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为什么区块链网络可以传递比特币,互联网却只能传递信息呢?

常听圈内的前辈说:互联网传递的是信息,而区块链网络传递的则是价值。这话说起来虽简单,可是要弄懂为什么却不简单哦。其实小鹿也是花了一番心思才大概弄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自从互联网的发明之后,人们开始进入了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这50年来,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全球信息的流动和传播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信息交换,搜索和协作的成本。然而对于小鹿来说,它也仅仅只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为什么这么说捏?因为我们在互联网中传播的,仅仅只是信息的副本罢了。就如同,我们接收到的不管是一份文件,还是一张图片,一个视频,我们都可以根据我们的意愿来进一步的传播,修改,甚至删除毁坏。因此,这些信息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价值将会越来越低甚至本身就没有什么价值。不过大部分信息的传播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生产是有益的,因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大多未受到限制,毕竟我们目前使用的网络本身就是为了信息的流通传播而生。

近24小时NFT市场买家地址数量为8,869个:金色财经报道,据NFTGo数据显示,当前NFT市场情绪指数为28,等级为“Cool”。近24小时NFT市场买家地址数量为8,869个,卖家地址数量为9,659个。近30天盈利地址数量为78,674个,亏损地址数量为410,828个。

注:NFT市场情绪指数是根据波动率、交易量、社交媒体和谷歌趋势计算得出。[2023/4/17 14:07:29]

那么,既然联网可以拿来传播信息,为什么就不能拿来传递价值呢?鉴于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对于价值有着相当多的解释,所以今天小鹿还是拿个大家最好理解的钱财来举例子吧。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信息之间的传递模式是,1+1=2的模式,甚至无限的传播扩张下去的。可是很显然,这种传播模式是不可能用在我们平时花钱的模式上呀。

Euler攻击者再次返还约15476枚ETH和1070万枚Dai,共计约合3710万美元:3月28日消息,北京时间今日凌晨2:21,Euler Finance攻击者地址向Euler部署者地址发送了7,738.05枚ETH(约合1320万美元),在同一个区块中,与攻击者相关的另一个地址向同一部署者账户发送了相同的金额,共计15,476.1枚ETH(约2640万美元)返回给了Euler团队。然后,在2:40,第一个钱包向Euler部署者账户发送了约1070万枚Dai。这三笔交易的总额约为3710万美元。

自攻击以来,攻击者总共返还了价值超过1.38亿美元的加密资产。[2023/3/28 13:30:03]

你想想看,我们平时不管是在线下使用现金或者是线上的记账购物,转账的模式都是1→1=1的模式。毕竟我们不管把钱给了商店的老板,或者是自己的朋友,那么这笔钱就传递到别人的账户中了。这时候如果还是以传统互联网的复制黏贴模式,那么无疑整个金融体系都会崩溃的,再说了,法律也是不允许复制法币的对不对。而这就涉及到了在网络上如何解决“双重支付”的密码学问题了,如何防止在网络上已经花出去的钱,被再次使用。

Goerli的Shapella分叉导致Optimism Goerli节点在默认配置中暂停:金色财经报道,Optimism发推特称,Goerli的Shapella分叉导致Optimism Goerli节点在默认配置中暂停。节点提供程序将需要添加标志以恢复同步。[2023/3/15 13:04:52]

所以,在传统的互联网中,我们难以传递价值的原因,首先就是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交易的“双重支付”的问题。还有就是互联网的身份确认也是个难题,毕竟在互联网已经50岁了,可是我们到现在还是无法确认,在网络对面与我们交流的人到底是男是女,他的身份是谁,说不定是只可爱的小猫咪都难说呢?所以,这导致价值直接在互联网上传递变得相当的不可靠。因此,我们只能通过第三方机构来帮我们进行记账和身份确认来完成价值的传递和亲清算,而一般这类中介机构就是银行啦,金融机构之类。当然,这其中还要涉及到清算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手续费用的问题。

Ledger:已对NFT通行证持有者快照,将于10月19日进行空投:据官方消息,硬件钱包Ledger已对其NFT项目通行证L Market Pass持有者进行快照,将于10月19日进行空投,持有者届时可领取Black-on-Black Nano。[2022/10/18 17:29:45]

那为什么比特币却可以直接在比特币网络上进行传递转移呢?因为比特币网络采用的底层区块链技术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双重支付”问题,和身份确认问题啦。不过篇幅问题,小鹿下回再来说说所谓的身份确认问题。今天我么首先还是来说说区块链是如何解决“双重支付”吧。

如果从技术上来解释这个问题确实是相当麻烦,而且专业术语的堆砌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朋友们来说也是相当不友好的对不对。不过小鹿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简单地表达出它的运作模式,或许大家就可以看明白了哦。

其实大家可以将比特币理解为一串串独有的代码,当我们花出一个比特币的时候,区块链网络会为涉及这枚比特币的交易盖上一个时间戳,告诉网络这个比特币已经在哪年哪月几点几分由哪个地址转移到了哪一个地址了。然后就是等待着矿工们来打包这笔数据,写入区块中。而写入区块的交易信息就会通过各个节点通告全网。这时候不单单我们可以随时在网络上查询这笔交易信息,以保证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而且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记录下了这笔交易信息。这时候如果转出比特币的人还想重复只用这枚比特币的话,就会被整个比特币网络拒绝哦。当然,如果这枚比特币的原主人不承认这笔交易,那么很简单,只要上网输入相应的信息,例如交易地址,哈希值等,就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查询到这笔交易的信息,公开透明的信息让谁都无法抵赖哦。

一般来说,区块链网络的信息打包时间是十分钟左右,而打包每一个区块的时候,都必须引用前一个区块的一些重要信息才能被网络视为有效合法的区块,因此这些区块的信息就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结合的链状结构。你如果想改变其中一个区块的内容,那么你就必须改变其后的所有内容。并且你的改动必须得到全网51%以上的节点确认才能生效。所以,当网络节点越多的区块链网络,想要篡改内容就越发的趋于不可能咯。

所以啊,这就从技术层面解释了,为什么比特币网络可以直接点对点传递比特币,而我们平常使用的互联网却不可以直接用邮件来传递小钱钱拉。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吗?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技术层面的问题,可以期待之后的文章,或者也可以回复或者私小鹿交流哟。当然,文章代表的只是小鹿的个人见解,如果亲有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可以留言与小鹿交流哦。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1:1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