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分歧出现 虚拟货币价格进入调整阶段

原标题:虚拟货币价格进入调整阶段

比特币现货价格近期波动较大,分析人士提醒普通投资者须警惕投资风险。朱慧卿作

最近虚拟货币市场再掀热潮。4月初,全球虚拟货币总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相当于谷歌、特斯拉两家公司的市值总和。这其中,以太坊的涨势尤其引人注目。自3月下旬以来,以太坊价格一路上升,并于4月2日创下2144美元的历史新高,市值一度接近2400亿美元,仅次于比特币。

专注于数字资产研究的欧易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威廉认为,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货币的价格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上涨,主要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去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普遍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高了市场的通胀预期。为规避通胀风险,投资者囤积现金的需求演变成对黄金和黄金替代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需求。大量欧美上市公司开始购买虚拟货币,进而推高了比特币、以太坊的价格。

西班牙加密货币交易所Bit2me放弃吸纳2gether用户,因存在内部分歧:金色财经消息,西班牙加密货币交易所Bit2me宣布,该公司旨在与另一家西班牙交易所2gether完成的交易因内部分歧而失败。Bit2me希望吸收2gether的用户,因为2gether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不能再提供免费服务后,封锁了其业务,并迫使用户支付20欧元以继续使用该平台。此前,Bit2me提出了一项吸引2gether用户并将他们的资金转移到其平台的交易。

不过Bit2me并没有放弃,该公司向2gether的用户提供了一项优惠,如果他们自愿将资金从2gether转移到其平台,他们将偿还20欧元的费用。但是,转移的加密货币的价值必须高于200欧元才能适用。(Bitcoin.com)[2022/7/22 2:29:59]

今年2月,特斯拉买入15亿美元比特币。更早的在去年下半年,移动支付巨头Square投资5000万美元购买比特币,资产管理公司StoneRidgeHoldingsGroup购买1万多枚比特币。

BTC合约多空持仓人数比为0.91,精英账户多空双方存在分歧:分析师表示,截至7月3日10:30,根据OKEx交易大数据,BTC合约多空持仓人数比为0.91,市场多空人数保持相对拉锯状态,多方稍弱;但季度合约基差仍维持在50美金以上,永续合约资金费率处于正值,交割及永续合约持仓总量在500万张平台上方小幅上涨,市场多方实力仍不可小视;BTC交割及永续合约精英持仓方面,做多账户比为48.00%占据优势,空头持仓比为18.17%占据优势,精英账户多空双方出现分歧,继续关注大户持仓变化。而从期权合约数据来看,看涨/看跌主动买入量为0.59,主动买入看涨期权人数相对不足,期权市场信心暂时弱势。[2020/7/3]

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也是此轮虚拟货币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记者注意到,近期特斯拉宣布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购车款,在线支付巨头PayPal宣布允许使用虚拟货币结算交易,高盛集团近日也表示,将向客户提供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资产投资工具,这使得虚拟货币应用场景与使用需求进一步扩大。

分析 | BTC近两天频现巨量成交,多空分歧增大,短线存在调整风险:据OKEx季度合约数据显示,8月6日、7日两天有两根1小时周期K线出现巨量成交,时段内成交合约数量均超过350万张,创下近20天以来最大单小时成交量。分析师认为,成交量突然放大说明市场多空双方分歧正在增加。在成交量放大后币价迟迟不能再创新高,而且出现高点下移现象,存在短线调整风险,提醒投资者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比特币季度合约日内阻力位:12350,支撑位11650。[2019/8/8]

市场需求旺盛推动比特币、以太坊价格一路水涨船高。投资者对虚拟货币的兴趣也随之扩展到平台币、山寨币等其他币种。

以平台币为例,近期欧易币、币安币等均表现出“火热”行情。“币安币这种平台币类似于传统股票市场上的券商股,由于虚拟货币市场的火爆,大量投资者涌入虚拟货币交易所,推动其平台币价格随之上涨,虚拟货币交易所也成为这波‘牛市’的最直接受益者。”李威廉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比特币市值居于1万亿美元上方,仍保持“一家独大”态势,但自3月中旬刷新历史新高6.1万美元后,比特币行情出现大涨大跌,始终徘徊在6万美元左右,未有新的突破。

“比特币从去年10月启动‘牛市’至今,已累计上涨近5倍。从历史经验来看,对于4年一个‘牛熊’周期的比特币而言,本轮‘牛市’已足够长。”李威廉分析认为,目前比特币价格进入横盘调整阶段,市场对未来走势预期出现分歧。

分歧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持续,未来全球经济是否依然面临通胀上行问题;二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还需要打开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未来是否会有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带来突破,尚不确定。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未来还能不能继续上涨,甚至突破新高,还得取决于下半年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以及能否打开新的应用局面。”李威廉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88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