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观点:我们会看到一个多链的世界吗?

作者:AftabHossain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两大盈利程度最高的公共区块链网络是以太坊和比特币,且坦率地说,它们之间甚至还差得很远。

以太坊是世界上市值第二高的区块链,也是可编程、Dapps(去中心化应用)领域领先的公链。它已经为诸如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NFT(非同质代币)等创新应用证明了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现在,大多数加密货币领域的新用例首先出现在以太坊上,之后一些活动再有选择地从以太坊传播至其他链上。

比特币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区块链。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区块链网络,它已经存在了最长的时间,并作为“数字黄金”展示了其产品市场契合度。

这两大区块链网络都为其用户提供了价值,以至于用户愿意支付可观的费用来使用它们。下表数据基于2021年4月4日cryptofees.info?提供的数据,表中汇总了各个区块链网络当天的交易费和7天平均交易费:

数据来源:cryptofees.info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有趣的点:

用户愿意支付巨额费用使用以太坊(超过了比特币网络交易费的5倍,超过了币安链网络交易费的1000倍);

观点:Google身份验证器云同步功能将风险转移到邮箱:金色财经报道,慢雾首席信息安全官23pds发推表示,Google 身份验证器 iOS 端推出了支持云同步功能的 4.0 版本,但需注意存在的风险:如果使用这种备份方式,风险就转移到邮箱,一旦邮箱权限丢失可能导致 2FA 验证码一并被窃取,(如果)再配合已获取的邮箱权限,将带来巨大风险。所以便捷的同时可能存在风险,加密用户请注意使用风险。

此前报道,Google 身份验证器的 iOS 端应用推出 4.0 版本,新增支持云同步功能,用户可将验证器生成的验证码同步至所有的 Google 账号和设备,即便丢失设备也可随时获取验证码。[2023/4/25 14:25:08]

绝大多数其它公链网络只产生了极少的交易费。

你可能会问:“呃,收费不是一件坏事吗?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免费或者廉价地使用这些区块链吗?”

但事实上,区块空间(也即交易数据被打包提交进区块链的场所)在任何一个区块链网络上都是有限的。没有哪个区块链可以在不招致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极大地降低的情况下,无限地进行扩展或提供免费的交易。

交易费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合理地衡量公共区块链的使用情况。如果没有交易费,这些提供了经济价值的区块链网络(比如以太坊和比特币)将被交易淹没和压垮。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公链网络产生的交易费作为一个指标,用于评估这些区块链网络为用户创造的最低经济价值。如果用户无法从网络交易中产生至少这么多的价值,那他们就不会为交易而付费了。

从本质上说,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区块链不为其用户提供价值,但这确实意味着,相对于以太坊和比特币,其它区块链可能有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容量。但如果以太坊和比特币的费用如此之高,为什么其他区块链没有吸收更多的用户/交易活动?

观点:尽管是次优选择 投资者对基于期货的加密ETF存在需求:彭博社ETF分析师Eric Balchunas周五表示,随着30多份申请提交给美国SEC,在加密货币ETF申请方面,行业已经正式进入“疯狂三月”领域。Balchunas认为,SEC会批准一个基于期货的比特币ETF,根据整个申请过程,可能最快在10月就会获批。他认为有75%的可能性。此外,ETF Store总裁Nate Geraci表示,持有期货是次优选择。如果你想通过Coinbase和CashApp等渠道获得比特币敞口,这并不难,但很明显,投资者表示他们希望通过ETF获得比特币敞口。根据最近的富达研究报告,44%的投资者表示,比特币ETF将是获得该资产类别敞口的最具吸引力的方式。专家们一致认为,对这类资产敞口的ETF的需求是存在的。(Blockworks)[2021/9/25 17:06:24]

要评估这一点,我们必须考虑其他区块链提供的价值主张,以及与以太坊和比特币相比,它们的价值主张如何。

01公链的价值主张

我将把“价值主张”(valueproposition)?定义为某个区块链网络为用户创造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在其他区块链网络找不到。以太坊和比特币都有相对明确的价值主张。

以太坊和ETH的价值主张是:

使用ETH和其它基于以太坊的资产进行最大限度的抗审查交易;

使用ETH和其他基于以太坊的资产进行明确的、基于智能合约的交互;在这个强大的、可组合的生态系统中,每天都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资产被交易;

在DeFi等应用中使用ETH作为一种“可编程的价值存储”资产;

观点:比特币或为全球证券投资的多元化提供一些对冲:5月16日消息,近期发表的研究论文《加密货币能成为投资者未来的避风港吗?比特币案例研究》指出,比特币可能为全球证券投资的多元化潜力提供一些对冲。该论文考察了比特币、全球经济活动、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探索了比特币充当避风港的潜力。该模型由5个变量组成:BTC价格、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美元兑欧元汇率和美元兑日元汇率。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就比特币与BDI和DJIA的关系而言,其不同于美元兑欧元和美元兑日元的汇率。研究发现,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比特币与经济活动(BDI)、股票市场(DJIA)或外汇市场(美元-欧元、美元-日元)都不存在显著关系。”此外,研究进一步表明,比特币很大程度上倾向于停留在看涨阶段,转变为看跌趋势的可能性非常低。(Ambcrypto)[2020/5/17]

