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chreibman,原题《以太坊2.0升级会导致Flippening吗?》
编译:Demon麦克斯韦妖
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正在实施网络升级,这完全改变了其作为金融资产的价值主张。
Flippening?这个术语是在?2017年通俗地提出的,是指以太坊?市值?超过比特币?市值?的可能性。因此,该术语描述了以太坊成为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的未来假设时刻。
尽管?BTC一直是市值排名第一的加密货币,但近年来其市场主导地位?显着下降。这种下降在2017年中和2018年初尤为明显。在此期间,许多以太坊支持者都希望Flippening能够发生。
投机者表示,在这些排名中,更大的灵活性和编写智能合约的能力将推动以太坊优于比特币,但翻转活动从未真正发生过。
一直以来,投资界对加密货币的主要批评之一就是,加密货币不会产生任何未来的现金流,因此不能被视为一种投资。
现场 | 观点:区块链有希望解决工业互联网的信任问题: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0月28日,第六届区块链全球峰会的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主题论坛于上海开幕,在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
思爱普中国陈泽平分享表示,工业互联网需要解决企业与企业间的信任问题,解决后会得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区块链有希望解决信任问题。例如企业对数据在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中有很大的需求。
钡比科技董事长许皆春分享表示,区块链最大的作用是解决数据的可信和可溯源。现在很多企业面临更多的是使用区块链提高效率,这需要对于业务流程需要非常熟悉。
联通上海分公司巴枫分享表示,运营商基于公共属性,在节点建设上,需要区块链的技术支撑,因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才实现了企业数据共享的进步。[2020/10/28]
由于其通缩模式的设计,大多数加密货币并不适合作为一种货币来计价创收资产。
如果加密货币可以产生未来的现金流,其中的一些批评会不会消失?
目前为止,这个问题到还没有引起投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值得考虑,因为这确实可能正在发生。
观点: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将成为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着力点:金融时报今日发表分析文章《数字化转型成趋势 金融科技重在服务实体经济》。文章中表示,当下,金融科技有望与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实现深度融合。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发展风口来临,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也将成为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着力点。[2020/7/13]
要了解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回顾一下,加密货币是如何运作的。加密货币是记录在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它保存着这些资产的不可更改的记录。分布式账本的准确性是依靠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来维持的,它要求链上的每笔交易都要经过一组分布式的验证者的进行校验。
比特币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PoW"」的共识机制。在这个机制中,验证者「被称为?"矿工"」花费精力解决数学难题「通过人脑无法计算出哈希函数SHA256的解」。他们通过投入资源「矿机」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实体,成功记账的矿工「解出这道数学题答案的」将会获得比特币奖励。这是当今公有链中最常用的共识机制。
观点:比特币波动期间交易所流入激增,表明市场供大于求:比特币日前大幅下跌至9000美元以下,随后夜间再次反弹至9400美元左右。尽管没有改变其市场结构,但这进一步凸显了比特币最近连续遭到10000美元阻力位拒绝。
分析平台CryptoQuant首席财务官Mason Jang表示,在这轮波动期间,资金流入大幅飙升。他指出,Coinbase和Gemini上的巨鲸在下跌前直接转移了他们的持有资金。有分析师表示,资金流入趋势可能表明供大于求。(NewsBTC)[2020/6/16]
人们普遍批评POW机制过度消耗电力「这种二次能源」,且没有进行生产性的使用。据CBS报告显示,比特币网络消耗的电力超过了159个国家的年平均耗电量。(图1),「其中包括爱尔兰和多数非洲国家。」
图1:比特币网络消耗的电力比这些国家更多
观点:区块链发票棋至中场 巨头早已布局“新基建”:3月28日消息,7省市发布的25万亿重点项目和新基建概念瞬间点燃资本市场热情,区块链则正在成为其中关键技术元素。多地竞速区块链发票背后,电子政务改革、发票电子化和财税体制创新的“大势所趋”。目前区块链发票行业发展主要呈现几个特点:区块链发票多地“赛马”,大厂唱主角;各地的赛马态势,亦反映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发票支点撬动数据棋局;正确行业整体仍处于过渡阶段。多位受访行业人士认为:发票场景的试水,可视作区块链技术在新基建领域的重要实践。不过,助推税务部门从“以票控税”向真正意义上的“以信息控税”转变,区块链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由于电子发票还未能够跨城市流通,发票流转涉及的耦合难题尚未得到系统解决,区块链发票带来的实质价值还在等待真正爆发。(中国经营报)[2020/3/29]
