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崔玉涛、于莺等纷纷离职创业,聊聊医疗大V的职业后半程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医疗大V圈是个讲“出身”的地方,新浪微博医疗频道1200多个认证专家里边,有1/4挂着协和医院或者曾经挂着协和医院的认证;另外一些,多是靠发锥子脸、气垫胸吸引关注的营销号;再剩下点中医养生和针灸推拿博主,粉丝也不到100W人。

崔玉涛、段涛、于莺、龚晓明、张强、欧茜……在梳理中国网红医生图谱的时候,发现这些网红医生们或多或少地互有交集。有的是线下的好友,有的在共同的微信群里还聊过几句,是不见面的网友。

这当然一方面说明医生这个圈子小,医疗大V的圈子就更小,所以医生们往往相互认识,即使不认识,也互有投契;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生这个群体,这两年确实没红什么人,该红的都红了,红了的都相互认识,没有新人需要拉出来露露脸。

这两年,从公立医院离职也好,以多点执业退出来也好,医疗大V们离职创业的越来越多。创业讲“原始积累”,原始积累即有辛辛苦苦在公立医院干个十五二十年攒下的,也有做网红时候拿到的打赏、走穴辛苦钱,再加上经纬、红杉、联想之星们争抢着投下的A轮,钱是不缺的;人从哪里来呢,当然有从医学院一起厮混上来的老朋友老伙计,也有慕名而来的年轻人。

讲出身,拉团队,拿风投。医疗大V圈和互联网圈越来越近,和互联网圈也越来越像。

一不小心成了网红

人的命运,既要靠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医疗大V圈这两年没红什么人是有原因的,因为医生们发声的平台已经基本确定——微信微博自媒体牢牢占据了头部的流量,没有推新人的动力。像今日头条这样花5000万挖大V的做法,也没见有医疗领域的大V出来说自己被挖了。一句话解释就是出名靠自己,成名靠平台,没有孕育红人的平台,自然就没有新的医疗大V出现。

ETH 2.0总质押数达到2558.89万:金色财经报道,数据显示,ETH 2.0总质押数已达到2558.89万,为25588873个,按当前市场价格,价值约474.98亿美元。此外,目前ETH 2.0质押总地址数已超84.62万,为846157个。[2023/7/12 10:49:02]

BCG和丁香园合作推出的“医生互联网影响力报告”详解了中国网络交流平台的运作模式演进路线,可以作为以上判断的佐证。

报告说的是,2010年以前是博客社区阶段,综合平台代表天涯、猫扑、豆瓣讨论的多是热门话题,专业性一般,医疗不是重点讨论领域,所以产生不了医疗大V。

到2010年之后,进入微博时代,极度需要意见领袖,各领域的大V被挖掘出来;加上知乎、果壳、丁香医生一众垂直细分网站崛起,医生们有了讨论专业问题的环境,才有了第一批医疗大V。

到了2014年之后,微信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微信公号等一系列自媒体平台升级了医生们的表达方式,更深度的、多元的内容呈现出来,医疗大V逐渐进入稳定发展期和粉丝收割期。

资料来源:BCG、丁香园报告

BCG和丁香园的报告没提到的是,2010-2014年间,也是中国移动医疗领域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期间,上百家移动医疗公司拿着投资人的巨额资金来补贴高质量医疗内容生产者,医疗大V们空前活跃。

以春雨医生为例,动脉网在内容领域打响第一的“解读春雨医生报告”系列中指出,春雨医生在2014年就拿出了超过2000万来鼓励医生,提升医生的黏性,构建护城河。其他如微医、好大夫在线等平台在补贴医生方面也不遑多让,医疗大V们彼时是名利双收。

欧盟可能会让银行更容易持有稳定币:金色财经报道,欧盟委员会希望让商业贷款人更容易持有稳定币和代币化资产,此前立法者推动阻止加密货币的持有,作为更广泛的银行改革的一部分。泄露的文件试图缓和欧洲议会采取的强硬立场,此前,欧盟立法者表示,他们希望看到禁止性限制,以阻止加密货币的动荡蔓延到商业银行系统。他们的计划包括给予加密货币1250%的风险权重,意味着对希望持有数字资产的银行施加最大可能的资本要求。

但根据最新的提案,将任何价值与黄金等非实物资产挂钩的稳定币的风险权重降至250%。基于法定货币(如美元)的代币化资产和稳定币将被视为与基础工具相同,除非有额外的信贷或市场风险。

该提案与即将出台的《加密资产市场条例》(MiCA)相一致,该条例将于2024年7月生效,将对稳定币发行者进行监管,并要求他们持有适当的储备。[2023/5/24 15:22:03]

都说“成名要趁早”,其实医疗大V也一样。现在微博上挂着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沃医妇产名医集团联合创始人头衔的龚晓明说,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全国十大网红医生”。龚晓明出生于浙江台州,这句话也是冲着台州当地媒体说的,确实是真情流露。