使用ETH作为NFTs和其它数字产品或服务的“记账单位”;

使用ETH作为一种“交换媒介”,(以Gas的方式)为以太坊区块空间和以太坊经济体中的其它数字产品和服务付费;

比特币和BTC的价值主张是:

使用BTC进行最大限度的抗审查交易;

使用BTC作为一种“价值存储”宏观经济资产;

使用BTC作为一种“交换媒介”,用于为比特币区块空间付费。

以太坊和比特币提供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那么,其它区块链网络--尤其是诸如币安链、波卡(Polkadot)、Cardano等--能提供什么价值?坦率地说,这些区块链的价值主张很混乱,并不能使它们有效地区别于以太坊,且它们彼此之间也没有有效的差异。

观点:区块链发票棋至中场 巨头早已布局“新基建”:3月28日消息,7省市发布的25万亿重点项目和新基建概念瞬间点燃资本市场热情,区块链则正在成为其中关键技术元素。多地竞速区块链发票背后,电子政务改革、发票电子化和财税体制创新的“大势所趋”。目前区块链发票行业发展主要呈现几个特点:区块链发票多地“赛马”,大厂唱主角;各地的赛马态势,亦反映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发票支点撬动数据棋局;正确行业整体仍处于过渡阶段。多位受访行业人士认为:发票场景的试水,可视作区块链技术在新基建领域的重要实践。不过,助推税务部门从“以票控税”向真正意义上的“以信息控税”转变,区块链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由于电子发票还未能够跨城市流通,发票流转涉及的耦合难题尚未得到系统解决,区块链发票带来的实质价值还在等待真正爆发。(中国经营报)[2020/3/29]

1)许多区块链网络声称其拥有「提升的交易吞吐量」并将之作为一个主要卖点,但这些区块链中的大多数都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折衷,以实现其交易吞吐量的提升。开发者们对这些折衷了然于心,因此许多最有才华的App开发者主要专注于以太坊。

此外,如果所有其它区块链网络都声称能提供同等程度的额外吞吐量提升,那么这种价值实际上已经商品化了,也即不再唯某条链独有了。这就使得任何单个区块链都不太可能吸引大量的经济活动,以形成一个经济网络效应和可组合的生态系统。

2)另一些区块链网络则声称,它们将作为一个中心枢纽(hub),创建一个由子链和Apps组成的强大生态系统(备注,比如Cosmos采用的Hub-Zone模式,Polkadot的RelayChain/Parachain模式)。

声音 | 观点:阿里影业利用区块链平台发片是很好的尝试:微博大V“区块链威廉”今日发文称,阿里巴巴影业与纽约去中心化娱乐平台Breaker签署协议,利用其区块链平台在海外发行新片 “Striding into the Wind”,这是区块链在电影行业的一次不错的尝试,例如电影所有权的Token化,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电影融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影融资通常局限于少数高财富投资者,但通过Token化,小投资者或许也可以从电影的成功中受益。[2019/11/23]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认为,某个区块链简单地宣称自己是“中心链”或“由许多区块链(即子链)组成的互联网”的想法很天真。这是因为,当“中心链”依赖于将有机经济活动聚集起来时,它们不能提前宣称自己是中心链;它们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积累使用量和价值。试图提前设计这种价值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实际上看到以太坊正在成为一条天然的“中心链”,几乎所有其它区块链都热衷于搭建自己的桥梁以与以太坊实现跨链。

3)还有一些区块链网络表示,它们的链上治理要比以太坊的由共识驱动的(链下治理)发展模式更好。问题是,市场尚未表明它们的治理在公共区块链网络中是可取的。针对这些链上治理模式的许多批评指出,其本质上会导致未来的寡头治理行为或者审查。时间会证明一切,但这种价值主张可能与中央集权或政府管理的系统没有足够的区别。

但对于其他区块链,我能确定的两个最好的潜在价值主张可能是:1)围绕其他链出现的社群,2)开发一些特定利基市场的用例(并最终接受作为以太坊侧链)。

就它们出现的社群而言,我确实认为,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会聚在一起,共同开发和执行一个共同的愿景。他们可能想要以自己的方式、根据自己的规则来开发某条链,将自己的哲学和信仰融入其中。我认为,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拥有一些经济活动的市场细分,进而引发其它区块链的崛起;这要么是持续一段时间的,要么是无限期的。它们的整个经济生态系统可能是建立在它们的网络之中,只是松散地连接到以太坊网络。

也有可能是一些链会根据选定的利基市场用例进行优化,基本上成为一条“自嗨”的区块链,但实际上成为一条以太坊侧链。例如,今天我们在Flow区块链上就可能看到这一点:Flow正试图搭建一条专注于NFTs的区块链,虽然Flow通过一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高交易吞吐量(因为其大大降低了去中心化)而获得了早期的成功,但除了一些经过精心策划的NFTs或原生金融应用之外,Flow在其他方面也举步维艰,没有一个动态经济。这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者他们可能会更专注于成为以太坊的桥接侧链。

