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炒鞋炒币炒茅台 我们强大的炒作基因

茅台价格终于“崩了”。

当然,这个崩了不是不值钱了的意思,而是不断上涨的价格终于“瀑布”了,从不断上涨到2500一瓶的价格直接跌到了2100还没有人敢接货。如果茅台价格有K线的话,那体现在图表里的就是“超级玛丽”了。

也是奇怪,怎么还没有炒茅台的交易所呢?应该是没人敢做吧。

不过今天我们的主角不是茅台,而是中国人。中国人的炒作本能,异常可怕,包括之前看到的上了微博热搜的这个新闻:

是的,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能你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炒了几十倍的价格,还上了新闻,说明这不是一个小众的事情,而是已经涉及到很多人的事情了。

欧洲央行行长:FTX崩溃后需实施更广泛的加密监管:11月29日消息,欧洲央行行长Christine Lagarde表示,在加密交易所FTX崩溃后,除了MiCA之外,需要实施更广泛的加密监管。Lagarde表示,“加密货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近以最明显的方式暴露出来。”

她重申此前关于加密货币更多立法的呼吁,并表示欧洲央行数字货币将为欧盟公民提供替代数字支付选择。(The Block)[2022/11/29 21:08:35]

从我们手上用的手机,到我们穿的衣服鞋子,再到我们喝的酒,哪一样都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被炒作过一轮又一轮,更别说只要有金融属性就会被炒的香气扑鼻的金融产品了。不过真正在国内“炒”的集大成者还得是房子。这个总价极高的群众消费品,在炒房氛围浓厚的那些年里成为了全民议题,房子不仅跟终身大事扯上了关系,甚至成为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毁了一段又一段幸福的感情之后,毁了一个又一个年轻人对未来的梦想和追求。而高房价背后的支撑直到今天,已经不是什么炒房客了,而是那些无视杠杆、无视风险和无视租售比以及房价收入比等全部数据的“刚需”一族。

Yearn.Finance 创始人呼吁严格的加密监管:10月27日消息,Yearn.Finance 创始人Andre Cronje发文表示,加密货币行业应该像传统金融一样受到严格监管。这将确保强有力的消费者保护,同时也将提供急需的补救措施。Cronje列举了传统金融中可用的各种保障措施,包括中央银行保险和审慎监管。

Andre Cronje指出,加密货币目前作为银行运营。然而,它们实际上并没有提供任何保障,这会助长行业中不负责任的行为体。Andre Cronje认为,对行业实施审慎标准将有利于加密货币,因为这将导致长期市场稳定。它还将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途径”来行使他们的权利。(U.Today)[2022/10/27 11:48:35]

我相信在你我身边,也有不少把全家全部积蓄拿来付首付,然后压上未来三十年每个月上万块钱收入来买房的普通人。

Magic Square获得Crypto.com战略投资,目前已筹集400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在7月获得3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后,加密货币应用商店Magic Square不断从战略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最新参与的投资者是Crypto.com。

迄今为止,Magic Square已经以7500万美元的估值筹集了400万美元,全部来自代币轮融资。Magic Square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安德烈-奈曼表示,Magic Square计划在另一轮战略代币融资中以1.2亿美元的估值额外筹集440万美元。(the block)[2022/10/11 10:31:05]

不过,被疯狂炒作起来的标的里,有房子这样好运气的,可是特别少的。大部分的炒作,最后都是一地鸡毛。

其实中国人炒作某样标的的核心就是:炒那些大家能够理解“价值无限”的东西。

如果行情已经起来了呢?那就先炒再理解。

其实中国人的精明,已经让中国人对一个产品的金融属性理解程度和参与度直接发展到了第三阶段。什么意思呢?中国人对一个含有金融属性的产品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我觉得是分成三个阶段的:

1、不知道这玩意儿炒起来风险很大会亏钱,所以参与了。2、知道这玩意儿炒起来风险很大会亏钱,所以不参与。3、知道这玩意儿炒起来风险很大会亏钱,但是坚信自己跑得快,所以参与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变样的直销和资金盘。其实什么东西炒起来的背后,都是一样的玩法,只不过是换了名字而已。就像我们中学时代做的物理题和数学题,其实都是一样的公式解法,只不过题目选择的案例花样百出而已。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浸多年的中国人们,还不知道这点事情吗?其实是知道的。

比如看到一个东西,免费参与送钱,如果充值的话会获得极高的回报率,年化100%甚至月化100%,也就是一个月回本。咱们老百姓摸着良心讲,不知道这是人的吗?还是知道的嘛。但是为什么还是参与呢?你也知道的嘛。

回到“炒”这个话题上来。为什么比特币起源于英文世界,白皮书横空出世,意义非凡。但是在英文世界里一直不温不火,默默探索。但是到了2013年却被一群可能连英文白皮书都没看过的中国人们炒的沸沸扬扬市值非理性地飞涨?原因还是在于,中国人太容易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一个故事说起来,而在人口基数足够多,隐藏财富足够多的地方,当一个故事伴随着财富效应的出现,会在一夜之间产生指数效应的故事,要不了几天,每个人就都听说过“我有个朋友,XXX”这样的故事了。

我相信很多人在接触到币圈,或是在牛市的股市亦或是某个互联网金融产品等等,一开始都是因为在某个群里,或是在某次泡茶的时候,或是在某次喝大酒吹大牛的时候,听到了这么一个开头为“你听说最近那XX很火吗,我有个朋友赚了特别多.......”的故事。

人多钱多故事多,在我们这儿,就没什么是不能炒起来的,不是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1: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