龚晓明2000年就接触了互联网,当时他已经在协和医院做了三年的住院医。那时候很多人对协和医院的病例数据很感兴趣,龚就开始在网站上分享一些行业信息和知识。一开始网站全靠自己自学网页软件搭建,还注册了域名,直到2003年,购买了一个外部的CMS内容管理系统,网站才真正成型。

走自己搭建网站这条路的还有丁香园的创始人李天天,李天天是吉林人,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读研究生时创办了丁香园,起初是为了给医学人士提供专业文章信息检索。那时候也是2000年。到2006年丁香园开始商业化运作,李天天也红了,只不过不是作为医生,而是作为互联网创业者。

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数量为18424笔:金色财经报道,BTC.com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数量为18424笔,全网算力为352.54 EH/s,24小时交易速率为3.40交易/s,目前全网难度为48.71 T,预测下次难度下调0.28%至48.58 T,距离调整还剩13天15小时。[2023/4/21 14:17:07]

他们为什么红?

新浪微博医疗频道里边,排名靠前的一百多个ID里,除了协和医院的特别多之外,话题领域在妇科、儿科的也特别多。

究其原因,自然与平台用户属性不无关系。微博作为公共话题平台,有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MAU达到3.4亿,女性用户在数量和活跃度上都超过男性,妇产科、育儿等话题讨论度高也顺理成章。

另外,妇产科、儿科的内容不是重复利用型内容,每个新手妈妈在备孕、育儿时需要的指导不一致,妇科、儿科大V们持续活跃,把持了头部的流量。

新浪微博医疗领域部分大V资料

《晁错论》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话放在医疗大V身上也成立,除了有好话题之外,勤奋度也格外重要。

“育儿男神”崔玉涛马上就是五十五岁了,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他现在挂着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院长的头衔满世界参加活动,成了空中飞人,微博微信还雷打不动地更,抽空还要考虑下育学园APP是不是该自己干电商,担心公司的发展方向。

如果崔老师没有离开体制的话,按医生的成长轨迹,本硕连读8年,住院医三年,开始做手术、写论文、评职称,到五十五岁可能干到正高,正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可以每天不慌不忙地看看门诊,等着代表们挨个上来表示关心,收入、地位都差不了。

跨链互操作项目Sygma上线测试网:金色财经报道,跨链互操作项目Sygma宣布测试网上线。Sygma测试网将支持ERC20、ERC721和通用处理程序在Goerli(Ethereum)、Mumbai(Polygon)、MoonbaseAlpha(Moonbeam)网络上运行。参与的开发人员将能够将SygmaSDK集成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并执行上述操作。[2023/2/16 12:09:59]

但是你看崔玉涛,书写了十几本、上了电视节目、跟明星互动、微博粉丝涨到了六百多万、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比正高挂职的医生们声量还是要大些。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外号“段爷”的段涛也五十出头了,他今年一月份从上海第一妇幼保健院院长的岗位上辞任,蛰伏半年之后宣布出任微医妇儿医联体总院长,对微医妇儿医院合作机构的服务环节作监督、管理和指导。8月份,移动医疗公司安心医生宣布与段涛院长合作,打造中高端社区连锁诊所。同时,段涛还兼着妇幼保健院的门诊。

段涛可能是最晚一批进入微博的医疗大V,他在2014年才由于一个“偶然又必然的半推半就的机会”开始写微博,从零星的回答问题和感悟开始,“比月经还准”,非常规律的每周两到三篇文章。段涛大夫微信公众账号月均更新的文章数量是22篇,每篇的字数和信息量都不低。喜欢他的读者在文章下面给他留言,他有时还会亲自回复。

医疗大V们基本都具备崔玉涛和段涛这股子勤奋劲。“医生互联网影响力报告”里,新浪微博高影响力医疗大V年均发帖频率最大值是2493篇/月,中位数是29篇/月。一句话概括就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

SUSHI涨至1.42美元,24小时涨幅24.17%:金色财经报道,SUSHI涨至1.42美元,24小时涨幅24.89%。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2/10/14 14:27:24]

离开体制之后

段涛宣布辞职之后,不少人开始“劝降”他,价码是高薪和股份,只要他一签字,很快就会进入财务自由状态。但是段涛选择“不站队”,要打造妇儿医院管理体系,为医生同行提供实现职业理想的平台。

相对来说,四年前离职的于莺在当时就没有这么有底气。

微博ID名为“急诊科女超人”的于莺从2011年10月开始在微博上叙述院内趣事、生活见闻,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颠覆医生严肃刻板形象成名,微博粉丝从零增加到两万只用了二十几分钟时间。2013年,于莺宣布从协和医院离职,彼时她的粉丝数是276万,超过了众多公众人物,被看做是医生的代表。

