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AR:扩容、开发者友好、易用性 什么才是公链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加密行业中最关键的基础设施,公链技术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前CT中文已经在?《公链板块爆发后,还有哪些公链值得我们关注和参与?》?一文中详解了Fantom、Cardano、Terra和Waves四条公链。

不过,公链市场之火热远超我们的想象。接下来,本文将继续为您介绍更多的、值得我们关注的公链项目。

Near:通过分片技术横向无限扩容的公链

Near是一个开源平台,可赋能创作者、社区和市场,希望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开放、互联和造福消费者的世界。Near可为我们提供一个足够高的安全性,以帮助用户管理货币、身份或非同质化通证等高价值资产。同时,Near的性能也足够强大,可确保货币等资产对于用户而言是易用的,用户可以轻松自由地使用Near所提供的开放网络的力量。

以上是Near对于自身的定位。

从技术角度来讲,Near是一条使用了分片技术的PoS公链。Near团队曾经构建过全球为数不多的大规模分片数据库系统,并得到了加密行业顶级投资者们的认可。因此在区块链的构建上,Near更注重实践,而非理论和学术。

值得注意的是,Near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Near,并开发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或作为节点运行网络。而在早期推动Near生态发展的Near基金会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于构建一个围绕Near网络的生态系统。

Near团队认为,分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Near分片区块链的搭建之路需要一步步推进,与生态用户量级一同成长。因此Near团队为Near区块链的发展设计了四个阶段:

第零阶段:简版夜影协议-提升网络吞吐量;

第一阶段:出段人-进一步提升网络去中心化水平;

第二阶段:夜影协议-降低验证节点使用门槛;

第三阶段:动态再分片-无限扩容;

如今,Near即将在今年11月份发布简版夜影协议,完成第零阶段,以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值得一提的是,与Layer2的纵向扩容不同,分片是横向扩容,支持无限次扩容以捕获更多的用户价值。由于这个特性,Near也被称为未来的以太坊2.0。

以太坊扩容项目Scroll已在测试网部署Uniswap V3前端:2月1日消息,以太坊扩容项目Scroll已在测试网上部署Uniswap V3的前端,供用户和开发人员参与体验。[2023/2/1 11:39:59]

同时,Near在跨链技术方面也做了长足的研究,并推出以太坊-Near跨链彩虹桥,以实现互操作性。凭借彩虹桥,我们可以无缝在以太坊和Near之间转移资产。

彩虹桥的跨链是通过两个无需大量运算就能追踪链上状态的轻型客户端配合完成工作的。一个作为以太坊合约建立在以太坊上,另一个作为Near合约建立在Near上。两个轻型客户端将以无需信任的方式验证其追踪的状态。在确认最终性后,数据将通过中继层转移到以太坊/Near链上。Near希望通过去中心化的跨链手段,帮助更多的以太坊生态用户将资产转移到Near区块链上。

目前,Near已经成功搭建了ETH-NEAR、Filecoin-NEAR等跨链桥,BSC-NEAR跨链桥在测试网运行良好,未来也将会很快上线。

9月24日,NearMetaBUIDL黑客松已经圆满落幕,有1677支团队和个人注册参与,最终收到85个团队的有效提交。可以看到,Near链上的项目已经全面开花,涵盖多个赛道,共同推动Near的发展。

对于开发者友好,也是Near的优势之一。Aurora是Near推出的以太坊虚拟机,希望为开发人员提供一个高性能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兼容以太坊的同时,享受Near的高吞吐量、可扩展、安全和低交易成本等特性。Aurora交易费用的是ETH,由AuroraDAO自治。

公链IoTeX与以太坊侧链扩容聚合器Polygon达成进一步合作:官方消息,新一代高性能公链IoTeX宣布,与以太坊侧链扩容聚合器Polygon(Matic)达成进一步合作,实现IoTeX链上通证和NFT可跨链至Polygon网络。据悉,IOTX通证已可通过跨链桥转移到Polygon 链上。

IoTeX作为硅谷开源项目成立于2017年,以链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为愿景,是与以太坊全兼容的高性能公有区块链。IoTeX作为硅谷开源项目成立于2017年,以链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为愿景,是新一代与以太坊全兼容的高性能公有区块链。[2021/5/24 22:37:00]

为了无缝衔接以太坊,作为彩虹桥的一部分,AuroraBridge是以太坊中唯一完全去信任的资产跨链桥。

对于Aurora,DODO联合创始人DianeDai认为:

Aurora在NEAR协议上实现的以太坊虚拟机极大地扩展了跨链功能的视野,进一步拓展了多链空间,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更多的访问和流动性。

Dfinity:致力于打造去中心化互联网的公链

Dfinity最初的构想是希望解决以太坊的一些缺陷,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虚拟区块链计算机和技术,将由以太坊开启的DeFi生态延伸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场景中。因此,InternetComputer被构建出来。

InternetComputer通过Dfinity开发的协议扩展互联网,这些协议将独立的数据中心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本身也能成为云,并为托管软件、服务和数据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其实,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台超级计算机,这部超级计算机是由无数台运行ICP协议的计算机虚拟化后的产物,兼容去中心化、安全和高性能。

