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的子公司TBD宣布推出Web5平台。
TBD通过16页PPT阐释了Web5的概念定义、关键内容和实现路径。
在多尔西看来,Web3并没有真正地做到将数据归还给用户。
因为几乎所有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都运行在区块链开发平台Infura或加密基础设施服务商Alchemy的集中式基础设施上。
也就是说,用户的数据由被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控制变成被投资区块链的风险资本家、集中式API基础设施公司所拥有和控制。
这是多尔西一直抨击Web3的原因。他曾发推表示,“用户并不实际拥有Web3产品,Web3的实际拥有者是项目背后的风投机构及其有限合伙人”
至于为什么没有“Web4”而直接是“Web5”,多尔西团队给出了原因:Web5是Web2和Web3的集合,即Web2+Web3=Web5。
这个答案虽然看着有些“敷衍”,但也体现出Web5与Web2和Web3同宗同源的特点。
华为云发布Web3.0系列创新产品:8月10日消息,华为云于2023年8月10日在香港举办TechWave Web3专题活动,面向Web3行业正式发布Web3.0节点引擎服务NES,擎天Enclave机密计算等一系列区块链服务,同时宣布华为云KooGallery Web3专区正式上线,十多家首批伙伴应用入驻。[2023/8/10 16:18:18]
6月10日,Web5一经提出即震惊众人。
在大部分人看来,Web3都还处在远未到来的时刻,Web5概念太过超前,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梳理Web的发展历程,看看Web5概念之下的观点。
从静态网络Web1到协作网络Web2
一开始,有我们现在称之为Web1的东西,当时简称为Web。
在这个阶段,开发了第一批网站,门户和在线服务,用户只能阅读信息,没有直接互动的机会。
由于用户之间不可能进行交互,那些访问网络的人只是消费单向通信网络中提供的内容,因此,Web1也被称为“静态网络”。
Web3运动初创公司Blockie完成种子轮融资,高樟资本领投:9月20日消息,Web3运动初创公司上海者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Blockie)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国内数字经济精品投资机构高樟资本领投,具体融资金额尚未披露。
据悉,Blockie利用AI视觉算法全自动记录运动者的表现及数据,以NFT头像、链上运动数据/视频凭证、运动等级成长体系为核心模块,将线下运动世界和Web3链接起来,旨在使Web3融入大众生活。[2022/9/20 7:08:04]
Web2随着社交网络、博客、论坛和播客等应用程序的出现和扩散而逐渐到来,这些应用程序使新的参与式通信成为可能。
由于这些新工具的发展,用户开始相互交流并分享内容。
在这一步中,曾经只是被动行为者的用户,成为在线内容的创建和管理的持有者,构建新的流程和交互,这就是为什么Web2被称为“协作Web”。
Web3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就像Web的其他阶段一样,很难确定Web3的出现时间。这是因为Web开发是一个过程,因此没有固定的开始日期。
欧易Web3 钱包成为首个接入以太坊分叉链ETHW的钱包:9月16日消息,据官方公告显示,欧易Web3钱包已于9月16日02:00(HKT)接入分叉链ETHW。用户可在欧易Web3钱包查看个人ETHW资产。
据悉,用户ETHW分叉之前,将以太坊链上资产存入Web3钱包,将会获得同等数量的ETHW链分叉资产,包括ETHW主网币、NFT、其他协议代币等多种资产。此外,平台将于ETHW分叉后12小时内,将对在欧易Web3钱包参与以太坊分叉地址空投价值为OKC链上交易10,000次的OKT。更多详情参见官网公告。[2022/9/16 7:00:04]
尽管Web3这个术语是GavinWood在2014年才创造出来的,但是许多人认为Web3的想法是在2006年左右出现的。
这应该是互联网的下一步。它仍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确定Web的下一阶段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但它一定是被称作Web3。
Presidio Ventures对Web3 Pro公司进行战略投资:金色财经报道,美洲住友公司(“SCOA”)集团旗下公司Presidio Ventures已经加入Web3 Pro, Inc.(“Web3 Pro”)的过渡轮融资。Web3 Pro将利用这轮融资继续扩大其全球团队,在NFT和Web3领域构建下一代企业级软件套件并进入包括娱乐、音乐和体育在内的众多垂直行业。(prnewswire)[2022/7/15 2:14:19]
来源:Electriccapital
Web3没有一个单一的创建者,它正在被不同个人和组织相互合作建立、开发。
但是,总的来说,构建Web3的人,也是那些在以太坊、EOS和TRON等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平台处于领先地位的人。
从广义上讲,Web3的主要目标是试图解决Web2的最大问题:通过私有网络收集个人数据,从而实现监控资本主义。而对这一不足的修正是未来互联网的真正市场。
为此,Web3的主要创新的重点是成为一个分散的网络,不受任何一个实体的控制,由每个人都信任的共识机制平台形成。
