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造车新势力的n种死法

车东西

作者|小崔冷泠

编辑|Juice

新造车兴起九年,有人走向正轨,有人黯然离场。

日前,天际汽车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慈溪市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同时,天际汽车及旗下电咖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被强制执行5036万余元。

7月5日,奇点汽车正式宣布破产,成立9年与蔚小理站在同一起跑线、融资170亿元、背后有多家地方政府投资,却从未量产一辆车的奇点汽车,还是倒下了。

此前几天,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因一起14065元的案件被列为失信人员并被限制高消,有网友调侃:“曾经融资超300亿元,现在拿不出1.4万元?”虽然威马官方后期回应称沈晖的限高令已经撤销,但威马汽车的处境依旧十分艰难,员工降薪停薪工厂停产关闭已是常态。

6月14日,与拜腾相关的两家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申请破产,这是继2020年7月拜腾汽车宣布停工停产后传出的又一重大信息,曾经有着雄厚资本支撑和豪华管理阵容的拜腾是时候做最后的告别了。

另外,爱驰汽车、前途汽车和恒大汽车此前也多次被爆出现停工停产、拖欠工资等情况,几乎处于破产的边缘,不过就在今年6月中旬,前途汽车得到中东一家企业的投资,也算是将它暂时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当然,更多的新势力还是倒在了2023年之前,如高起点的拜腾、手握“双资质”的长江等,一些新势力虽然已经量产,却因经营不善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一些新势力成立多年却还处于PPT造车阶段,而另一些则打着造车新势力的旗号行钱补之实。

对此,有细心的网友整理出了自2014年至今的部分新造车势力存活情况一览图。

新造车势力存活一览图

而步入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处境也有喜有忧,年初由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已持续至今,目测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发展,这给所有车企都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一些新造车势力早已不堪重负;另外,大多数传统车企加快新能源转型并小有起色,正在逐步压缩新造车势力的生存空间。

不过,好在政府政策一直都在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财政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将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至2027年,不断完善充电网络建设,支持新能源车企到海外投资建厂,新造车势力也能从中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而在新造车势力中最具代表性的蔚小理三家中,小鹏和蔚来今年上半年的日子也很难熬,小鹏已经连续6个月销量不足一万辆,而蔚来也是在被迫降价之后销量才于6月重回一万。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近年进行一场“32进8”的淘汰赛,只有少数主流品牌能够存活。

可以预见,今年之后又有一批新势力会被淘汰,而孰存孰亡目前尚未可知。因此,车东西对目前已经倒闭或濒临倒闭的新造车势力做了简单梳理,试图摸清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一、实现量产交付经营不善一场空

对造车新势力而言,量产好比胎儿出生,是一个关键节点,实现量产也就意味着开启发展的新阶段。而胎儿出生过后,还需要精心呵护培育才能健康成长,这一阶段的经营也尤为重要,一部分新势力虽然实现了量产,但却因为经营不善导致企业亏损不断、一步步走向破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威马、爱驰、天际、恒驰、长江、前途等新势力便属于此列。

1、威马:曾经融资三百亿,现在拿不出一万四?

如果在三年前说威马汽车要破产了肯定没人相信,毕竟威马当初在新势力中也属于第一梯队,曾和蔚来小鹏拜腾并称为“新势力四小龙”。

威马汽车

2020年,威马汽车年销量22495辆,仅次于小鹏汽车的27041辆,位于第四;2021年,威马汽车销量达44152辆,同比增长96.3%,位于第五名。

2020年新势力销量前六

但到了2022年,威马销量急剧下降,年销量仅为29450辆,而彼时的“蔚小理”已经突破了十万大关,至此,威马开始渐显颓势。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1月份,特斯拉掀起价格战的同时,威马竟然还对旗下W5、EX5-Z等多款车型的售价上调了1.5万~2.5万不等,如此一来,威马的车型更加卖不出去了,今年2月份,威马销量仅为惨淡的40辆。

除了销量问题,威马汽车还面临着联合创始人出走、自燃等问题。

2020年8月,威马联合创始人、首席出行官陆斌离职。加上当年2月离职的原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立群和4月离职的前首席零售官祁立人,威马在2020年有三位高管离开。

2020年10月5日和10月13日,一辆处于停放状态的威马EX5和一辆正在充电的威马EX5发生了自燃,整车严重烧毁。10月27日,又一辆威马EX5在北京的中国科学研究院力学研究所内发生起火爆炸,前机舱和前排座椅被完全烧毁。

步入2023年,威马汽车更是频繁爆雷,3月初,上海市青浦区消保委直接点名,谨慎购买威马汽车;5月8日,威马汽车被冻结股权数额1230万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4月27日至2026年4月26日;5月22日,威马汽车新增三条被执行人信息,被强制执行1084万元。

威马爆雷情况

而就在几天前,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还因为一起14065元的案件被列为失信人员并被限制高消,虽然威马官方后期回应称沈晖的限高令已经撤销,但威马汽车的处境依旧十分艰难。

DeFi初创公司Thala Labs获得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金色财经报道,去中心化金融公司Thala Labs获得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araFi Capital、White Star Capital和Shima Capital共同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Beco Capital、LedgerPrime、Saison Capital和Infinity Ventures Crypto。

Thala Labs将在Aptos区块链上构建DeFi应用程序,并且已经在开发去中心化的稳定币。(the block)[2022/10/26 16:38:42]

