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步伐加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数字货币这一概念逐步走入大众的视野。2020年,是央行数字货币崛起的一年,国际清算银行近期公布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计划。其中,厄瓜多尔、乌克兰和乌拉圭等已经完成了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研发进程也在加速推进。欧洲央行近期发布首份数字欧元报告,国际清算银行也联合七国集团(G7)央行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报告。但目前,对于央行数字货币(DC/EP)这一新生事物全球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在众多解读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出的定义更加精炼易懂:“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新型的货币形式,是由中央银行以数字方式发行的、有法定支付能力的货币。”

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启动央行数字货币议程,显示出全球央行正在加速数字货币布局。为何近两年全球央行加快数字货币研究步伐?央行数字货币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带着这些疑问,《金融时报》记者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进行了专访。

全球央行调查:57%的官员认为加密货币不会对外储产生影响:瑞银对全球30家主要央行的调查显示,57%的官员认为加密货币不会对外储产生有意义的影响,近85%受调查者不认为它能取代黄金的地位。逾四分之一受调查者认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作为一种不与其他市场同步波动的资产,具有投资潜力。另外,央行官员们似乎对CBDC持乐观态度,认为这是对加密热潮的有效回应。60%受调查者认为5年内至少会有一家G7央行发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数字货币。

逾80%受访者表示5年内将见到批发CBDC,即提供给大型金融机构使用的数字货币。他们认为推出CBDC的主要动机有两个:1,强化零售支付系统,升级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清算和结算等关键功能。2,帮助减少犯罪和。调查还显示,人民币在外储中的占比有望持续提升,10年后或升至15%。(金融时报)[2021/7/7 0:33:54]

前高盛高管:比特币是针对全球央行不确定性的“看涨期权”:前高盛股票衍生品业务主管、Global Macro Investor创始人Raoul Pal认为比特币是针对全球央行不确定性的“看涨期权”,而对冲基金正在注意到这一点。Pal最近与Galaxy Digital首席执行官Mike Novogratz在Unchained播客上讨论了比特币在由冠状病大流行引发的全球经济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政府对该问题的各种应对措施。

Pal表示,现在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如此明显,他每天都会接到对冲基金投资者的电话和电子邮件,询问如何投资比特币。Pal和Novogratz都强调了千禧一代和Z世代对比特币的影响,以及主流人群对比特币的看法。Pal曾预测比特币可能会飙升至100万美元,他表示,除了加密货币之外,千禧一代基本上没有很多婴儿潮一代拥有的高回报投资机会。(The Daily Hodl)[2020/7/2]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

R3报告:全球央行推行的CBDC项目都旨在创建批发CBDC系统:企业区块链公司R3在近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目前没有中央银行正在研究可以由消费者使用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或CBDC。CBDC分为批发和零售:前者仅限于商业银行,而后者可以涉及公司,小型企业甚至个人。批发的CBDC只是中央银行现代化的新步骤,而零售的CBDC是扩大使用数字中央银行资金的机会。该报告指出,全球中央银行目前正在推行的所有CBDC项目都旨在创建批发的CBDC系统。(cointelegraph)[2020/5/2]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相较于此前,近两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速度明显加快,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黄益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市场对于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作用的可持续性产生了忧虑。在国际金融中存在着一种现象称为“特里芬难题”,是指以国别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矛盾,即随着国际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各国对于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美元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美国只能通过更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实际上就是一种潜在的负债,来增加美元的供给,最终就会演变成国际金融对美元的需求越大,美国的负债就会越高,长此以往将会对美元币值的稳定性造成冲击,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币值稳定,这就形成了一种两难局面。研发一种纯粹的国际货币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而央行数字货币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百达资管:全球央行料向市场注入5.7万亿美元: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周三表示,预计全球央行会向市场注入相当于GDP10%的流动性,即约5.7万亿美元,当中约3.4万亿美元将来自美国。首席策略师Luca Paolini在评论中指出,全球央行将注入的5.7万亿美元流动性较2008年金融危机时多三分之一。而美联储预计还有更多弹药,购债规模可以增加至当前水平的两倍。此外,现时股票已出现超卖迹象,但随着疫情对经济的打击陆续浮现,在未来数星期相信金融市场会再次出现波动。(金十)[2020/4/1]

