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孟岩:数据列为第七大生产要素,将改变财富分配模式

本文来源:《文汇报》文汇App-文汇讲堂频道

记者:李念

自上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四大城市进行数字货币试行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再次成为关注热点,此时,由腾讯研究院出品的《产业区块链》一书问世。文汇报记者李念就区块链的关联热点,尤其是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在腾讯会议室,对该书作者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思彦、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孟岩做了视频采访。采访分两部分刊发。此为下篇。

《产业区块链》著者:汤道生、徐思彦、孟岩、曹建峰,腾讯研究院出品,中信出版社出版,2020年5月,定价:68元

将数据列为第七个生产要素,乃对生产力理解的最高水平

文汇报:《产业区块链》一书的一大价值在于提出了数据将成为新生产要素,而要完成这个历史性转变,区块链又功不可没。能否阐释一下其中的逻辑关联?

孟岩:未来DeFi的目标是让现实世界向区块链世界转进:金色财经现场报道,7月6日,由杭州市余杭区政府指导,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巴比特主办的2020杭州区块链国际周在杭州举办。在主题为《DeFi呼啸而至,会长出什么样的新物种?》的圆桌上,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通证思维实验室发起人孟岩表示,未来DeFi的目标不是区块链向现实世界迁就,而是让现实世界向区块链世界转进,使企业的核心数据上链,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让企业的上下游以及更多的人了解这家企业的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区块链解决实体业龟速运作的问题,实现与金融业同频。[2020/7/6]

孟岩:“数据是生产要素”,并不是我们提出来。最早是在2016年的杭州G20论坛上,但那只是一个国际间合作宣言。2019年10月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其后发表了3万余字的《决定》,第六节第二条有这样的论述“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不久,刘鹤副总理又在11月22日《人民日报》上刊发了万字长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中点明“《决定》首次增列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

声音 | 孟岩:以数权为框架理解产业区块链:今日在《产业区块链的破局之路》暨《2019腾讯区块链白皮书》发布会上,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孟岩发表了题为《从物权到数权:产业区块链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发言。他表示,数权是凭借可信数字证据请求其他利益主体依据约定采取行动的权力,我们应该以数权为框架理解产业区块链。[2019/10/19]

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价值判断,也体现了我们的国家战略,更是对数据的最新认知,可以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对生产要素的最高理论水平理解。

如果回顾现代经济史,经济学家普遍认可一个生产力公式,左边是各种生产要素与全要素生产率组合成的一个函数,右边就是国民经济的产出。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普遍认可三个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加大这三个要素的投入,就可以提高生产力。这个认识一直以来指导着各国的经济发展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后,把知识、技术、管理也增列为生产要素,和原来土地、劳动力、资本一起成了六大生产要素,这次增列了第七个要素——数据。

声音 | 孟岩:开放金融技术设施等是通证经济的三个主攻方向:杭州市金融办指导,巴比特主办的2019全球区块链(杭州)高峰论坛上,通证经济发起人 CSDN副总裁孟岩认为目前通证经济的发展有三个主要方向:开放金融技术设施、开源监管、开放的通证模型。不过他认为只是通证经济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开放金融。现如今,在这三个方向中基础设施发展的最好,但是走的依旧很艰难。此外他还强调道,开放的通证激励模型需要由企业家来决定。[2019/5/17]

智能时代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

数据将会改变分配方式,区块链能赋能其他六个生产要素

它会带来怎样的意义呢?首先,数据变成了一个可以投入的要素,这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变化。第二,收入分配要发生变化。在我们的收入当中,地租来自土地要素贡献,工资来自劳动要素贡献,利息来自资本要素贡献,而知识、技术、管理等贡献,使得企业经理人或某些高技术行业的获得高工资和企业利润分成。现在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以后必然会产生一批由于作出了数据贡献的致富者。第三,数据可以把其他六个要素折叠为数字形式,帮助放大它们的生产效益。

声音 | 孟岩:2019年“链改”将重点解决供应链金融 信息孤岛等问题:今日,在BYEX生态投资基金、BYEX超级社区主办的“2018通证经济高峰论坛”上,柏链道捷CEO、通证经济发起人孟岩表示,2019年的“链改”将重点解决供应链金融、信息孤岛等问题,利益相关方之间应提前设定好规则,加速数据的互通和信息的共享。未来,很多实际的应用项目都可以通过多通证方式解决。此次峰会围绕通证经济+金融、通证经济+模式、链改热点与机遇、通证资产冷钱包,以及社区通证等内容展开,共同探讨了通证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向。[2018/11/11]

不过,作为新生事物,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流转还会面临诸多挑战,并不容易。首先,数据可以低成本复制,所以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无法分离,限制了它的流转。其次,难以判断数据所有者、原创者。3,数据定价困难。2013年开始红火的大数据,在不少地方成立了大数据交易所,实践中门可罗雀,与预期相差甚远。

区块链在其中能释放怎样的作用呢?

