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
比特币交易所净流量预示着潜在的供应冲击。
机构“聪明钱”买入BTC下跌。
外汇存款已达到2.5年来的最低点。
几个月来,比特币价格一直徘徊在脆弱的19,000美元支撑位上方,但交易量似乎正在上升。这令人惊讶,因为加密市场的低波动性并没有鼓励投资者采取大动作。
尽管如此,在这种单调的背景下还是链上数据。这表明BTC代币正以2020年初以来从未见过的速度从交易所消失。这造成了一种情况,即交易所存款已回到2.5年前的低点,因为大玩家可能会逢低买入。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比特币供应冲击,这可能成为加密市场反转看涨的催化剂。
加拿大精英篮球联赛允许使用比特币支付球员部分工资:6月19日消息,加拿大精英篮球联赛(CEBL)已与总部位于多伦多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itbuy合作,应要求将部分篮球运动员的现有工资的一部分从加元转换为比特币,联盟表示将安排将资金转入球员的个人加密钱包。此外,Bitbuy也将作为官方赞助商加入CEBL。[2021/6/19 23:50:09]
比特币正在从交易所消失
衡量比特币供需比率的一种方法是交易所净流量指标。它表示流入和流出交易所的数量差异,即流入/流出交易所的硬币净流量。
该指标的绿色高值通常出现在牛市结束时和/或即将下跌的信号。较低的红色值通常出现在熊市底部附近,表明上涨的可能性。指标与零的偏差越大,比特币在交易所的供应不平衡就越大。这可能是BTC价格高波动的催化剂。
CME比特币期货1月合约收报33780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成交量最高的CME比特币期货2021年1月合约今日收跌5740美元,收报33780美元。2021年2月、3月及4月合约分别收报34225美元、34680美元和35115美元。[2021/1/12 15:56:32]
交易所净流量的14天移动平均线刚刚达到自2020年3月崩盘以来的最高值。这意味着交易所的硬币流入和流出之间的差异正在达到极值。
我们上一次看到指标如此低的值是在以下时期:
2020年3月崩盘后BTC价格强势V型回升,
2020年末牛市的开始,当时比特币即将突破2017年历史性的20,000美元的ATH,
灰度比特币投资者研究:62%受访者非常熟悉比特币:灰度官方发布《比特币投资者研究2020》,其中显示有6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熟悉比特币,而去年这一比例是53%,较去年提升9%。[2020/12/8 14:32:25]
BTC价格在2021年夏季触底后反弹至29,000美元,并开始向当前的ATH69,000美元反弹,
2022年6月下跌结束,当前BTC价格底部为17,600美元。
机构投资者是否在买入BTC下跌?
北京检察机关依法批捕比特币被盗案犯罪嫌疑人:北京市海淀区某互联网公司运维工程师仲某在进行日常维护时,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使用管理员权限插入代码以修改公司服务器内应用程序,盗取公司100个比特币。海淀区检察院日前以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仲某批准逮捕。[2018/3/26]
上述数据表明即将到来的BTC供应冲击,这可能成为加密市场反转看涨的催化剂。这种冲击不会仅由交易所的大量资金外流引发。它们最近有所增加,但仍远低于BTC过去2年的最大低点。
交易所净流量指标的高值目前是大量流出和极低的BTC流入交易所的结果。在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流入交易所的比特币处于强劲的下降趋势。在大多数其他情况下,价格触底期间的流入量与流出量一样大。
相比之下,交易所的资金流出可能与机构投资者的购买有关。这个论点的一个很好的线索是来自CoinbasePro的资金流出图表,该交易所被认为是美国机构进入加密市场的门户。
在CoinbasePro的每日资金流出图表上,我们看到机构“聪明钱”倾向于在底部买入。将Coinbase的流出量与2018-19年之前的熊市底部进行比较,我们还在图表上看到了两个高点。这些与3500美元附近的两个BTC价格低点相关。此后不久,随之而来的是上涨。
外汇存款跌至2.5年低点
与上述链上数据的融合是交易所存款的另一个指标。与交易所流入指标类似,它衡量向交易所地址转移的总数,即向交易所的链上存款数量。
从历史上看,交易所存款通常与BTC的价格呈正相关。这意味着如果交易所的存款数量增加,比特币的价格就会上涨。相反,当存款数量减少时,BTC的价格也会下跌。
目前,交易所存款已达到2.5年低点,因为上一次出现类似的低值是在2020年4月。当时,BTC的价格约为7,500美元,并正在从2020年3月的崩盘中恢复。尽管存款数量的下降趋势尚未出现逆转迹象,但该指标的低位可能预示着加密熊市的结束。
在加密市场,机会很多,但未必你都能把握住,或者你都把握不住,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优质圈子来保持洞察力,获取最新市场消息。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想在这个市场里面坚持下来都是很难的。
抱团取暖,有问题的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感谢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