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Libra 能否重启世界?元道、袁煜明、程晓明三人谈

与“先行者”同行

主持:徐道彬|《重启世界》中文主编、TheDAOClub共同发起人

2019年6月18日。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发布了备受关注的Libra稳定币项目白皮书。简单说,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从Libra白皮书中,我们提炼了5个重点:

1、Libra货币与一揽子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挂钩。与大多数加密货币不同,Libra完全由真实资产储备提供支持。

2、Libra协会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成员制组织。该协会旨在协调和提供网络与资产储备的管理框架,并牵头进行能够产生社会影响力的资助,为普惠金融提供支持。成员包括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各种企业、非营利组织、多边组织和学术机构。

3、Libra当前是许可型区块链,最终目标是成为非许可型网络,确保Libra真正开放,始终以符合用户最佳利益的方式运作。

4、Libra区块链的三项技术决策:1)设计和使用Move编程语言;2)使用拜占庭容错(BFT)共识机制;3)采用和迭代改善已广泛采用的区块链数据结构。

5.Libra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Facebook开放了Libra区块链的源代码并推出Libra的初始测试网,供开发者尝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预计发布日期为2020年上半年。

Libra是在安全稳定的开源区块链基础上创建一种稳定的货币,该货币以真实资产储备为后盾,并由独立协会管理。这将给传统物理世界、互联网世界、区块链世界带来何种影响?

元道首席布道师):

在这个新世界里,也许用户身份从基于生物属性认定转为基于社交属性认定、加密数字货币发行从政府主导转为政府引导、进而充分发挥民间智慧和互联网世界的力量。

Libra锚定的是一篮子政府主导的法币,金融行业治理与监管从自上而下的中心化模式转为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模式。类似于著名的互联网任务工作组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等等。

Libra的意义就在于,它在创造一种可能,不管其幕后是否充满了阴谋论,抑或是新时代的货币战争,起码它在揭示一个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未带来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甚至在制造更大的不均衡,由此而造成的社会问题,让世界不确定性增加,黑天鹅事件随时在酝酿。

问题背后的关键,是全球生产要素的协调效率不高,频繁的国际贸易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作用,但怎奈社会意识差异、资产所有权模糊、分配方式合理化程度等要素的叠加,让世界一直处于貌合神离的纠结状态,直到今天,这种纠结甚至有了被误读的风险。

Libra项目负责人:许多银行寻求支持BTC和稳定币;我们正在进入新阶段:10月25日,Libra项目负责人David Marcus发推称,看到更多主流金融服务公司加入加密大潮,真是令人兴奋。PayPal发布声明后,许多银行都在寻求支持BTC和稳定币。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2020/10/26]

基于疆土的现实文明,除了发烫的炮,很难通过世界大一统来驱除黑天鹅的降临,幸运的是,相比于以往的镰刀斧头和坚船利炮,科技和金融很可能取而代之,成为填充沟壑、促成共识的新工具,Libra巧合地出现在国际局势渐趋不稳定的当下,实在是百姓之幸,哪怕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我们都应该去关注它、期待它。

天秤座,是黄道十二宫的第七宫。我猜测小札会有libra之外的第二个加密货币项目。真正有“铸币”,真正有capitalformation,甚至Sophia们也可以参与节点,拭目以待...

袁煜明:

到目前为止,大家可能已经接收到了各种关于Libra的分析和研究,我说说我所理解的Libra最值得大家关注的几个点:

1.Libra的初心,或者说愿景

很多时候我们都比较喜欢用阴谋论的视角来思考,比如是不是Facebook发展到瓶颈了,所以要搞这个,是不是小札想选总统先造势,或者是不是美元霸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更多从Libra白皮书来看。

白皮书在第一页就写得很清楚,包括小札当天在Facebook上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在全世界还有17亿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而其中10亿有智能手机,5亿能上网,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得支付高昂的金融服务费,这是不合理的,所以Libra应该提供更廉价,更普惠的金融服务。

出发点是这个,不是做稳定币,不是抢铸币权,也不是攫取利润。

2.Libra锚定的资产

目前,Libra采用的方式是锚定一揽子的高信用主权货币以及低波动的政府债券。而且还明确说了肯定不含有黄金,大概率也不会有其它贵金属,大概率也不会有比特币。

这与当前主流稳定币的设计不太一样,当前很多主流稳定币多采用跟美元1:1锚定的方式,也有锚定黄金或其它稳定单一资产的。

3.Libra的协会组织

在目前大家的语境里,Libra基本等同于Facebook发币,但其实只是项目初期由Facebook来主导,到明年就会把这个权利交给协会组织。

协会目前有28个成员,有Paypal、Visa等支付公司、有Uber、Ebay等互联网公司,也有投资机构和非盈利组织等等。未来会扩展到100个成员,然后每个重大决议都需要成员集体决策,2/3多数通过才有效。到时候Facebook也就只有1票而已。

