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经济日报:非同质化代币为何升温

NFT再次涌起热潮,近日,NBA明星球员史蒂芬·库里花费约116万元人民币买下一个NFT猿猴头像,引起海内外网友热议。热度不仅在国外,今年以来,随着NFT市场不断升温,我国越来越多企业也相继拥抱这一新事物,将音乐、绘画、游戏皮肤等制作成NFT出售,受到消费者追捧,NFT也由此走入大众视野。

NFT到底是什么?企业为何纷纷入局?在我国发展前景如何?

多家企业入局

按照被广为接受的定义,NFT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代币,不同于比特币等同质化代币,它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也就是说,当一件产品进行数字资产认证转换成NFT之后,就成为了区块链上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产品的来源、售价、转卖等信息都能被记录。

声音 | 经济日报:全球市场对加密货币需求将显著上升:1月7日,经济日报刊文《全球市场对加密货币需求将显著上升》。文章表示,2020年全球加密货币发展已显露若干新趋势。第一,在快速试验中快速推进。第二,加密货币金融衍生产品加快发展。第三,去中心化融资成为金融创新主战场。第四,交易安全性继续增强。分析认为,随着主权国家、主流金融机构、主要市场玩家加大介入力度,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将迎来新发展机遇。[2020/1/7]

近两年来,NFT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突飞猛进,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包括数字艺术、虚拟资产、游戏、域名、门票等。尤其是一系列“天价交易”事件推动NFT被更多人所熟知,其中最轰动的莫过于艺术家Beeple将其创作的5000张日常画作拼接在一起,制作成NFT进行拍卖,最终以6934万美元卖出。

声音 | 经济日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潜力可期:11月7日,经济日报刊文《区块链:迈好金融创新这一步》。文章称,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部分业务场景已从概念验证逐步迈向业务实践,包括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资产证券化、证券结算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潜力可期。业内专家表示,本质上区块链是一种技术革命与创新。区块链技术特别是联盟链适用于跨机构的金融业务场景,能够对业务起到促进作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包括金融资产交易、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在内的业务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都可以低成本地填平交易各方之间的信任鸿沟,使得交易环境更为安全可信,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简化了业务流程,降低了成本。[2019/11/7]

在我国,今年以来NFT以艺术领域为起点,相关应用和开发逐步推进,越来越多个人和企业相继入场,多位音乐人和画家发布了自己的NFT数字作品。

动态 | 经济日报:警惕非法证券发行死灰复燃:据经济日报消息,今日,经济日报发文表示,无论是所谓的区块链股票发行,还是首次虚拟货币发行,抑或是升级版的证券化代币发行,这些“证券创新”本质上都是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一是虚拟货币巨大的价格波动极易引发市场风险;二是虚拟货币局隐藏欺诈风险;三是缺乏适当性管理带来信用风险。更严重的是,这些虚拟货币项目与实体经济脱钩,存在资金脱实向虚的潜在风险。规范证券化代币发行市场,应从法律、宣传、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入手。[2018/12/7]

动作更打眼、影响更大的是互联网企业的入局。比如,今年5月,阿里拍卖推出NFT数字艺术专场;6月,支付宝推出NFT付款码皮肤;腾讯则在8月上线NFT应用软件“幻核”,首期限量发售“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NFT”……在互联网企业的推动下,用户对NFT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参与热情高涨,几乎每件产品一推出即售罄。

声音 | 经济日报:别被ICO虚假宣传忽悠:据经济日报文章报道:“追求财富是人的天性,梦想一夜暴富也是人性固有的弱点。行者往往抓住人性的弱点,编织一夜暴富的神话故事,国内所谓的ICO(发行代币融资)投资就是一个典型。作为个人投资者,一定要远离ICO,不要被一夜暴富的宣传所蒙,不要沦为被收割的“韭菜”。除了割“韭菜”外,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个人投资者都是这些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一定要谨防上当受。”[2018/8/31]

为何互联网企业纷纷试水NFT?知名数字交易平台欧易OKEx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文学认为,这主要是因为NFT具有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分割等属性,为数字资产的存储、流转打开了想象空间。他举例,音乐作品容易被侵权、举证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创作者,而NFT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痛点,为版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更好的方案,这也是NFT首先在艺术圈流行开的重要原因。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未来数据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于佳宁表示,NFT可以将数字内容资产化,让数据实现权属清晰、数量透明、转让留痕,成为连接现实世界资产和数字世界资产的桥梁,互联网企业正是瞄准了这一发展前景,相继入局NFT。

市场谨慎试水

国际市场“天价交易”频现,炒作投机与NFT相伴而行,备受各方诟病。在我国,NFT发展步伐则显得更为谨慎,多个企业一再强调其布局NFT的范围和界限,表示出对合规的重视度。

虽然早期一些炒作活动有所抬头,但在争议之下也很快偃旗息鼓。比如某公司此前推出的原价9.9元的NFT付款码皮肤,售出后被高价挂上某二手交易平台,一度炒至上百万元。不过,历经一番争论后,该产品随即被下架。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公司售出的NFT产品都不能进行二次交易,不具备任何流通性。比如,用户购买“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NFT”后,仅能对其观赏和收藏,平台不提供二次交易的机会。同样的,用户购买付款码皮肤也只能观赏和收藏,无法将其转卖或转赠。并且,大部分交易平台并不允许用户上线自己的NFT作品。

对此,于佳宁表示,这主要是出于合规的考虑,“我国NFT尚在起步阶段,定价、拍卖、交易、流转等机制并不成熟,相关政策法规尚不明确。在行业还没成熟之前,为了防止将NFT的探索尝试变成投机炒作,互联网公司在开放二次交易上的态度较为谨慎,仍在逐步探索合理边界”。

专家认为,总体来看,当前NFT在我国更多是对数字资产权利内容和交易流转信息进行记载的电子化凭证,不能等价交换和自由流通,金融属性较弱,尚不存在投机炒作的机会和场所。

诸多问题待解

对于NFT的未来,业内不少人抱有美好想象,喊出“万物皆可NFT”的口号。

“未来,NFT有望与现实世界中的更多物品结合,充当物理世界和区块链世界的桥梁,比如房屋、汽车等物理世界的资产,有可能实现大规模上链,以NFT形式存在和流转,这将深刻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学说。

但这些设想要真正照进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包括监管在内的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目前NFT交易在各国监管尚未完全明晰,因此面临一定程度的合规难题。NFT的底层技术是中性的,具体的实际属性由不同的应用场景决定,不同的NFT产品在本质上有极大差异,需要适用相应行业法律法规。”于佳宁表示。

此外,建立完善的行业规范也是发展NFT的必要之举。“要明确国内发展什么样的NFT、如何发展NFT、哪些是NFT发展的红线,同时,如何实现更广泛的普及也是一个长期课题,需要各参与主体持续努力。当这些问题都明确后,各类公司和机构将会更广泛涉足NFT,并将NFT融入实体经济。”文学说,总而言之,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NFT发展路径,是打开NFT更大应用场景的前提。

在相关监管建立完善之前,还有专家提醒,当下要谨防NFT成为下一个非法集资、的重灾区,尤其要防备不法分子打着新技术旗号出来招摇撞,比如将某件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通过NFT包装,编造动人故事,推高价格发行,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以攫取巨额资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1:4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