不过,虽然威马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但它并没有摆烂,而是在积极或者说被迫寻求自救。

今年1月12日,威马汽车宣布将与Apollo出行达成战略并购,旨在借壳港股上市;同时还披露了三笔合计约20.14亿元人民币的融资。4月,有消息称威马汽车在出海方面迎来新进展,获得万辆汽车订单。

5月4日,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针对“五一”经济复苏在微博上表示,“一切都在向好!”,这或许可以看成是他对威马汽车的向好发展充满了期待,亦或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沈晖微博截图

5月10日,威马汽车还宣布与聚焦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的中国诚通生态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锂电新能源“第三极”。

而威马能否自救成功尚无定论,但是市场留给威马的时间不多了。

2、爱驰:员工自缴社保,已拖欠工资4个月。

威马汽车曾经有过高光时刻,只是如今由盛转衰,而同样作为量产玩家,爱驰的高光应该是海外市场累计6000辆的销量,但这对爱驰的整体颓势而言只能算杯水车薪。

近日,一篇题为《呼唤正义!近2000家庭向爱驰汽车集体讨薪》的长文在网上广泛流传。文章显示,经过超三个月的等待,员工讨薪的诉求至今尚未得到公司回应,“得到的只是被无视,已读不回,拒接电话甚至拉黑和断薪资。”

另外,这篇长文提出了三点诉求:

1、立即说明补发工资的时间计划,渴望听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时间表,而不是空洞的承诺;

2、提供透明、直接的沟通渠道,了解进展情况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3、保证工资的全额交付,按照合同法律规定,全额支付应得工资,并补偿因拖欠工资而受到的损失和困扰。

知情人士表示,上述长文由爱驰汽车内部员工发出,而爱驰汽车官方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如此看来,如果上述消息属实,那么爱驰汽车目前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实际上,爱驰汽车的危机早已显现。

今年5月18日,爱驰汽车内部发布通知称,建议员工自费垫付社保公积金。

爱驰汽车建议员工自费垫付社保公积金

通知显示,为了确保员工不出现社保公积金中断的情况,爱驰开通了自费垫付社保公积金缴费通道,员工可将劳动合同变更至上海亿维之家公司,并在5月25日前打款至相关账户,后期公司会把相关款项退还给员工,而不选择自费的员工则可以等公司资金情况缓解后进行补缴。

而在此之前,爱驰汽车还被爆拖欠员工3、4月份的工资,同时,杨浦总部发布了居家办公的声明,并显示已经退租。

爱驰汽车关于延迟发放4月份工资的声明

另外,爱驰汽车APP首页的帖子已被清空,多个板块都显示网络未连接。而爱驰汽车内部高管也表示,爱驰破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差“官宣”了。

据了解,爱驰汽车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付强曾任上汽大众斯柯达事业部部长、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总裁兼CEO等职。

公司成立后,爱驰上饶工厂很快便开始动工建设,2018年2月项目封顶,项目总投资133亿元,年产能为15万辆,此外,爱驰汽车还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在江苏常熟和欧洲设有电池组工厂。

同时,企查查显示,爱驰汽车在过去6年进行了9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百亿元,投资方甚至不乏宁德时代、滴滴和腾讯等大咖。

爱驰汽车融资历程

而在去年11月,爱驰汽车被爆反向“借壳”上市,由华夏博雅收购爱驰汽车的控股股东AIWAYSHoldings,爱驰汽车估值约为55亿美元,而华夏博雅的估值约为3790万美元。收购完成后,爱驰汽车所有股权将被转换为上市公司的普通股。

名义上是华夏博雅收购了爱驰汽车,但由于爱驰汽车定向增发的股票数量远大于华夏博雅原来累计发行的股票数量,因此爱驰汽车股东将获得华夏博雅足够控股数量的股票,从而能够控制合并后的华夏博雅。

可以看到,爱驰汽车甘当被收购方的做法实际上凸显出公司的发展困境。

值得关注的是,爱驰汽车董事长陈炫霖也参与了爱驰汽车的多轮融资,之后,爱驰汽车试图通过反向“借壳”上市的方式在美股上市,但之后由于陈炫霖本人的资金状况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了爱驰汽车的发展,也加剧了反向借壳上市的不确定性。

除了资金方面的问题,爱驰汽车在产品表现和初期市场的选择上都不尽如人意。

爱驰汽车首款量产车爱驰U5于2019年12月20日上市,整体交付时间并不算晚,但是其销量却一直惨淡。中国市场上,爱驰汽车2020年销量为2600辆,2021年销量为3011辆,2022年销量为765辆,截止今年5月,爱驰U5最新月销量为16辆,2023年累计销量为94辆。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爱驰在出海方面做得并不算差,比起蔚小理在时间上更早、销量上更好。

欧洲银管局主席:11月MiCA监管法案通过后将加强欧盟成员国的加密政策协调:10月2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主席 Campa 表示,欧盟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将随着加密资产市场(MiCA)监管法案的落地而得到加强,在 11 月 MiCA 通过之后,欧洲金融监管机构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在欧盟成员国实施新的加密规则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此前报道,最终版 MiCA 监管立法文本预计于 2024 年生效。(The Block)[2022/10/25 16:37:37]

