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人民日报:研发和测试在多国陆续展开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发驶入快车道(记者观察)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其功能属性与纸币相同,可以被视为纸币的数字化形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现金支付趋势加快,多国加速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和测试。未来,数字货币将会深刻改变金融基础设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国际清算银行近期发布报告指出,2020年是央行数字货币崛起的一年,截至今年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计划。其中,厄瓜多尔、乌克兰和乌拉圭等完成了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试点;中国、巴哈马、柬埔寨、东加勒比货币联盟、韩国和瑞典等正在进行试点。

随着多国计划研发或开展落地测试,央行数字货币渐行渐近。它将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平衡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收益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其功能属性与纸币相同,可以被视为纸币的数字化形态。目前,央行数字货币主要分为“批发型”和“零售型”。批发型的使用仅限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不面向公众。加拿大银行的Jasper项目、新加坡金管局的Ubin项目、日本银行和欧洲央行的Stella项目等皆属此类。零售型则对公众开放,多用于零售市场交易,如中国的DC/EP、瑞典的“电子克朗”等,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大部分国家正在研发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涛对记者表示。

人民日报:应采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激发政务数据“安保”效能:8月12日,人民日报刊文称,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推动区块链在电子政务领域的运用,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技术创新是保障数据安全最好的“锁”。面对各种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处理,必须从数据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入手,采用物理隔离、病防护、加密脱敏、数据备份、身份认证、访问权限、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激发“安保”效能,从而有效阻断非法访问和攻击对系统的破坏,保障电子政务平台有效运转。[2020/8/12]

早在2014年,厄瓜多尔央行就启动了数字货币项目,允许个人通过中央银行运营的系统进行移动支付。2017年,乌拉圭推出了为期6个月的“电子比索”试点。但由于未能吸引大量用户,这些央行数字货币没有成功。

2019年,脸书公司发布加密数字货币“天秤币”白皮书,引起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天秤币”是一种币值较为稳定的加密货币,以主权货币为支撑,拥有庞大用户基础。舆论普遍认为,“天秤币”等数字货币的发行对全球央行货币主权带来挑战,并带来更多金融风险,是促使各国央行加快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原因。“目前电子货币及支付系统的创新主要由私人机构主导,这将对金融系统及货币主权带来挑战。”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央行需要通过向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平衡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收益。”

声音 | 人民日报:以区块链赋能社会治理:11月21日,人民日报刊文《以区块链赋能社会治理》。文章提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这一要求,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社会治理,区块链大有可为。区块链可以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可以助推社会治理精细化、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也要看到,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最新科技成果,在应用初期难免出现不成熟、不规范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区块链等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专门法规,为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指引。完善与电子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助于更好厘清开放共享的边界,明确数据产生、使用、流转、存储等环节和主体的权利义务,实现数据开放、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之间的平衡,进而促进科技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2019/11/21]

非现金支付的兴起推动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据统计,2018年瑞典现金使用率仅为13%。无现金化程度较高是瑞典加快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动力之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现金支付趋势加速。国际清算银行报告称,社交隔离政策、公众对现金可能传播病的担忧以及政府向个人发放补贴的计划都进一步加快了向数字支付的转变。

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展区块链技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11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发展区块链技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创新茶座)”。文章表示,对于区块链技术,应坚持科学的态度,一方面应加强研究、积极发展,让区块链技术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保持理性、杜绝炒作,防范打着区块链的旗号实施各种行为。总之,对待区块链要客观理性,既不要高估区块链技术的现在,也不能低估区块链技术的未来。下一步,我国应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2019/11/12]

中国具有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良好基础

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和测试已在多国陆续展开。欧洲央行2019年底宣布设立央行数字货币专门委员会,并推出名为“欧洲链”的新概念验证项目,探索数字货币的匿名性问题及实践。近日,欧洲央行发布报告称,该行计划于2021年年中就是否启动数字欧元项目作出决定。报告指出,数字欧元可能给欧洲公民提供一种安全的货币形式。今年1月,英国、瑞士、瑞典、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央行和国际清算银行成立工作组,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应用场景。2月,瑞典开始为期一年的“电子克朗”测试,在隔离环境中模拟人们的日常使用,例如通过数字钱包进行支付、存取款。美国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正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研究30多种区块链技术,探索可以支持美联储发行数字美元的技术。

