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证明肯尼亚出土遗骨拥有中国血缘
8月2日,由中国、美国和肯尼亚的考古学家组成的团队在肯尼亚拉穆县的曼达岛挖掘出了拥有中国血缘的人骨遗骼,其中一人可能生活在郑和下西洋的时代。该小组负责人、来自美国的学者查普库辛巴在首届“古今中国与东非联系国际论坛”上宣布了这一消息。这一消息如一重磅炸弹,迅速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国内考古圈、众多考古爱好者仿佛被挑动起一股国外考古的兴奋神经,郑和下西洋的那段历史恍若眼前。
▲美国学者查普库巴辛正在为中国学者讲解曼达岛上的遗址发掘
库辛巴说,这是考古学者首次在东非地区发现具有中国血缘的古代人骨遗骸。参与发掘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朱铁权说,在曼达岛发现的这些人骨遗骸,具有东亚人独有的铲形门齿,同时经DNA(脱氧核糖核酸)技术鉴定,均具有中国血缘。朱铁权说,利用碳14测年技术所得结果显示,在3具人骨遗骸中,其中一人生活的时间与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基本吻合,另外两人生活的时代则相对稍晚。
曼达岛上发掘的城址规模很大,背后那棵老树被当地人称为“面包树”
传回国内的消息虽然短短数百字,背后却蕴藏着关于肯尼亚考古、人类学调查的一连串的故事。7月中旬,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张应强、副院长郑君雷等一行人前往肯尼亚,飞机先到达迪拜,停留两个小时候后飞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他们的目的地是肯尼亚的曼达岛,也是由美国、中国、肯尼亚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的发掘地。
非洲银行巨头标准银行正在关注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7月14日消息,非洲银行巨头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南非业务首席执行官Lungisa Fuzile表示,该行正在关注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对加密货币市场持谨慎态度。[2023/7/14 10:54:51]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老师正乘船前往曼达岛
神奇“郑和村”自称是中国水手的后代
肯尼亚曼达岛位于非洲北部海岸,其发掘从2012年就开始了,最早是由美国考古学者开展的,后来中国中山大学的师生、肯尼亚考古学者也陆续参与了发掘及整理工作。郑君雷告诉雅昌艺术网,他们在岛上发掘出了一座由石头垒砌的城,规模宏大,设施齐全,年代久远。从现存的遗迹来看,当时居住的人们曾经繁华一时。
曼达岛碧海蓝天、水清沙幼、温度适宜
不过在100年前,这座城被废弃了,发掘者推测,该城被废弃的原因应该是淡水资源不足,导致居民陆续离开了。具有中国血缘的明代遗骨也出自此岛,虽然出土这几具遗骨的墓葬没有发现随葬品,但是在岛上发现了不少中国瓷器以及货币。
这座被废弃的古城是砖石结构,所以至今保存较好
中山大学的老师正在勘查古城城墙
Cardano创始人:非洲可能是DeFi发展的未来:12月13日消息,Cardano创始人、IOHK首席执行官Charles Hoskinson透露,该公司的长期发展重点将放在非洲,并称非洲可能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发展的未来。(Cointelegraph)[2020/12/13 15:02:25]
此次的考古发现,无疑把“郑和下西洋”的漫漫旅途,又鲜活地唤回到大众面前,在郑和七次下西洋中,一共访问了36个国家,前三次几乎都是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最远也就抵达印度;而第四次下西洋,郑和船队绕过了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到东非的麻林迪,当时麻林迪的特使还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而第五次下西洋,郑和船队途径占城、爪哇,又一次抵达了东非的木骨都束、喇哇、麻林迪等地。
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郑教授说,除了遗址以外,最神奇的地方是,就在曼达岛旁边不远有一个帕泰岛,岛上住着1000多名“瓦上加人”,他们聚居的“上家村”被外界戏称为“郑和村”。瓦上加人自称是中国水手的后代,在600年前,一艘中国木船在岛屿附近触礁,几十名中国水手爬上岸,与岛上的黑人女子繁衍生子,遂有了后代留存。村民听祖上说,那些水手都是跟着郑和来的,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但是那时交通落后,根本没办法返回故土,所以就留下来了。