爱驰U6

早在2020年5月,爱驰便将首批500台爱驰U5出口欧盟,正式拉开中国新造车势力出海的序幕,且同年出口数量便突破了1000辆。

尽管过去两年受疫情、缺芯、原材料涨价以及地缘等多重因素影响,爱驰在品牌发展及销量上始终保持良好势头。截至2022年底,爱驰旗下车型累计出口已超6000台车,实力收获“中国造车新势力出海一哥”之名。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爱驰主要聚焦欧洲市场,其实也错过了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毕竟海外的销量也不能拯救整体的颓势。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爱驰的造车生涯几乎是走到头了。

3、天际、前途:打一换一个地方,很受中东资本青睐。

与威马、爱驰不同,天际和前途几乎是从量产一开始就注定了走不远,始终没有明确的产品定位。

天际汽车2015年成立于浙江,其前身为乐视汽车旗下的电咖汽车,2019年正式更名为“天际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天际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慈溪市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老赖,此次事件涉及天际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电咖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的执行案件,执行标的5036万余元,履行状况为全部未履行。

今年4月1日,天际汽车发布了有关停工停产的通知,天际的部分岗位将实行停产、停工政策。

天际汽车停产的通知

而在5月初,有网友在天际汽车最新一条官博下面留言询问是否还活着,天际汽车表示日常运营正常,而当网友问及是否给员工发工资时,官博则没有回应。

天际汽车官博回应网友留言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2022年天际汽车销量分别为1778辆、5321辆,进入2023年,天际ME7在市场几乎属于停售状态。今年前两个月,天际汽车的全部销量为ME5贡献,销量分别为135辆、51辆,对于月销量已跨过万辆门槛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天际汽车几乎已处于吊车尾边缘。

而天际汽车销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产品定价混乱。

天际汽车前期聚焦于微型电动车,2017年,天际推出首款车型EV10,补贴后售价为5.98~6.78万元,但在补贴退坡潮下,EV10市场遇冷,加之五菱宏光MINNIEV、欧拉等强势对手等涌现,EV10在低端市场未能站稳脚跟。

随后,天际汽车又推出中高端品牌SUV,其首款车型天际ME7于2018年11月亮相,2021年才正式交付,售价为21.88~28.98万元,而从亮相到交付时隔3之久,天际ME7也未能迅速打开市场。紧接着,天际又推出了定位紧凑型SUV的增程混动ME5,售价在15万元左右,这让本来要发力中高端品牌的天际汽车定位更加混乱。

天际ME7

从6万元到接近30万元,天际汽车在这个区间推出了3款车型,而每一款车型都没有站稳脚跟,属于是东打一,西放一炮。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天际汽车将眼光投向海外市场。2022年12月,天际汽车宣布与沙特本土企业SumouHolding合资签约,计划共同在沙特阿拉伯进行两期约5亿美元的投资,以设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年产约10万辆新能源车。

不过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进展传出。

和天际有着相似的经历,前途汽车在产品定位上也比较混乱。

2018年,前途推出并交付首款量产车型——K50,定位两座电动轿跑。由于前途K50补贴后售价仍高达68.68万元,几乎是彼时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售价最高的汽车,其销量并不理想,上市一年半也只卖出了131辆。

前途K50

去年6月,前途汽车又发布一款预售价为8.68万~14.98万元新车K20,一个多月后,官方宣布K20预订单数突破2.5万辆,但是有消费者表示,自去年支付前途K20订金至今,前途汽车均未向其交付车辆。

实际上,前途汽车的起点是比较高的。2015年,前途汽车母公司长城华冠宣布下场造车,长城华冠是一家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及整车开发解决方案供应商。

同时,前途汽车也是早早获得发改委批文和工信部审核的“双资质”新能源造车企业。

不过,前途一上场便高举高打,直接推出售价60多万的车型,在新造车刚刚兴起的那几年,又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呢?

2019年2月,前途汽车开始陷入困境,母公司长城华冠存在拖欠有关工资和供应商货款的情况。2019年底,前途汽车及其母公司长城华冠被曝拖欠员工薪资,甚至使用员工信息进行贷款,但是实际贷款并没有给员工发放工资。2020年11月,前途汽车被曝资金链断裂,其位于三里屯的全国首家门店已经撤出,同时位于金港汽车公园的交付中心也人去楼空。

而之后在国内几乎销声匿迹的前途汽车,却在海外传出了新消息。

今年3月,前途汽车宣布与美国上市汽车公司Mulle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北美开展前途K50的生产和销售工作,Mullen为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新势力汽车公司,其股价长期低于每股一美元以下,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印度政府致力于加密交易商品及服务税,定义加密法律框架:9月19日消息,印度政府正在制定一项针对加密资产的综合间接税收制度,该制度将检查由于这些资产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财政收入损失。Nirmala Sitharam领导的财政部正计划定义加密货币的特征、用途以及它们如何融入现有的法律框架。

据悉,财政部在确定其法律性质后,将确定加密货币的GST税率,因为它可能采用新的GST平板税率,介于18%至28%之间。[2022/9/19 7:06:04]

而这次合作对前途汽车而言几乎很难没什么帮助,毕竟Mullen目前都处于自身难保的地步,双方在北美市场的合作更是前途未卜。

眼看着前途汽车的造车生涯即将到头,中东资本却在此刻拉了它一把。6月19日,前途汽车母公司长城华冠宣布与约旦最大的私营公司ManaseerGroup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约旦建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也将把前途汽车的前途K50、K20和K25本地化并服务于中东和北非市场。

