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D: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考研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B

本题考查哲学原理第2章关于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的理解与运用;本题引用宋代著名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蕴涵哲理的诗句进行考查;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有四点,诗句表达的动与静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故直接选择B就可以。A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观点,C、D是错误观点。

2.“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C

本题考查哲学原理第3章关于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中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包括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好和坏的两种可能性;本题引用《孟子》中孟子同齐宣王对话中的一段话,引文不全,引语之前齐宣王问孟子:“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即不肯去做与不能做到在外表上有什么区别?孟子回答:如果说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对别人说,这个我做不到,这真是不能。要是说替老年人折取树枝,对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去做,不是做不到。显然这段话,前者说的是不可能性,后者说的是可能而又不去做。试题主要考查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同时又把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作为干扰项。本题所问是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区别,这是客观存在,与A主观努力、B对人利害无关,加以排除。D是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的区别依据,C才是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依据的区别。

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D

本题考查哲学原理第7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状况作为人类历史划分的依据。四个备选项列举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划分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生产力形态、人的发展等四个依据;由于在教学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包含了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此题很容易答对。

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有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B

本题考查哲学原理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中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意识形态的相独立性原理认为意识形态在反映或依赖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或功能,主要表现有: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的同步性、历史继承性、相互作用性和能动的反作用性。本题运用列宁的一段名言,说明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不同,问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在同一阶级社会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体现了意识形态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故正确选项应当是B;A是错误观点,C、D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观点,都不能选。

5.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

B

本题考查第二章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经济学的常考点,相对比较简单。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B。本题的四个选项中,A的干扰性比较强。在市场交换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并不是货币的本质。

6.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

A.形成级差地租I的超额利润B.形成级差地租II的超额利润

C.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D.形成垄断地租的超额利润

B

本题考查第三章土地所有权和地租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测试考生对级差地租两种基本形态的理解和掌握。具体是考查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形成级差地租II的超额利润的争夺。相对而言,比较难、比较偏。市场上流行的包括教育部社科司编写的《2007年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在内的资料中都没有这一内容。在资本主义农业中,级差地租II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II的实体。但这种超额利润是否转化为和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超额利润,要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一般情况是,在租约有效期内全部归农业资本家所有,在缔订新租约时部分或全部归土地所有者所有。所以,为争夺对土地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总是力图延长租期,而土地所有者则不愿土地租期太长。因此,正确答案是B。在我们国家,之所以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变,就是为了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增加粮食生产。

高盛停止运营2007年来最大私募股权基金 规模高达97亿美元:9月27日消息,高盛周二表示,已停止运营一支价值97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基金,这是自2007年以来最大的一笔私募股权基金,该基金的投资标的是价值在7.5亿至20亿美元之间的企业。该基金隶属于高盛的资产管理部门,名为“West Street Capital Partners VIII”,平均投资3亿美元以持有具控制权股份的金融和商业服务领域的公司。高盛资产管理公司(GASM)全球联席主管Julian Salisbury在声明中指出,“这支基金不断扩大我们的业务,让我们为广大投资人提供弹性选择。”GSAM管理着2.5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私募股权(PE)占1760亿美元。[2022/9/27 5:55:07]

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

A.商业资本B.借贷资本C.产业资本D.流通资本

B

本题考查第三章借贷资本和利息这一知识点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偏。这一考点2000年以多选题形式考过一次。借贷资本作为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第二,借贷资本是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而与职能资本相对立;第三,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表现为G-G′。因此,正确答案是B。

8.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C

本题考查毛概第一章关于思想发展历程的有关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是本课程的一条主线。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故选C项。本题提示考生,在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的有关知识也会成为考试的内容

9.国民革命失败后,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的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

本题考查毛概中第三章关于武装斗争的问题。本知识点曾在1993年考研试题中考过。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为总结国民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本题提示考生,对已考试题要重视,并非考过了就不会考。一般而言,对选择题而言,近两、三年之内考过的题目再考概率较小,但之前的已考试题可重复考,也可换种形式考。

10.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A

本题考查毛概中第五章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一般而言,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在我国,它是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也指出,不同性质的矛盾相互之间也会发生变化。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原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也会变为敌我矛盾。故选A。本题如果采取正选法没有把握,可采用排除法。由于敌我矛盾属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非对抗性矛盾,B、C两项观点均不成立,可排除。D项也明显可排除,因为不可能说如果处理不当由人民内部矛盾会变成人民内部矛盾,逻辑上都不通。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D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2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关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解和记忆。试题的正确观点出自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他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重述了这一观点。凡是讲到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或归宿,肯定就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正确选项是D,其他选项都不符合要求。

