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类擅长线性思维,而对非线性的发展很难理解。这导致我们在短期内对事物过于乐观,而长期内低估事物发展的速度,正如人们当初对互联网的估计一样。而比特币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存储和交换媒介,它天然具有网络效应。一旦突破了临界点,也许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外的惊喜。本文作者是AleksandarSvetski,由“蓝狐笔记”社群的“CiQi“翻译。
“经济学家”......是我们所有人中最盲目的人。
网络是另外一个固有的非人类直觉可以把握的领域。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我们非常不善于预测网络的增长;尤其是那些成为公共领域的东西,例如电力、电话、互联网,而现在是比特币。
“当巴黎博览会闭幕时,电灯也会随之关闭,以后不会再出现了。”——牛津大学教授,ErasmusWilson
还有....
比特币矿企Marathon成为BTC持有量第二大上市公司:11月9日消息,在11月8日举行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比特币矿企Marathon Digital首席执行官Fred Thiel宣布该公司持有的BTC数量已经达到11,300枚,价值约合2.05亿美元,跻身成为BTC持有量第二大的上市公司,仅次于MicroStrategy,超过了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和Jack Dorsey旗下支付公司Block Inc.。(Cointelegraph)[2022/11/9 12:37:26]
“美国人需要电话,但我们不需要。我们有很多信使男孩。”——英国邮局总工程师WilliamPreece爵士,1878年。
而我的最爱是:
“互联网发展将急剧放缓,因为梅特卡夫法则中的缺陷变得如此明显:大多数人之间没有什么话要说!它将变得非常清楚: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不会比传真机的影响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于1998年写道。
为什么?
为什么所谓的“专家”会错得如此离谱?
原因有很多;跟偏见有很大关系,也跟我们如何进化有很大关系。
人类进化主要如下:
调查:近80%萨尔瓦多公民认为该国的比特币战略是失败的:金色财经报道,一项新民调显示,萨尔瓦多大多数人认为总统Nayib Bukele的比特币战略是“失败的”。根据中美洲大学(UCA)的民意调查,7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2022年从未使用过加密货币,77%的人认为14个月前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与美元并列“是失败的”。77%的萨尔瓦多人认为他们的总统“不应该继续用公共资金购买比特币”。(barrons)[2022/10/20 16:31:35]
人类一直在一个由我们更线性的感官感知所定义的世界中进化。在热带稀树草原中长大;为了偷取食物以及保护你的家人或跑得比捕食者更快,你必须大致了解跑X长的距离需要花多长时间。因此,我们人类非常擅长于估算30线性步长有多远。
30指数步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有10亿米,这是我们无法轻易理解的距离。PeterDiamandis和RayKurzweil确实将此术语和示例都广为流传。
当我们遇到呈指数级变化或网络效应的事物时,我们人类很难作出准确和直观的估计。我们通常以线性的方式预测,不管是高估还是低估。
注意:网络效应本质上类似于指数级变化,只是不那么明显,关键要点在于早期阶段,它们的进步是难以察觉的。随着最初的连接基础建立,网络增长似乎变化很慢。但是,一旦它达到临界点,也就是拐点,继续发展的势头几乎是不可阻挡的;除非网络本身发生灾难性的失败。
电视名人:比特币挖矿的碳足迹正在下降:加拿大商人和电视名人Kevin O’Leary表示,挖金矿对环境有害,而比特币挖矿的碳足迹正在下降。Leary认为,金矿开采以一种令人担忧的方式破坏了地球的结构,其背后留下了巨大的碳足迹。另一方面,随着一些矿工转向天然气等可再生或危害性较小的电力来源,比特币挖矿变得更加环保。Leary警告称,黄金投资者未来可能会像比特币一样,面临对黄金环境可持续性的关注。(The Daily Hodl)[2021/4/23 20:49:27]
我们如何在短期内高估而在长期内低估
这个拐点可能不是一个“点”。它更像是一个时期,且没有事后方知的可能;它无法测量,也因此无法预测,但要凭经验或启发;你可能会打,在这个点,人们会放弃且认为其持续发展节点的功能网络无法正常运转,因为它缺乏表面上的结果;然后它却起飞了。
动态 | 美国证券巨头TD Ameritrade已开通比特币期货交易:据eToro市场分析师Mati Greenspan表示,美国证券巨头TD Ameritrade现已开通比特币期货交易。经查询,TD Ameritrade页面中确实包含比特币期货交易功能。[2019/7/23]
上图并不意味着数学上的准确,而是为了说明如下两点:
我们高估了其短期影响
我们低估了其长期影响
注意:在早期阶段,指数曲线和二次曲线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却是不一样的。
下图和示例将有助于你更好理解网络如何加速到特定点之外:
在电话网络中可以看到经典的二次增长
连接建立了——当你达到1000-10000之间的某个点时,网络已经运转良好,且会真正起飞。如下图:
分析 | 2018年底比特币很有可能涨超1万美元:据CCN分析,通过数据,情绪/认知,及科技三方面来分析比特币价格,技术成熟才能使价格呈现指数上涨,比特币的小幅增长与价格回升不存在关系,区块链技术被采用是因为接受起来越来越简单,投资者情绪也是兴奋的。2018年底比特币升至1万美元以上的可能性更大。[2018/7/14]
X=节点,y=连接
截止2019年2月18日,闪电网络大约3,500个可见节点,并且可能是相同的数量是私有节点。
需要考虑一些事情,尤其是对反对者来说。
“哑巴”Vs智能
为什么互联网作为主要的通信网络胜出?为什么不是像AOL这样的私有财团/网络或100年前就占据通信基础设施主导地位的电信公司胜出?这里还有一个原因。
这是因为基础层需要是“哑巴”的,换言之,底层和强大才能让其发挥最佳作用。
互联网建立在一些基本的数据包交换和路由协议上,它们的工作非常简单却非常好,并创造了我们人类前所未见的最强健的通信网络。
结果是,它鼓励世界其他地方也在此基础上进行构建。为什么?
