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在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45.3%,达到5206万吨,即1267万桶/日,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月度数据,环比也继续维持上升势头,与去年6月进口的872万桶/日相比大幅增加,这表明,炼油商在夏季需求高峰期之前维持增加原油库存的状态。
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今年前六个月,中国共进口成品油2240.1万吨,同比增90.6%,原油累计进口2.82亿吨,同比增长6.2%,较去年同期的2.5252亿吨增长11.7%。
另外,原油加工亦保持较快增长,1月至5月,生产原油8771万吨,同比增长2.1%,加工原油30263万吨,同比增长9.8%。
对此,有分析指出,中国炼油厂正在扩大石油储存能力,开始大量购买战略石油储备,尽管,其采购量超过了实际需求,原油储备量激增。
历史上的今天丨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招聘区块链等领域研究人才:2019年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度博士后招收简章》,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收2019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课题研究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开放银行架构应用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支付系统大数据应用研究等五大方向。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的基本要求为开展区块链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攻关,具体内容包括:1)跟踪研究区块链技术在工业界以及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2)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业务场景应用模型,设计实现相关应用场景的原型,并就功能、效率及可用性等方面进行验证。3)开展区块链相关底层技术研究,并尝试在支付系统底层架构中参考及应用。
2018年6月1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于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两点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州立大学举行一次市民会议(Town Hall Meeting),就加密货币行业、网络安全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据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五名委员都将出席此次会议,与会者可以与SEC成员会面。对此,SEC专员表示,这次会议是SEC作为委员会与华盛顿特区以外的投资者进行互动的机会,将有机会与投资者就一些相关话题进行探讨。[2020/6/12]
据大宗商品咨询公司Vortexa在7月13日发布的报告估计,截至6月底,中国的原油储备库存约为9.8亿桶,相比之下,路孚特的数据显示,2020年时,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约为5.03亿桶。
现场 | 中国人民大学杨东:区块链在政务方面的场景和不动产的交易非常有效: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2019网易未来大会“原点·共生”分论坛区块链+实体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杨东发表了演讲。杨东表示,区块链在政务方面的场景和不动产的交易是非常有效的,涉及到登记相关的,政府的不同部门之间数据沟通,区块链技术能有效的利用。
区块链上理想的共票:1.自身逻辑完整清晰。2.应用场景有实际价值。3.对实体经济能有所贡献。4.合理利用区块链保存并传递价值。5.兼顾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2019/11/23]
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美国的战略原油储备SPR进一步下滑至3.47159亿桶,较前一周减少近146万桶,当时储备暴跌至198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金色晨讯 | 中国央行:下半年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步伐:1.中国央行:下半年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步伐
2.法官裁定用大通银行的信用卡购买加密货币并不一定算作现金预付
3.Ikigai资产管理公司认为BTC在2020年很大可能会达到历史新高
4.fTLD Registry Services正考虑禁止加密货币服务注册域名
5.V神鼓励将比特币的闪电网络连接到以太坊
6.哥伦比亚总统杜克:哥伦比亚正在积极发展区块链等
7.前美国总统顾问:银行界希望介入并监管加密
8.灰度的27亿美元加密资产正在转向Coinbase托管
9.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处理了20万笔比特币交易,数据显示只有2%是“非法的”[2019/8/3]
据国际能源署规定的一个惯例是,对一个经济体来说,战略石油储备要达到90天才是安全的,据里昂证券分析师此前预计,中国目前的石油储备约为70天。
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支行和深圳税务局合作在区块链平台实现自动税务备案:据21财经消息,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实现自动税务备案。该模式具体为,企业在线上提交税务备案申请,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税务局和付汇银行可利用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查询、核实相关信息,完成付汇和监管工作。[2019/7/6]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实现20年以来首次降至72%,而美国历史最高值为66%。
