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红枣科技何亦凡:数字货币和身份认证是分布式技术的基础应用

为方便阅读,文字略有删减整理如下:

BSN的核心理念,是在互联网上推动建立一个新的公共层,与目前只能有效服务于中心化应用的互联网平行,为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分布式应用提供服务。这一过程一方面需要全新的分布式云技术、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形成新的技术体系,从技术底层向上推进;另一方面也需要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应用,来提高整个社会对于分布式技术的理解和认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这项技术在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上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

正如在互联网发展早期,电子邮件和网页所起到的作用一样,这两项互联网技术的基础应用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不但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也对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续很多互联网功能或产品,都是基于这两项基础应用逐步发展而来的。

在广泛、深入、持续的技术交流与沟通中,BSN与全球诸多分布式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最早出现的两个典型分布式应用,将会是分布式数字货币与分布式身份认证。这两项最基础的分布式技术应用,会像电子邮件和网页之于互联网一样,带动整个分布式技术的普及,并促进全球分布式基础设施的建立,从而形成互联网公共层。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国际上就会出现较大规模的项目投入使用。

加密钱包Trust Wallet增加对TON (Toncoin)的支持: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钱包Trust Wallet宣布支持TON (Toncoin)。

注意:Trust Wallet 目前支持 Android 上的 TON,即将支持 iOS 和浏览器扩展。[2023/5/17 15:07:28]

01分布式数字货币:彻底改变货币的流通方式

作为分布式技术应用的数字货币绝非只能用于炒作的虚拟货币,而是主要用于支付的,包括央行数字货币,例如数字人民币、数字港币、数字美元等,以及未来会出现的一些支付型的、受监管的合规稳定币。

事实上广义的数字货币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人们开立银行账户,在网上进行转账汇款、移动支付等操作时,所使用的其实都属于数字货币,可以称其为传统数字货币,或中心化数字货币。

随着分布式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未来商业银行的账户体系将会变成双账户结构,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账户以外,还会出现一个新的分布式账户体系,分别用于处理传统数字货币和分布式数字货币。尽管银行依然掌握着两种账户的绝对控制权,可以进行监管和风控,执行冻结等操作,但是这两种账户体系在透明性以及账户中的资金由谁管理和控制上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PEPE前10大持仓地址中,5个为交易平台热钱包地址:5月6日消息,据 Etherscan 数据显示,Meme 币 PEPE 前 10 大持仓地址中,有 5 个为交易平台的热钱包地址,Binance、OKX、Huobi、KuCoin、Gate 分别位列第 1、3、4、8、9 位,这些地址持有的 PEPE 共占发行总量的约 15.53%。[2023/5/6 14:47:16]

传统账户中的资金由银行控制,银行在按照监管要求预留存款准备金后,就可以将这些资金用于自身的业务经营,这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任何资金操作都必须依赖银行才能进行,导致资金的流转效率不高;其二是储户的资金并不绝对安全,近期美国硅谷银行作为全美排名前20的银行,在一夜之间宣布破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分布式数字货币账户体系部署在一个公共的分布式网络环境里,不再搭载在银行内部的IT系统上,通过开放接口以及相应权限,银行的客户、尤其是那些企业客户,在进行转账、汇款、支付时,就可以不再通过银行系统,而是直接调用这个部署在公共环境中的账户的接口进行资金操作,这也意味着账户中的资金不再由银行控制,而是由企业自行管理和控制。

三箭资本将0xF300钱包中持有的44.9万枚LDO转至Coinbase:金色财经报道,据Spot On Chain披露链上数据显示,三箭资本已将其0xF300钱包中持有的44.9万枚LDO转至Coinbase。

据悉,这些LDO代币约以0.7美元价格买入,预计实现利润为513万美元。

历史数据显示,该钱包于2021年5月以0.7美元价格购入350万枚LDO,并在2022年5至6月将40万枚LDO转入币安,又于2023年2月至今将294万枚LDO转入Coinbase。[2023/4/19 14:12:25]

同时,由于分布式数字货币的账户体系是建立在公共分布式网络环境里的,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这样的技术对其进行编程,根据各种不同的业务逻辑灵活地设计资金流转方式以及相应流程,这种灵活性叠加资金管理角色变化带来的可操作性,将会激发巨大的创新性,促进大范围的业务和金融模式创新。

例如在供应链领域,企业可以将ERP系统直接与分布式数字货币账户相连,一旦检测到账户金额发生变化,即自动触发发货流程;再比如在金融和证券市场,进行证券交易后,就可以触发智能合约,通过分布式数字账户自动进行资金的实时结算。这些创新能够极大地提高结算效率,推动资金以极高的效率流转,进而促进经济的高效运转。

