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4月27日消息,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总体来讲,DC/EP主要替代现金,由经济的交易需求决定,宏观经济方面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微观层面需要处理好可能出现的问题,防范相关风险:一是数字货币交易较现金支付的匿名性降低,有助于央行反、反恐融资等,但也带来居民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保护问题,如何实现可控的匿名,需要在信息安全和防范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取得平衡。二是当个别经营不善的中小金融机构有遭挤兑风险时,数字货币可能会增加挤兑的便利性。针对这个风险,一方面要对央行数字货币采取有序、可控、分级的投放方式,另一方面则要加大金融宣传教育,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储户利益。三是如何处理好大数据的产权和公共品属性问题。针对大数据的产权和使用问题,可能需要央行和金融机构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合作与分工逐步厘清,但要建立在保护居民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四是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付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正因为这样,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的问题上比较谨慎,预计会从小范围测试开始,逐步推进。
光大银行:一直关注数字货币发展 成立数字货币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光大银行在互动平台表示,光大银行一直关注数字货币的发展,并成立数字货币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及国有六大银行就数字货币相关合作进行意见交换,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金十)[2021/4/21 20:43:17]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初期料不付息: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DC/EP的名称看,央行首发的数字货币,起码在开始阶段不付利息。这样的话,即使工资都是由DC/EP发放,在满足支付需要外,剩下的储蓄还是会转化为有息的存款或其他理财工具。DC/EP最终发挥替代现金和部分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作用,节约纸钞发行、流通、回收等环节的成本,但央行从中获得的增量便利收益可忽略不计。如果央行对数字货币付息,其作为安全资产和流动性资产的属性就会上升,对现有的货币金融格局的影响加大。央行数字货币将会直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资产配置行为,也会成为一种新型的、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正因为数字货币付息对金融体系和公共政策的影响较大,央行比较谨慎,起码在开始阶段不付息。预计会从小范围测试开始,逐步推进。(中国证券报)[2020/4/27]
声音 | 光大证券赵湘怀:区块链技术可提高信息透明度、交易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金色财经报道,光大证券分析师赵湘怀认为:“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提高信息透明度,解决当前‘信息孤岛’问题,解决单靠某一个征信机构的数据无法将某一个客户的征信完全展现出来的问题,降低片面决策产生的风险,提高以交易为主的非银机构运行效率,减轻潜在风险损失,真正赋能交易;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提高完成交易、清算和结算速度,降低人力成本。”[2019/11/2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