首先,因为区块链内部的数据是不可复制的,所有权清晰,溯源便捷,这些特点使得它是数据资产化最好的平台。其加上刚才说的多方计算安全,就更可靠。其次,数据本身承担着辅助其他生产要素变成数据的功能,本身的信用就要被证明,这样区块链就有优势,多方数据的交叉证明可以将更多的资产转化为信用,注入经济。从目前的成功的实践如电子发票、仓单供应链金融、至信链来看,区块链正在发挥其价值。

CSDN孟岩:现今区块链发展有发币、黑箱等七大陷阱:CSDN高级副总裁、柏链道捷CEO孟岩认为发币、黑箱、乌托邦、、软顶、通缩等是现今区块链发展的7大陷阱,踩中了其中任何一个坑,都会极大地缩短项目的生命周期。他提醒大家注意,任何人设计的第一个区块链系统,其激励制度往往都是错的。孟岩预测,未来的商业合同书不会再是纸质的,而是携带在智能合约的代码中的,所以,能读懂代码会变成未来商业中的显学,成为大家的必备技能。[2018/4/20]

2020年3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快培育数据市场要素

DC/EP的试行,不仅是数字的天然采集,使用中更能溯源?

文汇报:4月20日,央行发行了数字货币并在四个城市试点。央行货币作为人民币的法定货币的电子货币,并没有使用区块链技术。那么以后是否可以应用区块链的征信功能?Libra在4月份发布了2.0版,大有和美元联合的趋势,尤其是基本摒弃其“去中心化”的特点,以后美元会否借Libra出海,和我们央行的数字货币形成竞争态势吗?

孟岩: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曾提到中国近代后落后西方的主要原因,因为缺乏“数目字管理”而难以产生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从某种程度而言,数目字管理不是一个完成时,而是一个现代进行时,目前,国家、企业、行业联盟不断在以加速度发展自己的数字化管理能力。从现有的技术水平而言,区块链的技术可以把数字化管理能力提高好几个档次。

央行发行了数字货币,据说有计划在三年内替代一半的M0,这不仅是征信,数字货币的流动就是一种天然的数据采集。从拓扑层面而言,把本来的垂直数据管理的集成化结构变成了平行化,可以实行点对点。以前是想也不敢想,想了也无法实施的。这是这一代新的数字货币的能力,比如,疫情中,中央银行配合商业银行提供指定用途的封闭数字货币贷款用于购买防疫物资,就不会有模糊地带;又如,房地产的爆炒,也可以通过数字货币来控制。这种能力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这不是一个小创新,而是国家治理模式的大创新,当然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也可圈可点。因此,央行数字化货币辅助以区块链技术,会解决很多痼疾。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日前透露,当前数字人民币体系进入技术内部测试阶段

要密切关注美国“数字美元”计划和Libra2.0的动态

提到4月份Libra的2.0版出台,其实在3月份,美国民主党给众议院提交的方案初稿中,就以发放“数字美元”进行救济疫情损失的提案。后来可能因为过于匆忙暂时搁置了。从中可以看到,“数字美元”早在美国财政决策者的规划中,美国人已经感受到这项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战略力量,并悄悄推动其他国家。而扎克伯格的改进版Libra,年内必然推出,并会和政策做有效合作。可以说,全球即将进入数字货币的“演习阶段”。

对中国而言,2014年提议至今,数字化货币进入提速,危和机并存。我认为,我们要做的是,首先放弃美国人不做数字美元的幻想;其次,充分正视美国的优势,不唱盲目的优胜论;第三,要客观地评估Libra的优劣,不要因为暂时不是法币而全盘封堵其价值,作为资产和外贸渠道,其威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央行数字货币能否和改良过的Libra对抗,取决于其开放性和编程性。

如果数字美元出来后,很难说它不和Libra形成犄角之势,因为它有庞大的应用基数。所以我们的央行数字货币,也要用好微信和支付宝等已有的第三方民间支付工具,形成一个数字货币矩阵,加强我们的货币竞争力。

此前,围绕Libra做开发的人就有30万,几年内增加到300万恐怕也打不住。

孟岩,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对于区块链、数字经济领域进行了多层次研究,就区块链行业应用模式、通证经济及其激励机制提出若干创新理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0:87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