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从BSV下架风波 揭秘构造区块链分叉的测试方案

2018年末,BSV与BCH的算力战牵动了整个数字货币市场的目光,最终以BSV放弃与BitcoinABC争夺BCH,转而另起炉灶,并命名bitcoinSV而告一段落。

而最近“澳本聪”DrCraigSWright和其BSV再次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其原因是最近澳本聪再次高调宣称自己就是“中本聪”,因其所提供的“证据”漏洞百出,引发比特币闪电网络支持者、闪电火炬发起人Hodlonaut的不满和抵制。

随后冲突产生了规模升级,比特币社区、V神、赵长鹏等纷纷直接或间接的声讨澳本聪,包括币安在内的诸多交易所,开始迅速发布下架BSV的公告,一系列操作让BSV陷入众矢之的。

数据:12万ETH从Bitfinex流向未知地址,价值超2.2亿美元:6月26日消息,链上数据显示,北京时间6月25日23:15,12万ETH从Bitfinex交易所转入0xc61开头的未知地址,总价值约为2.27亿美元,目前该地址总余额为48.2万ETH。[2023/6/26 21:59:30]

BSV是BCH硬分叉的产物

想理解BSV到底是什么,就要先说说什么是硬分叉。

硬分叉是指,区块链系统有其自己的共识规则,一旦区块链共识规则发生改变,并且旧规则不认同新的规则,导致新规则无法向前兼容,旧的区块不认可新的区块,导致新旧节点在不同的区块链运行。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分叉。

2527枚BTC从Binance转出,价值4826.4万美元:据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2月02日21:15, 2527枚BTC从Binance转入1K9NU7开头地址,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约4826.4万美元,交易哈希为:719fc1f41414344f168064936cc47eb24c4d48eafe383e4d3fb4dfcfabb47917。[2020/12/2 22:54:29]

然而,区块链分叉也有两面性,因为硬分叉一直是一种十分危险和具有争议的区块链升级技术。

从长远来讲,当整个区块链网络面临不可避免的巨大风险时,整个区块链网络将达成共识对系统进行升级,以躲避风险的侵害。

1400枚BTC从Binance转出,价值1663.4万美元:据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08月16日01:08, 1400枚BTC从Binance交易所转入35ULMy开头地址,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约1663.4万美元,交易哈希为:a125a20e732353e972d345368d4c61605371ddd3774043c2222358c9d2afe1c2。[2020/8/16]

但在没有得到大部分区块链生态参与者的共识同意下,强行进行硬分叉,无疑将整个区块链生态拉入分裂的境地,而当生态参与者对未来发展意见不一致时,硬分叉很有可能发生。

动态 | 暗网供应商从Bittrex等顶级交易所的KYC文件中获取用户数据并进行售卖:在一个名为“Dread”的暗网市场上,一个名为“ExploitDOT”的供应商试图从司法管辖区要求进行KYC的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中获取用户数据并进行售卖。包括用户身份证和驾照等敏感信息的数据在以每 100 条 10 美元的价格、或超过 2.5 万条即按每 1000 条 1 美元的打包价格兜售。据悉,该黑客有一则自2018年7月以来一直在线的广告,其中他声称已经攻击并获取了身份证、驾驶执照等用于KYC检查的文件,而这些文件来自于Bittrex、Poloniex、Bitfinex和币安等顶级交易所的用户。[2019/1/21]

因为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中,达成共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尽可能避免区块数据不一致?

区块链作为一个状态机,则每次交易就是试图改变一次状态,而每次共识生成的区块,就是参与者对于区块中所有交易内容导致状态改变的结果进行确认。

一个基本的区块链系统,首要保证的就是全网络区块的一致性,由于区块链为去中心化系统,实际环境中网络性能、每个节点的不确定性等情况,因此区块中每个节点都需要保持同步状态才能够对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保证区块链整体的安全。

区块链开发当中首先要保证所有节点的链始终工作在主链,或者发现处于非主链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回退切换到主链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就介绍一种快速模拟真实环境下构造区块链分叉,然后验证区块链是否能够及时消除分叉的测试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特点即在一台机器上就可以完成测试,同时利用自动化脚本部署可以快速搭建测试环境,构造测试中所需要的分叉,以及验证出现分叉之后区块链系统是否能够消除分叉。

请看示意图:

区块链测试方案示意图

以上述示意图为例进行说明:

图中A1、B1、C1、A2、B2、C2为部署在测试机上的docker容器;

将该六个容器分成两组,一组为A1、B1、C1,另外一组为A2、B2、C2;

两组中每个容器运行的区块链节点间都可以进行P2P通信;

其中A1、A2节点分别为挖矿节点,其余节点为普通节点;

通过控制两组容器的启动停止即可构造分叉。

通过获取所有测试节点同一区块block哈希值即可以验证是否存在分叉以及分叉是否消失。

该方案的整体节点控制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将上述A1、B1、C1、A2、B2、C2分为A、B两组,A组包括A1、B1、C1,B组包括A2、B2、C2。

其中一些步骤中需要统计当前P2P网络中的节点数目进行验证,超时时间可以自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整体节点控制流程图

结束语

分叉问题是区块链网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个能够保持全区块一致、交易状态准确的区块链网络,是未来一个安全、稳定的区块链的最基本需求。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流程的解析,能够帮助或启发开发者们实现出针对分叉问题更好的优化,及解决方案,让分叉有效可控、异常交易状态快速消除。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1:3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