「黄色区域为耗电量小于比特币网络的国家、地区」
然而,智能合约平台、目前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货币以太坊一直在努力对其共识机制进行修改。这个名为Eth2.0或Casper的版本拟引入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
动态 | 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网络社会治理审判观点》 提及审理比特币权属纠纷案件:据新华社8月17日报道,杭州互联网法院近日发布了《网络社会治理审判观点》,对“比特币是否具有商品属性?区块链技术固定的电子证据法律效力如何认定?”等类似问题进行了回答。例如通过审理比特币权属纠纷案件,杭州互联网法院总结判例认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比特币不具有货币属性。但因其凝结了抽象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应认定其具有虚拟财产和商品属性。[2019/8/18]
在权益证明「“POS”」机制中,验证者需要持有一些相关的加密货币,然后将其质押以成为验证者。
作为回报,他们获得了以太坊「以太坊网络的加密货币」的奖励,相当于他们所持股份的百分比。两种机制均以验证者进行投资为前提,以帮助确保网络安全并获得奖励以补偿他们的投资。
在PoW中,投资者是投资采矿设备和支付设备消耗及产生的费用;在PoS中,他们正在使用自己的财力购买加密货币并将其质押。
从金融上讲,有趣的一点是,这使得抵押的加密货币看起来更像具有固定收益能力的金融资产,从而可以改变整个经济学上这类资产的估值方式。
节点分配的奖励增加了现有以太坊的供应量,因此被称为通货膨胀率。如果我们假设最后阶段是整个网络都在PoS机制下运行,那么通货膨胀率将等于所有节点分配的奖励。
因此,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化的假设情况,即所购买的任何以太坊将永远被质押,那么,这看起来就像一个具有未来现金流的金融资产,所有的现金流都是以其本地货币「以太坊网络的原生货币」计算的。
以太坊的设计者使用传统的经济术语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与传统经济有相似之处的数字生态系统。
以太坊是一台分布式世界计算机,以太币可以用来购买Gas,而Gas是运行这台计算机的必要燃料。所以,以太坊就像一个新兴经济体,通过货币的使用量来衡量的经济活动一直在增长。
图2:以太坊网络Gas使用量
来源:Etherscan.io
像所有其他传统货币一样,该货币也具有通货膨胀率。
一旦PoS生效,它将以股份奖励的形式产生自己的利率。拥有利率曲线的货币,使其成为了有可能拥有一个针对其他货币建立的远期市场,因此也可以进行套期保值。
然而与新兴货币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法币中,当你产生固定的回报时,那就是通过购买债券等有息工具或借出现金,这本身就会有信用风险。在质押的情况下,由于收益是由算法机制产生的,而不是通过交易方的风险经济活动产生的,因此交易方不存在信用风险。
因此,加密经济的回报率是无风险率。但是,至少在初始阶段,还可能存在一些其他的技术风险,比如削减、攻击和黑客。然而技术风险在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中也是固有的,所以我们应该认为,随着金融机构在这个领域变得活跃起来,它们会建立必要的技术防御系统。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这个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质押奖励与?以太坊的通货膨胀率直接挂钩。除了与通胀挂钩的债券之外,任何传统的现金工具都不存在这种直接关系,历史数据显示,现金的实际回报率在较长时间内可能是负数。
因此,ETH将是一种独特的货币,它可以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利率,并附带抵御通货膨胀的安全性。此外,将不可能对现有的所有货币进行质押,因为部分货币将用于其实用程序,例如支付网络费用以运行智能合约。
意味着,在这种假设情况下,质押币所获得的回报会更高,从而保证实际回报率超过通货膨胀率。目前任何其他资产类别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综合考虑,这可能被视为无信用风险的资产,并提供了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实质收益的可能性。
这使得它可能被视为一种常见的具有金融特征的金融资产,而不是没有价值的“郁金香”现象。对于金融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彻底的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刻,时机已经非常成熟。
目前,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美元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持有者正在以几乎零回报的方式为政府数万亿美元的债务融资,这是一个越来越难以捍卫的立场。此外,持有者越来越受到美国政府难以预测的行动的影响。
欧元和日元等替代货币的利率为负,并受到各种和人口定时炸弹充值的经济体的支持。
比特币需要对"数字黄金"的论调有一个彻底的飞跃,而?以太坊则代表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去中心化的、开放的经济体的货币,对于理财者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可理解的属性。
随着基于?以太坊网络的经济的增长,从长远来看,人们可以期望看到ETH作为一种独特的资产在机构投资组合,甚至央行储备中获得一席之地。
最后,在实现完全过度到PoS机制的道路上还有很多技术障碍,抛开使用PoS机制的生态系统的最终状态的不确定性不谈。作为一种金融资产,这种潜在风险意味着?以太坊正在变得过于危险,不容忽视。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区块链范式官方立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