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312暴跌启示:DeFi究竟缺了什么

作者:NEST爱好者_九章天问

312大跌,行业内很多人失去了信心,特别是DeFi领域。

以稳定币项目MakerDAO为代表,因为312的暴跌,导致抵押稳定币的债仓出现穿仓情形,从而启动了MKR的拍卖。

整个过程中,各种段子到处飞舞,有的说0成本拍到了资产,有的说亏损多少多少,有的说项目结束了,有的要起诉他们,甚至基金会也感受到压力,要将治理交给社区。

数据:币安销毁24,312,777枚BUSD:金色财经消息,据Whale Alert数据显示,币安销毁24,312,777枚BUSD(价值24,312,777美元)。[2022/8/4 2:57:39]

貌似整个加密社区都对DeFi能否真正成立都开始怀疑了。

这种怀疑导致行业的集体反思,很多人写了文章,对312做了总结,千奇百怪的现象和更加千奇百怪的解释。MakerDAO自己也做了很多调整,包括平仓清算方式,拍卖方式等等。越来越复杂,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未来出现这一情况时,能够避免312事件重演。这些出发点和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希望DeFi能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真正进入大众视野。但是这些总结包括MakerDAO最近的调整中,总觉得还是换汤不换药,没有指向问题的核心。

troll-town.wtf系列NFT24小时交易额增幅达312.57%:金色财经消息,据NFTGo.io数据显示,troll-town.wtf系列NFT总市值达511.08万美元,在所有NFT项目总市值排名中位列第565;其24小时交易额为129.64万美元,增幅达312.57%。截止发稿时,该系列NFT当前地板价为0.242ETH。[2022/6/7 4:08:55]

当前知名的DeFi,无论是MakerDAO,还是Compound,都是所谓的超额抵押,限价平仓模式。表面上看,超额抵押,超水位线清算,无懈可击。但这些设计,本质上是一个个的期权!既然是期权,必然涉及三个重要变量,价格、无风险收益率、资产波动率。

这些东西本来都不属于链上信息,由于价格变量的影响太显著了,所以有人设计了一种叫做预言机的方案,想办法把需要的价格,从代表价格发现的中心化交易所传递上来。

金色相对论 | 上海挖易CEO:312暴跌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进行风险的管理:在今日举行的金色相对论中,上海挖易CEO李培才表示,针对312大跌对矿工造成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两个:

1:抵押币借贷的爆仓危机。3.12币价暴跌,首先带来的影响是许多选择65%质押率抵押借贷押注减半行情的矿工,在币价下跌35%之后需要追加保证金,而行情在杠杆漩涡中剧烈波动,许多矿工根本没有来得及追加保证金或降低风险敞口。有不少矿工被迫在最低的位置平了借贷仓位。

2:矿机关机的危机。有一部分高功耗的矿机在币价大幅下跌后,挖矿收益已经不够电费,不得不关机。祸不单行,这部分机器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也跌了很多,像s9这次暴跌后,二手市场价格从600直接跌到100多,比币价跌的都多。与之相反,低功耗的先进机型像s17则只跌了10%的样子。展现了极强的韧性。总而言之,这波下跌也让矿工意识到挖矿的潜在风险。需要从机型选择,杠杆的使用方式,挖出币的处理方式多个维度来进行风险的管理。[2020/4/7]

不管MakerDAO还是Compound,都用到了价格预言机。然后无风险收益率和波动率是隐含在定价公式中,不容易被察觉,于是当前市场上不管是哪个DeFi,在设计时,都没有考虑这两者可能的剧烈波动,更没有做深入的敏感性分析。

动态 | 泰国区块链初创公司Lightnet筹集3120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基于Stellar的泰国区块链初创公司Lightnet已经通过A轮融资筹集了3120万美元,以促进东南亚国家的跨境支付。[2020/1/11]

先不提无风险收益率,因为这个变量影响因子较小,显著变动的频度较低。接下来就单说说这波动率,这是目前DeFi普遍缺失的一个核心变量。

波动率衡量的是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水平,在金融学上常常用给定周期的资产收益率标准差来度量。

期权定价里,波动率是不可或缺并且极为敏感的变量,但这个变量在当前的DeFi里,是写死或者通过治理来调整的。

以MakerDAO为例,两个重要的参数保证了DAI的稳定:抵押率和平仓线,但这两个参数并不是动态调整的,即合约一开始就写好了,比如抵押5折,跌到8折平仓。如果要调整这个指标,就需要所谓的链上治理了,并不是系统自动变化。

同样,我们在Compound里借钱也是如此,超额抵押,限价平仓,其抵押率和平仓线都是事先确定的,不会自动调整。

然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两个变量的设计是合理的,但在波动率急剧上升的时候,这样做就会出现一种非常现实的挑战:穿仓。一旦穿仓,你还要保证DAI的稳定,就不可能了,稳定币的功能就逐渐失效。由于波动率的变化不像价格变化一样明显,而且往往也确实相对稳定,所以大部分情况,这些DeFi都能稳定运转,自动平衡。即使以太坊从1400美金跌下来,MakerDAO都能够正常循环,抵押规模甚至还不断增长,大家都觉得这体现了去中心化的伟大。

然而,不管你抱着怎样侥幸的心态,MakerDAO的处理终究是少了一个变量,没有对波动率指标进行反馈。

这种问题在后面我们要提到的AMM方案里也一样存在。

从更抽象的层面讲,少一个基本维度的变量,让参与者提供受到约束的信息进行博弈,最终即使能形成均衡,也是不完全信息均衡,这类均衡大都是不稳定的:在一些扰动下一旦偏离轨道,可能永远回不来了,导致一部分参与者退出,市场结束。

比如这次312,MakerDAO无法处理波动率突然飙升的情景,原有的平仓设置在很短时间内被价格波动打破,最终导致一些债仓资不抵债。由于这种风险共担的机制,导致全体DAI的内在价值贬值,为了维护稳定币的属性,采用拍卖MKR的方式人工重启,这和DeFi的精神已经相去甚远了。所以后面MakerDAO基金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想也不能承担责任,将治理权交给社区。

其实作为一个真正的DeFi协议,他不需要收费也不需要治理权,和ERC20协议一样只是一个标准,前提是协议要全面反映该服务的所有变量,而不是拿一个缺斤少两的模型来应对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

虽然我们只是举了MakerDAO的例子,但我们所揭示的问题是普遍的。波动率的缺失,使得所有抵押类协议都会重走MakerDAO的老路。这和运气好坏无关,在金融领域,只相信逻辑,不相信运气。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今天的好运,为明天的踩坑埋下伏笔。

最终,唯有逻辑和规律能拯救你。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0:94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