱来注册,你的账户名就是一个对你在该应用上所有活动记录的一个索引,很多情况下不同应用里的账户是不相通的,哪怕这背后是一家,比如QQ音乐上微信号和Q号是分开两个账号登陆。
比原链打造的Layer 2价值交换协议“MOV”正式上线:据官方消息,3月30日,比原链团队打造的去中心跨链Layer 2价值交换协议——MOV正式上线。
MOV推出转账即交易的概念,用户交易资产就是在钱包上发起一笔链上转账。同时MOV基于的侧链Vapor,TPS峰值达1.6万。 MOV本次上线实现了BTM、USDT、ETH的资产跨链和兑换功能,通过磁力合约和闪兑功能在链上进行交易,从而实现价值流通。[2020/3/30]
Web3.0:还比较早期很多还是概念,也仍然是构建在2.0基础之上,比如我们还离不开浏览器和服务器,不过目前能看到的改变,一个是账户体系多数基于地址,比如你有一个以太坊地址,是可以登录所有在以太链上的dapp,不同应用间是开放的,可交互比如我们可以很方便的给在uni上做市的用户空投,也可进行价值转移,像现在uni做市的lptoken也可以转移到别的defi里挖矿。
另一个是对价值转移的记录用区块链来代替之前服务器的数据库部分,链也算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所以不用担心记录会像传统的因网站关闭服务器清除而消失,用户对账户和资产有绝对控制权。
动态 | Google Play发现一款窃取用户加密货币的恶意应用程序:据arstechnica消息,研究人员周五表示,Google Play发现一款恶意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旨在从不知情的用户终端那里窃取加密货币。Eset的一名研究人员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说,这款恶意软件伪装成一款合法的加密货币应用程序,其工作原理是将复制到Android剪贴板上的钱包地址替换为攻击者的一个。因此,那些打算使用该应用将加密货币转入自己选择的钱包的人,会把钱存入攻击者的钱包地址。[2019/2/10]
基于以上,Web3相对于现有互联网,用户可以自我掌控数据,方面跨越各类应用,解决了互联网的“无状态”问题,即留在网上的信息只取决于服务商的服务器是否安好,而更方面的网络价值流转,也可能改变互联网此前没有太好的商业模式,只能靠广告变现的模式。
Web3.0的实现可能不会完全依赖于区块链或是数字货币,不过它们也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之前有一个基于crypto的Web3.0堆栈架构,可能未来还会有变化,但我觉得可以仔细看下:
这个架构由上到下分为7层,最上面从技术上是代表最底层的东西,我想这里这样划分可能是因为在加密世界越底层的东西估值越高。
最上面的三层状态、计算和组件层,基本组成了我们所说的公链或者智能合约平台主体:链,上面有虚拟机来运行各种合约协议,这些链的网络里又有各种币,像以太上原生代币eth,还有erc20标准代币等。
compound,sushi这样的defi平台都属于协议层,然后对链上性能痛点还存在侧链、跨链、二层网络等扩展层,在往下就是链接用户端的,像小狐狸钱包。
以上就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应该说现在以及可能以后很多年加密特别是山寨市场都围绕这个框架进行,所以对于选择上来说:
1. 每个项目,每个赛道,不论新旧都可以按这几层来划分下,在哪一层主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甚至是不是可以考虑考虑持仓按照层次分开来配置下,我看炒作题材貌似也有点轮回,比如之前的defi要,找创新模式的协议,到现在是扩展层,NFT又偏应用了。
2. 图上有两个领域没有反映到,估计在Web3里还是很有前景的这里提一下:一个是跨链,web3.0未来真正应用起来,可能。。我们打个比方,像uniswap这样的交易所,它可以打通多条链上的用户,甚至也能共享流动性,对独角兽应用,跨链能加强护城河提升市场份额,而不是像现在,会在其他链出现仿品,甚至仿品的数据还更好看的情况。这里不仅是指有跨链概念的公链,也包括在协议层来实现跨链功能的项目。
另一个是数据工具类,它们应该也可以归于协议层,Web3.0数据在链上,但日积月累数据量很大,还有像NFT这样的应用层面也还是需要服务器存储,那可能又涉及到将底层的区块链与服务器以及各类协议应用相连接的工具,比如之前有个thegraph(grt),它相当于把链上数据做成索引,方便dex来查询,他家把这个功能做成一个去中心小网络,所有人都可以来提供服务或者消费,也自然形成了一个币。
还有这几天挖的很凶的bdp大数据协议,他家文档我没细看,大致上也算是这类,我想以后应该也会出很多这类型的项目。
3. 从概念到落地
回看defi,其实借贷那些东西,在2017年的大牛就开始炒作了,属于概念阶段,这里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千倍币aave2018年从最高点跌去近百倍:
这里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走熊,也还有一方面是产品最初版本并没能被市场接受。很多老defi项目也都有同样的问题,直到无论借贷还是交易都开始走流动池模式,吸引到了资金和流量一切才开始反转。
可以说即便是有前景的概念,等它落地会冒出很多实际问题,也有很多会陷入困境走向归零,而如果能解决问题,就能跨越到更高的市值和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人总觉得币圈是炒作,我们也会跟风一些概念,但其实当它们走向应用才会有更美的风景。
现在的二层网络和NFT,在我看来,还是炒概念阶段偏多,不一定非要去fomo,等等看他们谁能产生真正的市场,像NFT又是不是能带一些圈外流量也不迟。
这期差不多就这些,对web3看最近老外那边在讲,考虑到目前海外主导的因素觉得有必要了解下,至于后面的思考不一定对,市场总在变化,defi的逻辑未必最终能套到别的协议上,就像今天和去年的312也完全不一样。
不过我希望从上面能看到的是,web3里每一层从概念到落地再到市场发展,加密世界还有很多故事,也很长的路要走,多看长期,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吧,骚年们!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