Libra项目负责人将领导Facebook的新金融部门:金色财经报道,Facebook今天创建了新部门“Facebook Financial”(Facebook金融)来处理公司的所有支付事务(包括Facebook Pay、Novi、WhatsApp等),该部门将由Libra项目负责人David Marcus领导。与此同时,Marcus将继续直接负责Facebook数字钱包服务Novi(前身为Calibra),该部门正在建立一个用于保存Libra加密货币的数字钱包。[2020/8/11]

需要再说明一点的是关于Calibra。这个的确是Facebook的子公司,会为Libra提供钱包服务,但这并不存在官方唯一性,其他公司也可以开发类似的钱包来提供服务。

所以Libra不像比特币那样,完全没有一个人或组织来负责。但相比于某个中心化的组织发币,Libra相对来说是还是更社区化的。

4.技术路线

有人说关心Libra的技术,就好像关心美元背后的印钞技术一样,毫无意义,美元印得再粗糙也丝毫不影响美元的地位。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但后来发现Libra还是在技术上做了很多非常有价值、有意思的探索。

Libra没有采用传统的链式结构,只用了分布式账本的方式;包括它的共识机制用的是一种改进的BFT的共识机制。最重要的是,它把智能合约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并为此专门自创MOVE语言。

原本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常出现各种漏洞,层出不穷,这里不仅有开发团队的疏漏,也有开发语言本身可能不够严谨的原因。

MOVE至少从目标来说,是希望更加的严谨,更能够去适应数字资产应用的编程,专门定义了资源的对象,不能被随意复制滥用。虽然现在MOVE也还有很多东西没定,未来到底好不好用,会不会有很多漏洞不好说。至少Facebook在这方面的确是花了很多功夫。

另外,按白皮书描述,现阶段是BFT共识的联盟链,以后会转成POS公链,但到时候怎么转,一个连出块奖励都没有的结构如何调动节点参与进来,都是没解决的问题,白皮书里也明确说了这事现在还没想出好办法来。

以上是我认为Libra最值得关注的四个点,接下来再说说当前讨论中,我觉得值得商榷的几个观点:

1.Facebook没有做支付的基因

有句话说,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做社交的执念,每一个做社交的公司都有做支付的执念。

扎克伯格想做支付的执念尤其强,也曾大力推出Credits,Gifts,到Messengerpayments等产品,还挖了Paypal前总裁大卫·马库斯,应该是从2011年开始做的,到现在快十年了,屡败屡战。所以有些人认为Facebook可能不具有做支付的基因,这次也大概率失败。

欧盟委员会计划为Libra等全球加密货币制定强有力的监管规则:欧盟委员会宣布,计划在2020年晚些时候出台新规定,在欧盟发展一个“健全”的加密资产市场。据金融服务专员Valdis Dombrovskis称,这些计划包括稳定币,比如Facebook的Libra。加密资产通过提供更便宜和更快的支付,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好处。但媒体Euractiv提到,监管机构正试图赶上这些快速发展的数字货币市场。

欧盟委员会呼吁对包括Libra在内的数字货币采取“适度”和差异化的监管方式。在这一新制度下,规则将与风险水平成比例。风险较低的项目将面临更宽松的规则,而对于Libra等全球加密货币而言,鉴于它们可能在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方面带来挑战,因此规则将更为严格。(The Paypers)[2020/6/25]

且不说Facebook本次采用了和以往很不一样的方式,就算相似的方式,人家做点改进,也不能说就一定不会成功。何况这次相比过往有非常大的改变。

我们也试图研究了一下Facebook当年的做支付失败的历程。其实Facebook曾经的支付产品Gifts,做了一年就占到整体收入的16%,占比其实挺高。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费率比较高,需要向VISA等中介机构支付很高成本,所以最后Facebook自己能够拿到的收益其实很有限;二是监管问题,后来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监管叫停。

但是在Libra的方案里,这些问题都试图去改进了,比如说通过区块链技术,不再需要付给中介机构那么高的费用,以及尽可能拥抱监管。所以,Facebook自己并不是不知道过往失败了那么多次,这次还是做足了准备。

2.Facebook的27亿用户转化率会很有限

很多看好Libra的人都会说,Facebook有27亿用户基础。但有一些比较冷静的朋友指出,这27亿用户实际能够转化的非常有限。这就好像曹操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也就十几万人。

