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这引发了民间对数字货币的属性以及应用的广泛猜想。对此,央行也给出了答复,更为详细地回答了数字货币是什么、数字货币的好处以及通货膨胀问题。
不过,在笔者看来,民众最大的一个疑问是数字货币到底新在哪里。如果说数字货币只是信息化了的人民币,它又和电子货币有什么区别呢?因此,认识数字货币的“新”,能够帮助民众更深入理解数字货币。
“新”在形态。经济学上讲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贮藏等属性,并且从古到今,货币一直具有实体形态。而数字货币没有了实体形态。与之相对的,虽然电子货币我们也看不到实体形态,但其实它代表了我们银行账户里的钱,或是从银行账户转出的钱,相当于有实体货币做支撑。而数字货币则没有这个支撑,是货币的信息化形式。
报告:中国在推出央行数字货币方面已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近日,穆迪投资者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在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方面已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这得益于消费者广泛采用电子支付、近乎“无现金”的社会环境以及广泛的移动覆盖。穆迪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李秀军表示,数字人民币(e-CNY)的广泛采用将提高银行的数据收集能力、扩大用户基础,从而有助于增强其在电子支付系统中的作用,此外银行也可从公共支付基础设施的使用中获益。报告称,虽然其他国家也在着手研发数字货币,但中国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特点,促使其成为首批创建和测试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中国在数字和移动钱包使用方面领先全球,2020年占电子商务支付的72%,而美国和欧洲的份额分别仅为30%和26%。当前中国几乎已步入无现金社会,而且网络基建完善、移动覆盖广泛,这些优势都成为数字人民币在中国应用的推动因素。(财联社)[2021/8/22 22:29:08]
“新”在交易。数字货币的交易是使用具有数字货币安全芯片的智能手机通过一定的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交易,不像电子货币交易那样,通过网络传输信号,继而银行或者第三方机构进行资金的划转。其更像纸币的交易过程,不过用上了数字化技术。综合来看,就是比纸币交易复杂(技术复杂,操作并不复杂),比电子货币交易简单。当然,纸币的交易过程是围绕着实体进行的,给人更加安全的感觉,而基于数字技术的交易难免会让人心怀担忧。所以,数字货币的普遍运用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众可以逐渐培养起对数字货币的信任感。
声音 | 环球时报:因疫情爆发央行数字货币研究被推迟 但可能会按计划启动:2月25日消息,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疫情的爆发,中国对其主权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从第一季度推迟。但他们指出,由于中国央行拥有技术基础,资源和丰富的人才可以赶上这一进程,因此可能会按计划启动。消息人士称,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的试点工作将在今年如期进行,尽管央行官员仍在讨论DCEP可以作为真实现金流通的应用场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周二称:“冠状病的爆发导致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政府机构推迟恢复工作。参与DCEP项目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也不例外,这对发展进程造成了压力。” 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仍有可能按计划推出这款产品。一些人预计DCEP将在2020年晚些时候首次亮相。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高等区块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曹寅表示,央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为技术和理论上的启动做准备。技术路线图已经制定好了。他补充说,央行的数字货币团队拥有足够的研发(R&D)员工,以应对研究过程中的少量滞后。(环球时报英文版)[2020/2/26]
“新”在监管。央行在解释中提到基于人民币现金的支付、交易、反等,在现代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而发行数字货币,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解决方法便是可控匿名。可控匿名意味着什么?其一,交易记录的隐私保护;其二,犯罪事实的追溯。很多人在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的时候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交易记录被保存了下来。因为不管是第三方支付软件还是信用卡,其都有转账的过程,这个过程便记录了资金的使用情况,较容易被人追踪到。而纸币则不同,虽然每张纸币都具有独有的数字序号,但使用情况较难被追踪。数字货币同纸币一样,交易记录很难被追踪,但央行有着追踪的权利,因此可控匿名保证了日常生活中交易记录隐私不被泄露,同时在遇到特殊事件时,央行可利用相关技术对资金进行追踪。
声音 | 华尔街日报: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终结美元霸权:《华尔街日报》本周一发文称,全球央行正越来越接近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其将必然威胁到美元的霸权地位。美联储等的中央银行实际上已经通过商业银行发行了数字货币,然后商业银行通过电子方式将钱出借给家庭和企业,使客户能够以数字方式进行付款和接收付款而无需交易现金。但是中央银行不仅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运作,其还可以直接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目前各国正在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试验,其将具有深远的意义。不过,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使私人加密货币难以普及。最重要的是,竞争激烈的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引发新型的货币战争,可能出现美元可行的替代方案。[2019/9/24]
不过,数字货币的“新”不代表就吸引人。除了民众对于其安全性的担忧以外,如何打破如今的支付格局也是数字货币面临的一大问题,毕竟数字货币的价值还是在于应用。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发展使人们早已习惯了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手段,数字货币这一新事物出现的初期,支付观念和方式的变化反而会使人们的使用成本有所增加,增大其普及难度。且据了解,数字货币是作为M0的替代,也就是对流通中的现金进行替代,因此可能初期来看数字货币并不一定是要打破现有的支付格局,更多是对现有支付形式的补充。而数字货币具有现金属性,其交易可以不受网络因素限制。相比电子支付,数字货币会在小额支付等特定场景中彰显出绝对优势。
声音 | 末日博士:央行数字货币不会以区块链为基础:据cointelegraph报道,末日博士Nouriel Roubini表示,央行数字货币不会以区块链为基础,也跟其他加密货币不一样,它会在一个单独的分类账中得到保护。[2019/4/4]
既然存在成本且带来的便利有限,那么发展数字货币是否不必要呢?2019年6月,由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主导的加密货币项目Libra发布白皮书,目的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一项目的推出如同催化剂一般激起世界范围内对于数字货币的探讨,直接加速了一些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研发。新货币的出现势必对现有全球货币体系造成冲击,给各国资本市场带来影响。
从应对变局与冲击的角度来说,我国此时顺应趋势研究本国数字货币,是对法定货币地位的巩固。与全球热议的加密资产“去中心化”的特征有所不同,我国数字货币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中心化。也就是说,央行在货币投放环节仍然处于中心位置,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用法币的稳定给经济社会创设稳定的金融环境。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在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数字货币不需要借助银行账户就能实现价值转移,节省了清算、结算等繁冗的流程,实现交易与结算的同步,这种资金与信息流向的统一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助于提升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也有利于促进经济贸易的繁荣。因此,数字货币可能在短期看来吸引力一般,却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
原标题:数字货币“新”在何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