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货币政策有没有必要转向?

物价水平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在大宗商品上涨、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走势如何?是否需要转向?这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货币政策有没有必要转向,关键要搞清楚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推动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弹,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

李威廉:接下来比特币走势主要取决于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取向: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威廉表示,接下来比特币走势主要取决于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以及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举措。李威廉说,本轮比特币牛市的根本原因,在于自2020年后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给市场带来了高通胀预期,而比特币的总量上限固定,被部分机构投资者和大公司视为“数字黄金”,认为投资比特币可以对冲通胀,因此不少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都开始购买、囤积比特币,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当前主要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货币政策的调整只是时间问题。未来随着加密货币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更多国家会出台针对加密货币的具体监管措施。(经济日报)[2021/4/27 21:01:50]

货币政策有没有必要转向,还要考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不会传导至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是否会引发通胀。近期,有观点担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会带来“超级通胀”。

Coinbase在2020年花费23万美元用于加密货币政策游说:金色财经报道,公开游说记录表明,Coinbase在2020年花费了23万美元用于就加密货币政策问题游说联邦政府。[2021/1/26 13:29:20]

“不必过度担忧全面通胀,‘超级通胀’更不存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近期PPI上行主要是由境外需求驱动,叠加国内外经济复苏不同步,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生产成本急剧抬升。当前来看,PPI向CPI传导不畅,不必过度担忧。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PPI在经历了连续15个月的累计同比负增长后终于在今年转正,迄今累计涨幅有限,且尚未传导到消费端。显然,现在远谈不上“超级通胀”。

明尼苏达州立法者再次推动禁止加密货币捐款:金色财经报道,2月27日,明尼苏达州参议院的五个成员组成的小组提出一项法案,旨在取缔以加密货币形式提供的竞选捐款。该法案已提交参议院州政府财政政策与选举委员会。去年五月,明尼苏达州众议院的一组成员曾提出类似的法案。如果其中任何一项法案获得通过,那些故意索取数字货币的人将面临高达3,000美元的民事罚款。此外,故意接受此类捐赠的人将被判重罪。[2020/3/7]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央行在报告中也指出,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加之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事实上,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总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构总裁杨金龙:建议比特币应按反规则管理:根据中央新闻报的消息,周一在立法机构的会议上,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构总裁杨金龙被问及银行当局如何解决目前比特币交易中的“不透明”问题,杨金龙表示,银行已加大力度监控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并将向投资者发出数字货币交易风险的警告。此外,杨金龙表示,银行向司法部建议,比特币交易应根据金融部门目前的反规则进行管理。[2018/4/2]

在业内专家看来,当前,我国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货币政策仍需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既要避免信用收缩,也要避免通胀预期强化。

当前,我国需要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把服务实体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认为,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过去一年,部分发达国家向经济注入了天量流动性。我国在抗疫中并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也没有采用量化宽松、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这类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更多的是以改革手段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央行在报告中强调,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的必要支持力度,稳定预期,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面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业内专家也提醒,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张晓慧表示,仍需警惕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短期冲击,需要密切关注全球资产价格通胀的变化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金融过度杠杆和金融不稳定,做好不同通胀情境下的应对准备,尤其是要妥善管理预期,警惕结构性通胀上升导致部分领域投资过热。必须利用好稳增长压力减小的“空窗期”,加大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力度,尽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邢宇

校对:邵婉云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0:57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