如果去跟一些西方的朋友聊,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对于线上支付不太熟,而是更习惯于线下用信用卡支付,线上会用Paypal,但远不像我们把微信红包、支付宝等用得如此炉火纯青。

所以,当Libra出来以后,很多西方朋友反而不太能理解这个东西能用来干什么,他们觉得信用卡已经很好用了。假如你要向他们解释Libra,甚至还得用中国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打比方,他们才能明白。

既然欧美人民本来就没有线上支付习惯,Facebook也不可能强制让他们用Libra,部分人就认为这27亿人里最后实际转化的将非常有限。

但我们需要想一下,哪怕这27亿人只转化了1%,那也有2700万人了。到现在为止,比特币的用户有没有2700万人?参考比特币钱包地址,也就这么个量级,可能还不到。

动态 | 前CFTC主席重申Libra像证券 称多数交易所未受监管:在刚刚结束的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举行的Facebook加密货币项目Libra听证会上,前美国金融衍生品最高监管机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Robert Gensler重申此前公布的证词中的观点:Libra像证券。Gensler认为,不需要对此新设监管机构。他说:“看上去像鸭子,叫起来也像,那它就是鸭子。看起来像ETF,我就用常识判断。”有议员提及,Libra或者其他加密货币可能被用于,怎么避免虚买虚卖的洗售交易。Gensler指出,这和技术无关,大部分加密货币交易所就没有得到监管。CoinShares首席战略官Meltem Demirors称,一些加密货币交易所有监管,其中包括那些试图遵循现有监管法规的美国境内交易所。但Gensler不同意,他说美国境外很多都没有监管。[2019/7/18]

比特币现有的用户规模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很强的行业生态和势能。所以哪怕Libra只转化1%的用户,产生的能量也会非常强大。

我对支付产品的理解是这样的,它有一个用户量临界点,当用户量比临界点低的话的确跑不起来,比如支付工具最后使用的人只有几百上千人肯定就折了,但是,当用户量超过这个临界点以后,数字本身就没有那么的重要了。

这个临界点我不确定具体的数字,可能是几十万,也可能是几百万,只要过了这个临界点以后,就会形成自己的一个自洽的体系循环起来。就像滚雪球,如果体系本身有优势,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个体系就会越来越庞大。

3、相比以往,Libra没有特别之处

很多人看到Libra,第一反应自然是将他跟过往的很多金融体系或者产品去对比。因为Libra它背后所锚定的是一篮子的货币,所以有很多人就会觉得跟IMF的SDR比较像;因为它有28个成员的协会,有人会觉得和金融巨头的R3联盟像,也有人觉得像JPMorgan发行的JPMcoin以及VISA开发的区块链支付网络,它似乎并不是一个新鲜的玩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Libra相比以往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以往这些体系都是B2B,比如说IMF的SDR是国与国之间去做结算用的,包括R3、VISA、摩根大通也都是聚焦于B2B。

但是Libra是2C的,面向广大群众的。就像白皮书里面说的一样,面向数十亿人,那些人有智能手机,但用不起昂贵的金融服务,又迫切地需要金融服务,他们就是Libra服务对象。

当然不是说B2B不好,B2B当然也能发挥区块链的作用,而且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Libra所带来的社会的渗透和影响会更强。

分析 | Facebook的Libra在发展中国家可能很有吸引力:据The National Interest报道,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管理学教授Nir Kshetri发文称,在通货膨胀率高、利率高和汇率不稳定的经济体中,包括Libra在内的加密货币对消费者和企业具有吸引力。例如,阿根廷电子商务公司Avalancha为比特币支付提供10%的折扣。这很有道理,因为阿根廷比索在2018年前八个月贬值了一半。 Facebook的Libra受到了西方政府官员和媒体评论员的大量批评,但Libra并不是针对他们的。Libra的一个主要目标市场是发展中国家的用户。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加密货币、区块链和其他技术,Kshetri表示可以看出数字支付系统已经很有吸引力了。Libra的潜力可能更大,因为Facebook的资金和技术进步可能会让Libra比许多现有的方法更容易。[2019/6/27]

4、Libra一定会被监管叫停扼杀的

在Libra的白皮书发布后,很多政府和官员都表示了一个相对负面的态度,所以很多人会认为Libra这样挑战主权货币的行为会迅速的被各国监管联合叫停。

我们可以这么去想,如果你是扎克伯格,你会如何去做?这么高调地发布白皮书,他事先会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监管会表示负面的态度吗?他没有想到有可能会被监管叫停吗?肯定是想过的,事实上我们从Libra的白皮书就可以看到,他其实是尽可能希望去拥抱监管,符合合规的。