12.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

A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9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试题的观点最早出自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报告,江泽民指出:“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2002年5月,江泽民《在四川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又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Vogu的NFT拍卖引发以太坊Gas费飙升,消耗费用达200万美元:今日8时左右,Vogu的NFT拍卖引发以太坊Gas费飙升,据Parsec Finance创始人Will Sheehan表示,在开始后近15分钟的时间里的Vogu的NFT拍卖产生的交易占据了该时间段内以太坊区块打包交易数量的83%,费用达200万美元。[2021/7/28 1:19:38]

13.中国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

A.参政权、议政权B.自由权、平等权

C.生存权、发展权D.选举权、被选举权

C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8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今年新增考试点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本题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中央正式文件的提出,出自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报告和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关于人权问题,邓小平、江泽民都有相关论述。邓小平指出:“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江泽民指出:“充分实现和享受人权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促进和保护人权是各国政府的神圣职责。”“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民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中国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保障和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作为根本任务,并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本题显然出自这一文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今年的新增考试点,是师生重视的一个问题。

1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

C

本题考查形势与政策中有关现阶段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关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新观点的记忆。本题出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对本题采用正选法即可。

15.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的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

本题考查形式与政策中有关中央最高领导人讲话中的观点。选项中的正确观点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已有的观点。此题实际上是对2006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这一试题的重复。对本题采用正选法即可做对。

16.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最高领导人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这表明

A.两国的合作重点已转向文化领域

B.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已发生根本变化

C.“国家年”活动将成为中俄双边长期交往的主线

D.双方将全面提升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

D

本题是“形势与政策”中中外关系的试题。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政府决定在2006年、2007年互办国家年,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做此题要采用我们教给大家答选择题三个方法即顺选法、排谬法、比较法的同时使用。中俄从1996年开始建立战略协作伙伴以来,两国各方面的关系都不断深入发展。A、B、C都是不正确的或片面的观点,加以排除,只有D是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题2分,共34分。

17.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AD

本题考查哲学原理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中关于意识的本质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考查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本题关于龙的形象的引语出自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关于龙有九似或九像的描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龙作为自己

的民族形象。在中国民间,龙是吉祥、繁荣、欢乐的象征。2006年12月,在某互联网上进行了一场要不要以龙作为中华民族形象的辩论,绝大多数网友坚决反对甚至谴责企图取消龙作为中华民族形象的动议。此题引导考生关心时事的同时,还能以所学哲学知识分析龙的观念所体现的哲学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人脑反映客观存在或客观事物既有正确的反映,又有错误的反映;既有对事物现象的反映,又有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懂得了这些观点就可得出:A选项是正确的,几乎是马克思的原话;B选项是错误观点,因为对现实的模仿是一种行为,而不是观念;C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因为虚幻的观念就是不真实的观念,结合本题,龙的形象属于事物的现象,因此龙的观念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选项体现意识内容源于客观事物,是正确观点和选项。

18.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报告:比特币价格上涨引发的网络攻击自2020年10月以来激增近200%:根据最新研究,比特币引发的网络攻击自2020年10月以来激增近200%。Barracuda Networks的最新分析发现,在过去8个月比特币需求不断增长和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旨在窃取受害者比特币的仿冒钓鱼和商业电子邮件泄露攻击,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之间激增了192%。(Security Brief)[2021/6/29 0:13:44]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ABD

本题考查哲学原理中关于普遍联系观点、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本题通过果农对待喜鹊的正确态度的事例来说明一系列的哲理,考查考生运用哲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A选项体现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观点;B选项体现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观点;D选项属于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经常和必要条件的观点,是正确选项;C选项是错误观点,因为只有人能利用自然界,而自然界是不能利用人的。

1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ABCD

本题考查哲学原理第3章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事物发展过程性观点的理解和运用。本题通过体育比赛中记录不断被打破的事例来考查考生对事物发展过程性观点的掌握。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前进的发展”。“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本题四个选项全部体现了恩格斯关于事物发展过程性的观点。AB选项是在讲党的思想路线时常提到的观点。

20.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具体的、现实的人B.广大的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D.社会全体成员

ABD

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本题结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论断,考查人民群众这一概念在我国现实社会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概念是指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成员的总和,与“敌人”相对应。人民群众是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内容是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非现实的人,人民群众不是直接指单个的人而是指人的总和与群体,故A、B选项正确,C选项不正确。对于D选项容易产生争论,因为一般的哲学教材都讲人民群众是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为什么说在今天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就是社会全体成员呢?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写道:“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另外,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民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在中国,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范围包括一切不被法律剥夺权利的人。”显然,试题所讲的社会全体成员是不包括被法律剥夺权利的人,故D选项属正确选项。

