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三两谈币:炒币、炒鞋、炒娃…为什么年轻人都想不劳而获?

前几天,某科技媒体的小伙伴联系我,说希望做一期“盲盒”的内容,让我参与,他说:现在盲盒很火,值得关注。虽然对“盲盒”有一些了解,不过我还是婉拒了这个提议。对于一些人来说,购买盲盒收集玩偶是游戏化的过程,买到心仪的玩偶就有惊喜,集齐一套完整的玩偶很有成就感,一个IP的玩偶就是一个群体的社交语言。这跟小朋友去便利店买奇趣蛋心态差不多,谁都有一颗童心。然而,当看到“炒盲盒最高可赚40倍”“玩儿盲盒一年赚10万”“玩家一年花百万”“倾家荡产买盲盒”这样的新闻标题,我觉得盲盒这个事情在变味了。

盲盒成了一些人炒作的对象,他们的说法是“炒娃”。在炒娃火爆前不久,炒鞋很火,一组让人意外的数据:炒鞋的市场规模超过425亿元人民币,在2018年的炒鞋二级市场中,Nike旗下品牌AJ独占高达44%的市场份额,Nike旗下其他品牌占据26%的市场份额,而Adidas则位列第三,占据了24%的市场份额,这三大头部品牌在二级市场分别溢价59%、58%和25%。

Web3空间计算公司Rypplzz完成300万美元pre-seed轮融资,Deal Box Ventures等参投:金色财经报道,Web3空间计算公司Rypplzz Inc.宣布完成300万美元pre-seed轮融资,Deal Box Ventures、Fulcrom Investing和Innovative Venture Partners参投。Rypplzz拥有获得专利的地理空间测绘软件,该软件可以创建“智能”空域,使数字文件能够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Web3技术进行编程,继而能让广告商在元宇宙等领域里应用。Deal Box Ventures是资本市场咨询公司Deal Box于今年二月推出的投资机构,将向新兴增长领域、房地产、FinTech、FunTech和社会影响五个方面的Web3技术公司投资1.25亿美元。(labusinessjournal)[2023/7/3 22:15:32]

在炒鞋火爆前,炒币很火;炒币前,还有P2P……炒鞋、炒娃正当时,然而币圈已是一地鸡毛,坚守的炒家不多了,交过学费的年轻人不少,被P2P套住的人也不少,相当部分是中老年人。

美CFTC可能会改变风险管理规则将加密货币纳入考虑:金色财经报道,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就掉期交易商和期货事务委员会商户的风险管理计划潜在修订要求征询公众意见,CFTC提议全面改革其风险管理规则。委员克里Christy Goldsmith Romero表示,这些变化应促使公司为加密货币波动和持有客户数字资产的风险做好准备。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监管监督,包括我们的风险管理要求,数字资产与银行和经纪人的整合,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可能会继续演变。Romero还指出,经纪人可能会探索以稳定币或其他数字资产的形式持有客户财产,这可能会导致未知和独特的风险。

据悉,CFTC将在60天内就其拟议规则制定预先通知征求公众意见,之后必须制定正式的拟议规则,然后对最终版本进行投票。[2023/6/2 11:53:28]

现在似乎是一个“万物皆可炒”的时代。为什么会这样?是今天的年轻人更想不劳而获,更想一夜暴富吗?不是,日光之下、没有新事,对于好之人来说,“世间万物皆可”,今天炒这个、炒那个的年轻人,跟几十年前炒楼花的父母辈没什么区别。

德国dwpbank将推出数字资产平台wpNex:金色财经报道,为德国约1200家银行提供证券处理服务的Deutsche WertpapierService Bank (dwpbank) 正在创建一个新数字资产平台wpNex,该平台将在今年下半年为零售客户推出加密资产交易试点,据报道,这项新服务将提供加密账户,并且不需要额外的KYC程序。钱包即服务提供商Tangany和 Bankhaus Scheich 的 tradias数字资产交易服务也将参与新产品,零售客户不会持有私钥。 Dwpbank首席执行官Heiko Beck表示,该银行计划在未来向该服务添加更多加密货币、数字资产和代币化证券。[2023/3/25 13:25:53]

如果可以,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走捷径,一夜暴富,不劳而获,这是人性。只不过,今天人们炒作的对象变得更加具有迷惑性。

软银第一财季创纪录亏损234亿美元,因投资组合价值缩水:8月8日消息,软银集团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22财年第一财季财报。其中归属于软银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1627万亿日元(约合233.88亿美元),上年同期则实现净利润7615.09亿日元。继前一季度创下2.2万亿日元的亏损纪录之后,愿景基金在截至6月末的三个月里又亏损了2.33万亿日元。软银此次严重亏损的主要原因为投资损失。随着股市大跌,软银旗下投资组合的股份价值严重缩水。(新浪财经)[2022/8/8 12:09:29]

数字货币,本质上依然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但因为有了区块链技术这样的高科技加持,就变得有理有据,一时之间成百上千家区块链媒体成立每天报道币圈行情,甚至连专业VC和投资大佬都参与其中。

相对于虚拟的数字货币而言,球鞋和盲盒均具有使用和收藏价值,因为所谓的“IP”属性,成为文化精神消费,炒作者往往不会觉得自己是在炒作,而是在收藏、在消费、在娱乐,就跟炒房的人往往会安慰自己买的房子可投资,可自住,可出租一样。

盲盒、玩偶、球鞋,本身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商品,跟房子一样,只不过在一些炒家的推动下,成为炒作的对象,黄牛、炒家们抱着淘金梦想入场,一些年轻人看到有利可图参与其中,真正玩家的利益被影响,他们提出“鞋穿不炒”“娃玩不炒”的倡导,然而这挡不住闻风而动的投机者。

不得不承认,“万物皆可炒”的现象出现,互联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有强大的舆论散播能力,可以快速散播话题、凝聚精准人气、形成交易闭环。

某区块链大佬宣称自己早已财务自由,却孜孜不倦地四处讲课传授财务自由之道,不辞辛劳是因为自己有想要让所有人财务自由的情怀吗?当然不是。讲课是一个受众的筛选,听歌的是很好的韭菜苗子,讲课是一个洗脑过程,或者说培育韭菜的过程,最后再从听课的人中筛选出来韭菜。讲课是最具效率的流量筛选器,所以你看卖保健品的,做的,搞直销的,都爱做一件事:讲课。

不只是打着知识付费幌子的讲课,社群、新媒体等等都可以比往年更容易凝聚韭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炒币后面的炒鞋、炒娃,虽然炒作对象不同,但套路都是差不多的。

对于这些日新月异的“炒货”,我觉得玩玩可以,问题的关键是把握好“度”,这很难。小怡情,大伤身看似正确,实则是一个伪命题,大都是由小而产生。一个大老板最后一次大输掉几个亿,公司甚至都难以为继,他最开始肯定没玩这么大。一些炒币的年轻人背上巨额债务或者多年积蓄一夜清空,最初同样是抱着玩玩的心态。

更重要的是,当年轻人开始抱着不劳而获的幻想,想要一夜暴富时,损失的恐怕不只是一点积蓄。世界是公平的,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劳而获,谁去搬砖呢?

韭菜往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真不懂的,另一种是绝顶聪明的,他们知道自己在玩儿击鼓传花的游戏,但是却总是自信地认为,最后一棒不会落在自己身上,曾经做过韭菜的人,对此或许更有感受。

我是三两,专注量化交易,如果你对数字货币也感兴趣,欢迎一起交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0ms0-0:5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