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观点 | 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郑磊:区块链天然适合用在社会公益场景

来源:火讯财经

编者注:原标题为《郑磊:区块链如何解决慈善中的信用问题》。本文作了不改变作者原意的删减。

2月10日晚,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郑磊做客火讯TALK,以下为访谈实录。

精华集锦

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郑磊:

·?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前中后端的数据打通,使捐赠数据和分配数据都公开,无论捐赠还是调拨、分配和使用,都有一个时间戳记录,而且每笔资金可以快速匹配验证。

·?区块链利用分布式技术和共识算法重新构造的一种信任机制,链上存储的数据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适合用在社会公益场景。

·??区块链上的数据,既从技术上保障了公益数据的真实性,又能帮助公益项目节省信息披露成本,充分体现出了区块链公益的价值。

·??慈善事业的各个流程必须完全透明化,不能有任何死角,否则很难得到大家的信任。

访谈实录

主持人火讯财经主编赵一丹:各位群嘉宾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收看火讯TALK之区块链产业人才智库特别栏目!本次特别栏目主题为《疫情之下,区块链如何助力商业与组织创新?》

接下来欢迎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郑磊郑总上场分享。

观点:目前DOGE正在“做一个加密货币想要做的事情”:9月6日消息,加密货币DOGE已经重新回到0.31美元上方。PAC Protocol首席执行官David Gokhshtein认为,在马斯克没有发布狗狗币相关推文的情况下,狗狗币最近的上涨表现非常好。他认为狗狗币拥有强大的社区并引入一个强大的用例,目前DOGE正在“做一个加密货币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发布更新以降低交易费用,并试图在推特上获得更广泛的采用。

此外,加密分析师和交易员Scott Melker(The Wolf Of All Streets)分享的图表显示狗狗币有望走高,目标价可能是0.35美元。(U.Today)[2021/9/6 23:04:22]

郑磊:大家晚上好!

01

慈善活动中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善款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

郑磊:刚看了一下前一位嘉宾讨论的话题,我认为慈善这个话题在这次疫情中又重新引起了广泛关注。慈善这个话题我一直都在考虑,所以一丹邀请我谈谈,我就选了慈善与区块链技术如何结合这个点,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民众素质不断提高,对慈善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大了。人们普遍存在慈善意识,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最大问题是过程不透明和缺乏必要的信用机制。

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问题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比如慈善组织的设立和监管,以及在慈善领域存在着垄断现象。

观点:扩展UTXO模型相当于计算机系统从8位突进到64位的重大飞跃:5月10日消息,扩展UTXO模型相对新颖,但许多区块链研究员认为它相当于计算机系统从8位突进到64位的重大飞跃。Ergo和Cardano两大公链均是这方面的先锋,已组成扩展UTXO联盟。扩展UTXO模型可防止以太坊等账户模型智能合约累积造成的区块链膨胀。(Cointelegraph)[2021/5/10 21:42:34]

最近几年被媒体曝光的慈善方面的丑闻,主要是有人打着公益旗号,借口做慈善,谋取不当利益,或者侵吞爱心人士钱款,挫伤了公众的捐款热情,伤害了人们的仁爱之心,更降低了公众对慈善的信任。

慈善本是鼓励善行,倡导美德,扶贫救困,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公益性非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然而,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法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监管不严格,使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受到制约,影响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慈善行业发展的关键点就是慈善机构要获得持续支持,就必须具有公信力,而信息透明是获得公信力的前提。

公益透明度影响了公信力,公信力决定了社会公益的发展速度。信息披露所需的人工成本,又是掣肘公益机构提升透明度的重要因素。

有些人将慈善平台当做偷税漏税、资金转移的通道,甚至钻监管漏洞,侵占善款等行为,破坏了人们对慈善平台的信任,也抑制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使得这种重要的社会救助功能丧失功能,其结果危害甚大。

现场 | 观点:区块链技术需要深入场景才能形成产业: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0月15日,华山论剑2020网络安全大会于西安召开,在大会的区块链安全与应用创新分论坛圆桌讨论环节,

基石基金管理合伙人秦少博分享表示,区块链创新型的业务需要承担比较大的沉默成本,在区块链领域创业需要考量自身能力。区块链技术需要深入场景才能形成产业,过去5年由币引发的热潮已经越发理智。把区块链作为技术、生产力讨论更合适。不宜与太大的市场概念结合。

