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地球人为什么要去太空?这个技术流的答案令人服气

“让我们携手推动太空技术的和平利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同一太空、同一梦想,迎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

2019年11月18日,在珠海举行的“2019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国际研讨会”上,国际和平联盟执行主席王天怡博士发出呼吁。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宇航员、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教育专家、金融专家等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此一国际太空合作盛事。

太空技术被誉为科技群山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太空探索者协会以及美国航天基金会等国际知名宇航机构,与中国宇航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和国际和平联盟携手推动本次大会。

大会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交流太空技术和平利用的经验,探讨太空技术的创新应用,谋划产业转化、教育深化,搭建航天多边合作的全球平台,打造国际航天技术对接的桥梁。

2019年9月25日,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阿联酋宇航员哈扎·曼苏里、俄罗斯航天员奥列格·斯克里波奇卡和美国宇航员杰茜卡·迈尔准备搭乘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

在太空可以看到长城吗?凝望太空中的地球,你的“世界观”将发生惊人的改变

1985年,太空探索者协会成立,会员均为已执行过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目前由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400名航天员组成,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员组织。

“我们虽然没有共同的语言,却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探索太空并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同一个地球’。”太空探索者协会执行理事长安迪·特纳奇曾如是说。

如果你还不是太空探索者协会的会员,如果你还没有机会在太空中翱翔,没有关系,在本次大会上,安迪·特纳奇将协会成员如何看待地球家园的全新的、独特的视角展现给了人类。

加密货币YouTuber:狗狗币是地球未来的加密货币:7月8日消息,加密货币著名YouTuber Matt Wallace发推表示,狗狗币实际上是地球未来的加密货币。[2021/7/8 0:36:32]

1968年,安迪·特纳奇的朋友比尔作为阿波罗8号的宇航员执行登月任务,第一次从地外天体回望地球,拍摄了“地球升起”的照片。

旅行的确会改变人们对自己家园的认知。

一名美国宇航员曾说,我看到一条长河从一个国家蜿蜒到另外一个国家,我看到巨大的森林,它们在大陆上不断绵延,我也看到海岸线接触到了不同的大洲,我想到两个词,一个是共同点,一个是互相依存性,我们确实是同一个世界的居民。

另一名俄罗斯宇航员说,我在跑步机上锻炼,左边我看到了地球的魅影,右边我也看到了地球的倩影,我特别喜欢在轨道上跑步锻炼,我一次跑步就可以绕地球一圈。

还有一名墨西哥宇航员说,从太空回望地球,我感到自己只是数十亿居民中的一员而已。毫无疑问,我感觉我们会去重新审视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我们的生命无比短暂,我们要更好地享受我们的生命。

在太空中,你做的梦或许常常都是关于地球的,那就是你的家园。

中国国家航天局首任局长刘纪原刚刚卸任国际宇航科学院副主席。他说,来自世界各地宇航领域的同行共商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太空国际合作发展的大计,说明分享对于浩瀚星空的认识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经验,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将促进人类更好地利用和维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和太空世界,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克里斯蒂安·费施廷格认为,国际宇航联合会的实践证明,人类可以跨越种族等障碍,作为同一个世界,实现同一个梦想,完成同一个使命;太空技术和平利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完全符合国际宇航联合会的使命和宗旨。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地球联盟将接受来自NFT拍卖的捐款:金色财经报道,好莱坞著名作曲家电影作曲家宣布了“你生活的原声”NFT拍卖计划。Holkenborg计划创作一个持续20分钟以上的乐谱,并将以NFT代币的形式制作在基于Tezos的AmplifyX 平台上。拍卖将于美东时间6月16日开始,拍卖所得利润的10%将捐赠给演员莱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地球联盟(Earth Alliance)。[2021/6/15 23:36:23]

“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这是本次国际宇航盛会的口号。它也生动体现和说明,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太空探索”,正在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动力。

一位宇航员说,在太空轨道的第一天,我们都会看自己的国家;第三天、第四天,我们会关注我们所在的大洲;到第五天,我们会真正看到同一个地球。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个人视角的改变。

地月空间经济区:并非遥不可及的故事诠释太空经济的梦想

太空技术超越国界,注目高新“边疆”,却又触手可及。

小到方便面、冰淇淋、微波炉、信用卡,大到电视转播、互联网等等,都来自太空技术。太空技术还在健康、教育以及工、农、林、环保和灾害防御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太空经济产业链。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包为民,对于发展高可靠低成本进出空间技术、迎接太空经济时代,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空间系统建设进入新时代。包为民举例说,人类步行每小时五六公里,高铁每小时约300公里,飞机每小时约700公里,而航天技术可以助推人类1小时到达全球,极大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要实现航天运输系统的高可靠和低成本,其共性技术包括重复使用技术、智能化技术、模块化技术以及标准化技术。其最终的目标则是打造航班化的运输系统,包括1小时全球到达的运输系统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等等。如果能像飞机一样实现重复性航班化运营,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航天运输一次性使用带来的昂贵费用问题。