02我对多链世界的看法

对于其他链来说,目前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以太坊的Layer2技术(L2)。本文不对L2技术进行深入讨论,但目前正在开发的各种L2技术来扩展以太坊,其中最有希望的是OptimisticRollups和ZK-Rollups。如果成功,它们可以将以太坊扩容几个数量级,同时这些L2网络依赖以太坊(即Layer1)提供安全保障。这些Rollups链也可以在本地与基于以太坊的资产进行交互,并直接从以太坊(L1)继承信任最小化的操作。

其中一些Rollup解决方案已经在运行中,但在采用方面存在障碍(如广泛的EVM兼容性、不同的Rollup链之间的通信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许多障碍有望被克服。因此对我来说:

以太坊L1明确的长期价值主张是,推动需要最大程度的抗审查、需要在以太坊L1生态系统中的可组合性以及在本地访问ETH和其他本地资产的去中心化经济活动;

以太坊L2的价值主张是,使用以太坊本地资产实现更高的吞吐量活动,拥有与以太坊L1类似的信任假设(无需信任性),但最初减少了可组合性;

中心化侧链的价值主张是,由金融实体和其他机构管理,这些实体/机构自己运行兼容于EVM的“内部”Apps版本,但保留对侧链生态系统的完全或联合控制。

在这个世界中,经济结算和安全性成为以太坊L1的主要价值主张,L2和中心化侧链作为计算层来使用这些资产。L2s可以与那些基于L1的资产交互,而不需要额外的信任假设;而侧链可能需要大量额外的信任假设(对于某些情况/用例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

在我看来,真正的问题是,其他的L1链能否提供一个人们愿意为之付费的真正价值主张?我目前的回答是我尚不确定,但我的回答倾向于否定。就其它区块链目前的状态而言,许多链处于「去中心化的以太坊」和「中心化侧链」之间的一个令人不安的中间地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些区块链能够证明自己拥有公平、抗审查的运作方式,并且还能发展出有活力的经济活动,那么它们可能会变得更有吸引力。但到目前为止,根据实际的网络交易费和使用情况,市场认为这些区块链并没有独特的价值主张。比如,很明显,在以太坊之后,使用最多的链是币安链?(注:作者此处指的应该是币安智能链BSC),它实际上是一条由单个机构有效控制的中心化EVM侧链,而不是像其它一些竞争性的、更加去中心化的L1网络。但是,如果我们达到以太坊L1交易费的极限(即交易费过高),且以太坊L2无法充分解决额外的(用户)需求,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

总的来说,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太坊L2将解决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需求,未来可能会像我一年前发的这条推文(见下图)那样。当然,我也会为犯错留下余地,我将密切关注未来几年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发展,基于实际的使用和基本面,而不是进行市场炒作(市场中不乏其它替代性的L1协议)。

03投资于一个潜在的多链世界

我喜欢的投资风格是着眼于长线。我宁愿持有几笔投资数年,而不是反复买进卖出以不断抓住最新一波炒作。出于这个原因,我避免了对那些自我标榜为以太坊替代品的L1协议的长期投资。当前一些区块链标榜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以太坊”,这并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价值主张,尤其是考虑到建立(与以太坊类似的)经济网络效应存在的难度,尽管它们可能提供基于叙事和投机性炒作的短期投资回报。

此外,当前其他L1协议将不太可能能够将它们的原生代币发展成一种货币形式,从而像BTC和ETH那样在基本效用性和投机需求之上获得一种货币的溢价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实际上预计货币的溢价需求将是ETH获取其大部分金融价值的所在——即ETH作为(Eth2.0)Staking抵押品和在DeFi中作为可编程的价值存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接触到潜在的多链世界,我反而更着眼于App层,一些DeFi应用正在探索部署到其他链上的机会。这些Apps大多寻求将以太坊作为一种“流动性中心”,将经济活力推至其它链上,或者将经济活力从其它链拉至以太坊上,以扩大自己的运营和用户/交易费基数。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其他链上都没有明显的经济需求,但如果这些链出现了真正的生态系统,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

我的理论是:最好的Apps自然会以一种有利可图的方式将运营范围扩大到其他链,并证明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如果它们(即这些Apps)成功了,它们将增长自己的经济价值和收费潜力,我不需要猜测哪个竞争性的L1可能会成功,它们(即这些Apps)会帮我弄清楚。

话虽如此,我不喜欢Apps采取一种「散弹式策略」(shotgunapproach)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增长。它们应该深思熟虑,寻找机会,根据实际的使用模式和经济活动,为现有的App堆栈增加收益并获得新用户。在我看来,简单地“把应用扔到墙上,看看它会粘在哪里”并不会产生长期的效果,而且可能会造成分散注意力的技术债务、管理费用和风险。

尽管如此,通过让自己对这些DeFi应用资产进行多元化投资,我觉得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多链世界,我会有足够的敞口。即便不是,我仍然在一些优秀的Apps中持有代币,这些Apps很可能将继续在以太坊上运行得非常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0:97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