21.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BD

本题考查第二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第三章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两个知识点的内容,是经济学的常考点。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生产价格出现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作为商品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叫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以价值或生产价格为基础,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正确答案是BD。

22.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D.节省不变成本

AD

本题考查政经第三章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经济学的常考点,相对比较简单。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一般的教材认为,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节省。关于资本周转速度对利润率的影响问题,命题的意思是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提高年利润率,但不提高利润率,故答案是AD。

23.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A.土地市场B.商品市场C.资本市场D.劳动力市场

BTC突破36200美元关口 日内跌幅为0.33%: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BTC短线上涨,突破36200美元关口,现报36201.0美元,日内跌幅达到0.33%,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1/6/6 23:16:13]

ACD

本题考查第六章完善市场体系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经济学的常考点。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有机整体。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包括金融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技术市场等。因此,正确答案是ACD。

24.G-W-G′是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D.资本总公式

AD

本题考查第三章资本流通公式和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和第四章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这两个知识点的内容,是经济学的常考点。资本总公式的形式是:G-W-G′。产业资本循环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其中,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G-W-G′。因此,正确答案是AD。

2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有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AC

本题考查毛概第三章有关统一战线的知识点。本题要了解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情况,本知识点为2006年考研大纲新增考点。在国民革命时期,建立的统一战线为“联合战线”,又称“第一次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战线时期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称“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各个时期的合作成分各不相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有两次,即A、C项,又称两次国共合作。

26.1942年,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学风问题主要是指

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B.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BCD

本题考查毛概第七章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知识点。所谓学风问题,实质上就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问题,落实到工作上就是工作态度问题。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明确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故应选BCD。至于A项,显然是干扰项,完全可以排除。

27.20世纪50年代中期,邓小平多次强调,执政的中国必须接受来自几个方面的监督,具体包括

A.党内的监督B.人民群众的监督

C.海外人士的监督D.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ABD

本题考查《思想概论》第五章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邓小平在中共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执政党必须接受监督,这种监督来自三个方面,即ABD三项的内容。

28.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其中包括

A.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B.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有效调节过高收入D.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ABCD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在当前的政策取向内容的记忆。本题出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吴邦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纲领性文件》一文中说:“目前,收入分配秩序问题较多,社会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突出,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全会决定针对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强调了改革收入制度的政策取向。”上述引文就是现行分配制度在当前的政策取向。本题要得到正确回答需要学习中央文件,掌握党中央有关重大热点问题的新观点。

29.依法治国是中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

A.中国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C.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ACD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8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依法治国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本题所述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出自中共十五大报告。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命题组所命的这道题主要依据考试中心组编的教材所归纳的依法治国的三个要点,故只要记住这三个要点,此题就不难了。B选项属于依法治国的过程与形式,不属于要点的内容,故不选。

分析 | 10200美元成为BTC能否测试前高的关键位置,跌破10050美元支撑或延续震荡行情:根据OKEx现货显示,截至欧盘开始,BTC暂报10063美元(2.38%)。 BTC于昨日夜间在9700美元附近小幅放量上涨,在10200美元附近受阻进入整理行情。OKEx分析师Neo认为,9500~9700美元区域再次被验证为近期有效支撑,然而反弹释放的量能并不足以推动大级别趋势的上涨,因此突破10200美元强阻力位仍需要进一步整理吸筹的过程。若日内币价能够站稳10050美元上方,短期继续放量突破的概率较高。反之若再次跌破10000美元,本周后半段或将延续之前的震荡格局。投资人可持续关注10050美元的支撑强度,若该点位在几个小时内始终难以被跌破,或可成为一个合适的入场点。

ETH如昨日所料,在260美元上方颈线位获得支撑并延续反弹,在接近前高的287美元附近进入盘整,稳站275美元上方也体现出多头较强的承接力,然而现阶段ETH的看涨资金量级明显弱于之前大涨期间,短期内即便能够突破前高也很难突破300美元大关,因此成交量的级别将决定后市走向。XRP昨日反弹力度偏弱,现企稳于0.2930美元上方,投资人需注意若日内币价跌破1小时级别的MA(30), 0.2884美元将再次成为有效支撑位,上方阻力位可直接关注0.3030美元。

OKB暂报7.06美元(7.34%)。

风险提示: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2020/2/19]

