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yce
来源:
区块链前哨
马化腾在腾讯最新出版的《产业区块链》一书中的序言部分写道:“过去一年,我们看到,除了更多的人上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上云”,还有一些业务与产品开始尝试“上链”。“远离狂热的炒作,区块链从脚踏实地的谷底起步,开始攀爬产业互联网的长坡。从2015年就开始研究区块链的腾讯,如今已在多个场景实现了产业与区块链的价值连接。5年后,腾讯又有了哪些新的思考?
大力发展产业区块链
在《2019腾讯区块链白皮书》,腾讯正式提出了“产业区块链”的概念,认为区块链可深度融入到传统产业中,通过融合、共享和重构等方式助力传统产业升级,重塑信任关系,提升产业效率。
声音 | 亚洲区块链学会会长:央行数字货币将引领新的商业潮流:亚洲区块链学会会长蔡志川在2020年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如果通过央行来推行数字货币的话,权威性和认可度肯定会被大众应用。因为中国无纸化的货币支付,包括微信、支付宝等都是非常流行的。在全球的金融科技和支付方面都是领先的地位,所以下一步的发展是由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这就会引领到新的商业潮流,或者是大幅度的应用。[2020/1/14]
腾讯产业区块链应用图景
腾讯近几年在区块链领域取得的成果包括:
技术层面,腾讯区块链建设了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并不断改进其架构提高其性能;截至2020年4月,腾讯提交了1300项区块链专利申请,位列国内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的第一名。
平台层面,腾讯云依托开源社区与腾讯云计算平台,打造服务智慧产业和分布式商业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对外提供一站式区块链服务平台TBaaS;
产业层面,腾讯在不断推进“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落地,目前在电子发票、供应链金融、数字内容保护、产品溯源防伪、医疗处方流转、司法存证、公益寻人等领域都有应用尝试。
动态 | 橄榄球联盟将使用区块链运营电子竞技平台:据newsbtc消息,幻想体育俱乐部皇冠联盟今天宣布推出首个基于区块链的职业幻想足橄榄球联赛,该联赛将与即将到来的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赛季同期举行,玩家将能够通过区块链和联盟同步拥有部分幻想特许经营权,这将赋予他们分享收益和治理的权利。[2018/8/15]
其中,区块链电子发票是腾讯在产业应用方面的重要探索。2019年在税务部门和深圳地铁的主导和推动下,深圳开出了中国第一张地铁区块链电子发票,展开了区块链电子发票的大规模试点推广。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区块链电子发票开票量已突破1800万张,被广泛应用于衣食住行,包括地铁、出租车、地产、金融保险、零售商超、酒店餐饮、互联网服务等上百个细分行业。
伴随应用场景的延伸,携手合作伙伴“共创”、依托生态合力推动产业区块链发展,成为了腾讯下一个重点方向。2020年4月,腾讯宣布推出区块链产业加速器,链接技术、服务、应用场景类的区块链企业,通过整合全球区块链产业资源,助力技术应用落地行业场景。
政策 | 山东发布《2017年山东省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预测2018年区块链会催生更多恶意行为:7月6日下午,中共山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山东分中心在济南联合发布了《2017年山东省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报告中预测,2018年山东省网络安全态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将会继续攀升,物联网安全形势进一步升级,信息和数据泄露将无处不在,勒索软件将锁定新目标,区块链技术应用催生更多恶意行为,人工智能攻击技术趋于成熟,同时云计算基础设施面临持续威胁。[2018/7/6]
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思彦对InfoQ表示,产业区块链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融入实体经济,解决多方协作中的信任问题。二是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使数据要素进一步市场化、商品化,将数据变成一种由市场配置、各方参与价值分配的资源。
大力发展产业区块链目前已成为行业的一个共识。分布式资本合伙人姚镜仪将区块链产业落地分成了三个阶段:
迅雷CEO陈磊:在用区块链去解决版权问题上,我们可以有很多的尝试:迅雷CEO陈磊认为,迅雷未来可以变成版权分发的渠道。以后再在迅雷上下载东西,会按照版权方的要求去决定下载是否要付费。他说:“在用区块链去解决版权问题上,我们可以有很多的尝试。我们希望提供一个平台,让专业的机构去搭建版权的应用。我们会把下载的业务和版权应用连接起来,让下载的事情版权化。”[2018/5/18]
第一阶段是政策推动下的技术投入初期。这个阶段,大家的任务是构建底层架构、完善基础设施、解决上云和数据上链问题。这个阶段,短期内很难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企业缺乏投入动力。
第二阶段是区块链网络平台化和产品化时期。这是个相对关键的时期,一些头部企业的数字生态已经形成,开放上链。受上链成本降低、界面友好、政策鼓励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开始进入。但此时的技术还在试探,应用有限,难以重构形成新的商业闭环。
第三阶段就是通常说的应用大潮。通过区块链建立全新的信任机制和风控模式,真正解决了产业痛点,此时区块链开始最大程度发挥价值。
复星锐正资本徐茂桐:区块链落地最大的制约是技术基础设施,未来底层协议会各有优势:复星锐正资本投资高级经理徐茂桐日前表示:“未来随着区块链生态的完善和应用的落地,用户的高频场景会从交易所转移。针对区块链的分析工具以及有能力赋能全行业的轻服务公司将会是复兴正锐的探索方向。对于区块链技术,我们过去看好其去中介化、弱中心化、对资产的确权和分割等特性,现在我们认为通证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大规模应用的基石。”[2018/3/5]
“区块链和传统产业不单纯是结合。区块链是通过解决多方信任的问题,对产业价值链进行优化。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可以促进可信数据的积累,这也是区块链为什么可以融入不同行业,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和深度,然后促成更多真实交易的内在逻辑。”徐思彦表示。
如何解决阻碍区块链发展的难题?