澳大利亚央行将启动为期一年的CBDC研究项目:8月9日消息,澳大利亚央行周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财政部和其他机构将监督旨在探索在澳大利亚引入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潜在经济利益的研究工作。该项目预计将运行一年左右。这项工作将涉及开发一个“将在一段时间内在封闭环境中运行的有限规模试点”。该国央行补充说,将邀请感兴趣的行业参与者开发特定用例,展示如何使用数字货币为家庭和企业提供创新和增值的支付和结算服务。

该国央行表示,未来几个月将发表一篇论文,更详细地解释该项目的目标和方法。该国央行重申,这项研究是在澳大利亚已经拥有“相对现代且运作良好的支付和结算系统”的背景下进行的。(彭博社)[2022/8/9 12:11:51]

而对于银行来说,并不必过分担心分布式数字货币会对自身的业务经营产生巨大冲击。相反,商业银行可以借助拥抱分布式数字货币,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以一个金融科技服务提供者的身份,为企业、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更灵活、更便利和更高效的货币管理服务,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比特币矿工的余额达到了四年来的最高水平:金色财经报道,根据 Glassnode 的最新数据,比特币矿工的余额达到了四年来的最高水平,该数字已超过 1,845,303 BTC。[2022/7/30 2:46:48]

02分布式身份认证:构建全新的身份认证体系

传统的身份认证机制完全依赖于中心化系统,中心化系统集中掌握数据,负责发放认证凭证。当需要对凭证进行验证时,也必须先向中心化系统发送验证请求,再等待中心化系统进行验证并返回结果。

这种机制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缺陷。首先,在面对高频次、高数量级的身份认证需求时,会造成中心化系统的负载巨大,需要投入非常高昂的成本来建设和维护强大的基础设施;其次,单个中心化系统能够覆盖的业务范围非常有限,会导致依赖该中心化系统进行身份认证的业务模式单一。传统身份认证机制的这些短板,使得身份认证也将经历从中心化向分布式的变革。

与分布式数字货币账户体系类似,未来的分布式身份认证也将建立在一个公共的分布式网络环境里,而不是中心化系统的内部环境中。

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密技术的使用,分布式身份认证在底层技术逻辑上重塑了身份认证流程。在中心化身份认证流程中,中心化系统负责发放认证凭证,之后每一次验证,都需要向中心化系统提交一次验证请求并等待其返回结果;而在分布式身份认证流程中,凭证发放机构在首次发放认证凭证后,就无需再参与之后的验证过程,申请验证方仅需在公共环境中直接调用其公钥,即可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有效提高了验证的效率,特别是在高频验证场景中,同时还能节省巨大的成本。

与此同时,不同于传统身份认证机制中,只有一个中心化系统能够发放凭证并进行验证,分布式身份认证中多个具有不同身份属性的业务主体都可以发放凭证并相互进行验证,从而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身份认证体系,当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和需求时,分布式身份认证凭证上可以同时叠加多个不同证书发放机构的签名,以此来满足各种业务、各种场景的需要。

基于这些优势,未来分布式身份认证将成为中心化身份验证方式的有力补充,二者将会一同构建起全新的身份认证体系,并彻底革新很多当前人们所熟悉的传统身份认证机制,例如用户名+密码。

03写在最后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以及全球商业逻辑和数据交互的日趋复杂化,多主体信息化系统之间形成分布式系统,或者称为多方共管的公共信息化系统的需求越来越明确。未来将会出现无数开放、透明的分布式网络环境,而分布式数字货币、分布式身份与认证,以及未来还将出现的新的广播式通信协议、新的全网分布式域名、链环境互认等技术体系,将会把所有这些公共分布式网络环境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互联网新的公共层。

在这一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互联网的过程当中,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尽管分布式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规模很小,但是一旦分布式数字货币和分布式身份认证这样的基础应用得到了推广普及和广泛应用,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市场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就像电子邮件和网页出现后的互联网一样,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年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因此,对于技术型创业企业和大型科技企业来说,有必要从现在起就通过分布式数字货币和分布式身份认证这样的基础应用,更好地去理解分布式技术,更多地展开基础性研究,进行技术储备,同时对如何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式进行更多的思考,对如何引导市场进行探索。

长期来看,互联网新公共层的建立将会是一个规模无比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个行业中成千上万的企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通过建立新的技术体系,制定新的技术标准,打造新的应用基础来定义未来,让未来变得更加清晰,同时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加速未来的到来,促进生产力与效率的提升,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1:7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