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比特币中国暂停交易,互联网金融出路在哪?

文|孟永辉

继ICO被定性为非法集资之后,国内数字货币市场一直处于消极发展的状态。近期又有消息称国内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将会被关闭,比特币中国于9月14日宣布将会暂停新用户的注册,并将会在9月30日停止所有的交易。

尽管很多人认为比特币中国的关闭与ICO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有些巧合,但是随着更多数字货币平台加入关闭的行列让人们开始相信国内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关闭不再是空穴来风。随着关闭风潮的持续蔓延,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内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关闭浪潮将会持续。

数字货币版块持续出现问题让原本有些暗淡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更是雪上加霜,有关互联网金融到底要向何处去的讨论更是一浪高过一浪。那么,在P2P、数字货币、网络信贷轮番出现问题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还会好吗?

市场调整加剧,互联网金融正在面临最严峻的时刻

对于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数字货币平台纷纷关闭都在说明互联网金融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调整,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将会向何处去的现实拷问。同“互联网+”时代的其他衍生品一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比特币哈希率达到 321.15 EH/s 的历史新高:金色财经报道,Watcher.Guru发推表示,比特币哈希率达到 321.15 EH/s 的历史新高。[2022/10/6 18:40:35]

回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飞速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转移。而互联网所带来的去中间化的效果则是让原本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能上线项目或者获得的资金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渠道便可以轻松实现。

用户流量的积累、金融领域审批环节的消减开始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的金融机构都在向与互联网相关的领域靠拢。一个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全新金融发展时代就这样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增加了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但是它同样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其中风险控制的减少和缺失对于其长远发展来讲则起到了相当致命的影响。由于流量不断集中和迁移,为了解决庞大流量带来的巨大需求,互联网金融平台需要开发足够多的项目进行匹配,但是项目的风险控制又是无法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的。

澳大利亚: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监管是新当选政府的三大优先事项:金色财经报道,Bitcoin Archive发推称,澳大利亚政府表示,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监管是新当选政府的三大优先事项。[2022/5/24 3:37:07]

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上线足够多的项目,不得不放松对于项目风险评估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很多项目带病上线,而当用户选择这些项目之后,一旦项目运营出现问题,用户的权益将会受到损害。这些问题的持续出现,最终让互联网金融变成了一个风险较高的存在,于是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调整便开始出现。

这种调整首先发生在市场层面上,P2P平台的跑路、网络信贷乱象的持续出现、金融运作的不安全等问题不断出现,最终让越来越多投资者在互联网金融端口的利益受到损害。市场层面不断出现问题,最终造就了政策监管的出台,一场有关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整治拉开大幕。

随后,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出现倒闭,有关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调整开始拉开大幕。然而,这场调整并没有因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关闭浪潮而结束。随着ICO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有关互联网金融更加深度的调整已然开启。庆幸的是,以京东众筹、聚米众筹、苏宁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从风险控制上严格要求,而且从众筹的多面性上进行创新,不仅仅只是从事金融的业务,更多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真正让金融了回归到支持实体经济的本源上,并由此开启了一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全新方向。

摩根大通:比特币第一季度散户资金流入量有望超过机构:金色财经报道,摩根大通策略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本季度迄今为止机构资金流入明显减少,比特币散户投资者正在追赶。比特币散户资金流入量有望在第一季度超过机构。摩根大通估计,本季度到目前为止,散户投资者与机构的资金流入量并驾齐驱,散户投资者已经购买了超过187,000枚比特币,而机构投资者大约购买了172,684枚比特币。据悉,机构资金的减少可能是导致比特币未能保持在60000美元以上的原因之一。但是,所有人的目光目前都集中在散户的参与度上,尤其是考虑到最近几天美国新一轮的刺激措施出台。[2021/3/16 18:47:30]

回归生活,互联网金融的生活化或成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命运多舛,除了它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始终都是困扰着其发展的最大问题。发展与控制这两个有些相左的字眼始终困扰着互联网金融字眼,但是如果金融能够回归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那么金融的发展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地落地。