目前,头部公司在区块链上主要有两类,一是将自己原有的一部分业务与区块链适配,用来提升内部效率;二是与产业结合,如区块链电子发票等。
基于丰富的内部业务形态和外部客户资源,腾讯在产业区块链探索上拥有很大的优势。但区块链应用大规模落地,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是整个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腾讯云区块链负责人邵兵坦言,目前这两个行业问题仍然存在,但腾讯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
“我们认为先有生态再有盈利模式,大家形成生态后才能更好地约定未来的生存模式。”邵兵向InfoQ说到。
进行生态建设时,纳入权威机构是很重要的。纳入权威机构不仅是满足数据存证的更高要求,同时,监管机构、版权机构、公证机构等这些权威机构成为节点就意味着成为生态的一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探讨业务模式,这样可以让大家的重心从单纯关注业务模式变成大的产业生态建设。
此外,当下纯粹的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缓慢,腾讯将技术重点更多地放在了不同技术间的融合上。
例如在数据共享领域,腾讯云会考虑如何纳入可信计算环境、数据传输通道,来保护数据隐私同时实现数据的安全传递。供应链管理上,腾讯云在努力融合物联网技术、AI技术,突破技术壁垒,更好地管理供应链。
在云的生态中,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就像一个个租户,云计算、存储、网络等最基础的IT设施就像是水、电,腾讯云扮演着提供“水电”的角色。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腾讯云将这些“租户”连通起来,使其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时候更加容易。
“云链结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邵兵表示。
此外,腾讯也在尝试区块链与物联网、AI和大数据等多种技术进行融合。
在腾讯云动产质押区块链登记系统中,区块链和大数据、物联网做结合,通过AI技术对仓库里的货物做了一个电子围栏,用数字化技术将摄像头拍到的区域画出一个虚拟围栏,货物可以在这个围栏里正常移动,一旦超出这个围栏的范围系统就会做自动预警。来自于电子围栏、智能仓储、物联网的数据实时动态上链,可以有效增强金融机构对动产质押的风控水平,降低金融风险。
区块链在新基建中扮演什么角色?
4月20日,区块链被纳入了国家新基建。这也被认为是自2019年10月,中央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之后,又一重大政策激励。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提出,范围上新基建分成三个层面:核心层、基础层和创新层。
核心层指纯数字技术软硬件的基础设施。包括5G、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是整个数字经济的技术根基。基础层指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升级,例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创新层指以数字化为内核的全新基础设施,例如无人配送物流系统、无人工厂、无人智能终端等,对未来新兴产业和经济形态的支持作用大。
腾讯区块链技术负责人李茂材认为,新基建的本质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防篡改、创造信任。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整个基础设施的“催化剂”角色。
同济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与电子治理所所长周向红提出,新基建是与城市化、智能化、智慧化连在一起的。新基建当中提出区块链,表示区块链的技术属性与这些连接越来越密切,甚至发生了线上和线下、线上多个不同空间、线下多个不同个体之间的多重连接。”
邵兵则将新基建比作金字塔,把区块链比作金字塔里最底层的基座。
“区块链负责数据共享传递、业务协同,基座之上可以支撑人工智能创新、工业互联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等,再之上就是我们看到的传统基建类建设,我们认为区块链可以在里面扮演好新型基础设施基座的角色。”邵兵表示。
区块链有数据连接、业务协同、生态建设三方面的能力,这些可以支撑起数字化建设六大要素:系统、数据、业务流程、金融、组织、生态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生态模式的创新。
“区块链纳入新型基础设施范畴肯定了其在信任连接上的重要作用,也是正当其时、场景需要。”周向红说到。
但新兴技术与经济发展能否加速融合还存在挑战。周向红表示:“新兴技术是否成熟、应用场景是否合适、如何运营维护等都需要持续探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