报告:非洲正在提高加密业务合规性:8月3日消息,FAFT夏季报告显示,尽管非洲对和恐怖主义融资的管控较弱,但非洲加密业务相关方正在竭力推进反法并努力与国际准则接轨,以此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目前,尼日利亚等国央行以成立加密技术工作组,并尝试制定加密业务合规法案。(Coindesk)[2020/8/3]
瓦上加人的五官、肤色与非洲本地居民有不小的差异
岛上的居民长相与本地的非洲居民确实有一定区别,比如肤色介于黑色和黄色之间,头发没有非洲人那么卷曲,身材骨骼也没有那么高大。
体质人类学家认为,从人骨测量、骨骼形态来看,瓦上加人不能算作典型的非洲尼格罗人种,而他们的鼻型、肤色掺杂了不少东亚蒙古人种的特征;还有一些语言人类学家曾经调查过瓦上加人居住的“上家村”shangga,他们发现如果用当地的发音来念“shanghai”,几乎和“shangga”是一模一样。
除了体型、语言,在很多传统和文化上,郑和村似乎也和中国更近一些,他们会将墓葬垒成圆形,并竖碑,这样的坟茔并不见于非洲,而且他们的墓碑方向全部朝向东方或者东北方;村民养蚕织布,和本地之前的渔猎方式截然不同,在饮食上,他们热衷于“炒菜”,这门烹饪技术似乎在非洲的土地上找不到相似的影子……
动态 | IBM将在非洲测试区块链农业系统:据cryptovest报道,美国科技巨头IBM周二宣布了其最新的区块链计划,将与尼日利亚农业初创公司Hello Tractor合作测试由分布式账本技术(DLT)驱动的作物管理系统。IBM将开发由DLT驱动的应用程序Digital Wallet,将有助于撒哈拉以南的农民减少收获后的损失。 该区块链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接收有关的天气条件,肥料和栽培相关数据的信息,帮助农民轻松规划作物收获。该系统将通过区块链、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预测收获的价值来奖励用户的信用评分。区块链技术可以跟踪农业活动,从而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可靠的24小时更新信息。[2018/12/12]
2005年,岛上一名叫谢里夫的女孩自称是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所率领船队的后裔,来到中国寻根问祖。当时很多媒体进行报道。现在不少中国人去了岛上,还与岛上居民合影留恋,回来的人都说那里的人对中国人极为友好,就像见到家人一样。
2005年,瓦上加的居民谢里夫回国寻根,接受新华社的采访
曼达岛旁的拉穆古城驴皮远销中国
郑教授说,其实从很早开始,中国的不少大学都有学者在肯尼亚一带进行考古学、人类学调查,而曼达岛之所以位置突出,是因为它所处的拉穆群岛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贸易中转地,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之间的联系。在距曼达岛不远的离岛上有一个拉穆古城,它是在公元12世纪左右,由当地班图人和外来的商人合力打造,商人有的来自阿拉伯半岛,有的来自波斯湾和远东地区。这个城镇从建立伊始就扮演着内陆和海运的中间人角色,对外输出象牙、木材,对内运进衣服、陶瓷、香料等工业制品,很快地在13世纪时于东非海岸的独立成邦中窜起。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非洲或利用区块链的天然土壤弥补金融服务缺陷:非洲,制造业的最后一站,却有望在区块链上扳回一局,利用其天然的土壤为区块链提供发展的平台。今日消息称英国在肯尼亚成立了第一家区块链银行,根据花旗银行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肯尼亚人对比特币的投资额已达到1630亿肯先令,对于新的“货币”需求不小。非洲,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使用加密货币具有天然的优势:1、主权货币的影响力较弱,社会动荡,政权更替频繁,而加密货币则剔除主权背书,相对而言更加稳定;2、政府监管政策较为欠缺,赋予个体的权利范围较大;3、基础设施的不便,让加密货币拥有其施展空间。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通讯公司曾经扮演“中心化”的角色,由于金融服务欠缺,人们常常利用手机话费进行交易。区块链、加密货币推行,无疑将为当地民众提供一个更加正式、可信、自主的平台。而“区块链银行”去中心化的特点,也很好的适应了非洲多中心甚至无中心的特点。动荡也意味着机遇,区块链银行可以是个很好的开端,让非洲欠发达国家实现国内金融新形式,带动更广的自治理,在国际上寻求更多的话语权。[2018/4/11]
▲拉穆古城全景,临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一个贸易繁荣的港口城市
1506年,葡萄牙入侵拉穆,拿下海运的主导权,并压抑拉穆的海岸贸易地位,小镇荣景不再。1585、1588年,拉穆等海岸城镇遭受土耳其的入侵,引发一连串的反抗行动,但被葡萄牙所镇压。一直到1652年,阿曼的回教君主协助拉穆W抗葡萄牙政权,终在1698年获得独立,成立共和政权,由Yumbe长老议会统治,开启拉穆的黄金时期。
