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支付司副司长:尽快让人民币实现可兑换才能抵御住Libra的侵蚀
穆长春:Libra可能会引起汇率套利及不同货币间竞相印钞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司副司长穆长春撰文称,Libra创造的是跨境自由流动的可兑换数字货币。这类稳定币的出现和发展,无论是从对货币政策的执行,还是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都离不开央行的支持和监管,必须纳入央行的监管框架。
“长远来看,如果人民币不可兑换,就会和其他弱势货币一样,必然受到Libra侵蚀。唯一有效的应对,就是尽快让人民币实现可兑换,才能抵御住Libra的侵蚀。”穆长春对彭博称。
穆长春在发给彭博的文章中表示,考虑到这类数字货币的跨境使用特点,尤其是网络效应产生的赢者通吃问题,要防止出现垄断,这都要求各国央行及国际组织的监管合作,甚至会催生国际性的央行。
央行穆长春:正就央行数字货币与香港金管局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12月9日消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展望研讨会”上表示,央行数研所与香港金管局开展系列合作,共同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改善跨境支付方面的可行性。双方已成功开展第一阶段技术测试,实现在香港本地银行和指定香港商户范围内,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充值、转账和消费的基本功能。目前双方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探索数字人民币系统与“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方式。(金十)[2021/12/9 13:01:25]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货币,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这个东西并不一定是Libra,但从最近几年的趋势看,会有不少机构和人员试图建立一种更有利于全球化的货币。”财新援引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二在一个研讨会上的发言称。
声音 | 央行穆长春:可探讨通过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合作解决跨境支付难题: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10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表示,全球性非主权稳定币“熄火”了,区域性非主权稳定币和全球性非主权稳定币只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也会面临同样的结果。不过,通过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合作解决跨境支付的难题,是可以进行探讨的。[2019/11/10]
周小川表示,Libra本身能不能成功仍然要打一个问号,但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想法,这就会产生冲击。这不仅是对传统业务和支付系统的冲击,它企图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想法,代表了未来可能出现一种全球化货币的趋势。
中国日报援引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周一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央行正在组织与市场化机构共同研究和开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国务院已经批准该计划。“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加关注其对金融服务、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王信称。
声音 | 央行穆长春:全球性稳定币推出,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10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表示,全球性稳定币一旦推出,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
如果全球性稳定币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工具,居民及企业将持有用稳定币标价的资产,国内货币政策对这部分资产的收益率影响有限,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将处于弱势。如果全球性稳定币支付利息,那么利率是由篮子货币所决定的,利率则应是篮子货币利率加权平均,这将进一步削弱本国货币政策传导,这对本币不在篮子货币中的经济体影响更大。
在弱势货币国家,全球性稳定币将在更大范围内成为支付和价值贮藏工具,即使不支付利息,也将严重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铸币税收入。这与美元化还不一样,在全球性稳定币化情况下,无法通过双边磋商来解决,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2019/11/10]
穆长春文章更多细节如下:
声音 | 央行穆长春:央行数字货币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即将推出,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在双层运营体系安排下,我们还是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大家知道加密资产,它的自然属性就是去中心化。而DC/EP一定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原因如下: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仍然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随着货币形态变化而改变。因此,仍然要保证央行在投放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第二,为了保证并加强央行的宏观审慎和货币调控职能,需要继续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第三,第二层指定运营机构来进行货币的兑换,要进行中心化的管理,避免指定运营机构货币超发; 最后,因为在整个兑换过程中,没有改变二元账户体系,所以应该保持原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方式,这也需要保持央行中心管理的地位。[2019/8/10]