但是,网络上的走红不代表现实里的话语权。于莺离职之后想创办自己的诊所,并到考察了三个月,想学习的全科模式。

当年8月,于莺和张强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张强去上海参观一家即将开张的私立医院,隔着马路就看见挂在医院门口的横幅:“欢迎于莺、张强大夫莅临考察,共同开创中国医疗改革新局面。”

于莺当时想的是,自己就是想干点自己的事儿,和改革扯不上边。

不过,于莺自己想干的事儿最后也没干成。她就选定的地址向辖区内的卫生局递交材料之后,被直接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当时北京北五环到东五环统统没有允许开办私人诊所的规划。

被拒绝之后的于莺在微博上吐槽:“接受正规8年制医学教育的博士毕业生,在大型三甲医院工作12年的大夫,想通过正规途径办个正规的诊所怎么那么难?”

最后,于莺还是选择了与美中宜和合作,以合伙人的身份入股,担任美中宜和医疗集团综合门诊中心CEO,从医生职转变为管理职。

三年之后,于莺重拾“梦想”,从美中宜和辞职,宣布要做大众消费得起的社区连锁诊所。在美中宜和这三年,于莺完成了一个医生向职业经理人的转变。

这种转变有多难呢?同样是从体制内离开的欧茜深有同感。欧茜2015年末从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离职,筹建知贝儿科诊所,到今年正式开业,并打算向珠三角扩张。

她认为从体制内离开创业需要克服三点。一是公信力,患者只信有公立医院背书的医生,很难通过网络把医生引流出来;二是团队问题,公立医院有公立医院的好处,医生们舍不得挪窝,即使招到了足够的人,团队之间的磨合,团队的管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是资金的因素,医疗本身是一回报周期长的领域,资金是医生创业非常大的一个瓶颈。

不过,欧茜还是劝慰要离职创业的医生“遵从自己的内心”,大胆去尝试。

汇入创业者的汪洋大海

这两年,医生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创业的也越来越多了,部分还没有创业的医生也“人未走,心已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医疗大V们的创业经历也被反复咀嚼,当做医生创业的避坑指南。

各类诊所,成为了从体制内离职的医生最佳选择。针对医生离职创办私人诊所的现象,有人称之为“诊所潮”。

诊所潮的推动者还包括和这些医疗大V一起成长起来的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公司,包括春雨医生、丁香园、微医等。

春雨医生在2015年5月宣布于全国5个重点城市开设25家线下诊所,线上加线下的全流程医疗服务。并定下了2015年底将在全国50个大中型城市拓展至300家诊所的目标。当然,如此体量,春雨医生不会全部走自建的路子,而是自建、合作、托管、加盟四种方式结合起来做。

丁香园在2014年宣布线下诊所筹建计划,2016年1月,其第一家诊所正式在杭州落地,半年之后第二家也正式开业。到今年8月,丁香诊所的第三家门店在福州仓山开业。丁香诊所全部采用的是自建模式。

互联网医疗把目光转向线下,是期望建立起线上线下服务的闭环,完善自身的商业模式。

诊所潮背后,资本们也没闲着。比如于莺此前任职的美中宜和综合门诊中心,背后就有高瓴资本的助力;欧茜参与创办的知贝儿科,也在今年7月份拿到了红杉资本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高瓴资本此前投资过百度、腾讯、京东、滴滴等一批互联网公司,是一个超长期价值投资者;红杉资本采取的是投海战术,医疗领域案例包括华大基因、安琪儿医疗、康盛生物、康大预诊、方润医疗等,对连锁诊所的关注尚属首次。

医疗到底还是吃政策饭的。今年5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社会办医提出三大举措。第一条就是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和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康复护理专业机构,促进有实力的社会办中医诊所、门诊部等跨省市连锁经营。

到8月8日,国家卫计委再印发《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通知》提到,要进一步简化医疗机构审批程序,对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同时拓展社会投资领域,推动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发展。这些,都被看成是诊所热潮中的有利因素。

当然,投资最终还是看人。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微博微信平台的话,这批医疗大V们的职业路径会是怎么样呢?欧茜私底评价自己私底下是一个精力充沛、内心强大的人,门诊下班之后即使很累还是会挤出时间写微博,还要面对网络上的喷子和负面声音,“同事都比较佩服”。段涛也说过,时间就像女人的事业线一样,挤一挤总是有的,所以才能做到持续的高质量的产出,这才有了让小医生们引以为教科书的医生日记、院长日记。

机会永远留给等待和忍耐的人。医疗大V们十几年前就在写书、上电视,早就有良好的储备,微博、微信只不过加快了红的进程而已。他们勤奋坚持,不满足现状,敢于打破安全区,愿意拥抱变化,这才是他们红的本质。

诊所潮之后,医疗大V们汇入了创业者的汪洋大海,他们职业生涯的后半程才刚刚开始。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动脉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0:49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