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中国央行行长看好区块链,但认为其应避免走向集权

中国人民银行(PBoC)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认为,虽然区块链有好处,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只有它的缺点得以很好地解决,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

在列举了区块链技术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使用智能合约以及对等系统等优点后,姚前指出:“由于区块链技术在早期阶段主要为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服务,所以它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在他看来,其主要问题在于规模过小,数据隐私和治理机制也不完善。

在这篇文章中,姚前写道,“由于“公链无法’关闭’,所以修复错误会很棘手”

人民大学王鹏: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王鹏认为,货币支付的形式会随着科技发展而发生变化。近年来出现的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虚拟货币,挑战了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国央行稳扎稳打,推出、研制、测试数字货币,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国新闻网)[2020/11/4 11:35:28]

“一旦出现问题,特别是安全漏洞,将会是非常致命的。”

如果使区块链权力分散,那么许多问题都可以有效解决,姚前认为:

声音 | 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中国央行的区块链技术已经做得很好: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12月5日,在“2019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上,经济学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表示,讲到区块链,人们觉得这是很惊天动地的想法。但如果开一家大公司,其实也需要在公司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分享。我们用计算机的时候,其实电脑程序内部也做了计算机本身的分享和验证。如果你深挖下去,区块链的想法没有一开始说的那么惊天动地,其实不同的公司或者国家本身也有这样分享的机制。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情形,是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率,交易更简便,可是有很多的国家不愿意做,这是他们自己掌控的一个权力。事实上,有很多金融管理机构对这个技术感兴趣,我觉得中国央行的技术已经做得很好,他们对区块链也比我更加了解。他还指出,数字货币是和信用体系息息相关的,比如存款或者买保险,还是会有自己的一些存款信息和其他的信用信息。美国的银行,还有美国的金融机构都在做这个事情,政府机构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有相关的管理系统、管理流程体系和这个技术匹配。[2019/12/6]

“在多中心系统中,比如联盟链,通过关闭系统来升级区块链的底层系统,或者进行紧急干预、回滚数据等,都是必要的手段。这些方法有助于控制风险,纠正错误。对于定期的代码更新,通过分离代码和数据,结合多层智能合约结构,实现可控的智能合约替换”

声音 | 日本央行行长:不认为中国央行将仓促发行数字货币: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不认为中国央行将仓促发行数字货币。(金十)[2019/11/19]

姚前提到了2016年的DAO黑客,当时大约有价值6000万美元的ETH被盗,他强调指出,当出现问题时,“无法像集中式系统那样关闭系统和集中升级来修复”。缺乏集中的治理机制也意味着“问题只能通过软分叉或硬分叉来解决,这最终将导致混乱和分裂。”

姚前认为,未来,“各种区块链系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特定需求。”

对于在区块链技术当前状态下发现的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对军事控制系统或芯片设计使用的验证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以及“通过算法证明尽可能避免人为错误”。姚前最后写道:“区块链属于公众,它应为公共利益服务。”

区块链不应该归任何个人所有,包括一小部分超级富豪。因此,有些人反对链条的治理。总体而言,区块链上的治理机制仍处于争论和摸索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Cointelegraph最近报道称,一位支持加密市场的经济学家当选中国央行行长,可能会对中国加密货币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国家领导人在谈到我国科技的发展时指出“我们必须下决心坚持不懈,明确重点,加快发展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

今年3月初,这位中国央行前行长表示,区块链技术不应“传播过快”,以免对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据报道,3月中旬被任命的新行长易纲对区块链持积极态度:“整体来说,我们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让其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关于区块链和比特币作为实体是否必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争论,是本月早些时候由LightningLabs的首席执行官提出的,他对“区块链比特币为一体”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BankofIndia)等国家银行已经实行了这两个概念的分离。印度央行推动了区块链的创新,同时表示加密货币会破坏传统金融体系的稳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USDC区块链:电信业的区块链:手机使用的革命?

"区块链将颠覆某个行业"——你时常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但环顾四周却看不到任何实际的变化。谈到使用区块链,我想我们更应该考虑它长远的潜力,而不是今天所谓的用例.

[0:0ms0-0:4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