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数字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数字化的工具和基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开始推进主权数字货币发展,我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启动,未来数字货币走向普及,将在支付体系运行效率、普惠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数字货币的应用有助于支付体系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发行数字货币能够直接降低货币的印制发行流通成本。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纸币还是硬币,发行环节的印制和防伪技术都需要花费较高成本。在流通环节,金融机构需要承担现金运输、储存、安保等成本,普通消费者使用现金也需要依赖于金融机构实体网点或自助设备提供的服务,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以数字货币替代传统现金形式进入流通,能够大大节省这些方面的成本。同时,由于数字货币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统一,发行方如央行能够直接、实时地获取交易信息,可以省去商业银行后台清算、结算、对账等众多环节,达到点对点支付即结算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支付效率。
数字货币概念早盘走强:11月30日,数字货币概念早盘走强。截至发稿,紫光国微、南天信息涨停,新国都、旗天科技、新晨科技等涨超5%,中科金财、海联金汇等跟涨。[2021/11/30 12:40:29]
数字货币的应用有助于金融服务普惠性提高。数字货币的一些特性,使其在普惠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使用数字货币完成支付,能够突破空间、设施甚至银行账户的限制。传统支付方式下,拥有银行账户是个人实现包括支付在内的各类金融交易的基础条件,而开立银行账户仍然受实体银行网点分布的约束,对偏远地区、行动不便的人群都存在困难。由于数字货币可以采用松耦合账户设计,用户在使用数字货币时,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支付转账,这能让金融服务向没有传统银行账户的用户延伸,使金融服务的可及性提升。数字货币支付便捷、低成本的特征,使其能在日常小额、频繁交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能有效拉近普通百姓与数字化金融服务的距离,还有助于帮助欠发达地区、“长尾人群”更便利地接入国内资金融通的“内循环”,缩小传统金融环境下的区域金融发展差距。
金色晨讯 | 欧盟:欢迎央行继续评估央行数字货币的成本和收益;FBI局长:加密货币是一个将变得越来越大的重要问题:1.欧盟:欢迎央行继续评估央行数字货币的成本和收益;
2.经济日报:推进区块链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3.北京日报:区块链呼唤更多扎根现实的应用;
4.FBI局长:加密货币是一个将变得越来越大的重要问题;
5.支付宝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商家原创图片被盗纠纷;
6.长沙市促“四新”经济发展,将打造区块链等七大应用场景;
7.Kraken首席执行官:中国CBDC可能会影响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8.ETH挖矿收入减少至费用的4.5%;
9.彭博社:美国国税局更担心不愿公开数字货币交易的人;
10.区块链公司正在挑战垄断美国股票交易的清算机构;
11.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手持Trezor比特币钱包亮相国家电视台;
12.腾讯御见:京广多地超2万台电脑被挖矿 攻击者利用永恒之蓝漏洞横向扩散。[2019/11/8]
数字货币的应用有助于金融安全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数字货币采用数字加密等技术手段,在防复制、防伪造方面优于纸币、硬币等传统货币形式。由于交易信息由发行方直接获取和存储,也减少了商业银行等机构层面存储的数据遭受恶意攻击或被内部人员非法篡改的风险,从而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使用数字货币还能够实现可控匿名,只要发行方的隐私保护技术达到确保用户数据安全的水平,即使交易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也不会出现隐私信息从商业银行等机构的系统泄露的问题。但同时,由央行集中掌握的交易信息,能够有效支持政府以追踪支付活动作为工具,提高查处和遏制等非法活动的能力和效率,为经济金融总体安全作出贡献。
行情 | 数字货币23个概念板块11涨12跌:据非小号数据显示,数字货币23个概念板块中11涨12跌。平均涨幅排名第一的是IEO概念,平均涨幅为5.66%,其中ALV领涨,涨幅达22.17%;平均涨幅排名第二的是DApp去中心化,平均涨幅为3.02%,其中RHOC领涨,涨幅达67.73%;平均涨幅排名第三的是数据存储,平均涨幅为2.83%。此外,下跌前三的板块分别是侧链概念、匿名货币和超级算力,平均下跌幅度为3.90%,3.84%和2.87%。[2019/6/5]
当然,在数字货币发展的进程中,还应关注和解决好一些问题。一是数字鸿沟问题。各类数字化的服务普遍依赖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对于因缺少设备或不能有效理解掌握数字货币使用方式的人群,如高龄老人、低收入群体等,必须保证其继续使用传统支付方式的权利,保障各类人群享有所需的金融服务。二是数字货币与现有电子支付、移动支付体系的衔接问题。当前我国移动支付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优势,要用好已有的产业、技术、设施等方面基础,从全社会负担的成本考虑,做好衔接融合,保护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力争保持发展优势。
(作者:王元、盛雯雯,分别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金融室主任、副主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