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区块链 “链”向未来:11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区块链 ‘链’向未来”。文章表示,早在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中国就将区块链技术列为战略性前沿技术。中央局10月24日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明确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有关区块链的发展前景,文章提及可解决信任问题的核心技术,对于构建新型信用体系不可或缺,中国促进区块链和主体经济有效融合。蚂蚁金服副总裁蒋国飞认为,区块链已提前进入商用时代,这首先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系统性能和数据保护等的进一步成熟,其次是开放技术引发群体加速创新,第三是与行业标杆的合作刺激了滚雪球效应。未来,这三点还将继续加速区块链商用落地,会有更多的交易和信息交换通过区块链建立互联互信体系,最终实现一个“万物互联+万链互联”的世界。[2019/11/12]

拉美国家较早试水央行数字货币。乌拉圭央行表示正在研究下一阶段行动,并计划完善支付系统等相关技术。巴西央行称巴西有望在2022年采用央行数字货币。由区域内8个经济体组成的东加勒比货币联盟央行正在测试基于区块链的法定数字货币,其央行行长蒂莫西·安托万表示:“希望此举能将现金使用减少50%,提高金融部门稳定性,并促进成员国的发展。”

动态 | 人民日报:江苏金融办互金风险专项整治拓展到虚拟货币:据人民日报报道,江苏省金融办全面梳理省内各类金融风险,向13个设区市政府分别发函,提示包括特定风险点在内的风险,督促逐一建档、逐项处置。持续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整治领域拓展到虚拟货币、 ICO、校园贷、现金贷等,对摸底排查阶段确定的重点对象进行现场检查和处置。[2018/8/22]

在亚洲,韩国央行计划在2021年进行试点,目前已完成研发工作第一阶段审核。日本央行近日宣布,将于2021财年启动数字货币实验,测试数字货币的基础核心功能。

作为较早启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的国家之一,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目前已在深圳、苏州等地进行试点。近日,深圳市政府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以抽签形式将一定数额资金发放至个人的数字钱包中,用户可在超过3000家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国际清算银行表示,DC/EP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货币之一。“智能手机普及率高,移动支付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为中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打下了良好基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对本报记者表示。

商业机构也积极进行研发,与央行开展合作。万事达卡日前推出了央行数字货币测试平台,使中央银行能够在该平台评估和探索央行数字货币。据悉,该平台可以用于模拟央行数字货币在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发行、分配和交换。

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具有可追溯性等特点

加勒比地区岛屿面积较小且分散,民众不易获得实体金融机构的服务。央行数字货币将提高金融普惠性和金融服务的便捷性,降低使用现金成本,提高金融机构效率,这也是该地区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杨涛指出,作为法定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为支撑,与商业机构提供的移动支付手段相比更安全、稳定,可追溯的特点使其从发行到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迹可循,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打击逃税、、恐怖主义融资等非法活动,同时也有助于专款专用、精准扶贫等。

“央行可以建立更有效率、更具兼容性的金融市场,并使货币政策传导更精准。”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倡议组织项目经理莎拉·艾伦说,“央行数字货币所具有的透明性等特点,将使政策制定者获得更为宏观的全球经济视角。”“现在,人们很难知道货币政策是否或何时对经济产生预期的影响,如果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执行经济刺激政策,则可以对其进行精确监控,从而为未来的货币政策提供依据。”印度资讯公司印孚瑟斯金融服务与保险部门负责人莫希特·乔希表示。

在跨境支付领域,央行数字货币也值得期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认为,引入央行数字货币将促进跨境结算更快速、安全。英格兰银行高级金融科技专家西蒙·斯科勒指出,尽管现在人们更关注央行数字货币在国内的使用,但它的潜在优势之一是为未来更完善的跨境支付打下基础。

“金融领域创新的趋势之一就是增加经济活动中的无现金操作。”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伊夫·默施表示,未来欧洲央行的数字货币政策重点是关注零售型数字货币的发展,其中关键问题包括零售数字货币的法定地位以及对负责推广数字货币的中介机构的监管。

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后,现金是否还有用武之地?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显示,目前各国设计的央行数字货币模式中,没有一种旨在彻底取代现金,而是希望成为现金的补充。

然而,央行数字货币也给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不小的挑战。黄益平表示,在单层运营模式中,央行直接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将被明显弱化,面临结构性脱媒风险。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运营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市场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未来5年,数字货币将会深刻改变我们的金融基础设施。”波士顿咨询公司多名分析师建议,金融系统参与者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分析潜在影响,为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好准备,并积极探索他们想要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建立的伙伴关系,以最大限度发挥数字货币的价值并影响其发展方向。

本报记者敬宜郑彬朱东君

本报北京、布鲁塞尔、里约热内卢电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NEARLBank:关于LBank上线HMR交易的公告

尊敬的LBank用户: LBank将于2020年10月15日13:00(UTC8)上线HMR,具体如下:开启交易对:HMR/USDT、HMR/BTC开启充值时间:2020年10月14日13:00.

[0:0ms0-0:5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