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研报:《区块链司法存证应用报告》全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全球正式迈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在、经济、社会治理、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不断重塑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格局。而在司法诉讼中,为人熟知的证据类型也在经历着变革,电子证据开始逐渐应用于司法实践中。区块链,作为一种具有多方协作、不可篡改的分布式密码技术,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存证凭证能够保证信息的不可篡改,同时带有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保证存证具有极强的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与电子数据存证具有天然的契合点,为电子数据存证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成为了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的必然选择。

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会审议通过,正式发布实施。《意见》突出反映了区块链在法制建设中尤其是在审判领域的重要作用,指出将完善技术事实查明认定体系,推进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广泛应用;全面推进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司法工作中的深度应用,提高司法工作智能化水平,全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而此前人民日报发布的《向着治理现代化不断迈进》中指出,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应拿出更大的勇气、 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预见,区块链作为社会法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之一,将会被予以更多的重视。

动态 | 研报:超过总量80%的ETH由7572个地址持有:据Cointelegraph报道,数字资产研究公司Delphi Digital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以太坊(ETH)的总循环供应量的80%以上由7572个地址持有,而这些地址的ETH持有量均在1000个以上。其中6490个地址的持有量在1000到10000枚ETH之间,923个持有量在10000到10万枚ETH之间,155个容量在10万枚到100万个ETH之间,只有4个地址拥有100万到1000万个ETH。[2019/3/10]

在此背景下,由陀螺研究院与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撰写,清华x-lab数权经济实验室、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碳链价值、网易区块链、商业科技观察、算力智库、数秦科技、火星财经、达瓴智库联合发布的《区块链司法存证应用报告》正式面市,本报告从电子数据存证背景入手,对当前电子数据存证司法应用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区块链在电子数据存证中的应用价值,并针对区块链存证的应用场景与实际案例开展了深入研究,旨在加深社会大众对于区块链司法存证的理解,推动区块链在司法存证领域迸发出更大的价值。

动态 | 研报:春节当日上涨几率高 春节期间走势取决于时下市场环境:Gate.io研究院在今日发布的“比特币春节假期价格走势研究”中称,在2011年到2018年的春节假期中,除2015年春节当日比特币价格相比上一年春节当日价格下跌71%外,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平均涨幅为291.53% 。每年一季度,比特币的价格涨跌情况仍受前一年市场环境(如市场情绪、政策、外界关注度等)的影响,春节前后涨跌互现,但春节当日相比春节前后一周上涨几率偏高。[2019/1/21]

源起:区块链+电子证据踏入历史舞台

报告指出,在我国,电子数据的司法脉络以2012年为分界线,在此之前,电子数据不能作为独立证据参与诉讼,相关法律缺失,技术野蛮生长。2012年,我国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后,分别在民诉法63条、刑诉法48条中提出把电子数据列入法定的证据分类。之后,随着司法界对于电子数据的重视度日益凸显,有关电子数据的法律法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电子数据运用于司法领域的存证、举证、示证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电子数据走上了法制化进程。

动态 | 研报:中国中产阶级不热衷于投资加密货币:据Cryptovest消息,由大学教授和金融作家吴晓波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的中产阶级投资者并不热衷于投资加密货币,只有不到10%的人对数字资产感兴趣。调查结果导致吴和他的团队得出结论,中国中产阶级投资者基本上不愿承担风险,只有9.2%的受访者表示投资组合损失超过15%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吴的报告指出,中国在线论坛上讨论数字货币潜力是一种可行的财富保护手段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8/9/27]

图1—电子数据的司法脉络大事记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承认了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用于互联网案件举证的合法性,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司法领域的重要一步。至此,区块链与电子证据的结合正式踏入了历史的舞台,开始逐步推行。

