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Donovan Choy
来源:Bankless
本周,许多人都在公开质疑币安(Binance)是否正在朝着自身崩溃的方向发展。对此,我们深入研究了引发这些担忧的原因。
照片由 Stephen McCarthy/网络峰会通过 Sportsfile 拍摄
在过去的一周里,Binance 发现自己成为了许多加密货币末日论者的焦点,他们担心这个规模庞大的 CEX 正在步 FTX 破产的后尘。
这种担忧从何而来?FTX 2.0 是否将会出现?我们应该担心加密行业吗?让我们逐一回答这些问题。
FTX 在 11 月爆炸,因为它是一个更像银行的交易所——它在不应该交易的时候交易客户存款。在其令人震惊的破产之后,其他加密货币交易所争先恐后地发声表示,他们没有做过这类事情。对此,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承诺展示他们所谓的“储备证明”来做到这一点。
美国FDIC否认将要求Signature Bank的买家剥离其加密业务的报道:金色财经报道,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否认路透社关于其将要求Signature Bank的任何购买者剥离其加密业务的报道。
FDIC的一位发言人援引该机构的决议手册表示,“在银行的所有资产被出售和对银行的所有索赔得到解决,以及收购者决定他们的投标条件之前,接管不会结束。”收购方将告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它愿意从破产银行获得哪些资产和负债”。
该发言人还提到了FDIC、货币监理署和美联储发表的两份联合声明,其中指出银行“既不禁止也不阻止”向任何赛道提供服务。据路透社报道,FDIC现在正寻求拍卖Signature和硅谷银行,可能在本周末前完成。[2023/3/17 13:09:49]
过去一周,币安闹剧的核心源自一次考虑不周全的尝试。
根据一些“商定的程序”,币安发布了财务审计公司玛泽(Mazars)对其储备进行的 5 页审计报告。
首先,该报告只审计了币安在一些选定链上的比特币:
亿万富翁Mark Cuban:加密价格越来越反映“实际需求”:在今天的推特上,亿万富翁投资者马克·库班(Mark Cuban)权衡了区块链技术和投资的现状和未来,最终得出结论,尽管采用资产价格存在真正的障碍越来越多地反映出真正的“效用”和“需求”,并且最终一天将到来,加密货币“已经成熟到我们想知道我们将如何生存的地步。[2021/5/16 22:07:32]
除了只关注比特币之外,该报告还关注了币安选择的一系列公共地址:
在这些狭义定义的参数范围内,Mazars 报告以三个相关数字作为结尾:
资料来源:Mazars 的 Binance 储备证明报告
第一个和第三个数字指出,在审计时(11 月 22 日),币安总共持有 582,486 BTC 资产和 597,602 BTC 的客户负债。这意味着币安的比特币储备按照 1:1 比例缺少了 15,116 BTC(2.5%)。
LBank将于7月8日18:00上线BTCV/BTC交易对:据悉,LBank将于2020年7月8日 18:00上线BTCV/BTC交易对,并于7月14日18:00开启提现。
为庆祝BTCV上线,LBank将于7月8日18:00开启BTCV交易大赛,总奖励共54BTCV。并同步开启BTCV的活期持币生息,无需锁仓,每日结息,用户只需在指定页面进行登记即可开启收益计算。详情请关注LBank官网公告。[2020/7/8]
然而,币安的用户也可以从交易所借用 BTC 作为其贷款计划的一部分。当我们将这些 21,860 BTC(597,602 减去 575,742)的贷款计入币安的资产时,其负债缩减至 575,742 BTC,表明币安超额抵押(Overcollaterized)了 15,117 BTC。
所以审计的结论是,币安的 BTC 资金是安全的。但人们(理所当然地)对 Mazars 审计感到不安,因为这几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审计。
为什么只有比特币?那币安以 ETH、USDT 或 BNB 获得的任何贷款呢?这些资金作为币安资产负债表上的 “负债”部分被忽略了。
动态 | Spunta Banca进入下一阶段 意大利65%银行参与其中:据bankingtech消息,此前在意大利银行业协会(ABI)支持的ABI实验室的帮助下,14家银行通过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Spunta Banca项目的第一阶段,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下一阶段,现包括技术合作伙伴NTT Data和SIA,以及R3的Corda平台。据悉,这次有17家银行(占意大利银行业的65%)参与新的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测试、选择和实施中来。根据ABI的数据,从10月份到现在近两个月以来已经上传了近两百万笔来自17家银行的实际数据。ABI说:“银行正密切关注这项实验,其他国家的银行也有兴趣”,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2018/12/4]
那么不在上述三条链上的比特币资产呢?币安可能在 Solana 或 Avalanche 链上借到的任何包裹比特币的贷款也不见踪影。