3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新型农民,具体措施有

A.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B.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C.发展农村文化事业D.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ABC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这个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本题内容出自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的部分相关论述,如“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等。命题将这些内容结合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具体措施。回答此题,比较容易得出ABC选项都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具体措施;而D选项讲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转移了就不再是农民,也没有培养的内容,故不选。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ABCD

本题考查形势与政策中关于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内容的记忆。本题出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有利于

A.促进城乡税制的统一

B.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C.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D.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ABCD

本题考查“形势和政策”中关于国内重大时事的一个内容的理解:我国取消已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本题出自2005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第2版刊登的评论员文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写在农业税取消之时》。试题中所引用的同文章相同的话有:“促进城乡税制的统一,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试题中“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提高消费水平”为命题组增加的话。

33.中非合作论坛是首脑外交的新形势。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和总理及非洲4国的总统和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参加了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并发表讲话;14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及44个国家的88位部长参加了2003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更是吸引了非洲

4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首脑外交对中非关系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A.推动了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B.增进了友谊,促进了贸易往来

C.体现了平等观念

D.开辟了“南南合作”的新路

ABCD

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中的年度间的国际重大时事,考查首脑外交对中非关系的重要意义的理解。本题属于发挥题,其主要思想出自2006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第2版刊登的社论:共同开创中非友好合作新局面。文中论述了峰会的八个方面的意义。本题有相当的难度,多数考生不会关注2006年11月1日之后的时事,因为按考试大纲规定不属于考查范围。A选项比较难以理解,因为A的内容是属于首脑外交的一般的、普遍的意义,而并非是对中非关系的意义。采取见好话就选的方法答此题。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员呢?”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丁玲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发生错误.一是她对成仿吾的认识缺乏直接经验;二是占有材料不全;三是没有抓住反映成仿吾品格的主要事实;四是她从已有的观念出发进行推论。因而她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她对成仿吾的想象与实际脱节。

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做到:第一,经过实践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特别要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的主要事实。第三,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35.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并不就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只是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基础。在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决定这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根本不同。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取得r多种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也因此得到改变和发展。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本质上符合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它否定了剥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它既有利于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四,它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又克服了改革开放前经济体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6.减租减息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0%。下表系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的数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当地土地流向及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简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此表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农村直接的剥削者,地主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率明显降低;直接的被剥削者,广大贫雇农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量有所增加;中农的户数和土地占有量明显增加。上述土地流向及各阶级、各阶层户数的增减.表明封建势力在削弱,农民的经济生活冬件得到改善,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一方面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从而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抗日的民族战争;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进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

上表说明,封建势力虽然有所削弱,但封建的剥削关系仍然存在,少数地主仍然占有较多的土地;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占有的土地仍然较少,他们的经济地位并设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减租减息政策是一项适用于抗日战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过渡性政策。要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

37.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使用效率低,资源约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继续沿用原有方式将难以为继,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都难以承受,经济、社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奄斗目标。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第一,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第二,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II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材料1

截止2005年底,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2000亿桶,其中中东地区为7427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2%。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的5个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位于波斯湾地区。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

材料2

二战后中东局势一直动荡不定,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其中仅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而1980年9月发生的两伊战争,则整整打了8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更是牵动了整个世界。时至2003年3月,美、英又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迅速占领了伊拉克。2006年7月,黎以之间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冲突。至于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从未间断过,军事政变、内战和恐怖暗杀等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可以说,在战后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中东那样经历如此长期和频繁的战争与冲突。

结合地图和所给材料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选做题l

从地图中可以看出,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围绕其外缘或深入其内陆,为中东地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联系提供了便利。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及波斯湾进入阿拉伯海的咽喉要道都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因此,在历史均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必然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场所。在冷战时期,中东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冷战后,美国更是将夺取中东控制权视为其“世界新秩序”的重要一环。

中东地区是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心,是西方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供应地,这里的能源运输线是西方的“生命线”。因此,谁空制了这一地区,谁就掌控了世界经济的命脉,进而左右国际关系的进程。

错综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也是影响中东稳定和发展及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

选做题II

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时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摘自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

选做题Ⅱ

和谐世界并不是无矛盾的世界。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对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我们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文明都是这个统一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在竞争中共存;任何文明都不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要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科学和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注:如果考生从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角度论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已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它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是一种和平、开放、合作、和谐的发展,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道路,是大国崛起的一种新形式。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和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中国的和平发展,不对任何国家、地区或集团构成威胁。相反,它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本文来自考研时网上资料或者所卖复习资料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0:94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