作为约旦最大的私营公司和中东地区百强阿拉伯家族企业之一,Manaseer在中东地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前途汽车如果能够把握住这次机会,或许能够东山再起。

另外,同样早早拥有造车双资质的长江汽车也早早出局。

长江汽车的前身是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后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不过在2013年遇到了贵人李嘉诚,五龙电动车有限公司注资重组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

长江EV

2016年4月,赶着新能源造车的早班车,长江汽车早早便发布了自己的电动车品牌——长江EV,同时它也是继北汽新能源之后第二家拿到发改委批文和工信部审核的“双资质”新能源造车企业。

开始得早,结束的早。长江汽车的困境始于2018年下半年,随着国家补贴退坡,市场需求下滑,长江汽车开始出现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之后在2020年11月宣布破产,早早地就被淘汰出局。

4、恒大汽车:房地产跨界造车,造车6年交付900辆。

说起跨界造车,其实大多数新势力几乎都是,而房地产起家的恒大集团也在其中,从2017年成立至今,恒大汽车总共也只交付了900辆。

今年4月24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恒大汽车在交付900辆恒驰5之后,由于资金不足,天津工厂暂缓生产恒驰5,并计划于5月份恢复生产。

恒大汽车公告

不过,恒驰也没有失信,赶在5月结束的前两天,宣布了天津工厂恢复生产。

恒驰汽车天津工厂恢复生产

据了解,恒大汽车之前共有3座工厂,分别位于广州、上海和天津,其中广州工厂和上海工厂此前已经正式停产,广州工厂已出售,天津工厂是仅剩的一座工厂,且时刻面临着停产的风险。

恒驰5最早在2020年上海车展发布,同时亮相的还有恒驰系列的其余5款车型,恒驰5首批量产车于2022年10月29日开始交付,而其他车型目前仍未量产。

恒驰5

另外,不少车主吐槽恒驰5的车机显示问题严重、辅助驾驶无法使用、刹车异响等问题。

同时,在今年3月22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本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或将面临停产的风险”,并寻求290亿元的融资。由此可见,恒大汽车已经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造车。而2022年恒大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98.84%。

而在今年5月30日,也即是天津工厂复产的同一天,据天眼查显示,恒驰汽车关联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50亿元,冻结期限自2023年5月30日至2026年5月29日,执行法院为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李福奎,注册资本50亿元,由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一边寻求290亿元的融资,一边又被冻结50亿元的股权,恒大汽车目前的处境着实艰难。

而在此之前,恒大曾扬言“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在新车发布会上,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更是多次吹嘘“恒驰5是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

2019年11月,许家印在恒大汽车战略峰会上称,恒大造车“要开辟一条和全世界车企不一样的造车路。”

为了证明“造车”的决心,许家印还宣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预算为3年450亿元,其中2019年投入200亿元,2020年投入150亿元,2021年投入100亿元,并在中国、瑞典等国家布局十大生产基地,同步研发15款新车型。

2020年9月,恒大汽车以先旧后新方式引入腾讯、红杉资本、阿里巴巴的云锋基金及滴滴出行等投资者,筹集约40亿港元。每股配售股份的价格为22.65港元。

2021年1月,恒大汽车又发布公告,向6名投资人定向增发9.52亿股新股,共引资260亿港元。

投入越多,亏得也就越多。根据恒大汽车年报数据显示,2018~2020年期间,恒大汽车分别亏损14.29亿元、44.26亿元、73.9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32.49亿元。

恒大汽车还有多少钱能够继续烧下去呢?如今经济形势普遍下行,想必恒大汽车离退场的日子不会太远。

总的来看,目前新造车势力中已经实现量产,但却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或濒临破产的并不在少数,或许威马、爱驰、天际、前途、恒大、长江走过路也会成为更多新造车势力将要走的路。

美国两州监管机构扩大对Voyager和Celsius的调查:金色财经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和阿拉巴马州的证券监管机构正在扩大对Voyager Digital和Celsius Network的调查,以了解这两家加密货币贷款公司内爆之后产生的新信息。这两个州正在审查Voyager是否恰当地披露了其贷款的重要信息以及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彭博社)[2022/7/9 2:01:43]

二、倒在量产之前PPT造车烧干500亿

比起已经实现量产造车的新势力,还有更多的新势力直接胎死腹中,倒在了量产之前的道路上,在这条赛道上摸爬打滚多年也没能体验到造车的乐趣,甚是唏嘘。奇点、拜腾、自游家、绿驰、博郡便具有代表性。

1、奇点:烧光170亿,9年只交付一台电驴。

7月5日,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2023年6月26日,铜陵中级人民法院根据10位债权人的申请裁定受理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于2023年6月30日指定铜陵金健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管理人。

换句话说,奇点汽车已经正式宣告破产,目前正被一群债主申请破产清算,能抵多少算多少。

奇点汽车注册成立于2014年,其母公司为智车优行,同年诞生的造车新势力还有蔚来、理想和小鹏。可以说,奇点汽车与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巨头几乎是同一时间入局。

创始人沈海寅是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及工业管理双学士,长期在互联网行业打拼,曾在日本创业,造车之前还在金山软件和奇虎360任职。

2016年,奇点发布首款车型iS6,比同年成立的“蔚小理”首款车型的面世时间都要早许多,一时间成为新造车势力中的热门。而随着行业知名度的不断攀升,各路资本也纷至沓来,奇点汽车成为早期资本十分看好的造车新势力。