整个过程有点像要求一家审计公司对银行进行审计,但只查看某些银行账户中的某些货币。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把包裹比特币(Wrapped Bitcoin)和比特币互换处理。这掩盖了包裹资产所涉及的安全风险,因为它们应该由包裹代币的同等基础价值来支持。据推测,币安发行的每一个 BTCB 和 BBTC 都将持有 1:1 的比例,但这一点还不得而知。Mazars 的审计将包裹比特币视为基本安全,但据我们所知,Binance发行的抵押品可能超过其基础抵押品。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菲律宾Union Bank与ConsenSys合作 将无银行账户居民纳入金融体系: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今日在Coindesk 2018共识会议上,菲律宾Union Bank主席Justo Ortiz宣布了i2i项目,即将没有银行账户的菲律宾人纳入金融体系。 Union Bank与ConsenSys合作,在Kaleido平台上运行,并与菲律宾的五家农村银行合作。i2i项目正在区块链上建立一个“分散,近乎实时,高性价比,安全的零售支付系统”。 这对于3500万没有银行账户的菲律宾人来说,是促进包容性繁荣的催化剂。i2i项目计划于5月22日在达沃启动。[2018/5/15]
不过,Mazars 报告至少在一件事上做得很好:它对币安的一些负债是透明的。大多数储备证明不会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披露任何数据。但由于它忽略了所有非 BTC 资产,因此它在证明币安财务健康状况的全貌方面严重不足。
目前币安已经表示,它将在不久的将来披露更多关于其其他资产的信息。但就目前而言,审计只证明了币安储备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全面的情况。
所有的骚动导致 Mazars 于 12 月 16 日宣布停止对 Binance 及其他加密货币客户(包括 Kucoin 和 Crypto.com)的审计工作。
谣言四起,人们感到惊慌失措,但 Binance 的情况似乎仍然一切如常,Binance 周一宣布其美国分支机构已达成 10 亿美元的交易,以收购 Voyager 的资产。
那么,实际上,币安的情况如何?
币安在过去一周发生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规模资金外流,仅在 12 月 14 日就撤出了 42.7 亿美元。这部分是由 Jump 和 Wintermute 等知名 TradFi 参与者在 12 日从 Binance 撤出资金的链上数据所引发的。
虽然这些数字令人瞠目结舌,但让我们来看看它的背景。币安在其他地方报告的总储备证明——不要与仅审计比特币的 Mazars 报告混淆——显示截至 12 月 19 日的数量约为 550 亿美元,低于当前公关危机开始前的约 700 亿美元。
如果币安接近尾声,那么它将在其 ETH 和稳定币资产流出上显示耗尽至接近于零,就像 FTX 的情况一样。
虽然由于用户希望避免任何 FTX 2.0 的情况而出现大规模的资金外流,但链上数据却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Binance 的稳定币和 ETH 储备仍分别为 220 亿和 500 万。
资料来源:CryptoQuant
FTX 遇到麻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使用其自己的 FTT 代币来抵押贷款。FTX 是一家充当银行功能的交易所:它在不应该交易的时候交易客户的存款。这是一家建立在对自身信任和依赖上的纸牌屋,而不是基于像美国国债、BTC 或 ETH 等其他金融上更健全的抵押品。
如果币安的业务同样建立在自己的 BNB 代币上,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担忧。值得庆幸的是,币安的储备只有约 10% 是由 BNB 构成的,这与大多数其他加密货币交易所大致相同。
BNB 在另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同于 FTT:它的实用性。FTT 用于 FTX 的交易折扣,但如果公众认为你的交易所即将破产,FTT 将一无是处。另一方面,BNB 则是目前 TVL 第二大 L1 链(BNB Chain)上用于验证和支付交易费用的资产。
在 12 月 17 日,BNB 的价格曾暴跌至 221 美元,但截止发稿时 BNB 价格已回升 11%,约为 241 美元。
资料来源:Coinmarketcap
所有这些指标都表明,虽然币安正在经历某种程度的“银行挤兑”,但情况肯定不像 Twitter 上的喋喋不休所渲染的那样危险。
“银行挤兑”在这里甚至可能不是合适的术语,因为币安是一个交易所,而不是银行,只要它按照服务条款 1:1 持有所有客户的存款(与 FTX 不同),即使每个用户都想把钱拿出来,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问题是,我们并不确定这一点,而这也是为什么将加密货币保存在中心化交易所,永远不如将其保存在你自己的非托管钱包中那样安全的核心所在。
DeFi之道
个人专栏
阅读更多
金色财经 子木
金色早8点
去中心化金融社区
CertiK中文社区
虎嗅科技
区块律动BlockBeats
深潮TechFlow
念青
Odaily星球日报
腾讯研究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