Libra的白皮书第一页就写了,现有的金融机构有很多弊端,很多穷人用不起昂贵的金融服务;接着又写道,但是有一些项目,试图绕过合规和监管,这是不对的,应该去拥抱监管,在合规监管的框架下去创新,这才是唯一的途径。

所以不管扎克伯格心里怎么想,至少对外表现出来的是希望尽可能去符合监管的规则。所以,Libra把总部注册在瑞士的日内瓦,采用了一个分布式协会的方式,而且没有去碰铸币权。

所有的Libra发行都是去锚定一篮子主权货币资产,或者一些高信用、低波动的政府债券。甚至连黄金都明确写了不去碰,尽管他认为黄金其实是有价值的。

事实上,在发布Libra白皮书后,包括像美联储的主席、英国央行行长等对Libra都表示了相对正面的态度。尽管我们无法了解Facebook到底有没有提前跟这些官员沟通过,但是按正常来说,肯定会跟很多监管机构事先去沟通的。

包括那些表达负面观点的官员,很多也只是代表了个人观点或主观态度,如果真要出台法规来禁止Libra也还需要很多流程。

所以,虽然不能断言说Libra最后在各国合规上一定能够一帆风顺,包括7月美国也还要开听证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Facebook已经采取了一个尽可能和现有金融体系兼容的方式去做这件事情。

最后,我再说下Libra可能会冲击到哪些领域:

1.传统金融机构

我们去看28家Libra协会的成员,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巨头和独角兽的公司,但是很明显可以发现,这28家没有任何的传统金融巨头。包括像高盛、摩根斯坦利、花旗等等,这些机构没有一家在Libra的名单上。这绝不是巧合,或者这些传统金融巨头对区块链不感兴趣,事实上这些巨头都参与了R3联盟的。

Libra的白皮书很直接地表达了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不满,措辞激烈,表示穷人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要去支付高昂的金融服务费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然这几天持续地发酵之下,情况也有一些变化。比如,高盛CEO所罗门、摩根大通总裁戴蒙都表达了对区块链的高度关注,意思是他们也会在这一领域奋起直追,不会就这么被Facebook甩开的。

Libra的项目负责人马库斯,就是前面说的Paypal前总裁,也表示了相对友善的观点,明确否认了摩根高盛等拒绝加入Libra,说明年肯定会有传统金融机构加入到协会里来。硅谷和华尔街,有对立也会有妥协。

2、其它互联网公司

这次Libra白皮书发布后,国内互联网行业领袖包括像马化腾、王兴、周鸿祎、王小川等等都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各自观点,虽然观点有不同,但都传达了一个积极肯定的态度。

中国的腾讯和阿里的市值在全球的互联网公司里能排到第三、第四,这是非常高的排名。毕竟到目前为止,腾讯、阿里的主要业务都是来自于国内,那为什么它们的市值能够超越很多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统治地位的互联网公司呢?

一个原因当然是腾讯、阿里把握住了国内巨大的互联网红利,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腾讯、阿里对于整个行业生态有非常强的统治力,远比Facebook、谷歌在全球的统治力要强得多的。

腾讯、阿里它们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两个抓手,这是国外巨头所没有的,而且除此以外,两者已经建立了金融帝国,有银行、券商和保险,差不多集齐各金融机构牌照了,它们对于整个产业的撬动和颠覆能力要强得多。

以往来说,腾讯、阿里他们相比Facebook、谷歌来说是维度更高的存在,但是现在Facebook一下子就升了两维。如果这些互联网的巨头公司未来不能够及时地响应的,可能它们接下去就会被Facebook包括其他的往这方面发展的互联网巨头降维打击。当然,我并不特指腾讯、阿里,只是腾讯和阿里大家比较熟,所以拿他们来打比方。

另外还有个方面可能大家没太关注,就是数据隐私保护。

Facebook以往深受数据隐私保护之痛,被很多人攻击,称其通过售卖数据以牟取商业利益、帮助总统竞选等等。这个应该是Facebook在这两年最受垢病的问题,扎克伯格甚至还去国会参加了听证会。

这次Facebook除了希望通过Libra去做普惠金融,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去更好的通过区块链去实现隐私保护。如果未来用户都能够很重视隐私保护,发现在中心化的互联网平台数据泄露严重,而只有Libra这种平台才真正可信,就慢慢会有更多的人加入Libra。