从架构的角度来讲,InternetComputer是一个以网络速度运行且容量无限的区块链。其分层结构,自下而上可以分为数据中心、节点、子网和软件容器。

数据中心是底层,负责节点的管理和运行。而节点负责处理数据和状态执行。节点维护子网,子网容纳软件容器。软件容器可以实现Dfinity生态中各种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各种功能,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智能合约。

以太坊扩容项目 Matter Labs 为 Curve 推出首个 zkSync 二层智能合约测试网:以太坊扩容项目 Matter Labs 为稳定币兑换平台 Curve 推出首个 zkSync 二层智能合约测试网「Zinc Alef」。Matter Labs 现已引入 Zinc 编程语言和对 SNARK 友好的 Zinc VM (虚拟机),并为以太坊实施了递归 PLONK 证明验证。目前,必须使用 Zinc 编程语言来编写 Zinc VM 智能合约。zkSync 二层网络中的所有合约都将能够以与以太坊主网上完全相同的方式互相调用。目前,测试网功能齐全,用户可编写智能合约并将其部署至测试网,然后对此进行本地测试,并生成智能合约执行的零知识证明。每笔交易都将导致 zkSync 测试网上的真实代币发生转移,也会反映至区块浏览器和钱包中。不过,Zinc VM 尚未集成至 zkSync core 中,Zinc 编程语言中的一些重要功能也可能会丢失。Matter Labs 将根据社区的要求优先开发该功能。另外,Matter Labs 正在与其他团队合作开发通用的以太坊二层签名标准,这将提升围绕二层合约进行交互的用户体验。此前报道,今年 6 月份,Matter Labs 在以太坊主网部署了 Layer 2 扩展工具 zkSync。[2020/10/10]

每个数据中心可以运行多个节点。多个节点共同运行子网,子网可容纳多个软件容器。

据ic.rocks数据显示,Dfinity节点数量已从六月的十几个上涨至如今的291个。

?目前,Dfinity网络拥有21个子网、291个节点和8399个软件容器。

动态 | 扩容、存储和隐私安全是2018 年区块链底层技术三大关键词:硅谷洞察研究院近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2018区块链全球学术研究前沿报告》,该报告从区块链底层技术及学术和产业结合两部分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2018 年,区块链底层技术的三大关键词分别是扩容(Scalability)、存储(Storage)和隐私安全(Privacy&Security)。[2019/1/12]

公链发展的护城河是其生态的繁荣,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公链方对于开发者的扶持。而Dfinity对于开发者的便利在于工作量和成本的降低。有人举过一个例子,Facebook应用程序的搭建需要6200万行代码,而基于Dfinity开发的CanCan,只用了不到1000行代码。

同时,如同Solana、Near一样,Dfinity也在积极开展着黑客松活动,Dfinity基金会也一直在积极开展着开发者资助计划,有超过60个项目受到了资助。

不过,与其他公链不同,Dfinity的发展重点并不在DeFi和NFT上,而是在社交领域。其上的DSCVR、OpenChat以及Distrikt等项目分别可以对应传统互联网的应用Reddit、WhatsApp和LinkedIn。这些都是Dfinity基金会重点打造的项目。

Dfinity中国区负责人Herbert表示:

Dfinity希望开发者从传统区块链里走出来,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能够真正对标传统互联网行业应用,比如说社交媒体、游戏等。游戏方面,DFINITY今年5月份推出了Internetcomputer,很多开发者把小时候喜欢的任天堂游戏全部都搬到Internetcomputer上去;社交媒体方面,希望看到更多APP利用Tamper-proof保护消费者个人数据安全,另外也希望看到Socialmedia企业级SaaS的应用。

与很多的公链愿景不同,Dfinity希望通过在去中心化世界打造社交等传统互联网应用,为我们打开通往Web3.0的大门。不过,后续Dfinity如果想要获得加密市场更多的青睐,也需要大力发展其DeFi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Dfinity不存在跨链的概念。未来,Dfinity希望通过与比特币区块链集成,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智能合约服务。而针对以太坊,Dfinity做了更复杂的集成——利用技术在IC上完成以太坊智能合约的签名,反过来在IC节点中运行以太坊,进行双向交互。

Vitalik为Plasma提供了一个扩容解决方案:周五在巴黎的ethereum社区会议EthCC上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出现意外,为Plasma提供了一个扩容解决方案。Plasma是一个智能合约系统,旨在提高世界第二大区块链的计算潜力。[2018/3/10]

Mina:采用递归零知识证明的轻量化公链

Mina是首个具有简洁区块链的加密货币协议。Mina使用先进的密码学和递归零知识证明zk-SNARKs来设计一个完整的区块链,使其大小能够保持约22KB,且验证当前的区块链状态速度极快。

众所周知,传统区块链所存储的数据是繁杂的。我们以以太坊为例,据etherscan.io数据显示,以太坊全节点GETH的存储数据规模已经达到985GB,接近1TB。而在去年十月,GETH的存储数据规模只有500GB左右。随着以太坊的采用量增加,只用了一年时间,以太坊全节点数据便翻了一倍,未来随着DeFi生态的扩张,以太坊的存储数据将会越来越多。