Shapeshift创始人:比特币的不变性使其可能成为地球底层货币:数字资产交易平台Shapeshift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rik Voorhees发推称,货币的特性被广泛引用:持久性、便携性、可分割性、统一性、稀缺性和可验证性。比特币出现了,并增加了以前货币未曾拥有过的新属性:不变性。有了这个,它很有可能成为地球的底层货币。[2020/7/20]

当然,发展高可靠低成本的航天运输系统还面临很多基础性、技术性和运营性问题。但是,高可靠低成本航天运输系统走向成熟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止,开发地月空间的可能性正日益成为现实。

按照包为民的定义,地月空间经济区是指人类探索和开发利用地月空间资源所从事的创造性的,提供有价值和收益的研发、生产、制造、试验以及服务活动的总称、集合。地月空间主要包括近地空间、地球引力空间和地月空间转移以及以此为基础向更遥远的深空拓展等任务范围。在近地空间,我们将全面开展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开发活动。

地月空间经济区由航班化运输、空间资源探索与开发、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三大体系和11个系统组成。地月空间经济区产业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导产业,也就是直接相关的、直接涉及到空间探索、开发利用的产业,它可进一步细分为17个子产业;第二类是拓展产业,也即拓展出来的其他服务行业。

包为民团队推算,到2030年、2040年、2050年,地月空间经济区总产值将分别达到人民币5万亿元、19万亿元、93万亿元。地月空间经济区的发展不但能够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带动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发展,进而包括陆地经济、海洋经济和地月经济整个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确具有超乎想象的发展空间。

不断进步的技术,为地月空间经济区以及更广意义上的太空经济奠定日益坚实的基础。或许在你不经意之间,人类已然迎来大规模进出空间和大规模开发太空的新时代。

动态 | Vulcano项目重启并利用区块链研究地球科学:据blokt消息,在之前开发人员放弃了Vulcano项目之后,新团队重启了Vulcano项目,并把重心从“高价币”转到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推动地球科学的研究。同时,Vulcano团队将Bulwark作为代码库,安全防护建立在PIVX之上,PIVX是建立在加密货币Dash之上的。[2018/10/19]

生命、健康、互联……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始终托举永恒的人文关怀

作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感慨良多:载人航天飞行是人类文明向地外拓展的伟大事业,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在进入太空的征程中,为了保障航天员在恶劣环境下健康生活,航天医学应运而生,也进一步带动了人类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

来自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理事会的芭芭拉·吉内利博士认为,太空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领域的应用,必将进一步提升人类福祉。

太空环境为了解人体在空间环境中的反应,从而不断深化对生命过程的理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可望带来全新的科研成果、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

太空也是技术创新的宝库。高可靠、投入产出比优等特性,设备和器材质量小、能耗低、便于安全操作、维修,甚至容许长期无人值守、监护等技术特点,使得太空解决方案很容易进行地面的产业应用转化。

芭芭拉·吉内利展示了一个小型3D成像仪,可深入人体消化道进行三维成像,为医疗决策提供更全面、充分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人体在太空中的应急反应实际上类似地球上的身体衰老。在地面上人类自然衰老,但人体进入太空后,衰老进程加速。了解人体在太空衰老的过程,使我们模拟出地面衰老的机制,从而找到应对之道。为航天员开发的抗衰老策略完全可以应用于地面老龄人口。

学者:开采比特币会“吃掉” 地球上0.5%的电力: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研究人员在《Joule》杂志发表文章称,今天全世界所发的大约0.5%的电力都被用到货币农场和开采他类型的虚拟货币,这相当于一个欧洲小国的能源预算。荷兰普华永道试验中心经济学家Alex de Vries表示,即便是0.5%也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字。如果比特币的价格继续上涨的话,那么电费开支很容易上升到5%,这非常不利于世界经济。[2018/5/17]

芭芭拉·吉内利举例说,长期的太空生活导致骨密度、肌肉密度下降,所以航天员膳食富含可以维持其肌肉和骨密度的成分;人体由于太空失重需要应对扭转和弯曲的骨骼的刺激,这就要求为他们设计抗衰老的锻炼方式;等等。类似的膳食和锻炼设计对于抗衰老、老年康复等很有价值。

宇航员生活在隔绝环境中,且长期滞留太空,人们需要不断尝试新办法,给宇航员提供健康方面的支持,相应的自动化健康监测和报告体系在预防医学领域存在广阔的应用场景。

太空微重力环境可以生长出更优质的蛋白质晶体,帮助人类研发出更加先进的药物。

太空技术语境下的健康医疗行业,将更好地监测地球环境,甚至个性化利用这些技术,进一步改善人类在地球上的健康状况。例如,运用卫星数据让人们根据各自年龄、肤色、生活方式等等自主决定、自主管理自己接触多少阳光照射。