分析 | 火币研报:8 月8 日至15日大跌或是大量用户抛售个人钱包中的比特币:据火币研报,通过分析 2018年8 月8 日至8 月15日所有的比特币地址与转账记录,基于分类算法得出活跃地址数的分布:活跃地址中,44%为交易所地址,30%为服务商地址,19%为个人钱包地址,6%为公司,1%为矿池。再进一步分析新建地址数和转账明细得出:1)交易所和服务商新增地址数在这几周内变化不大,但是新建个人钱包地址 数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2)比特币由个人地址转入交易所的量远远大于从交易所转入个人地址的量。最后推测该周比特币价格大幅下挫原因可能有:1)新入场的投资者人数的减少。2)很有可能是有大量用户将个人钱包中的比特币转入交易所进行抛售。[2018/9/5]

区块链与司法存证结合带来“四大优势”,应用价值凸显

报告指出区块链在司法存证中作用突出,可带来四大非常显著的优势。

芝商所研报:比特币供应严重欠缺弹性,无弹性供应将导致波动加剧:芝商所经济学家Blu Putnam、Erik Norland发布最新研报称,比特币供应严重欠缺弹性,而且与商品一样,无弹性供应将导致波动加剧;比特币算法问题的“难度”与其价格形成反馈环路,“难度”是左右价格的主要因素,但价格也会影响“难度”;交易量可能影响价格走势,交易成本上升对比特币来说意味着风险。[2018/5/8]

图2—区块链与司法存证带来的四大优势

区块链司法存证场景众多,应用前景广阔

报告指出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在司法存证中作用十分突出,在法院领域、跨部门司法协同、社会存证、公证存证、档案存证、大数据治理与监管等六大领域内应用场景广阔。

根据以上应用场景,报告中从行业痛点、技术解决方案、项目成效三个维度选取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杭州互联网公证处-保全网、中信消费金融-网上借贷合同司法存证、国家电网-企业主动防御司法存证服务、版权家-版权链、国家电网-可信链、中石化-区块链电子档案、中国船级社-船舶链、医疗大数据-健康链等九大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天平链为例,为解决电子证据存证难、取证难、认证难等问题,由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信任度科技公司等企业共建了电子证据平台—天平链。天平链的典型应用模式是基于天平链规则规范,面向各类互联网应用提供在天平链上直接存证与通过自有区块链跨链存证到天平链上这两种方式。互联网平台将用户产生或上传的电子数据,第一时间将其哈希值直接写入天平链或者跨链的方式写入天平链;互联网平台将数据在天平链的存证编号(跨链接入的还需将在互联网平台自建链上的存证编号)返回用户;当该电子数据涉及北京互联网法院管辖案件时,用户可以提交相应存证编号和原始电子数据,天平链后台可自动验证该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存证时间,并将上链标识、天平链验证状态、存证时间、存证内容、验证成功/失败等信息展现给法官,从而提升法官对于电子数据的采信效率。目前,天平链接入节点20个,完成版权、著作权、互联网金融等9类25个应用节点对接,上链电子数据超过2300万条,跨链存证数据量已达数亿条。

图3—天平链司法服务生态构架图

区块链司法存证仍面临挑战,技术与法律规范是重点环节

然而,尽管区块链司法存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但仍不可否认,目前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广泛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区块链关键技术薄弱、业务流程与实际上链分离、电子证据认证法律规范未明确、复合型人才欠缺等四大方面。

以技术本身为例,区块链关键技术仍需要进一步突破。目前,区块链技术仍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存在着技术承载力不足、上链带来的信息隐私安全保护技术不成熟、系统稳定性不强等问题。由于司法业务的特殊性,司法部门具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复杂的主体协同关系,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有限的可扩展性无法覆盖所有的业务场景。而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存在数据透明性,即链上的所有参与方均有查看数据的权限,司法数据互联中所存在的隐私安全风险不容小觑。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区块链与司法的结合则是区块链应用的风向标。可以预见,随着电子数据相关的业务需求不断的反馈与表达,区块链技术将在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中被反复考验,获得全新的助推力,在司法乃至其他的行业中释放更多的价值。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1:6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