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北京互金协会发布继续警惕投资虚拟货币市场的风险提示

据证券时报消息,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今日表示,近期,国际虚拟币市场再度升温,一些人或公司,借助与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开展“数字货币”、“区块链”、“金融创新”等研究或学术推广名义,又开始大肆宣传虚拟币、虚拟资产等各类非法金融资产,并蛊惑国内广大投资者参与虚拟币交易、矿场矿池、虚拟交易所等。此类非法投资行为,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站,面向国内投资者开展活动,并远程控制实施违法交易,宣称“币值再次回涨”、“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具有较强蛊惑性。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并利诱投资者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以非法牟取暴利。协会提醒广大投资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认清相关模式的本质,不要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不要盲目跟风炒作,时刻警惕投机风险,避免自身财产损失。

声音 |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张博:区块链应用于司法的相关理论没有形成体系:11月8日,在“区块链技术与版权保护”研讨会上,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张博提到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区块链应用于司法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资料较少,学术积累比较薄弱,相关理论没有形成体系。第二,立法缺失。国内外没有相关的专门立法对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型取证方式予以相应的规定。2018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有关区块链存证的规定应用范围仅限于3家互联网法院。第三,国家没有出具区块链的技术标准,行业规则尚未形成。张博与同事之前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很多人对于区块链缺乏统一的认识。第四,对于存证公司没有设定准入制度,行业监管比较缺失,目前存证公司开办和经营不需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电子许可证,仅仅有备案证明,缺乏效应资质的审核。这让法官往往需要从平台资质、中立性、举证技术、存储过程、是否有可验证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证据的可信度。第五,当事人对区块链存证技术概念认识比较模糊,即使是专业律师也不例外。比如,有的律师会在庭审中仅仅出示一份电子证书,但这是不够的,还需要与之相关联的证明公司存证的资质、存证流程以及验证过程的证据。此外,法官认定证据也存在一定的障碍,目前法官对于区块链证据的认定仍然处于探索之中,没有成熟的规则。[2019/11/21]

动态 | 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十大典型技术应用 区块链技术入选:据法制日报报道,北京互联网法院近日对外发布《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白皮书》,十大典型技术应用悉数亮相。此次白皮书发布的十大典型技术应用包括法律知识图谱技术、区块链技术、即时通讯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云视频技术、微服务架构技术、数据安全交换技术及云计算技术。[2019/8/19]

声音 | 北京互联网法院姜颖:区块链技术用于存证服务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据《中国知识产权》杂志消息,在近日举行的“中知法官论坛”线下活动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姜颖表示,互联网审判模式对于著作权案件的审判、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所带来的变化之一,是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服务,协助电子诉讼平台自动进行证据匹配,且有效保障了电子诉讼平台上当事人数据的安全性。[2019/1/25]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0:44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