货币乘数
声音 | 央行穆长春: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 应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反等规定: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8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因为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所以对于现钞是不计付利息的,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的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此外,应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反恐融资等规定,对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应向人民银行报告。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必须有高扩展性、高并发的性能,适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为了引导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用于小额零售场景,不对存款产生挤出效应,避免套利和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可以根据不同级别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另外,可以增加一些兑换的成本和摩擦,以避免在压力环境下出现顺周期的情况。[2019/8/10]
需要有机构精细测算并控制货币乘数来确定等值储备量,而能公正测算的只有央行类机构
如果Libra在支付市场上能获得广泛应用,有些交易就会用Libra定价,与之相关的赊销、贸易融资、消费信贷也会用Libra,从而进入信贷市场,用Libra发放贷款
有了信贷,就必然出现派生存款和货币乘数,只对M0作等值储备,无法满足100%的货币兑换保证和币值稳定
汇率套利
Libra不与单一货币挂钩,盯住的是一篮子货币,这有点类似于有的文章中说的eSDR和dSDR,这就要求IMF或者类似的国际组织来控制Libra的发行量以及监督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否则,会出现汇率套利行为,为了兑换Libra,引起不同货币间竞相印钞
Facebook说是要促进普惠金融,又强调稳定的优点,目标受众群体也主要在币值波动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但是,假如Libra能比这个经济体的本币更稳定,会吸引本币Libra化,老百姓大量用本币兑换Libra,会把本币推向贬值,而这个经济体老百姓经济处境会因为本币贬值而恶化。所以,对于币值不稳的经济体来说,会引发汇率风险
除了汇率监管安排,要实现Libra对篮子货币的盯住机制,也免不了在这些主要货币的央行之间建立清算机制
第三方做市风险
Libra协会实际上充当了Libra央行的角色,负责Libra的铸币和熔币,最后流动性的提供。Libra协会注册在瑞士日内瓦,受瑞士法律约束,但主要运营机构都在美国,受美国法律管辖,存在监管套利
白皮书说,在协会中Facebook权利与其他成员平等,协会是由投资1000万美元的创始成员组成,一个创始成员只能一票,但Libra验证节点是有限的,相应也就限制了协会创始成员数量
所以,Facebook及其关联机构的权利是否会与其他成员平等,要看协会中有投票权的成员到底有多少Facebook的人。而确定之前,Libra协会的治理是否能够公平公正是存疑的
授权的非银行经销商负责在交易平台上向协会买入卖出,也向大众销售,也就是说,这些授权经销商能够利用市场做市商地位进行价差套利赚钱,白皮书没有说,在市场流动性不好的时候,这些经销商有没有平滑市场流动性的责任,但根据ETF等类似市场的经验,在流动性吃紧的情况下,做市商一般都不会坚守阵地
牌照
目前Facebook一直回避关于牌照的问题,坚持说他们不需要牌照,应该由合作机构去拿牌照。另一方面,运营机构Calibra能拿到的电子货币牌照并不能满足这个影子银行安排,必须把资产交给央行或有牌照的机构托管
如果由央行托管,一般来说是无息或低息的,很难达到要求的盈利水平;所以,很可能是金融机构托管,进入机构资产负债表,金融机构在资产方进行资金运用
虽然资金运用注重的是稳定性和低风险,但是,目前最安全的政府债券经常是负收益,用主动策略进行资产管理要盈利并不容易。这会增加Libra储备资产减值风险,导致币值向下波动
Libra要求用户和参与机构要遵守现有“了解你的客户”、反/反恐怖融资的责任,但没有详细说明,而是把这些责任甩给了用户和参与机构
同时又采用同一用户拥有多个地址的假名机制实现用户匿名,并说要五年内从许可链过渡到公开链,按照这种复杂的技术、法律和组织架构安排,Libra和Calibra可以实际上吸收存款,发起支付,进行资产管理,却不用承担金融机构所承担的所有反/反恐怖融资责任
更多背景
FacebookInc.这家社交媒体巨头正在与从VisaInc.到UberTechnologiesInc.的一系列合作伙伴合作开发加密货币Libra系统,Facebook表示希望该货币有一天能像美元一样交易,其首席运营官6月中表示,Libra“距离发布还有很长一段路”
这一计划也已引来政界人士的关注以及针对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批评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BenoitCoeure周末表示,金融监管者必须要快速对Facebook这类美国科技巨头进入金融系统做出反应,“让他们在金融服务活动的监管真空中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太危险了”
印度经济事务部长SubhashGarg周末也表示,Facebook尚未充分阐述电子货币相关的设计,“不管是什么,它都是一个私人加密货币,而这并不是我们所乐见的”
麻生太郎此前也表示,必须考虑与Facebook的Libra相关的风险以及如何监管
不过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6月曾表示,FacebookInc.的Libra等新支付服务可以获得英国央行前所未有的支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