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链观察:据《财富》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起诉Ripple,称其以XRP代币的形式出售无牌证券。
消息一出,Ripple的首席执行官BradGarlinghouse就在twitter上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他的言辞十分激烈:
“今天,证监会决定攻击加密技术。在证监会主席JayClayton的最后决议中,他在挑选赢家,并试图将美国加密行业的创新限制在BTC和ETH上。”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任命新高级顾问负责加密监管工作:1月1日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聘请Corey Frayer为主席Gary Gensler提供关于加密货币监管的建议。此前,Frayer曾为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专业工作人员和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政策顾问。除了上述职位外,Frayer还花了十年时间担任高级顾问,\"从事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等问题的工作\"。(CryptoPotato)[2022/1/1 8:18:30]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进一步强调了对加密货币“者”的担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Jay Clayton)在本周于芝加哥举行的加密货币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者”的担忧,“者们聚集在这个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领域。我猜这不应让我意外,但实际上却着实让我吃惊。”[2018/4/13]
作为全球市值第三的加密货币,瑞波币感觉自己被针对了。
同样是加密货币,凭什么BTC和ETH可以逃离SEC的制裁,而利剑偏偏就对准了自己呢?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美国证监会对违法ICO发出大量传票:一场全球性监管大潮正朝虚拟货币袭来,首次数字货币发行(ICO)自然也不例外。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证监会(SEC)收紧了对欺诈性ICO的监管,已向其怀疑可能违反证券法的业内公司发出了大量传票,内容包括要求企业提供ICO的预售和销售构成等信息。除了美联储,泰国政府也担心越来越多的泰国公司竞相在监管前推出ICO,这也促使该国的监管机构加快制定代币销售的监管框架。[2018/3/4]
一、“集中化”的代币,你的名字是证券吗?
瑞波币的存在一直在币圈十分受争议。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次针对ICO发起诉讼:援引路透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周一表示,其新成立的网络部门已首次针对“初始代币发行”(ICO)发起诉讼,指控一家名为PlexCorps的私人控股公司及其两名高管涉嫌欺诈投资者。SEC表示,已获得一项紧急法庭命令,暂停PlexCorps的ICO,后者自8月份以来从数千名投资者那里筹集到1500万美元,并谎称将在不到一个月内提供超过13倍的回报。[2017/12/5]
按照加密货币出现的初衷,加密货币应该是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以及透明加密、去监管的。然而发行瑞波币的平台Ripple,论其本身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很“中心化”的跨境支付平台。
Ripple有三种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其中一种是用瑞波币XRP来作为中间媒介进行结算。模式为支付方先将支付金额换成瑞波币,发送给收款方的银行,银行将收到的瑞波币转换成对应的货币,再支付给对应的收款方。这种模式只需要收款方的银行可以接受瑞波币并换成对应法币即可。当然将瑞波币转换为当地货币的步骤也可以由收款人自主完成
听上去瑞波币作为媒介,似乎是脱离了中心化机构去独立完成交易。但从上面的流程图可以看出,这其中避免不了银行参与其中——中心化机构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另外一方面,瑞波币还存在一个比“中心化流程”更大的争议,那就是瑞波币从创造之初就高度集中。
和BTC和ETH需要通过“挖矿”来获得不同,瑞波币创造指出,设定了1,000亿个XRP的总量。其中800亿分配给了Ripple公司,200亿分给了三位创始人。
这些XRP大致分布情况如下:
虽然后期,瑞波公司和其创始人都有宣布将把部分瑞波币捐赠给慈善机构和帮助一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瑞波公司和其三位创始人持有大量的瑞波币,就区块链去中心化这一特性来说,瑞波显然是没有比特币和以太坊分散的,它是属于一个偏中心化的数字货币,这也是为什么SEC认为Ripple及瑞波币应该被划为证券或基金来管理的原因。
二、瑞波币被盯上,将何去何从?
尽管有瑞波币被SEC盯上,而且三位联合创始人之间的竞争风波不断,但Ripple仍然挺了过来,而且已经成为金融科技行业最富有的公司之一。
即使在传出将被SEC制裁的消息后,XRP大跌,但Ripple拥有的以XRP为主的储备金从理论上来还是价值近250亿美元。
针对被制裁的消息,Ripple公布了一份上诉文件,他们认为:“SEC一方面认定通过Ripple发布的XRP是证券,另一方面又坚称BTC和ETH不是证券,SEC正在挑选虚拟货币的输家和赢家。这摧毁了美国的消费者友好型创新。”
目前,SEC对Ripple的制裁尚未落实,从Ripple的强硬姿态来看,从资本和体量上,Ripple仍有底气与SEC刚一刚。让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