奇点iS6

从2015年至2020年,奇点汽车累计完成11轮融资,其中不乏老东家360、联想之星、英特尔资本、东方网力、伊藤忠商事、安徽铜陵市政府等,截至2019年奇点汽车融资总金额已超170亿元。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造车新势力之一,奇点汽车一度收获不少关注和光环,并得到了来自资本市场和地方政府的青睐。但在造车进度上,奇点汽车却频频“跳票”,从未兑现产品上市交付承诺。

2016年,沈海寅曾表示,力争201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而到了2017年,iS6却未能如期量产;紧接着,2018年沈海寅继续承诺,iS6将于2019年春节上市;直到2021年,奇点还在为iS6量产寻找代工方,期间虽然曾传出和北汽达成合作,但最后也杳无音信。

奇点汽车为啥始终不能量产呢?这或许与沈海寅过于聚焦智能化有关,由于其有过不少互联网相关工作经历,所以沈海寅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在智能化上。

沈海寅认为自己的团队既有互联网出身的人,也有车企出来的人,还有整合上门服务的基因,他的设想是将后续的停车、洗车、打车、代驾等汽车衍生服务都做成App整合进车子里,整个智能汽车的产业链一气呵成。

2018年10月,奇点汽车官宣开始打造研发商用车电动化平台,并向智能驾舱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车联网领域迈进。

关注智能化确实没错,但是沈海寅对汽车智能化的设想在当时而言还过于天花乱坠,造车的第一步应该是量产,车子都还未量产就开始计划后期的一些衍生服务还为时尚早。

同时,过于关注智能化也导致奇点汽车忽略了电动汽车最基础的三电技术和平台打造,量产也就无处谈起。

除此之外,沈海寅还成立多家公司。2018年7月,智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是一家用以提供整车设计开发、零部件制造以及相关生态服务的新能源商用车运营商,由沈海寅担任法定代表人。2018年8月,鲨湾科技公司成立,而沈海寅正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2019年7月,鲨湾发布旗下首个新品牌“蓝鲨”,并推出首款产品“蓝鲨Robor”。

值得一提的是,蓝鲨是沈海寅造车9年唯一一款量产上市的产品。

仔细看来,奇点汽车的破产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没有找准方向,作为一家车企,量产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沈海寅造车9年反复跳票,难产倒闭只是时间问题。

2、拜腾:高开低走,豪华创始团队纷纷出走。

6月14日,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同日,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也新增一则破产案件。而这两家公司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拜腾汽车。

栖霞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显示,知行新能源和知行电动车两家公司停止经营数年,经营难以为续,历经数次重组也未成功,在此情况下众多的申请人经案件强制执行不能得到清偿,因此均具备破产原因,被申请破产还债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应予以受理。

拜腾汽车

时隔拜腾汽车宣布停工停产已经过去三年时间,作为曾经的新势力四小龙之一,拜腾此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或许是在为其退场作最后的告别。

2015年,汽车经销商和谐汽车、富士康和腾讯按3:3:4的比例共同出资组建了河南和谐富腾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谐富腾孵化出FutureMobilityCorporationLimited,即拜腾汽车前身。2017年9月,FMC发布中文品牌名称“拜腾”。

成立之初,拜腾不仅有着雄厚的资本支撑,还拥有宝马i8之父毕福康和成功将英菲尼迪推向中国市场的戴雷等豪华团队阵容。

2018年1月,拜腾首款新车概念版亮相美国CES消费电子展。

此外,拜腾还在德国和美国硅谷分别设立设计中心和先进技术研发中心,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和自动驾驶等技术开发,中国总部和工厂落地南京。当时的拜腾南京工厂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可谓“顶配”,工厂占地1200亩,总投资超过110亿元,按照工业4.0标准设计建造,冲压和焊接车间将会实现高度自动化,配备约400台机器人。

拜腾总裁戴雷曾对外宣称,南京工厂的整体产能是30万辆/年,第一期的产能是15万辆,并预计将在2021年年底或2022年年初实现10万辆的销量目标。

知情人士:印度当局正考虑对加密货币征收商品和服务税:6月23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印度部长级小组将于下周开会讨论对加密货币交易征收商品和服务税。

知情人士称,该委员会由联邦和各州的财政部长组成,他们正寻求扩大征税范围,以更有效的方式追踪虚拟数字资产交易。该委员会将于6月28日至29日在印度北部的昌迪加尔邦举行会议,他们将讨论最高税率28%的税率。(彭博社)[2022/6/23 1:27:04]

或许正是如此豪华的配置和宏伟的目标,拜腾汽车在资本市场也是备受青睐。据公开资料显示,拜腾先后共获得六轮融资,累计融资达到84亿元,投资人包括一汽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腾讯投资、和谐汽车、宁德时代、丸红株式会社、启迪金控。

彼时,拜腾还有望成为第一个通过IPO融资来实现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造车新势力。

然而,即使经过多次融资,拜腾汽车呈现给投资方和市场的却一直只是M-Byte和K-Byte概念车。

2018年9月,知行电动车收购一汽华利,顺利获得其乘用车生产资质,但同时也承担了一汽华利8.5462亿元的债务及职工薪酬。

2019年,车市遇冷。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滑4%。

另外,资本市场同样遇冷,拜腾一汽领投的C轮融资5亿美元迟迟没有到位。

同年4月,未正式宣布离职拜腾的董事长毕福康突然宣布就任艾康尼克CEO。

一方面融资不顺,另一方面还承担着一汽华利的债务和人工成本,加之管理层变动,拜腾终于撑不住了。

2020年6月,拜腾宣布自7月1日起,公司暂停业务运营,而拜腾北美和德国办公室,已经根据当地法律启动破产申请程序,此后拜腾北京、上海办公室撤租、工厂停水停电、裁员欠薪等消息相继被曝出,甚至一度因“烧光84亿元造不出量产车”成为舆论焦点。