分析:随着交易员看涨 CME比特币期权交易量上涨300%:周三,随着投资者买卖看涨期权,CME(芝商所)的比特币期权交易活动激增。Skew数据显示,CME当日交易价值4,800万美元的期权,为7月28日以来最高单日成交量。这一数字较周二的1200万美元增长了300%。Skew分析称,CME期权表现强劲,成交量飙升主要是由于看涨期权活动增加。(Coindesk)[2020/10/8]

纵观出现问题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一个共性就是脱离了实体经济本身,仅仅只是以金融的逻辑在进行运作,而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去中间化,又让它们疏于对风险的控制,最终让金融行业的运转处于脱缰的状态,从而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

因此,金融必须回归生活本身,真正将金融看做是一种支撑手段,再从其他方面对金融项目提供真实的支撑,促进金融项目的成功运作,这样互联网金融或许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未来的发展方向——让金融回归到它最原始的本质,让它与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多联系,这样互联网金融才能接地气,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

声音 | Real Vision的联合创始人:比特币已成为“退出现有金融体系的一种选择”:据Ambcrypto报道,在接受?podcaster Peter McCormack?的采访时,Real Vision的联合创始人兼高盛股票和股票衍生品的前负责人Raoul Pal表示,不认为比特币最终会取代传统市场,但对未来涉及密码学和加密货币的系统充满希望。根据经济学家和投资策略师的说法,目前的全球金融情景已经推动了比特币的所有权。最大的加密货币成为“退出现有金融体系的一种选择”,这使得它非常有价值。Pal补充说,他对平行比特币世界很感兴趣。[2019/8/21]

回归生活、回归实体,或许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回归生活能够让金融成长的土壤,投资者的投资才不会如石沉大海,投资者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实时再现,并能够知道自己所投资项目的运转情况,不再因为投资没有落点而担忧,另外,投资者的参与也能够对项目运转进行实时控制,真正实现项目风控的实时同步。

回归实体能够让互联网金融告别盲目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的问题,真正让金融发挥支撑作用。将互联网金融的每一个项目都与实体项目一一对应,通过对这些实体项目进行风险控制来减少互联网金融项目的出险概率。回归生活,互联网金融的生活化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能够减少浮夸,让金融真正实现落地。

大调整下,互联网金融生活化的方向在哪?

互联网金融市场遭遇到的监管困境都在让其陷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当中,这个调整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着未来互联网金融到底能够走多远。在这样一个大调整的时期,互联网金融生活化的方向到底在哪呢?

以科技为切入点,互联网金融与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度联系。毋庸置疑,未来我们的生活将会与科技发生更多联系,人们生活的科技化将会成为未来生活的主要特征。科技在与人们生活产生联系的同时,同样会与互联网金融产生联系,于是,通过科技这个突破口,互联网金融能够与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加深度的联系。

借助大数据的手段,我们能够实现商品购买当中的商品找人,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我们同样能够按照这样一种逻辑实现项目找人;借助智能科技,我们能够实现一些标准化操作流程的机械化作业,通过代替人的劳动来实现整个行业效率的提升,而互联网金融同样能够借助智能科技来减少传统时代人工调查等方面的弊端和问题,让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效率更高,运转得更加科学……

通过科技这个媒介,互联网金融能够与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支撑人们的生活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科技进入到了金融本身,金融反过来又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将人们的生活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进行表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生活化。其实,通过将人们的生活用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进行表达,才能实现金融与生活的完美融合。以蚂蚁金服为例,我们日常的消费、缴费等情况能够通过量化的形式累计成为芝麻信用,而芝麻信用又能够反过来应用到生活当中的其他方面。这种生活与金融相互可以自由转化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生活化。

所以,在互联网金融发生调整的当下,将人们的生活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进行表达,互联网金融又能够反过来转变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样,金融与生活才是两个能够实现自由流通的元素,两者之间才能真正实现完美的融合与统一,互联网金融生活化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前有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后有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关门,这些事件都在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发生着深刻地调整。无论互联网金融如何调整,金融生活化将会是未来的一个主要方向。随着科技的生活化,生活的金融化,互联网金融的生活将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而由此引发的全新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时代终将来临。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媒体人,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多年,长期关注行业研究。全网覆盖粉丝数20万+。专栏覆盖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自媒体、百度百家、新浪看点、简书、知乎、UC、艾瑞网、界面、亿邦动力网等多家平台。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53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