中国移动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何申分享表示,从通信行业看待区块链,会从系统工程高度去看,当区块链从节点成网形成共识,需要考虑节点的安全。此外,可信是一种保障预期方案,区块链是一种方案,两种方案的协同,是通信领域的重点。对于区块链透明性带来的隐私问题可以通过隐私技术解决,但可能在公链场景里比较难实现。[2020/10/15]

我们今天把焦点放在解决慈善平台信用问题的关键环节上,即善款使用的透明化。从技术上看,需要监督的几个关键节点就是:捐款人,慈善平台,受款人。这三者各有不同的控制要求。我们分别看一下。

捐款人:善款金额,捐赠时间,善款汇款目的地;善款来源的合法性;善款捐助对象或意愿。

慈善平台:善款接受金额、时间;善款使用对象、付款目的地,善款使用现状;善款使用的合理性。

受款人:受款金额、时间;受款人的真实性确认;善款使用情况。

观点:区块链可成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大杀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刘杰教授日前在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上发文称,区块链技术减少了非对称信息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并加强了公共部门与百姓之间的相互信任。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防止并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领域。

他认为,公共部门采纳这项技术可能存在阻力,加之目前区块链技术尚在成熟和完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更好地了解、参与、监管和应用这项技术,建立创新系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2020/7/11]

目前慈善平台的运作和管理很难做到使得上述各节点的各个管控要求得以落实,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即便每个节点都有详实准确的记录,仍无法核对每一笔善款的来龙去脉。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捐款人知道自己捐了多少钱,但不知道有多少钱在什么时间到达了被捐助对象手中,也不知道捐助产生了多大的效果。慈善平台基本是善款的资金池,没有办法确定和记录每一笔善款的使用。而受捐助的对象也并不知道给自己的捐款有多少。

在慈善链条的关键三个节点是无法相互验证的,这就导致了其中存在不少可以黑箱操作的漏洞,其中最严重的是慈善平台。

要解决上述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捐款人、慈善平台和受款人这三类节点都应该数据上链,将整个流程彻底公开,不管是捐赠者、公众还是需求方,都能清楚看见每笔善款的流向,让每笔善款都能落到实处。

声音 | 观点: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透明可追溯特性适合于公益慈善领域:当前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可溯源、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特点似乎为公益慈善领域的透明化提供了一种可能。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会长郑定向表示,从纯技术角度上看,区块链去中心化、透明可追溯的特性特别适合于公益慈善领域,公益慈善领域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可以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在业内人士看来,捐赠人和受赠方无法有效达成共识、捐赠物品无法及时送达至受赠方手中,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得到解决。不仅如此,由于在链上的每个捐赠者都是节点,一旦更改数据必须要有一半以上的节点同意才可,这可以有效地预防有心人士恶意篡改信息。(华夏时报)[2020/2/12]

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前中后端的数据打通,使捐赠数据和分配数据都公开,无论捐赠还是调拨、分配和使用,都有一个时间戳记录,而且每笔资金可以快速匹配验证。

另外,在这个区块链应用中,还可以采用智能合约技术,对于定向捐赠,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不再需要慈善平台的人为干预,但是各方仍可以随时监督和验证定向捐赠的执行情况。

社会慈善,其参与者通过慈善活动就能获得心理满足感,获得社会声誉和认可,这些动力本身就能够起到足够大的驱动力。这时候,token还是需要的,比如作为慈善行为对社会贡献的一种量度工具,其作用很像是勋章、奖状和贡献证明等,而不必计价和进入交易环节。

我们上面主要讲的是慈善活动中如何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善款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如果捐助的不仅有善款还有物资,则处理过程会更复杂,但是在数据链层面还是相通的。

对于慈善物资捐赠,由于涉及实体物品的流转和存储,需要将这些环节的数据上链,这就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同时会大量增加数据量,也需要借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公益的规模、场景、辐射范围及影响力得到空前扩大,“互联网+公益”、普众慈善、指尖公益等概念逐步进入公益主流。这些模式不仅解构了传统慈善的捐赠方式,同时推动公众的公益行为向碎片化、小额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我要讲的主要观点就是这么多,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一下。