这时我们将会面临两个问题:

1.全节点只有存储链上全部的状态数据,才能参与验证交易和出块;

2.用户只有下载整个链的数据才能验证链的正确性;

未来,这个数据规模将会越发沉重,制约区块链的发展。而Mina希望通过zk-SNARK零知识证明技术将区块链大小维持在22KB左右。而当前零知识证明技术主要是被用应用到隐私交易、Layer2等赛道,Mina使用它来进行区块打包和网络状态的验证。

简单点讲,zk-SNARK零知识证明能让我们在不向验证者提供关键信息的同时,还能使验证者相信你的信息是正确的。比如,我们在登陆时需要输入密码,零知识证明可以让我们在不透露密码的情况下,让验证者认为密码是正确的,并同意登陆。

Mina将区块生产和交易验证分开,通过降低门槛的方式,降低了成为公链验证节点的硬件成本。22KB意味着我们只需要一部手机或者一部电脑就可以轻松验证区块链状态,成为Mina的节点。只要验证计算结果是正确执行的,我们不需要证明整个计算过程,便能够快速验证区块链状态。

因此,门槛足够低,节点的数量便会足够多。Mina区块链在发展过程中将变得足够分布式,足够去中心化。同时,得益于零知识证明技术,Mina上的交易具有隐私性。

另外,Snapps是Mian推出的由零知识证明驱动的应用。Snapps能通过私有的网关访问任何网站,并在线上使用经过验证的真实世界的数据。因此,在不损害隐私的情况下,开发者们能利用真实世界的信息进行分析、决策,更好地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区块链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Mina网络TPS不高。团队对其的解释为:

当前Mina网络的TPS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处于生态早期,交易转账需求小,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性,所以并没有快速的扩展节点数量。TPS并非问题,可根据后期需求进行调整。

相信在未来,Mina将会为我们持续降低从Web2.0跨入至Web3.0的门槛,在不牺牲易用性、去中心化的前提下,为我们提供更多的Web3.0服务。

Avalanche:共识协议的创新者

Avalanche是一个开源区块链平台,用于启动高度去中心化的应用、新的金融原生态和新的可互操作系统。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Avalanche的原生代币价格和TVL飞速攀升,引发了加密市场新一轮的关注。其旨在解决旧有区块链平台的限制,包括交易速度慢、扩展性低以及去中心化程度不够等问题。

Avalanche对于性能的提升,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1.结合中本聪共识和经典共识优势推出的第三代共识机制——Avalanche独有的雪系列协议以低延迟、高吞吐量和理论安全阈值80%而著称。据官方数据显示,如今AvalancheTPS已经超过4500,并能够在两秒内完成交易。和Fantom相同,Avalanche也是通过采用DAG优化了权益证明协议;

2.Avalanche独特的三链架构——X、P、C链;

三条链的功能各有不同。

X链主要负责创建和交易数字资产,用户可以从交易所进行资产的充提。我们的跨链行为也是通过X链完成的。AvalancheBridge的推出也是以X链为基础。AvalancheBridge跨链桥于今年7月29日推出,采用英特尔SGXEnclave技术构建。

C链主要负责智能合约的开发、部署和交互。因为可以兼容多个虚拟机,包括EVM,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在C链部署智能合约,其他链上的开发者也可以轻松将自己的应用程序克隆到Avalanche。这也是Avalanche为什么被称为开发者友好公链的原因。

P链是Avalanche的核心,负责节点质押和网络验证,是C链和X链的基础。我们也可以通过P链来创建子网。子网可以被定制,我们可以通过代码来制定子网的使用规则,我们甚至可以在子网中使用其他代币作为Gas费载体。因此,极高的可定制性也让Avalanche受到了广大企业级用户的欢迎。

三链的互通由CrossChain完成。CrossChain可以轻松地帮助用户在X、P、C三链中自由操作。

得益于良好的基本面,Avalanche生态也在今年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据DeFiLlama数据显示,Avalanche链上TVL已经超过37亿美元,位列第六。

据Avalanche官网统计,目前Avalanche生态拥有52DeFi个项目。以较少的项目数量,捕获了大量的生态价值,我们也可以看到Avalanche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其中,借贷协议BenqiTVL最高,市场占比接近50%。

结语

其实我们在观察过这么多的公链后,也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

1.公链采用的技术方向无非有三种:性能、扩展性和易用性;

2.以太坊是当之无愧的公链顶流,所有的后来者都希望通过高性能、可扩容性来捕获以太坊的溢出价值。

3.跨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方便快捷的跨链桥才能够让公链生态更好地捕获来自外界的价值;

4.开发者是公链发展的基础,公链生态想要发展,需要开发者们的簇拥和支持。因此公链方也在积极举办黑客松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生态;

因此,我们在看待公链板块的其他后来者时,不妨也看看这些方面,或许对于公链的技术和发展会有新的理解。至于什么样的技术特点才能够帮助公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值得肯定的是,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有想法有意思的公链和技术,在解决旧有问题的同时,与我们共赴未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0:9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