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问题是阻碍加密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被称为加密世界的圣杯,以及区块世界的通行证,具有极大市场空间,已有数百家公司在尝试解决,同时数字身份亦能解决数据安全问题,数据泄露、滥用已成为日益威胁人们生活的恶魔之门,本文带你了解身份问题的发展历程以及区块链数字身份的最新发展。
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加密货币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发挥关键作用,而目前,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已成为瓶颈。传统的身份识别是一种工具,使公民能够利用当前的经济体系,并认证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经济和数据活动转移到网络世界,并被几大主流平台握在手中。现在,主要的寡头垄断者正在利用数据和身份,试图更透彻地了解未来人类可能想要或者不想要什么服务。人类是否可以信任寡头垄断者,他们故意给的数据是否可以不作恶?
一、身份问题
自主身份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引人注目。一个人可以在利用经济体系的同时保护自己的身份和数据的观念。
开放金融,就是经济体系的一个例子。开放金融的前提是,来自任何司法管辖区的人都可以利用开放式网络并具备参与金融的能力。
然而,有数百万人在场外等待寻找机会但无法参与。为什么?因为,在数百万人成群结队从这个开放网络中受益之前,必须解决身份问题。
二、历史和瓶颈
认知革命激发了理性主义,同时改善了人类的协作。部落之中,交流“信任”的最早方式之一是通过珠宝和纹身。随着部落的扩大,“信任”的能力也在强化,敌人有能力造出能穿破“村庄”界限的珠宝。
数字身份管理服务商Linktree推出新的Marketplace目录:6月8日消息,数字身份管理服务商 Linktree 推出新的 Marketplace 目录,供用户浏览其平台合作伙伴和集成。该目录旨在提高其合作伙伴的曝光率。此外,Linktree 还推出了 Link Apps,将 Linktree 合作伙伴的数字体验和服务嵌入到平台访问者中,包括 NFT 画廊、游戏发布、音乐、社交媒体页面,以及直接在用户的 Linktree 登录页面中购物。新的Marketplace还将作为合作伙伴LinkApps的目录。
此前报道,5月17日,Linktree宣布与OpenSea合作推出全新NFT功能NFT Gallery,允许创作者展示他们的NFT并围绕所有权建立一个社区。[2022/6/8 4:11:04]
在罗马帝国时期,书面记录的技术进步与经济一起指数增长。他们开发并创建了书面文件系统,以识别和跟踪房屋所有权、企业或欠款。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扩大信任的能力也在增加。
在19世纪后期,政府发布了照片识别的方法以及跟踪记录出生、教育、所有权或企业的文件。
与此同时,银行和商家创建个人借贷活动手册清单。这个清单在城镇内共享,作为追踪借款的方式。逐渐增多的清单,成为建立“信用局”的一项强制功能。这种新的信用体系可以跟踪债务、支付历史、信用记录和信贷使用情况。
照片身份、纸质记录和信用的结合创造了现代身份系统,至今仍被使用。
这套系统帮助政府识别其公民、公民贡献以及他们融入社会的方式方法。而企业也有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去“信任”以及“参与”经济活动。最后,这套系统使公民有能力参与经济活动并融入社会。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明,现代身份认证系统已经开始达到其突破点。
数字身份管理服务商Linktree与OpenSea合作推出“NFT Gallery”:5月17日消息,数字身份管理服务商Linktree宣布与OpenSea合作推出全新NFT功能“NFTGallery”,允许创作者展示他们的NFT并围绕所有权建立一个社区。
Linktree表示,此次“NFTGallery”产品的推出将让创作者用一种创新方式策划数字身份,用户不仅能在Linktree上展示他们的NFT,还可以添加OpenSeaNFT集合URL生成预览,然后连接他们的Metamask钱包以验证NFT集合所有权。
用户在Linktree上连接Metamask钱包后最多可以展示6个NFT,也可以点击直接进入OpenSea以查看和购买可用的NFT并将其用作Linktree上的个人资料图像或背景。此外,Linktree还引入了一项全新NFT锁定功能,允许创建者使用智能合约地址锁定他们的链接,只有拥有来自特定集合的NFT的用户才能通过连接他们的钱包来解锁链接以证明所有权。[2022/5/17 3:23:01]
三、异质身份的诞生
与认知革命类似,互联网降低了协调成本并激励了新的用户行为。人们在寻找更新更快捷的业务方式,而不是依赖于过时的系统。无论是找房,还是共享出行,抑或是通过社交网络连接或是远程工作,这些平台降低了协调成本并构建了巨大的网络效应。这使得谷歌,Uber,Facebook或Microsoft等大型平台成为大型数据聚合器,同时知晓了有关其用户的更多信息。
由于这些更大平台的依赖,数字身份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转变标志着异质身份的诞生。异质身份,指的是,一种身份可以被分割成特定的用户行为。我将身份分解为三类:传统身份,信任证明网络和托管身份解决方案。
