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巴比特专栏 | 游离于边缘的经济生态:数字货币支付突围之路

自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诞生之后,如何扩大数字货币的支付范围就成了币圈里津津乐道的讨论话题。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过去10年风驰电掣的科技革命里,基于加密技术的数字货币显得非常没有存在感,即便在这期间,支付领域出现了“纸币-刷卡支付-移动支付”的迭代,数字货币也没有抓到太多机会,只有在牛市币价暴涨、一些商家想要蹭一下热点的时候,其支付生态才会出现一波小爆发。

但问题在于:数字货币的金融属性决定了它的价格周期是牛短熊长的。于是,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数字货币的支付都处于沉寂状态,尽管偶尔能作为一种行为艺术而进入主流社会的视野,但始终难以在支付市场中有明显的份额增长,至于距离圈内人所幻想的金融与支付革命更是相当遥远。

为何数字货币始终游走于主流社会的边缘地带?归根到底,其实就是生态不行。

全国首条城市文化区块链“文都链”上线:6月11日消息,6月10日是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曾经在央视《国家宝藏》第一季压轴登场的“大报恩寺琉璃拱门”,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引领下“完美重生”;“文都城市·链启未来”全国首条城市文化区块链“文都链”上线发布仪式在南京举行,首批共建单位、生态应用伙伴和一批应用产品在现场集中亮相;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主编的《中国文化元宇宙AIGC发展研究报告》同步在链上首发。[2023/6/11 21:30:16]

如果仔细审视支付行业便不难发现,这项业务本身有着相当高的同质性存在。你用a银行和b银行的储蓄卡去刷pos机,或使用支付宝和微信分别支付同一单账单,几乎不会有太大的体验差别。关键在于那个支付工具背后的生态系统是什么——你想给亲戚朋友随礼,只能用微信红包,而如果你想支付淘宝订单,就只能用支付宝。

开源密码管理器KeePass最近修复一个允许检索主密码的漏洞,目前暂无补丁:5月22日消息,慢雾首席信息安全官23pds发推提醒称,开源密码管理器KeePass最近修复一个允许检索主密码的漏洞,该漏洞可被利用来从软件内存中检索出明文主密码,PoC已公开,目前暂无补丁。加密货币圈有不少用户使用此软件,注意资金风险。[2023/5/22 15:18:42]

试想:比特币为啥火的?因为那些在丝绸之路上买灰色资产的人,只能用匿名性和国际性的比特币转账。以太坊为啥火的?因为那些想要购买创业公司通证的人,只能在自带智能合约的以太坊网络上转账。也就是说,在社交网络、电商网络、地下灰产网络、去中心化投融资这四大生态世界里,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比特币钱包、以太坊钱包就是最硬核的支付工具。岔开一点都不行,没有人敢用支付宝在暗网上付款,微信也不会接受比特币转账。

Animoca Brands推出首款基于NFT和ERC-20代币的元宇宙游戏Life Beyond:金色财经报道,Animoca Brands宣布推出首款基于NFT和ERC-20代币的元宇宙科幻类游戏Life Beyond,每个游戏玩家化身都搭配NFT夹克外套,首批“Agent Zero Jacket” NFT已经完成铸造,持有者可以体验质押并获得游戏白名单权限。[2022/12/23 22:03:52]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数字货币始终进不了大众视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他们所绑定的那个经济生态,跟人们日常生活距离实在太远: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代人来说,聊天是一种刚需、看新闻也是一种刚需、而在网上买买买更是一种刚需,不信的话,你就打开你手机的情境智能功能,看看占据的你手机使用时间的前三位应用都是些什么。

数据:81,000,000枚USDT从Tether财政部转移至未知钱包:金色财经报道,据Whale Alert数据,81,000,000枚USDT从Tether财政部转移至未知钱包。[2022/8/11 12:19:22]

微信和支付宝正是因为踩到了占据网民行为时间最多的两个点,这才发展成了用户最多、流水最大的两款支付工具,并将这种影响力带出了其所依赖的社交和电商圈子,扩展到了诸如游戏、直播、知识付费在内的诸多场景中。

反观比特币和以太坊所依赖的经济生态:在地下网络购买灰产、以及和去中心化投融资是普遍的大众行为吗?显然不是。这种本就边缘和“不正规”的初始生态,决定了像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数字货币始终只能长期窝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而没法渗透并扩散到主流社会中,因为一般人对他们所处的那些灰色经济生态躲犹不及,怎么可能去主动拥抱所谓的“比特币支付革命”呢?

所以说,无论是比特币也好、以太坊也罢、还是众多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目前面临的最大痛点,其实是背后没有一个主流社会接受程度比较高的健康经济生态,只有找到这样一个经济生态并切入其中,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才有建立并扩散自己影响力、最终改变整个支付行业格局的可能。否则的话,无论是之前流行的喊口号、还是现在轰轰烈烈的区块链知识普及,其实都是非常事倍功半的工作——95%以上的互联网用户可能都不知道互联网的运作原理和网络7层协议是什么,但这也从来没有妨碍到他们去随心所欲地使用这项技术。

严格来说,“扩大使用生态”的这个数字货币发展思路,并不是没有人想到。在之前轰轰烈烈的区块链创业潮里,从众多小型创业团队,到新浪网易这种大厂,已经有不少团队想要通过打造爆款应用,来让自己所发行的通证成为强生态的数字货币了,结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尝试几乎都不成功。

各种原因很多,比如说:很多团队在募得巨资、感受到了“财富自由”的魔力之后,丧失了继续推动项目的意愿;或是创始团队实力有限,本就不足以做出能与原竞争对手抗衡的应用;再或是产品市场两线作战,忙于应付投资者社群和市值管理,导致不能专注于产品研发……种种原因,不一而足。

这样一来,数字货币行业实际上只能放弃打造增量应用生态的发展思路,转而寻找跟存量应用——也就是现有的爆款产品结合的方式,来给自己打造一个初始的繁荣流通生态。然而,正如人们所见,这样的生态实在太难找。原因一言以待之:独立的不爆款,爆款的不独立——放眼整个互联网行业,能在电商上跟阿里掰手腕的企业不多,能在社交上跟腾讯对垒的更是屈指可数。即便是为数不多的几家潜在竞争者,也已经被他们尽数收购,所以,指望数字货币能够通过切入到现有爆款软件应用来立足并扩展,其实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未来几年仍旧以4G为主、数字技术发展遭遇瓶颈的网络环境下,能够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实现弯道超车的互联网公司估计不会太多,而数字货币通过在现有的互联网行业寻找繁荣生态、并切入其中的机会恐怕也比较有限。

Facebook主导的Libra固然可以算作是数字货币开拓存量生态领域的重大进步,但问题在于,世界上又能有几个Facebook呢?即便是现在的这个Libra,能够持续存活下去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就上面的分析来看,数字货币无论是在新开发软件方面、还是利用现有的软件产品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否定上面两种路线的可行性,但整个行业必须要做好相关工作失败的心理准备,切勿进行孤注一掷的徒式尝试,但是,如果新老软件产品都不行,那数字货币又有什么其他的道路可走呢?

一个很好的选择是跳出软件思维,转而与相关的硬件结合,毕竟很多人可能都忘了,虽然像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软件是人们的必需品,但这些产品也必须要以智能手机这样的硬件为载体才能使用。从这点来看,像手机这样的智能硬件,它潜在的经济生态其实是不输社交和电商这样的软件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充分的挖掘,在下一篇系列文章中,笔者将就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硬件,未来将会如何帮助数字货币打造繁荣生态这一话题,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9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