回顾拜腾的造车历程,可谓是高开低走,只能用“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来形容。

作为当年的的新势力“四小龙”之一,拜腾汽车已行至终章。

3、自游家:创立仅一年便面临倒闭,至今尚未拿到造车资质。

相比拜腾和奇点汽车,自游家正式成立的时间比较晚,而且倒下的速度也比较快,甚至至今都还没有拿到造车资质。

自游家NV

另外,自游家成立至今,只在2021年获得过5亿美元的A轮融资。

而外界对自游家的关注大多来自其创始人李一男,2015年,李一男创立了小牛电动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2018年,李一男开始入局新能源汽车,并成立牛创新能源项目;2021年牛创新能源发布英文品牌“NIUTRON”,中文品牌为“自游家”;2022年,自游家旗下首款车型——自游家NV于10月8日上市。该车定位为中大型5座SUV,有纯电、增程式两种动力类型可选,并计划于同年12月底开启交付。

需要注意的是,自游家官方表示,其新车生产资质来自大乘汽车。

然而,没想到的是就在交付前夕,自游家汽车官方发表了《致NV用户的一封信》,称由于公司自身的原因,导致自游家NV在短时间内无法交付。对于已经订车的24376名意向用户表示歉意的同时,承诺48小时内全额退款,同时还赠送之前承诺兑现的车模,额外地赠送200元的星巴克卡。

对于自由家汽车无法交付问题,大乘汽车曾发表声明称,是由于自身原因,自游家NV在短期内将无法交付。业内普遍认为,是大乘汽车的生产资质问题拖累了自游家NV的生产。

而进入2023年,4月份,自游家汽车官方App宣布停止服务,当前已无法正常访问;目前自游家汽车官网也已无法访问,显示“无法找到服务器”,另外,自游家品牌官方微博内容也全部清空。

自游家清空微博

然而,就在大家都认为自游家已经成为历史时,事情出现了反转。6月初,有消息显示,大乘V07通过工信部申报,而这台车在外观设计上和自游家NV看上去非常相似,基本上只换了车标。

虽然无法确认大乘V07和自游家NV是否有明确的关联,但从V07申报信息的公布来看,大乘汽车的造车资质有可能已经解决,而自游家还会因此重出江湖吗?按照今年汽车行业内卷的趋势,小编只能默默表示难度很大。

4、绿驰:创始人科班出身被逼出走,去年被吊销营业执照。

与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相比,绿驰汽车的创始人王向银算得上是科班出身。

王向银不仅有着车辆工程博士学历和高级工程师职称,曾经还任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华泰汽车总裁,兼任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委员。

创始人既有技术又有经验,使得绿驰汽车从创建到发展都被一路看好。

2016年,王向银创立绿驰汽车,注册资本曾经一度达到了13.5亿元。

绿驰汽车

2018年,绿驰汽车在江西省九江市建立超级造车工厂,投资5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06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然而,就在绿驰发展即将步入正轨的时候,2019年的3月,王向银向董事会递交了辞呈,随后绿驰汽车集团原常务副总裁任亚辉接棒王向银任绿驰汽车CEO,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人。

之后,绿驰汽车发布了天王星、金星、绿驰M500三款概念车。然而,绿驰汽车推出的三款概念车,至今没有一款车型落地量产。

进入2019年后,新能源补贴出现退坡,绿驰汽车的资金捉襟见肘,开始拖欠员工工资,而且拖欠工资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2022年5月,绿驰汽车被吊销营业执照,原因是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或开业后自行停业6个月以上。

截至目前,绿驰汽车杳无音讯。

5、博郡:拜腾之后,南京的另一个失败品。

与拜腾汽车一样,博郡汽车也坐落在南京,都曾被南京给予厚望,最终却都给南京留下一堆烂摊子。

博郡汽车

博郡汽车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黄希鸣曾长期在福特汽车任职。2016年底,博郡汽车落户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与拜腾所在的龙潭产业新城相距50多公里。

据了解,博郡的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其第二大股东为南京世浦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而该基金背后是浦口区经开公司和深圳前海中科招商,出资近4000万元。

当时官方媒体报道称,这是南京市近年来重大工业项目之一,标志着“南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上取得重大进展”。而南京市政府的期望是每年利润总额达到42亿,税收37亿。

黄希鸣起初更是斗志昂扬,宣称要将博郡打造成“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际上与丰田和大众竞争,时限三年。

2019年,博郡拿到造车资质,而博郡获得造车资质的方式与拜腾如出一辙,甚至是一模一样——通过与一汽夏利成立合资公司,从对方手中获得这一资格。

或许这与落地南京有很大的关联,地方政府想着招商引资,没落车企想着靠资质变现,南京、拜腾、博郡以及一汽夏利,就成了一根线上的蚂蚱。与拜腾的造车计划相似,博郡计划2019年底实现量产,2020年开始大量交付。

