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银联董事长邵伏军:最担心数字货币普及后,支付清算机构可能不复存在

8月10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银联董事长邵伏军分享了他们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看法。他坦言,银联作为一个支付清算机构,真正关心的是数字货币出现以后,随着大量的运用和普及,支付清算机构还在不在?支付清算机构在里面是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也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邵伏军分享全文,由巴比特整理发布。

数字货币今年尤其火热,文章很多,观点也很多。2015年左右,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在我们9层会议室开了一个会,提出要研究数字货币。那时候我们大家都觉得很吃惊,数字货币是什么?我们银联对数字货币也有一些研究,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

1.数字货币发展的内在价值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大家可能觉得很简单。货币形态的演进是不断的创新过程,我们都是学货币银行学的,回顾一下货币的发展历史。作为一般等价物,无论是最初的贝壳、贵金属、金属币,还是中国出现的交子、银票等等,每一种货币形态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基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创新。货币的功能也在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当前,我们讨论数字货币需要从本质出发,思考数字技术给货币带来的创新价值在哪儿?按照经典理论,支付手段、储值工具、计账单位是货币三大功能,数字货币怎么实现这三大基本功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有趣的问题,值得不断研究和探讨。

银联商务:上线数字人民币业务商户自助签约新功能:金色财经报道,银联商务宣布已与建设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商户自助签约服务,商户今后可自助式、线上化开通数字人民币服务,大大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时效性和自由性,整个操作过程最快5分钟就能完成。目前,该项自助业务支持开通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其他运营机构钱包也在陆续推出中。[2022/3/28 14:22:06]

商业机构主导的加密数字货币,比如说炒得很热的比特币,最后没有成为通行的货币,因为它的价格不断波动,大家普遍认为它是一个数字资产,或者是一个数字商品。

这段时间,libra引起高度关注。一方面数字经济垄断性的科技公司和庞大网络优势产生协调效应。大家认为,这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的运行和监管提出新的挑战,从而引起各方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目标打造超主权的货币,并且设计了锚定一揽子货币作为基础,是一个稳定币的方案。它在增强信用稳定币制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目前为止也有很多细节还不太清晰。应用场景,依然是聚焦在跨境支付这一块。未来发展怎么样,前景怎么样,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三亚启动入境游客微信支付、数字人民币、银联境外钱包移动支付便利化试点:金色财经报道,据三亚发布官方公众号消息,自12月3日起,境外游客到海南旅游消费,无需开办本地银行卡即可完成支付账户充值,银行为境外游客量身定制了多种移动支付便利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微信支付、数字人民币、银联境外钱包等多种移动支付模式的综合应用,境外游客可任意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支付方式进行注册使用。[2021/12/5 12:52:38]

基于国家货币论的角度来看,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我们的希望也是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基于国家信用的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

2.法定数字货币的积极影响与困难挑战

法定数字货币会产生以下积极影响:

第一,提升对货币运行监控的效率,丰富货币政策的手段。

现在的货币发行方式,因为发行以后对货币流通缺少有效的实时监控手段,基本是通过统计和估算。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将使货币创造、计账、流动等数据实时采集成为可能,并在数据脱敏以后,通过大数据等等技术手段进行深入分析,为货币的投放,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且为经济调控提供有益的手段。同时,央行数字货币也能够有效地在反、反恐融资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银联总公司正在招聘区块链研究方向的工程师:中国银联总公司正在招聘区块链研究方向的中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招聘内容显示,中级工程师的职责包括负责区块链场景落地的技术实施,如技术方案的制定和智能合约的开发,以及维护和升级现有区块链软件产品和系统;高级工程师的职责包括负责区块链各业务产品的系统分析和规划,承担系统架构设计、核心功能代码编写等相关工作,以及负责区块链共识、加密、压缩及算法研究及优化,熟悉各大主流共识算法,包括 POW、POS、DPOS、PBFT、Raft 等。[2020/11/24 21:55:24]

第二,有利于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的水平。

法定数字货币不仅仅是货币数字化,它还能够通过与智能技术的结合,通过智能合约的设计,较好解决交易双方信任问题,信息流与资金流同步的问题,这个优势能够大幅度简化传统金融机构间比较复杂的交易流程。

第三,切实提升支付特别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开放的支付环境。

从货币最基础的支付功能来看,通过运用法定的数字货币,可以使法定货币的流通网络极大的扁平化,实现支付系统底层全面的互联互通,大幅度的减少兑换的环节,提高跨境资金的流动性,解决传统的跨境汇兑在链条长、到账慢、效率低等等方面的问题,这是我想讲的它的优势和作用。

西南财大陈文:短期DC/EP使银联等清算机构边缘化可能性较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表示:加密数字货币无需银行账户即可进行价值转移,不需要经过中心化的转接清算环节。但是否银联等清算机构就会边缘化呢?至少从短期看这种可能性较低,这关乎DC/EP的发行规模和接受程度,目前M0在整个货币发行中占比较低,此外也会与纸钞长时间并行。在陈文看来,数字货币的最大价值仍在跨境支付领域,传统跨境支付依托美元主导的SWIFT体系,资金往来受到开设账户等制约,而DC/EP只需要使用者拥有数字钱包,几乎与现钞交割没有区别。“去年年底开始,前央行人士也开始提到DC/EP在批发场景的价值,因此最终DC/EP在哪些场景落地并真正体现出赋能性的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中国经营网)[2020/4/26]