分析认为,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炼油企业实际上储存了大量的油储,比外界知道的要多得多。
而在石油货币交易领域,据上期所在一周前提供给BWC中文网团队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至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达到6450万手,同比增长20%,日均成交量接近15万手,截至6月,已有近70个国际经纪公司推出人民币原油交易服务,境外中介机构达75家、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者,在交易时区上,上海更与纽约、伦敦三地组成24小时连续交易区间。
动态 | 中国电子学会将在近日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标准》:据科技快报消息,11月15日,中国电子学会进行了《中国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标准》的专家评审定稿会。中国电子学会拟将在11月28日至11月30日在2018国际区块链大会上正式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标准》,标志着中国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阶段。[2018/11/23]
目前事情的新进展是,据中石油在7月13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首次在北海布伦特市场交割美国原油,一艘装载着近10万吨美国原油的油轮在美国Seabrook港完成装货驶往欧洲,这是中国能源企业首次在北海布伦特市场交割美国原油,也是在新的市场规则下进行原油期货国际化跨区原油贸易的新探索。
要知道,一个推出才几年的新石油货币体系是否有国外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则体现了定价能力,而越来越多的国际参与者进行持续交易也是连接中国原油期货和国际现货市场的纽带。
比如,现在更有大量上海原油期货以复出口的形式进入日韩市场,这更是人民币定价功能发挥的具体体现,这将意味着,今后会有更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进入上海原油期货市场,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
紧接着,BWC中文网国际财团队在7月9日这一周再次通过电邮和在线的方式调查了一些美国原油期货交易员的结果显示,人民币原油上市五年多以来,正在扩大对亚欧市场的定价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美国交易员也要开始频繁紧盯人民币原油期货夜盘了。
这最生动的注脚,更意味着石油人民币的市占率在扩大,要知道,在上海原油期货合约没上市之前,亚洲时段的国际交易量是很清淡的,且价格波动极小。
而这在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看来,迹象表明,美油和布油这两大原油期货已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稳健地推进汇率改革和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开放,更代表着将会有更多国际投资涌入中国的实体经济。
按盛宝银行的最新预测,多个产油国已非常乐意以人民币的形式进行交易结算。比如,法国,印度,伊拉克,沙特,阿联酋,安哥拉与伊朗等市场投资者正在使用或可能将会使用人民币交易石油。
目前,中国一家石油巨头继在两年前签署首笔以人民币计价的伊朗原油进口协议以来,中国能源买家正在签署更多此类合约,并扩大试点计划,从而为参与者在主导了半个世纪的石油-美元-美债的国际原油交易体系中再提供一个新的石油货币选择。
而在此之前,中东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沙特也曾多次公开表态,将会和一些特定的石油交易方以非美元交易石油,这在另一个中东产油大国阿联酋也希望能打造海湾区域内数字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背景下将变得更加明确。
比如,据全球能源航运数据公司Vortexa和开普勒在7月3日公布的数据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伊朗通过间接方式每天向中国运送约70-80万桶石油,环比增长了20%,并有望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向中国扩大石油出口量,截至7月5日的24个月内,至少已经有2900万吨伊朗石油已经分批运抵中国,且是以比国际油价低一些的价格成交的。
这说明,人民币已经在中东石油市场中发挥了除石油美元之外的另一个石油货币的作用,为中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提供了货币上的便利。
对此,前瑞信分析师ZoltanPozsar也在7月11日发表的报告中分析称,全球金融系统正在经历一场与美元霸权的“货币离婚”,美元的力量正在下降,并将走向一个拥有黄金的再货币化以及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等来建立的一个全新的金融体系。
他强调了日益增长的数字货币会削弱美元的主导权,并预测一个新的全球数字货币秩序将诞生,原油,黄金和其他战略资源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预言美国金融系统对一些产油国的金融限制将会造成石油美元体系的衰退和布雷顿森林体系III的崛起。而在此之前,他还提出了“石油美元进入黄昏,替代性货币将迎来黎明”的观点。
最重要的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人民币跨境交易功能的不断深入,人民币原油期货也将逐渐替代部分亚洲市场石油美元的市场份额,事实上,中国作为最大原油市场,推动使用人民币结算是很自然的事。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应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的交易,交易方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向交割仓库支付仓储费。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货币领域,中国相关机构也正计划对数字货币进行跨境测试,为未来交易所和国际原油参与者提供了一种高效、零成本和安全的石油交易货币选择。同时,中国能源买家也越来越多的使用人民币大规模购买进口石油后,也将帮助加快建设战略油储的速度,然而更重要的是,此举将直接有助于对冲美元汇率波动所带来能源进口及用油成本溢价风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