然而,2019年上半年,关于博郡汽车欠薪的传闻不胫而走,这家经历6轮融资的造车新势力,逐渐陷入困境。去年1月份,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博郡汽车破产清算,博郡汽车成为历史。

三、打着新造车旗号行钱补之实

新能源浪潮之下,无数人追赶风口想成为会飞的“猪”,其中一些人踏踏实实造车想干出一番事业来,可还有一些人却动了歪脑筋,表面上打着新造车的旗号,背地里却干着钱补的勾当。

其中最典型的便有赛麟、昶洧、知豆、陆地方舟和青年汽车。

1、赛麟:烧57亿造“老头乐”,董事长卷钱跑路美国。

赛麟原是美国前赛车手、工程师史蒂夫·赛麟在1983年创立超跑品牌,初期主要以改装福特品牌车型为主;2000年,赛麟品牌推出首款自研超跑赛麟S7,后因经营不善、销量惨淡濒临破产。

赛麟S1

2014年,史蒂夫·赛麟将美国赛麟打包出售给王晓麟,而此时正值中国新能源造车热,中国地方政府也对扶持新能源造车充满了热情,王晓麟便有意将赛麟引入国内,而赛麟跑车S7的历史和荣誉,也变成了王晓麟“圈钱”的重要筹码。

2016年,王晓麟实控下的资富控股与南通嘉禾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如皋市高新科技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三方拟通过并购、重组成立赛麟汽车,打造一个总投入200亿元,规划年整车产能38万辆的合资项目赛麟汽车。

至此,王晓麟开始筹划通过赛麟汽车达到圈钱的目的。2016年3月3日,王晓麟一天内注册成立四家公司,如皋积泰、南通威蒙、南通狮迈、如皋萨林。紧接着,他向如皋市政府提出需要100亿元才能实现量产落地,如皋市需要出资33亿元,占股33.4%,而王晓麟又让四家公司将这几款车型一起作价67亿元,以技术入股江苏赛麟名义,换取赛麟汽车约67%的股权。

2019年7月,赛麟汽车在鸟巢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品牌发布会,请来品牌前创始人史蒂夫·赛麟、好莱坞巨星杰森·斯坦森以及如今已经落网的明星吴亦凡。

王晓麟在发布会上推出了四款产品,跑车赛麟S7、计划量产的赛麟S1,以及被诟病为“老年代步车”的赛麟迈迈,自称超跑型SUV的迈客。

而实际上,赛麟S7还是20年前史蒂夫·赛麟打造的车型,赛麟S1也并非赛麟研发,而是来自王晓麟收购的德国小众超跑品牌Artega,超跑型SUV赛麟迈客则一直停留于PPT阶段,并未量产。只有A00级小车迈迈,成为赛麟汽车唯一量产的产品。不过,这款外观酷似“老头乐”的小车,定价15.88万元~16.88万元,被赛麟称为“电动小跑车”,年销量只有31台。

2020年4月27日,赛麟汽车前高级法务经理乔宇东实名举报公司董事长王晓麟,称其将成本价分别为5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的技术,分别作价人民币55亿元和11亿元入股,侵害国有投资方的权益,导致数十亿元国有资金流失。

而王晓麟直到6月10日才现身回应,称乔宇东说的一切都不属实。

据了解,赛麟汽车曾向一家名为鸿铭文化的公司账户上“打了1000多万”,其中大部分用于拍摄一部名为《车轮上的美国》的纪录片,还向深圳金弘元支付巨额顾问费,而两家公司的实控人分别为王晓麟的妻子、同学。

紧接着,赛麟汽车不断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断缴社保、赛麟管理层带头集体离职。随后,王晓麟出走美国。

2020年6月23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了赛麟汽车上海分公司的全部资产。2020年7月2日,如皋经济开发区委员会依法对赛麟汽车进行了全面的审计、核查,发现王晓麟等人的确存在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等问题。

据天眼查显示,赛麟汽车自2021年2月至今已58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达27.39亿元,并被法院出具了75个限制消费令。

2、昶洧:拉投资、改名、开面馆、跑路,创始人借台商身份钱。

昶洧正式成立于2016年,其前身是一家生产电动工具和相关配件的上市公司力武机电,还曾改名为淳绅。而创始人沈玮则擅长资本运作、企业并购和公司重组。

昶洧汽车

2016年,沈玮将目标瞄向了新能源行业投资正热的江西赣州。通过2个多月的沟通和协商,昶洧和江西赣南基金签署了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成立江西赣州昶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这份合作协议中,计划总投资金额60亿元,由赣南基金提供场地和资金,昶洧则以价值12.8亿元人民币的10个专利进行入股。

而昶洧究竟有哪些技术专利,沈玮从未公开过,只是称昶洧的汽车比特斯拉还要先进,底盘完全自主研发,电池技术大幅领先三星,电机则找保时捷代工。

2017年,昶洧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相继举行了新车发布会。

昶洧的第一款车为大型四门轿跑,售价为50~60万元人民币,其外形专门邀请了意大利著名设计公司Zagato进行设计,还自称这款车塞采用了近400多项昶洧独有的专利技术,以及强大的电池系统和模块化的底盘。

然而,自从发布这款新车后,昶洧便再无音讯,不管是研发进度、工人招聘,还是生产线建设、量产计划等,其从未对外公布过。

2022年5月,台北地检署对淳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玮等人提起公诉,案由是涉嫌操纵公司股价及内幕交易等。

