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世界中从来不缺少机会,唯一缺少的就是发现价值的眼睛。
某数字藏品“共识群”中,曾经所有人都将这句话奉为信仰。
所谓“共识群”,即持有某款数藏的用户们为维系价格的抱团。
在数藏圈子里,此类“共识群”不计其数。当下二级市场遇冷的大环境下,建立“共识”已然成为了玩家驻守数藏的方式。
在他们眼里,数字藏品即危险又迷人,既有一夜暴富的幸运者,也存在因数藏而写下万字遗书的玩家。而随着监管趋严、行情冷落,有人萌生出退意,有人早就想走,却再也走不出来。
Shibarium主网已确认将于下周推出:金色财经报道,Shiba Inu L2解决方案Shibarium主网已确认将于下周推出,首席开发人员Shytoshi Kusama也暂停了Shibarium的官方Telegram频道。
ShibaInu团队在成功处理3500万笔交易、钱包地址达到1700万个后,暂停了Puppy Net测试网。ShytoshiKusama和Shiba Inu的官方内容营销专家Lucie也暗示即将推出Shibarium主网。ShibaInu团队还透露了其TREAT代币、合作伙伴以及未来一周的其他计划。[2023/8/9 21:34:33]
但如果去查区块链、数字藏品,很多年轻人会感到,一是专业术语不好懂,二是分不清它到底是玩家口中的“造富神话”,还是另一些人口中的“韭王之王”。
白宫在新报告中抨击数字资产,认为加密货币价值不大:金色财经报道,白宫的一份新报告抨击数字资产未能兑现其最初的承诺,并给消费者和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带来了风险。报告指出,数字资产已被吹捧为知识产权和金融价值的分配工具、更好的支付机制、增加金融包容性的途径以及切断金融中间商的方式,“到目前为止,加密资产没有带来任何好处。迄今为止,加密资产似乎并未提供具有任何基本价值的投资,也无法作为法定货币的有效替代品、改善金融包容性或提高支付效率;相反,他们的创新主要是创造人为的稀缺性以支持加密资产的价格——其中许多没有基本价值,这引发了监管在保护消费者、投资者和其他金融系统免受与加密资产相关的恐慌、崩溃和欺诈方面的作用的问题。”[2023/3/22 13:18:18]
Coinbase BTC溢价指数日内跌超380%,亚洲买盘相对更强:金色财经报道,当前Coinbase BTC溢价-0.0076%,日内跌幅达381.48%,表明当前BTC在Coinbase市场上的购买力相对较弱,请合理控制风险。[2022/12/24 22:04:59]
2022年春晚舞台上,国潮风浓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成为传统文化破圈的精品佳作。一个多月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携手阿里文娱推出《只此青绿》数字藏品纪念票,精选5张剧照和1幅书法题词,设计了6款纪念票,共发售24000张。
收益率市场协议Timeless转为完全无需许可:8月27日消息,收益率市场协议Timeless宣布转为完全无需许可,并推出了一个界面允许用户为任何兼容的收益来源创建收益市场,包括 ERC-4626 vault 和 Yearn v2 vault。[2022/8/27 12:52:33]
在保护作品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这是演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上线即被秒罄。数字藏品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艺术画作,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游戏道具、表情包、虚拟地产、音乐专辑等等,都可以成为数字藏品。目前国内数字藏品遍地开花,因其具备收藏价值,炒作成风。此番微信多个数字藏品账号被禁,主要也是为了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
自2021年以来,数字藏品已成为火爆全球的现象级话题。一批又一批紧跟时代潮流的先行者尝试购买和拥有数字资产,从最初的加密收藏品迅速拓展到更多应用领域,包括头像、图片、画作、游戏道具、虚拟地产以及音乐专辑等等,从艺术到整个虚拟世界,数字藏品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时代节点的“引爆器”!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藏品要形成虚拟世界的口碑效应和影响力,需要遵循以下四大基本特征:
一、独特的纪念意义。对企业来说,数字藏品的发行需要有独特的纪念意义,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二、发行方的权威性或者行业内的领先地位。类似于央行在特殊节点发行纪念币,发行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自身品牌具有高度的知名度和被接受度,其发行的数字藏品更容易被认可。
三、稀缺性。从目前来看,一套数字藏品往往不会超过1万件,稀缺性是价值的要素之一。四、数字藏品本身的价值。藏品的艺术性、设计感或者大师价值的附加,让藏品本身具有可观赏性、珍贵性。
从平台、品牌、媒体和资本最近热烈讨论看,我们能很明确感知到一个趋势,作为下一代技术与商业的融合,为品牌带来可观的市场增量,而数字藏品就是这种增量的绝佳载体,也是探索新消费体验的标的物。
广受追捧的数字藏品,很大程度契合了数字化时代发展需要,迎合了年轻人消费潮流。但是,作为一种新鲜消费行为,在受到青年人的欢迎之际,也因其创新价值很难判断、投资回报难以保证,以及存在侵权等法律风险,不受待见,甚至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可是,市场有风险,热度与争议并存,并不是全盘否定数字藏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理由。相反,利用新技术、新概念,以信息技术展现文物的价值,让更多文物藏品“线下线上”都活起来,增强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推动藏品文化发展。这个时候,对赋能文化消费创新不妨多点包容,让它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完善、提升,真正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