Cobo钱包联合创始人神鱼: 在未来每个人诞生之日起就有数字身份和数字资产:8月17日,由Alchemy pay主办的2020区块链生态合作大会在上海举行,INNOVERVIEW创始人尹宝娟连线采访F2Pool联合创始人、Cobo钱包联合创始人神鱼,在题为“区块链生态发展和场景:从矿业到钱包”的主题采访中神鱼表示,数字化资产已经成为人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每个人诞生之日起就有数字身份和数字资产,所有的用户行为都将被数字化。[2020/8/17]
基于网络的证明
我们可以将Facebook,Twitter,谷歌和Snapchat分在一组,作为交换数据服务的平台例子。当我们免费使用这些平台时,他们会收集我们的使用情况、在线行为和元数据等数据,以便他们可以定位相关的广告和服务。这些平台聚合了足够的数据,也就成为“身份验证”代理。通过身份验证,应用程序可以轻松跟踪真实用户,同时提供对数据的访问权限。
因此,在这方面,身份不仅成为验证个人的手段,而且还收集有关用户行为的数据。这些数据在用户手中非常有用,但在平台手中却很危险。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我们的在线身份可能会像Facebook的“剑桥数据泄漏”丑闻中那样,被实体用来对付我们。
托管身份解决方案
这是企业在封闭的IT网络基础架构下的一种管理身份解决方案。
自WindowsNT发布以来,管理员可使用能存放身份和登录信息的目录服务。目录服务的背后是LDAP协议,这是一种开放协议,大多数目录应用程序都使用该协议。
动态 | 加泰罗尼亚区块链战略概况:尚处早期,涉及数字身份等多个领域:西班牙自治区加泰罗尼亚政府创新和数字经济总监Daniel Marco近期接受采访时对于该地区的区块链战略SmartCat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我们正在学习如何应用区块链,并且正在测试这项技术的技术和治理。目前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追溯农产品,以及认证文凭。此外,数字身份也是我们区块链战略的一个关键项目。我们正在努力开发一个开源系统,并将其提供给社区。然后,我们将成为治理的一部分。同时,我们将确保所有治理都完全合法并提供信心,因为政府还需要下定义,并形成流程和法律框架。Marco还补充称,区块链战略是国家数字战略的一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识别可以改变我们社会的技术,我们已经确定5G、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是主要支柱。这意味着我们正在努力采用并加快采用这些战略,对我们的公民产生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在当地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来建设新经济也是当务之急。吸引大公司的投资也很重要。目前是真正的早期阶段,我们有76家公司的核心业务中使用区块链技术。我们正处于开发概念验证的阶段,在这方面,我们离研究中心和小公司更近。(Cointelegraph)[2020/1/15]
这就使得任何规模的公司都能够无缝地同步用户数据和部署应用程序,并且可以基于云的身份以及一套云产品来更轻松地管理远程工作人员。
当然,这也使黑客能够部署复杂的网络钓鱼攻击,从而危及工作凭据。正如我们在最近的Equifax案中看到的黑客攻击那样,有价值的信息可能会被黑客入侵,从而危及人们的生命。
动态 | 政府应关注数字身份系统和本国货币的数字化:据欧盟区块链论坛官网消息,欧盟区块链论坛(EUBF)发布了最新报告,报告强调区块链技术将在政府机构内发挥巨大潜力,政府部门应主要关注两件事情:数字身份系统和本国货币的数字化。[2018/12/7]
四、机遇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已达到计算时代关于“身份认证”的沸点上。我们已经将互联网从2005年的10亿用户扩展到2019年的32亿。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呢?ShapeSecurity最近发布的一份网络安全报告显示,登录零售商网站的人中有80%到90%是使用被盗数据的黑客。对于业务和用户来说,把自己的数据托付给大公司,都是非常危险的。
而与此同时,中本聪共识算法的发明,引发了加密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从去中心化金融到身份认证用例的“寒武纪大爆发”。正如JoshWolfe所说,“我们必须遵循进展的自然顺序。”如此,我们将被引导到基于加密理论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今天,基于区块链识别系统的问题在于,他们从单一角度解决身份问题。这可能适用于特定用例,例如试图从自动售货机中取出啤酒。它无法解决利用开放金融或博弈等经济体系的能力。例如,一个人在Dharma贷款,需要贷款抵押高达150%。
现在,想象一下,基于身份的解决方案,是否可以跟踪“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偿还贷款的速度”。承销商可以使用这些数据以较低的成本为借款人承销贷款。
因此,我认为企业家要解决的身份认证问题,不应该考虑我们当下生活的世界,而应该考虑我们将要生活的世界。当经济体系发展时,身份也在进化,因此,项目应聚焦于未来用例。
五、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