Binance高管:印度会成为区块链、加密和 Web 3 的全球中心:金色财经报道,Binance 全球情报和调查副总裁 Tigran Gambaryan 最近透露了该公司在印度市场的发展计划,他表示印度社区对 Binance 区块链学院内容的兴趣增加,Binance 希望通过适当的教育鼓励明智和深思熟虑地参与印度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目前已推出一系列以印度市场为中心的教育计划,印度可以成为区块链、加密和 Web 3 人才的全球中心,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应该包括为初创公司创造一个培育和成长的环境,以满足印度客户的需求。(businessworld)[2022/6/19 4:38:11]
在其中,分散式应用程序将建立在开放网络之上,任何实体都无法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数据,也无法限制或审查任何人的访问。
也就是说,正如Web3为自己命名的一样:Web3的使命是创建“一个分散和公平的互联网,用户控制自己的数据、身份和命运”。
Web3开发人员承诺的第二个创新重点是,这些分散的网络将使互联网的价值或“金钱”直接在用户的账户之间转移,而无需中介。
而且,这两个功能——去中心化和互联网货币——仍处于早期阶段,是理解Web3的关键。
然而,许多批评者对当前的Web3表示担忧,例如它依赖于风险投资家的资金,这将损害其主要的创新重点——为用户提供一个真正分散的网络。多尔西担忧的地方也在于此。
Web4不见了?
在Web3之后——这个术语涵盖了世界各地正在构建的所有区块链和分散式技术,Web的下一阶段并不是真正的新版本,而是我们已经拥有或已经构建的替代版本。
Web4,也称为“移动Web”,它是一个具有适应移动环境的必要基础设施的Web4。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实时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所有移动设备的网络。
Web4实现了用户和机器人之间的移动性和语音交互。
如果以前网站的重点是用户通过在桌面和计算机与互联网进行交互,那么Web4的重点是使用户能够通过机器人使用和分发信息,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而不管身处在哪里。
因此,Web4改变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在网络的第四阶段,人类将不断接触机器人,日常生活将越来越依赖机器。
蒂姆·伯纳斯的“Web5”和多尔西的“Web5”
尽管许多人是在最近新闻报道多尔西时才第一次听说Web5,但事实上,这个词并不新鲜。
2009年,Web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在TEDTalks上发表了一次演讲,他认为Web5是“开放,连接,智能Web”,称其为情感网络。
实际上,Web5的真正形式仍在形成中,根据目前的迹象,这个网络也称为共生网络,它将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当我们和别人相互通信时,它会与我们进行通信。
来源:cointelegraph?Research?Terminal
这个网络将非常强大,完全依靠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运行。基于神经技术,互动将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习惯。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前监控资本主义盛行,但目前Web2“本身”在“情感上”是中立的,这意味着它不感知用户的感受和情感。
现在,随着象征着情感网络Web5的提出,这种情况可能会在未来改变。比如WeFeelFine,这是一个通过耳机映射人们情绪的系统。
沿着这些思路,在蒂姆·伯纳斯的Web5中,用户将会与他们的情绪或经由面部识别变化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容进行交互。
蒂姆·伯纳斯在2009年设想的情感或共生网络这一构想和杰克·多尔西宣布的“Web5”似乎无关,杰克·多尔西想的是让用户的数据权归用户所有,不让它落入大公司手中。
在多尔西看来,Web5实现目标的路径是要基于比特币网络,而不是像在Web3中被广泛使用的以太坊以及其他基于智能合约的区块链。
Web5是一套去中心化Web平台,允许开发人员利用去中心化标识符、可验证凭证及去中心化Web节点,编写出去中心化Web应用程序,从而将身份和数据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归还给个人。
也就是说,Web5只有身份存储在区块链上,其他所有内容都存储在用户运行的节点上。
和Web2相比,渐进式Web应用程序是通过缓存将用户相关信息集中起来,再整体转交给集中式服务器,但Web5将利用去中心化Web节点取代这些集中式服务器,保证用户数据不致落入第三方之手。
这种构想看起来和Web3一样,但多尔西团队认为前提是这一切都基于比特币网络。
小结
当然,无论是Web3还是Web5,都是为了确保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安全性。专注于去中心化网络的举措越多,对用户就越好。
在发展过程中,这些举措会将所有技术、财政资源以及致力于实现去中心化网络所需要的工作和人聚集在一起。
这样看来,这一理想的未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