拉穆古城的老建筑保存完好,但狭窄的巷道只能骑驴而行
在这段黄金时期,象牙、犀牛角、河马獠牙、鱼翅等贸易格外热络,拉穆经济日益富裕,兴建了许多拉穆式的回教型建筑。建筑采用珊瑚石和红树林的建材,不但不怕潮湿的气候,吸收水气之后,反倒变得更坚固,而能留存至今。作为东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殖民地,拉穆古镇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远离肯尼亚海岸的白色的岛镇被称作是非洲的“加德满都”。
拉穆古城的居民正在修补渔船,出海捕鱼是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
郑教授告诉雅昌艺术网,此次肯尼亚之行,不仅有重大的考古收获,对于中国考古学者而言,也是一次开阔视野,更是一次换个角度看世界。“我在当地的博物馆看到了以前的贸易线路图以及各国之间流通的商品,其实我们一直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过于狭窄了,在中国学者眼里,似乎这条路贸易的内容只有丝绸和瓷器,但是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交易中,各种奇珍异物都有,象牙、犀牛角、豹皮、龟壳、鱼翅、龙涎香等等。而且,我们一直以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贯通东西的贸易之路,但实质上它被划分为了很多段,每一段的商品、进行交易的人都是不一样的。”
当地博物馆的中国瓷器数量很大,应该是元明以来的贸易商品
现在,拉穆古城的旅游业代替了帆船制造业和农业,成为岛上的主要收入来源。岛上惟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驴。出岛,进岛如果不是骑驴就要乘船。狭窄曲折的街道只能供步行者或者是驴子来往。岛上共有2万多渔民居住,都是虔诚的穆斯林。郑教授说,随着现在非洲和中国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岛上的驴甚至会出售到中国,驴皮用来制作阿胶。
岛上随处可见的交通工具――驴
国外考古掀起热潮中国考古学越走越开放
中国考古学自上世纪20年代建立以来,一直处于一种相对闭塞的状态,当时的客观原因造成考古学者走出国门几为奢望,倒是国外很多的探险家、学者兴致盎然地来到中国,有破坏、有贡献;而中国考古学则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摸索着成长,步履维艰也成绩斐然。近几年,随着考古学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与国际接轨也成为了愈加迫切的诉求,虽然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曾说,中国考古学的田野发掘水平绝对居于世界前列,但国外不少先进的技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似乎也日渐成为丰富中国考古学的食粮。“我在肯尼亚看到美国考古学者的发掘方式,他们确实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按土质土色分层,然后一层层揭露;他们就是水平往下发掘,只是在记录上会有文化层的划分。”郑教授说。
曼布鲁伊遗址出土的明“永乐通宝”铜钱
目前,北京大学考古队员在肯尼亚有所发掘;西北大学在王建新老师的带领下,在哈萨克斯坦也展开了发掘工作;南京大学在水涛老师的主持下,前往伊朗;湖南考古研究所远赴孟加拉国;而中山大学在越南、以色列、英国等地都有考古工地。整个中国考古圈在国外考古的探索上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
曼布鲁伊遗址出土的永乐青花瓷片
郑君雷教授说,这次去的时候其实有点惴惴不安,因为正赶上肯尼亚大选,十年前的肯尼亚大选就因为种族冲突死伤1400余人,而这次大选似乎也不太顺畅,现在当地的华人公司都让员工屯足了两个月的干粮,以防大选期间动乱,可以足不出户保个平安。
而他们入住的曼达岛虽然温度在17度左右,很是宜人,但岛上的酒店全是四面通风的棚子,外表看似简陋,里面倒装饰得很是现代化,家私、电器一应俱全,“晚上睡在床上,有帷帐罩着,不过四周都是通的,住惯了房子,我们还真觉得有点怕。”郑教授说。
中山大学师生住的地方外表看起来就是个简陋的棚子
棚子的内景很是现代化
中山大学师生于8月初陆续回国,在采访结束之时,郑教授还唏嘘地感叹:“就在我们回来那几天,肯尼亚选委会高官遇刺,飞机落地到中国,我们才踏实了,想想都有些后怕。”不过对干考古的人来说,硬着头皮也得上了,有时候不是人选地方,实质上是地方择人。
(除标注外,其他图片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师生拍摄)
作者:梁侨
编辑:陶一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