患者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在本地医院接受治疗,甚至手术。

在本次大会上,国际宇航科学院研究中心发布了“空间生命基础医学研究态势及前沿热点”报告。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王一然介绍,空间生命基础医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以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基因与分子生物学、新陈代谢、肌肉系统、骨骼系统、免疫系统等7个研究群落。一系列前沿课题和热点研究让我们洞悉太空技术在生命、健康等领域大规模应用的未来。

作为“太空企业”的代表,一网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德里安·斯特克尔则更为关注尚未享受互联网服务的数十亿人和数以百万计的学校,希望利用近地轨道卫星建立低成本、高速度、高可靠、低延迟并真正全球覆盖的网络通讯。

凭借其先进的卫星发射技术,一网公司第一阶段卫星可望在2021年部署完成,开始全球服务。此后,该公司将继续增加其通信容量。为每一处、每一个人提供互联网连接,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网络”,这不过是太空技术和平利用的诸多梦想之一。它的确正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新技术、新产业、新合作——和平利用太空技术造福人类的更多梦想,同样必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建设和平与开放的太空:用太空法治护航新时代国际太空合作

当你还在热议“垃圾分类”的时候,“垃圾”已经冲出地球、走向宇宙;相应地,另一些人不得不开始讨论一个似乎有点“不接地气”的话题:签署国际太空垃圾协议。

太空垃圾对于低轨卫星形成巨大威胁。卫星遭遇太空垃圾产生的爆炸,可能对地球造成灾难性影响。

当然,类似需要签署国际太空协议的清单还很长。

当斯特克尔雄心勃勃地准备在2021年启航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网络”的梦想时,他首先将面临一个技术含量同样不低的“非技术性问题”:如何处理好技术上可以实现的全球覆盖与尊重各国主权和地方自主权利的关系。

太空需要和平利用、共建共享,相应地,太空更呼唤着法治。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太空探索也变得日益复杂。新时代的空间法治将何去何从?国际空间法学会主席凯-乌威·施罗格带来了他的思考和答案。

凯-乌威·施罗格认为,空间法学、空间监管并不是要给空间活动制造麻烦、设置障碍,正好相反,是为了进一步鼓励空间活动,为空间活动提供有序、和平、公正发展的规范和框架。

2017年,《外层空间条约》签署50周年。这一国际法律文件为外太空探索以及和平利用外太空提供了稳定秩序,其本身内容和立法原则值得各国政府、企业以及进行太空探索的其他机构等所有外太空相关方倍加珍惜。

凯-乌威·施罗格对太空法治现在和未来面临的挑战也进行了分析。

一是如何维护外太空和平。和平从来不会自然发生,而没有外太空和平,太空活动就不可能正常进行。

二是如何提供完善的监管框架。今天,包括各类商业机构甚至个人在内的太空探索活动主体已经空前扩大,各国政府需要秉持公正原则进行有效监管。

三是如何服务人类的总体利益。当我们关注外太空潜在的经济利益时,不应忘记外太空属于全人类,任何国家,无论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有权利平等分享太空以及太空带来的“红利”。

此外,人类还面临太空环境、太空交通等一系列技术性、规制性挑战。

60年前,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建立,旨在制定和平利用外空的原则和规章,促进各国在和平利用外空领域的合作,研究与探索和利用外空有关的科技问题和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

迄今为止,外空委已拟订了三项宣言、三套原则和五个国际公约,均已提交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国际太空法治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的作用,使之成为太空立法、监管等领域权威、统一的平台,进一步制定、完善太空法律以及太空监管规则,从而造福相关各方。

关于未来太空法治建设,凯-乌威·施罗格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一是必须保证透明,建立人们对外太空和平利用的信心。太空对于经济发展、各国国家安全、人类整体安全日益重要。外太空威胁特别是外太空军事化问题令人担忧。坚持透明、共建信心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二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太空立法和监管政策不仅要针对太空现状以及太空参与者现状,更要考虑如何管理未来的太空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针对新兴太空经济,建立可预见的、公平合理的监管框架。

11月5日,国家主席在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法治护航的太空,才可能是和平与开放的太空。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田玉龙说,开放合作、团结起来,共同应对世界航天发展的新挑战,共同开创世界航天发展的新时代,正是国际宇航界对于主席重要倡议的最好践行。

记者|刘明《环球》杂志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客户端,原文首发于2019年12月11日,标题为《国际太空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刊于2019年12月11日《环球》杂志第25期。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62ms0-0:44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