因为当你有一个坚固和稳定的基础,你可以抽象出任何功能,且能提供可以与后续的其他服务交互和集成的服务。这种累积效应是网络能够加速并进一步巩固自己并取得支配地位的另一功能。
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将流向能最大化其收益的地方,你试图创建的基础网络越是复杂越是包容,那么自由市场/开放创新的空间就越小,且来自竞争网络的威胁越大。这些竞争网络开发更加基础和稳健的东西,以成为构建的基础。
区块链之所为会死亡,原因是它们要么无用或要么包含不必要的复杂性,尤其是私有链无法为真正的网络效应构建平坦和开放的基础。(蓝狐笔记:本文所理解的区块链感觉更像是私有链,值得商榷)它们有两个主要卖点;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并非是由于其技术架构而出现的内在的神奇的特性;或者它们的数据隔离。
具有此功能的唯一网络是开放、共同的、理论上健全的网络,例如比特币;或许还有其他一些,尽管比特币有重大优势,但在网络的这个博弈中,当你具有领先和意外的开始、有坚信的少数核心用户、最基础和最有才华的人就可以在其上开始工作;其它网络赶上的可能性低,更不用说跟上节奏了;这种可能性呈指数级下降。我认为赶上比特币已经为时已晚。至少在本世纪。现在是加倍押注的时候了,不要怀疑自己为什么落伍了。
对于那些认为:“没有银行会使用比特币作为结算层”的人请记住: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每家银行都说它们永远不会在互联网上做任何形式的银行业务。时代变了。你要么追赶,要么领先。
投资网络
区块链会失败另外一个原因是其专注于“专有技术”。在私有的区块链或DLT上不可能有网络效应。这就是所谓的渐进式的创新。真正的创新机会和革新在于网络的发展,例如Airbnb、Uber、AppStore、Facebook,以及改变所有人的游戏规则的网络:互联网。
如果你观察社会,你会发现构建一切的基础是沟通、信息和语言。基于这些的第一层实际上是货币。大多数人不太理解货币在我们人类种族进化和构建社会能力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货币在社会上所有事物的运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它也是我们人类合作和协议能力的核心。当前,唯一抗脆弱性的稳健的安全的且真正稀有的数字货币媒介是比特币。这不是值得投资或在其上进行构建的网络?
如果你想成为投资未来要接管世界的渐进式创新的投资者,那么你会持续寻找下一个最好的东西。可替代选择是使用彼得·泰尔和雷德·霍夫曼的方法:寻找有势头的网络,它们拥有专心和顽固的少数用户,尽管新闻不佳但持续增长,你会发现1%改变了世界。
正如马克·安德森几年前说过的:“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现在依然如此。作为投资者,你需要决定是否想成为非常成功世界的一部分,抑或是想成为新世界洪流的一部分。
随着更多活动的发生,从时间和网络增长中获益的创新只会变得越来越强大。电子邮件将更多活动带入到互联网,闪电网络、简单的多重签名、时间锁、以及“判断”智能合约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加比特币的网络效应。
数字化的“新”银行就像是试图给猪涂口红,想让旧的基础设施变得现代化,这是很难的,就像是试图让马和马车跑得更快。
用传统的烘焙法瞎折腾是疯狂的,尽管我们有像比特币这样的事物。比特币是唯一安全的全球数字结算网络,可以在此网络上以更高的完整度、复杂性以及透明度来构建真正的数字化新银行。同样,我们也不知道通过解放信息和通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应用。
借助于互联网,我们也不知道当我们在数字世界解放货币和价值交换时将会出现什么规模的变革和创新。这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不要错过。世界上的下一个亚马逊、谷歌和Netflix正在这个巨大的、公共的、全球网络比特币上构建。
------
风险警示:蓝狐笔记所有文章都
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或推荐,投资有风险,投资应该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