从法定数字货币角度来看,它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第一,它的技术实现难度也还有一些问题。法定数字货币在理论上存在很多的优势,刚才已经讲了。但是受制于当前技术水平,确实还难以实现对海量的货币实时数据采集、监控和分析,也难以开展高效精准的可编程的操作。

软银联合CloudMinds开发区块链认证解决方案:据Businesswire消息,软银集团和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达闼科技日前宣布联合开发基于区块链的认证解决方案 。两家公司通过将CloudMinds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与软银的身份验证平台相结合,开发出新解决方案。[2018/5/30]

第二,国际间协调的难度也是一个问题。各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协同,在现在汇率形势下就是一个难题。法定数字货币运用以后,协调的难度会更大。正如各国支付市场的监管,各国差异很大,各国研究数字货币的出发点和目标也大不相同。目前有的国家是支持的,有的是观望的,有的就是明确禁止的。

第三,基础准备方面也有一些困难。从顶层设计来看,法定数字货币将对各类金融业务、金融服务的底层运作逻辑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它在金融体系的全面应用基础准备目前来说还是严重不足。既缺乏相应的底层运作规范,也缺乏对相应的监管机制。比如说是不是匿名,是不是计息等等这些基础问题确实还在探讨当中。

从商业数字货币角度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看到的商业数字货币的这些方案,从根本上来说,依旧是代币,难以真正作为货币存在,它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第一.信任的问题。价值稳定是货币被接受并普遍流通的前提。目前商业数字货币的发行主体,如果是商业联盟,发币的原则和基础都是商业信任,缺少稳定透明的运行机制,是不是存在超发?是不是存在不足值的发行?本身兑付的流动性怎么样?储备资金是不是挪用?这些确实还存在疑问,也存在风险。

第二,技术管控的风险。区块链技术,除了在高频交易处理与快速响应效力方面的瓶颈以外,商业数字货币涉及亿万客户信息,涉及到客户隐私泄露,安全信息。同时,商业货币的匿名性对反反恐融资监管方面提出挑战。

第三,产融结合和垄断的风险。大型科技平台型的发展,不断扩展它的业务范围,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导致出现新的产融结合,出现垄断。

第四,货币政策与外汇管理的风险问题。商业数字货币出现以后,一旦它的跨国运营影响各国法定货币的流动性,影响非储备货币国家的货币主权问题,也有可能导致弱势国家资金流失,反等措施失效,货币政策失灵,对货币政策和货币运行体系带来的影响和风险也是很大的。

3.支付清算机构在数字货币发行中的作用

银联作为一个支付清算机构,我们真正关心数字货币出现以后,数字货币得到大量运用,支付清算机构还在不在?支付清算机构在里面是什么样的角色?说实话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也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

从商业数字货币角度来看,以libra为例,机构或者用户注册以后,它会分配一个全球通用的一个加密的用户账号,一个账户。通过利用libracode进行不同地方货币转移,实现点对点的交易。

这个交易过程,采取分布式计账,有libra系统验证者、存储更新账本,优化交易流程,简化对账,但是整个交易下来对转结清算机构是颠覆性的变革,我们目前看不到商业银行,看不到商业银行的账户,看不到转结清算机构在其中是什么作用,也有可能就没了。

从法定数字货币角度来看,是不是也要考虑这个问题,与现有电子支付体系怎么衔接?目前根据我的了解,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或者其他相关机构提出的方案,央行提出来由央行顶层设计,构建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这么一个双重的投放的体系,这个体系稍微好一点。央行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监管,并且制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政策。保证系统安全性、稳健性和风险可控性,有央行授权,若干代理发行机构,比如商业银行与央行基于区块链共建一个实时的计算系统,通过商业银行向央行缴存准备金获得数字货币发行权,从而把数字货币推向市场流通。

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央行、商业银行双层投放体系下,区块链覆盖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及流通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双重体系下区块链将登记区块链的发行信息、流通信息对最终使用者,数字货币交易的还是点对点的交易过程,最终使用者,发出数字货币交易请求之后,直接由区块链当中的区块链网络相关的节点进行交易验证以及交易记录,整个交易的转结是由区块链网络协议直接完成。这个里面摒弃支付清算机构支付,这种情形下转结支付机构也被边缘化。

另外,双重投放体系中,代理发行机构,它发行数字货币是有自己的标识,工行发行有工行的标识,农行有农行的标识,支付清算机构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一个改造来支持数字货币的转结清算,通过央行缴准备金获得数字货币的发行量,发行的数字货币成为代理投放机构的负债,各个代理发放机构就需要对这些数字货币有一个标识。就相当于发行港币,中行相应的有标识,同时监控数字货币流通情况。

这种情况还稍微好一点,类似于现有的银行账户体系当中,多了一个数字货币的账户。双重投放体系,就需要建立一个连接各家银行数字货币支付转结的区块链网络,这个时候数字货币账户发生跨行交易,支付清算机构就可以对发行机构最终使用者结算金额进行记录,这个时候转结清算机构能够发挥作用,在里面能够找到角色。

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一个大小额、超级网银等等覆盖全境外资金结算清算系统,移动网络发展也很快。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建议数字货币的建设还是要高度重视发挥现有的支付清算机构的作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1:4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