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天然通缩,比特币绕不过去的坎

比特币能不能取代法币?或者说,比特币能不能最终成为全球唯一的通用货币?这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不过好像至今也没有什么定论。

对于很多比特币的信仰者们来说,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给你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是还有一些人,他们基本上都持相反的意见。而这些持“否定答案”的人,他们最大的论据就是“比特币的天然通缩”。

当然,我们也看过很多驳斥这一论据的文章,但是基本上都只是混淆视听而已,就比如有些人总是试图用“比特币可以无限细分”、“通缩比通胀好”这样的观点来自欺欺人、哗众取宠,这是没用的。只需要耐心读一读大学一年级的《经济学原理》或者《货币银行学》的课本就会有答案,

实际上,“天然通缩”这一论据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比特币想要取代法币,甚至是成为全球唯一的通用货币,天然通缩确实是它绕不过去的坎。

普京签署以卢布进行天然气贸易结算的法令:3月31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4月1日起非友好国家公司应当先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号,再经由此账号支付所购买的俄罗斯天然气。普京表示,他已于当日签署一项法令,规定了与所谓的“不友好国家”进行俄罗斯天然气交易的规则。普京说,俄方正在向这些国家的交易方提供一个明确和透明的计划:购买俄罗斯天然气,他们应该在俄罗斯的银行开设卢布账户。普京说,天然气交易使用卢布支付,这是向俄罗斯金融主权迈出的一步。根据普京当天签署的总统令,俄罗斯央行将在10日内确定为外国天然气购买者开设特别外汇账户的细则。(财联社)[2022/3/31 14:29:55]

相对于“通货膨胀”,人们对“通货紧缩”普遍都缺乏认知。

首先,公众对于通胀的恐惧多半其实是源于恶性通胀国家的经济危机以及通缩带来的实际购买力增加的错觉。但其实,恶性通胀往往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元凶,深层的经济问题才是根本原因,恶性通胀只是表象罢了。而且必须要强调的是,当今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并不存在恶性通胀的问题。而温和通胀的危害基本上不值一提。

555.55克拉巨型天然黑钻在苏富比以43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卖出:2月11日消息,一颗有10亿年历史的555.55克拉巨型天然黑钻在苏富比拍卖行卖出,买家以316万英镑(约43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拍下,苏富比没有透露买家身份,但企业家、区块链存款证明平台 PulseX.com创始人 Richard Heart 在推特上宣布,他拍得了这颗钻石,并将其重新命名为“HEX.com 钻石”。报道称,这颗原被称为“谜”的精美天然黑色钻石于2006年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被评为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钻石,苏富比称这颗钻石是“人类已知的最稀有、有十亿年历史的奇迹之一”。(CNBC)[2022/2/11 9:44:07]

相比之下,通货紧缩可以直接造成经济衰退,同时极大的限制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危害不容小觑。我也可以负责任的说,当今主流学术界和政策界的共识是:

芝加哥采矿公司EZ Blockchain计划利用天然气挖掘加密货币:金色财经报道,美国芝加哥采矿公司EZ Blockchain计划利用二叠纪盆地(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产出的过量天然气挖掘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据称,该公司希望与当地的油井运营商结成伙伴关系,以实施其计划。[2020/6/24]

通货紧缩的破坏力要远远大于温和的通货膨胀。

比特币在加上了闪电网络之后,无论是交易费用还是到账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价值波动的问题可能也并非是无可救药,利用金融工具大概率是可以克服的。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天然通缩了。

表面上看,通缩让钱变得更值钱了,通胀让钱变得更不值钱了,两者的作用似乎是对称的。但是通缩和通胀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却是大不相同,这是货币作为“通货”的这个性质所决定的。

声音 | 胡继晔:区块链技术与公证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金色财经讯,近日,BTV《解码区块链》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金融系教授区块链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胡继晔,胡继晔表示,4月19号首张区块链公证书开出,并以区块链技术打上了时间戳,解决证据固定的问题;同时,还以区块链底层技术及分布式技术实现了公证书伪造的问题;区块链技术与现在的公证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使得中信公证处率先运用区块链技术,产生了第一张区块链的公证书。[2019/5/30]

无论是美元、英镑还是人民币,这些通货本质上都是信用货币,也就是其自身是没有价值的。而它们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流通和交易。所以,政府和央行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的总产出,而不是增加社会上的总钞票数量,或者让钞票更值钱。

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小的,但是为正的通货预期,那么每时每刻,无论是公司企业还是个人,大家都会面临着一个权衡:

一方面,大家想赶紧把钱花出去或者投资出去,而从宏观上看,无论是消费出去还是投资出去,都是在促进经济中商品的流通和交换。而如果就是把钱攥在手里,因为通货膨胀,现金会不断的贬值;而另一方面,大家又需要保留一点现金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现金具有最高的流动性,所以这个权衡就被称为LiquidityHoarding,也就是“流动性囤积”的权衡。而央行就可以利用这种权衡,通过调节预期通胀率,来调节公司和个人对流动性的需求,进而调节通货在经济中的流转速度。

但是如果我们预计未来是通缩的,那么这种权衡将不复存在。因为通缩意味着只要人们死死的攥着现金,攥的越紧,以后能买的东西就越多。也就是说“持有现金”本身就是一种“投资”。但是过分的“持有现金”本身会对社会的生产有两个负面作用:

1.因为通缩本身相当于是对现金付利息,而持有现金是毫无风险的,这意味着很多本来可以获得融资的项目,在通货紧缩下将无法得到资金的注入,这显然是对社会经济的重大打击。

2.尽管表面上看,同样的钱能买的商品更多了,但是人们会尽量的减少消费,以期待在将来能用更少的现金买到更多的商品。这种无风险的投机将会造成商品购买需求下降,从而引发经济萧条。

在这个时候,央行能做的非常有限,政策应对非常困难。并且那些“仅有的政策”在应对通缩方面的表现也都不尽如人意。

举个例子,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从而引发了长期的经济低迷和通货紧缩。1995至2012年,日本GDP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8%,年均通货膨胀率为-0.08%,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

为了治理经济萧条和通货紧缩问题,历届日本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日本央行甚至一度被迫采取负利率政策以提振总需求;而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更是推行“安倍经济学”大量地释放流动性,让日元大幅贬值来推升物价上涨,希望用通胀来对付通缩。但是即便如此,都没有能够把日本拉出通缩的陷阱。

相比而言,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面对通胀,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是深受通胀之苦,所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策界对于控制通胀早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

在高通胀向温和通胀的转型期,政府一般会通过制度设计向公众传递严控通胀的信号,通用的方式包括减少财政赤字,中央银行独立,币值改革等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还采用与美元挂钩,通过币值挂钩美元来约束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十分有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遏制住恶性通胀。

所以,哪怕是很小的通缩,甚至于即便是通货紧缩的预期,都可能会造成钱荒和萧条。我们又如何能够使用一个“总量固定、天然通缩”的通货作为市面上唯一的货币呢?

人类社会的经济是在不断的发展的,我们必然需要一个能够无限增发的通货来对应不断增长的社会财富,但是黄金和比特币则可以作为这个体系中对冲通胀风险的有益补充。

那么对于大国而言,比特币在未来基本上还是会以投资和储值为主,算是在其他金融资产之外,又多了一项可以配置和用来对冲风险的工具,不无补益。

但是,比特币也远远没有到取代法币,成为全球唯一通货的地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31ms0-0:4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