02

区块链天然适合用在社会公益场景

郑磊:我之前出版了一本书,对于这个问题谈得没这么多,但是给出了一些应用案例。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案例是我在《区块链+时代:从区块链1.0到3.9》的附录总结的一个行业应用。互助保险。

互助保险也属于慈善活动,在传统运作模式下,存在平台方作弊,监管难度大,公益善款与账目不透明等风险,导致公众缺乏信心,信任无法传递。

区块链技术将每个交易方变成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各个机构的各项资产、产品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网络中体现,并解决机构互信问题,形成统一的联盟,实现资金流向可追溯,信息公开透明,全网信息共享;同时,基于分布式账簿,防篡改,流程透明可追溯,规避了内部作弊风险。

例如,2017年8月,英国的StartNetwork汇集了42个知名慈善机构,如乐施会,国际关怀组织和救助儿童会,与社会企业创业公司Disberse合作,使用区块链追踪资金的流向,以透明迅速的方式减少资金损失并降低资金滥用的风险,使其资助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对纳税人和受援者负责。

我们介绍一下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思路,分为三点:区块链利用分布式技术和共识算法重新构造的一种信任机制,链上存储的数据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适合用在社会公益场景。公益流程中的相关信息,如捐赠项目、募集明细、资金流向、受助人反馈等,均可以存放于区块链上,在满足项目参与者隐私保护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地进行公开公示。

公益组织、支付机构、审计机构等均可加入进来作为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以联盟的形式运转,方便公众和社会监督,让区块链真正成为“信任的机器”,助力社会公益的快速健康发展。

区块链中智能合约技术在社会公益场景也可以发挥作用。在对于一些更加复杂的公益场景,比如定向捐赠、分批捐赠、有条件捐赠等,就非常适合用智能合约来进行管理。使得公益行为完全遵从与预先设定的条件,更加客观、透明、可信,杜绝过程中的猫腻行为。

这是第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是国内的善款捐赠的区块链应用案例。

2016年7月,支付宝与公益基金会合作,在其爱心捐赠平台上线设立了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公益项目,为听障儿童募集资金,帮助他们“重获新声”。

在这次的项目中,捐赠人可以看到一项“爱心传递记录”的反馈信息,在进行了必要的隐私保护基础上,展示了自己的捐款从支付平台划拨到基金会账号,以及最终进入受助人指定账号的整个过程。

所有这些信息都来源于区块链上的数据,既从技术上保障了公益数据的真实性,又能帮助公益项目节省信息披露成本,充分体现出了区块链公益的价值。

第三个例子是慈善捐助物资的区块链应用案例。区块链结合其他技术也可以解决慈善平台处理捐赠物资的各种问题。例如,等企业开始研发“捐赠物资溯源平台”。

国内外许多机构都链接在这个平台上,每当有人或者有机构希望往某个机构捐助一批物资时,只要在平台上简单登记,就能看到捐赠详情、物流跟踪、物资接收、物资落实等全部流程,而且,还可实时看到需求动态,全流程可溯源、难篡改,解决“需求难发声、捐赠难到位、群众难相信”的三大难题。

将关于物资的种类、数量、配送要求、受配对象、分配要求以及分配后的结果等信息,以及依靠物联网采集的物资位移、时间和状态等信息上链,并开放给分配者、受配者、政府机构、物流公司等主体,实现数据共享和比对,就能确保所有关于物资分配的信息透明、及时、真实地被各方所获悉,避免物资丢失、错配,提高物资分配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这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3个应用案例。这是框架性的介绍,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有很多细节问题,还需要专业厂商解决。

我要讲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郑磊:大家都对慈善事业出现的问题相当不满,只有解决了那些问题,才能真正让慈善事业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慈善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也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保障机制。

赵一丹:今天雄安集团就发布了一个慈善捐赠管理溯源平台,针对的就是当前抗击疫情中“需求难发声、捐赠难到位、群众难相信”的三大难题。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区块链+慈善”解决方案落地。

郑磊:慈善事业的各个流程必须完全透明化,不能有任何死角,否则很难得到大家的信任。其实大家一致都知道问题在哪里,只是以前想解决也没技术手段,现在技术手段逐步成熟了。当然还有一些社会问题需要解决,才能打开区块链技术在慈善事业中应用的大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1:4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