去中心化未来的身份将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有数百家公司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来自传统企业的微软,IBM,RSA,还是来自加密行业的Blockstack,Coinbase,Uport。最终,我们将看到几个平台赢得胜利,因为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更加去中心化的世界。我们的身份将根据不同用例而进一步分离。
我们需要重新构想身份:不是将其视为一种识别我们身份的方式,而是通过我们对协议或经济所做出的贡献来确定。这可以鼓励善行,同时减少恶行。
这将创造出一些“工人”的经济体,在这些经济体中,没有确定身份的工人,但经济体中的所有人都会对整体经济起到同样的作用。这可能是我们以后将生活的世界,但为了让它实现,我们需要了解可用的解决方案类型并量化影响。
去中心化网络验证
去中心化网络验证使用户能够对其他应用或服务进行身份验证,而无需放弃个人信息。
有趣的是,Coinbase最近收购了一家分布式系统,就是为ClearProtocol构建身份解决方案。
这次收购的前提是,如今的大多数身份解决方案都很无聊:必须下载Chrome扩展程序、创建钱包、为钱包充值、签署交易……这些是最大的障碍之一。Coinbase已有超过2000万真实身份识别的用户,它拥有丰富的身份数据,可用于去中心化财务等新领域。
Coinbase计划推出类似Facebook的开发工具包,以允许其他dApp和服务来无缝与之整合,也可以减少摩擦并允许用户在dApp和服务之间无缝迁移。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在关注增长的同时获取和留住用户将更容易。这会将身份从“验证个人信息”转变为“验证个人信息和金钱”。这种转变将带来新的应用程序和服务,这将创建加密货币的新商业模式。
生态系统方法
Blockstack的愿景是允许用户只进行一次身份验证,而不必在浏览互联网时再次进行身份验证。它们有四个组件,使用户能够无缝地进行身份验证并保护数据。
第一个组件是StacksBlockchain,它为网络提供全球共识。用户可用它的堆栈代币购买用户名、执行智能合约功能或连接到存储器。
第二个组件是Gaia存储系统,使你的所有数据存储到加密的私人数据存储器。这些存储器可以托管在你的硬盘驱动器或云提供商上。
第三个组件是协议本身,用于验证用户拥有的身份和Gaia存储的位置。
第四个组件使开发人员能够轻松整合Blockstack开发工具包到其核心应用程序,允许无缝登录功能。
Blockstack团队正在采取一种方法将区块链本身的整个堆栈构建为最终用户体验,同时顾及身份认证。
基于协议的方法
微软正在引入身份覆盖网络的开放标准。ION是一个建立在比特币区块链之上的开放协议。ION网络是一个通信的批处理层,用于管理和锚定去中心化身份认证。DID是不可变文档,以唯一ID表示,可以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
微软选择构建Layer2解决方案,以便实现吞吐量最大化并避免使用共识算法。它使开发人员能够构建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同时提供通用的确定性状态解析。
诸如Cloudflare之类的公司可以运行ION节点并将数据无缝地锚定到比特币区块链,并向最终用户收取象征性的费用。
其他解决方案
Formatic以开发人员为中心,为开发人员提供工具,使dApp能够无缝地为用户提供支持。他们通过允许用户仅使用传统电话号码登录和使用dApp来实现此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摩擦,并且可以快速将用户连接到dApp上。它还允许用户在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之间转移时能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与OpenSea,SetProtocol,Zerion等集成。
Uport也是一个建立在以太坊协议之上的有趣的解决方案。它为dApp提供自主钱包和单点登录服务。它允许Web2.0和Web3.0中的应用程序无缝集成,同时提供发布和重用凭据的功能。他们在iOS和谷歌Play商店都有应用程序,可以与MeleonPort,Gnosis,Status等一起使用。
HumanityDao是一个基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身份解决方案。这是第一个将治理和普遍基本收入整合到身份验证过程中的身份识别系统。使用受其用户监管的身份系统可能会有一个有趣的价值主张。我们正处于HumanityDao发展的早期阶段,但我看好它的创始人。
六、结论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识别和认证身份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的数据是我们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数据并做出有益于我们未来的明智决策。
计算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应用和服务有助于改善社会;但它也有可以改进的巨大空间。当我们从计算时代走向机器智能时代时,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解决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我相信,基于身份的解决方案将变得更加精细,并专注于开放金融、博弈和/或市场等经济用例。
-END-
作者:ImranKhan
译者简介:爱乐牛,区块链研习社特约作者。
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块链研习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