脸书(facebook)推出天秤币(Libra)也对各国的数字货币研究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19年10月,脸书发布了其数字货币天秤币白皮书后,包括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在内的各主要经济体央行加快了数字货币研发进程。天秤币与此前的加密货币不太一样,它是一种稳定币,是有主权货币作为其价值的支撑,在这个意义上它区别于比特币,拥有内在价值。此外,脸书本身拥有巨大体量的跨国网络系统,天秤币可通过其网络系统进行国际流通,这将为天秤币带来27亿的潜在用户。这也意味着,天秤币一旦成功落地,就拥有了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这无疑将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支付体系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在脸书的天秤币白皮书发布后,各国意识到数字货币有可能部分替代现有的主权货币,并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造成一定影响。这也反向激励了各主要经济体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进程。

意大利央行副行长:全球央行并未准备好发行加密货币:意大利央行副行长Fabio Panetta近日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全球央行至少在短期内尚未准备好应对发行法定加密货币带来的影响。他表示,央行加密货币将是央行的一项负债,并且会得到央行资产的支撑以及央行信誉的背书,而其他加密资产则没有任何资产作支撑,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框架保证其信用。他还提到,如果央行决定发行央行加密货币,并期望它没有任何信用和流动性风险,且能免费提供给任何人使用,这就意味着央行在经济体中的角色将发生根本改变。但至少在短期内央行并没有做好扮演这个新角色的准备。[2018/6/9]

值得注意的是,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启动央行数字货币议程,也形成了金融领域新的国际竞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往往是软实力的竞争,金融能力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中,未来数字货币将成为重要战场,这也关系到国际货币格局的演变。因此,各主要经济体都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是包括日本、英国、欧盟在内的现在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国。

《金融时报》记者:您刚刚提到的有资产支撑、具有内在价值的天秤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黄益平:天秤币是由脸书发布的虚拟加密币。它的价值是由天秤币储备中一篮子低波动性的法币资产保障的,这些法币资产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法币的现金和政府债券。天平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的差别在于,天秤币虽然具有稳定资产作为内在价值的支持,但并不具有法偿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现有的移动支付钱包。举例而言,如果提供数字货币服务的公司倒闭或支付系统出现问题,用户是难以得到赔偿的。天秤币虽然有几种稳定币作为支撑,但其中加持了公司的信誉,如果数字货币发行公司倒闭,其发行的数字货币价值就会消失,而央行数字货币是具有法偿性的。

《金融时报》记者:近两年在国际投资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比特币和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之间有哪些差别?

黄益平:从内在价值的角度看,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与此同时去中心化,没有央行、金融机构作为担保。因此,比特币是不具有实际价值的,这也使得比特币很难成为真正的货币。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愿意接受它作为支付方式的用户共识,这使得其币值波动很大。此外,虽然比特币的总数一定,但加密货币种类繁多,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也增添了其币值的不确定性。相较于货币,比特币更趋近于一种数字资产。

《金融时报》记者:央行数字货币的实用价值在哪里?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会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黄益平:未来,跨境支付将成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金融服务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中心化的信用机构为提供有效的信用保障,导致交易效率大幅降低,增加了资金往来的成本。就跨境支付而言,国际汇款的手续费高、时间周期长,且整个过程无法追踪。而新的数字技术可以让资金支付和转移高速度、大规模、低成本的发生,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更加安全,这将极大地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事实上,本月初,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国家银行、瑞典央行与国际清算银行共同发布的报告《央行数字货币:基本原则与核心特征》,就重点讨论了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应用方面的内容。

此外,数字货币在未来也可能帮助各国央行更为精准的实施货币政策。例如,目前,全球不少央行在实行负利率政策,但流动性陷阱使得政策效果不如预期。如果将来广泛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各国央行就可以在系统中直接实现对于利率的调节,使得未来各国央行的利率政策实施更加容易。此外,定向的货币政策实施也有望变得更容易。例如,对于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发放,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更容易的达到专款专用、精准扶贫。对于数字货币有很多想象空间,但可以确定的是,新技术会为未来的国际支付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金融时报》记者: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央行虽然正加快数字货币研发速度,但对此仍十分谨慎,美联储在本周表示,不急于推出央行数字货币,您认为数字货币落地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

黄益平:任何技术都存在着风险,央行数字货币也是如此。首先是在安全性方面,需要考虑网络攻击、造假和欺诈等潜在风险,技术性风险可能是央行数字货币面临的一个挑战。另一方面,数字货币提升了资金流动的效率,也将同时提升金融风险的传导速度,将对未来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国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研发的谨慎态度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全面认识风险,甚至制定有效的防范风险预案,这也是各国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先决条件。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6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