在,沈玮还面临着更严重的指控。企查查显示,截至2022年7月8日,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赣州昶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44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沈玮则45次被法院出具限制消费令。

6年过去,融资近10亿元的赣州昶洧最终也没能造出一部车,反而遭到国资、供应商以及一众个人投资者追债。

回过头看,昶洧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局,从收购到改名,再到以技术专利入股钱,期间还曾开拉面馆支撑财报,如此行径终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3、知豆:补贴一退坡销量便下降,据传自卖自买。

知豆汽车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2015年,鲍文光成为知豆汽车总裁,彼时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吉利。

早期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知豆汽车曾是A00级小车的代表,也是市面上的爆款。

知豆汽车

2017年,知豆汽车的销量为4.2万辆,在当时的新能源领域拿到了亚军的成绩;2018年年初,知豆汽车市场估值达到80亿元,随即获得了吉利汽车在内多家上市公司的投资。

不过随着补贴退坡和市场逐渐成熟,知豆开始走下坡路。

2018年前八个月知豆汽车的市场销量仅为1.3万辆,知豆汽车的头牌产品知豆D2仅仅只卖出了两辆。而到了2019年3月,知豆汽车陷入了诉讼风波,平均每两天就要应对一起诉讼。而其诉讼的原告,大多为其产品的供应商,而在之前的一个月里,诉讼涉案金额已经达到了6亿人民币。

而导致知豆汽车跌落神坛的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发生了变化。以知豆3为例,其2017款车型共有两款车可供选择,其续航里程分别为210公里和310公里,而到了2018年知豆3就只有一款车型了,其续航里程也提升到了315公里,而其续航里程的变化,很大程度是迎合国家的补贴政策。

2017年南京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按照2017年南京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新能源乘用车续航里程在100-150公里的补贴标准为1万元/辆,续航在150-250公里的公里的补贴标准为1.8万元/辆,续航超过250公里的补贴标准为2.2万元/辆,而续航里程低于50公里的没有补贴。

2018年南京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到了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续航里程在150-200公里的补贴标准为0.6万元/辆,续航在200-250公里的公里的补贴标准为1.2万元/辆,续航在250-300公里的补贴标准为1.7万元/辆,续航在300-400公里的补贴标准为2.2万元/辆,续航超过400公里的补贴标准为2.5万元/辆。而到了2019年,南京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整体滑坡20%。

可以看到,知豆在2017年卖出一辆车可以得到1.8万元或2.2万元的补贴,而到了2018年,知豆将续航210公里的车型砍掉,只保留了续航315公里的车型,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获得补贴。

其实,知豆汽车前期也在努力造车,但是却在后期走上了补的歪路。

四、虽千万人吾往矣新势力还在涌出

纵使此前已有一批又一批新造车势力倒下,但这并不能阻止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火爆,至今仍不断涌现出一批新势力。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开始至今,至少涌出过400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而如今能够维持产能的不到百家。

2021年3月,小米正式宣布造车,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并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

时隔两年,小米造车进展如何呢?根据小米财报显示,两年来,小米在造车方面的投入已超过50亿元,同时申请了401项专利,投资近30家公司,研发团队达2300人,工厂已选定分两期建设。

今年以来,小米造车的进展日益明显,其谍照车已经多次现身街头,而最新消息称小米汽车正在筛选交付中心。

小米汽车谍照

7月11日,开心汽车宣布与茂林斯达股东签署并购补充协议,并计划于今年8月完成交割,而之所以收购茂林斯达,是因为其全资拥有无锡茂林斯达科技公司以及河南御捷时代汽车。收购完成后,开心汽车将拥有御捷汽车的全部资产和全部业务经营,也就意味着开心汽车正式进入造车领域。

开心汽车

据了解,开心汽车是人人网旗下主营高端二手车业务的子公司,于2015年进入二手车金融领域,2017年将业务延伸至二手车零售、售后维修等领域。2021年,开心汽车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车部门,组建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营销等团队。与此同时,开心汽车宣布将通过发行新股方式,收购河南御捷100%的股权。

而河南御捷母公司曾为河北御捷,河北御捷曾是一家颇有名气的低速电动车龙头企业,后面获得了厢式运输车和多用途乘用车生产资质,有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资格。

为何大家对新造车的热情如此高昂呢?

总的来说有两点原因,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二是国内新能源的赛道发展较早,比造燃油车更具优势。

2013年,在经过数年研讨后,中央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如此高额的补贴自然是吸引了不少人,一部分人想要利用政策优惠用心造车,另一部分人则是想乘机捞钱。

当然,有初心还需要有实力,造车并非一蹴而就,更需要长期的坚持,蔚小理便是如此,而对于那些乘机捞钱的车企,国家相关部门也是重拳出击,曾于2018年撤销过一百多款新能源车型的免购置税资格。

同时,长期以来,国外车企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有着绝对的统治力,各项功能复杂的调教也使得燃油车的入门门槛较高,而新能源汽车相对好一些,很多车企直接选择代工模式,加快了产品的上市速度,规避了生产资质问题,代工模式也让不少资金匮乏、缺少造车经验的新造车有了造车的可能。

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中国车企弯道超车的转折点。

结语:车企淘汰赛仍在继续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放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同样适用,大浪淘沙,最终也只会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

另外,传统车企也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上加快进度,此后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乾坤未定,保不齐又从哪里跑出来一匹黑马,亦或是发现一匹死马。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47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