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央行穆长春:央行数字货币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巴比特讯,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即将推出,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上层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层是商业机构。在双层运营体系安排下,我们还是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大家知道加密资产,它的自然属性就是去中心化。而DC/EP一定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为什么?第一,央行数字货币仍然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随着货币形态变化而改变。因此,仍然要保证央行在投放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第二,为了保证并加强央行的宏观审慎和货币调控职能,需要继续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第三,第二层指定运营机构来进行货币的兑换,要进行中心化的管理,避免指定运营机构货币超发。最后,因为在整个兑换过程中,没有改变二元账户体系,所以应该保持原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方式,这也需要保持央行中心管理的地位。

央行穆长春:数字货币试点顺利 “双离线”钱包有望在后续试点中应用: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22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这次数字货币试点还是比较顺利的,根据统计数据,截至18日24点结束,一共有47573人中签,大部分人都领取了红包,占中签人数的95.15%左右,一共使用红包支付金额876.42万元,比例也是较高的。(财联社)[2020/10/22]

声音 | 央行穆长春:稳定币扩展到全球范围,将放大对公共政策的挑战和风险:在11月10日的第十届财新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稳定币扩展到全球范围,将放大对公共政策的挑战和风险。”对于这一结论,穆长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全球性稳定币的应用会削弱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由于全球性稳定币的发行者一般为大型科技公司,网络效应将导致更高的市场集中度,削弱金融市场竞争,同时,稳定币的闭环体系可能会抬高市场准入门槛。

第二,全球性稳定币生态系统存在信用、期限和流动性错配及操作风险,可加剧国内货币金融部门的脆弱性、加剧危机的跨境传导。穆长春指出,全球性稳定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营者的信誉,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做市商能否稳定币值是存疑的。另外,抵押资产储备不透明、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界定不清,治理不善,比如储备资产未独立托管,持有人无法赎回,也会引起挤兑。

第三,如果全球性稳定币用于支付,一旦出现系统中断,会导致市场金融波动并影响实体经济活动。如果用作价值贮藏,币值下滑将引起持有人财富收缩,同时,银行与相关金融机构如果持有稳定币也会遭受损失,由于没有存款保险保障和最后贷款人机制,在发生挤兑的情况下这些金融机构损失更大。另外,全球性稳定币储备资产规模较大,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发行机构为应对赎回请求,不得不甩卖资产,将引起金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也会导致托管银行出险。在市场承压时,如果稳定币成为法定货币的替代,将冲击国家货币主权。[2019/11/10]

声音 | 央行穆长春:全球性稳定币推出,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10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表示,全球性稳定币一旦推出,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

如果全球性稳定币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工具,居民及企业将持有用稳定币标价的资产,国内货币政策对这部分资产的收益率影响有限,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将处于弱势。如果全球性稳定币支付利息,那么利率是由篮子货币所决定的,利率则应是篮子货币利率加权平均,这将进一步削弱本国货币政策传导,这对本币不在篮子货币中的经济体影响更大。

在弱势货币国家,全球性稳定币将在更大范围内成为支付和价值贮藏工具,即使不支付利息,也将严重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铸币税收入。这与美元化还不一样,在全球性稳定币化情况下,无法通过双边磋商来解决,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2019/11/1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5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