而现在那些中心化公司,可能就会面临用户流失,而那些原本就将用户数据商业化来作为主要的盈利方式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3.中小国家的主权货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Libra的宣传视频,1分28秒的视频里面出现的人大部分看起来都是发展中国家。

Libra白皮书提到,它的目标群体是全球15亿用不起金融服务中,已经有智能手机的10亿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处在亚非拉国家,事实上,这些国家的主权货币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知道甚至有不少的国家的主权货币已经崩溃或者是濒临崩溃了。而Libra将会给这些国家的主权货币带来极大的冲击。

短期来说,强国的主权货币不会受到那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未来Libra真的在10亿人里面广泛的用起来,再慢慢地扩散到其它国家地区。当更多的人开始用起来时,Libra就会变成一个事实的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尺度,其流通量占全球货币流通量比重如果很高时,Libra锚定的一篮子的货币里面到底有哪些就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还记得2016年人民币加入到IMF的SDR里时,媒体和公众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业务往前走了一步而自豪。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开心,因为进去不容易啊,当年体系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没有加入进去,而到了后面再去加入的时候就变得非常困难。包括WTO也是,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加入,整个过程几经周折非常的费力。

如果Libra到时候变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通用价值尺度,一篮子货币里面有什么就变得很重要,那些没有被纳入在一篮子货币里的那些主权货币,或者一篮子里面比例特别低的主权货币,其国际化进程都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冲击,当然这个事情不会发生的很快,会在若干年后才看到结果。

4.其它不合规的稳定币

目前来说,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种类的稳定币了,其中有一些合规性比较强,有一些合规性不足。对于那些不合格的稳定币来说,未来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无论从人们使用的信心抑或是监管原因层面执行来说,都可能受到影响。

程晓明:

区块链提供了民间发行货币,在央行和商业银行层面,技术上的可能,比特币为此做了第一次的探索。到目前为止,比特币只能说是一个价值储藏手段,因为他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可,但是,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还很远,因为它的应用场景、支付场景还远远不够。

但是Facebook此次发行数字货币将打破这一局面,让数字货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因为Facebook有27亿的用户,如果这27亿人使用Facebook币,那么它的使用人数,甚至要超过美元,也超过人民币。

如果说以前是要对抗美元的铸币税的话,那么以后要对付的就是美国民间发行的数字货币,问题在于,外汇管制相对容易而数字货币管理起来更难,因为它在技术上,突破了你的管制。

libra,直接挑战的是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顺便把中小国家的法币干掉,结果就是,让美元覆盖更广泛的范围,没有银行没关系,只要互联网能覆盖的地方只要能上网,美元就可以到达,美国央行成了全球央行,显然Facebook是美联储的好基友。美元是美军,libra是超高速飞机,可以将美军全球覆盖。

问题来了,中国怎么办?是对抗还是加入?加入,意味着金融一体化,一体化意味着消亡。问题是,不加入行不行?

人民币要国际化,怎么个国际化法?指责美国铸币税,一些废纸,就换取了世界的真金白银,真实的资产和财富。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看着眼红,所以人民币也要国际化?

这个角度显然是不够的,起点站位太低,好比说美国是个流氓,占了全世界人民太多的便宜,所以中国也要当流氓,这只能是流氓的逻辑,不是一个大国的担当,我相信中国政府也不会是这个层次。

那如何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以为,与其说人民币国际化,倒不如说去美元化,在世界贸易结算当中,用某一个国家的法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和货币,不管是美元还是中国的人民币,都是不正确的。

问题是世界币如何打造?Facebook发的libra是世界币吗?比特币是世界币吗?都不是。

那世界币应该由谁发?它的机制如何设置?有两个概念我们要讨论一下。

数字货币,数字,只是手段,关键是操作主体,不把这个概念弄清楚,结果就是自娱自乐,自己给自己挖坑往里跳。虚拟资产,如果指数据本身,这个概念是存在的,但如果指的是虚拟货币,就有问题。

对个体来说,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从实用的角度,金融资产这个概念是成立的,但是对一个经济体、一个政府来说,金融资产的概念是错误的,金融产品不是资产,只是获取资产的凭证。

这些观点,并不是表明我对数字货币、虚拟资产否定,恰恰相反,要把事情做好,前提是对这些概念要真正弄明白,有深度,有高度,居高临下,看到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libra本身不是币,usdt也不是,btc当初也没想成为币。

比特币的奇妙之处在于:对投机者,有内在的合谋拉抬股价的共识;对使用者,价格高低无所谓;对投资者,投资比特币并非投资,而是参与。通常,价格决定市值,而比特币则相反。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54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