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把双刃剑,在法律制度保障合规的同时也在赋能司法实践。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会审议通过(下称“最高法”),正式发布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最高法正在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实践。
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夏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区块链运用于司法领域,无疑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但目前,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还取决于区块链本身在社会治理和经济活动中的普及程度。”
司法存证成区块链落地的重要场景
分析:印度加密货币交易发展迅速,或因最高法院政策放宽:印度加密货币业务在 2020 年蓬勃发展。从数据上看,印度加密货币交易所 WazirX 的交易量在 2020 年增长了逾 10 倍,用户注册增长了 4 到 5 倍。目前 WazirX 在印度已拥有超过 100 万用户,而在 2020 年 6 月,其用户量仅为 55 万。此外,在印度运营的另外两家加密货币交易所 Zebpay 和 Unocoin 的账户开户数量也出现了类似的激增。经济时报指出,尽管新冠疫情的流行和加密货币的上涨在投资者入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另一个关键原因还在于印度最高法院取消了印度央行禁止提供加密货币服务的决定。(Economic Times)[2021/1/14 16:10:15]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全球正式迈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在、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态 | 印度最高法院将“IAMAI诉印度储备银行”一案再次推迟 预计在明年1月审理:“IAMAI (印度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协会)v. RBI(印度储备银行)”这一案件自2019年8月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此前最高法院将此案延期两周进行部分审理。然而,印度最高法院的法官仍然没有为“IAMAI v. RBI”案重新召开听证会,因为有其他优先案件。最高法院原计划于11月19日重新开庭,但现已将此案延期至2020年1月。根据Crypto Kanoon的说法,印度储备银行的律师出现在法庭上,要求提前一天休庭。根据最高法院的网站,此事将在2020年1月14日审理。[2019/11/18]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从2018年开始,最高法就开始积极推进区块链司法领域的实践。
在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后,韩国扣押了价值140万美元的比特币:韩国政府将没收在儿童网络犯罪案件中检获的191枚比特币,其中肇事者已被判入狱,罚款64万美元。据韩国联合通讯社(Yonhap)报道,韩国最高法院周三裁定,加密货币可以被视为具有价值的财产,在刑事案件中可能被没收。[2018/5/30]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承认了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用于互联网案件举证的合法性,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司法领域的重要一步;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发布,对电子数据的范围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纽约最高法院驳回了一项试图颠覆纽约州比特币法案的诉讼:根据最新的一份文件披露,纽约州最高法院批准了一项动议,驳回一个长达两年多的诉讼,该诉讼试图推翻针对加密货币技术方面的监管制度。前比特币企业家Theo Chino于2015年10月对纽约州金融服务局(NYDFS)2015年6月颁布的一项法规提起法律诉讼。该法规通常被称为“BitLicense”,要求居住在该州的比特币相关公司申请经营许可。Chino指责该机构利用其法律过度监管比特币行业,声称纽约州金融服务局所施限制超出其管理资格,并且执行成本很高,他还因此被迫关闭了自己的生意。法院在最初延期决定之后,驳回了他了诉讼。目前Chino已经向纽约州最高法院提出上诉。[2018/1/4]
2020年最高法工作报告中,区块链也频频亮相。报告强调,推动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建成全国统一司法区块链平台,创新在线存证方式,推动解决电子证据取证难、存证难、认证难问题。
2020年11月份,上述《意见》发布实施。《意见》指出,全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推进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司法工作中的深度应用。
随着最高法相关政策的出台,也加速推进了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落地。
纵观目前区块链在司法领域应用情况来看,司法存证是其主要应用场景,可以用来解决金融、知识产权、电商、交易平台等遇到的存证难、取证难、认定难的问题。如今,吉林、山东、北京、杭州、广州、郑州、成都等多地均已搭建电子证据平台并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其中。
业内也有两个较为知名的落地应用案例,分别是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以及“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司法区块链”,两者均涉及在司法存证领域,利用区块链可追溯、不可更改、时间戳等特性,让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播和使用的全流程可信。
此前,在司法实践中,电子数据较难在法庭上得到认证,因为其容易被篡改,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证明当时的证据是有效的,所以很难被法院认可成为证据。而区块链恰巧解决了这个问题。
夏平对记者表示,区块链技术可用来推动司法审判的透明、公正、精准,全面提高执法水准。
司法存证助力知识产权保护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刚刚发布实施的《意见》中强调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技术事实查明认定体系,推进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广泛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最高法2020年8月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支持当事人通过区块链等方式保存、固定和提交证据,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权利人举证难问题。
零壹智库分析师孙宇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司法存证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极其普遍,相关纠纷频发。而在涉及知识产权的司法实践中,举证难、维权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十分突出。“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存证实现知识产权的固化和永久性保存,一旦发生纠纷,用户、司法或仲裁机构可以从区块链数据全链条的任一节点直接取证,而不再需要第三方机构出具证明,这大大提高了相关司法维权工作的效率。”
以往,知识产权权利人受到“抄袭”“盗版”“融梗”等问题的困扰,很难进行存证、示证、举证。如今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渐改变这一状况。
在目前知识产权审判当中,区块链技术正在大幅减少审理时间。例如,广州互联网法院引入蚂蚁区块链技术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仅用20分钟就打完一场官司。
“知识产权通过区块链登记,无疑极大地便利了所有者的维权。”夏平强调,“目前关于区块链在知识产品领域司法存证应用,仍存在待解的问题。”
孙宇林总结认为,“在司法领域区块链技术并非必选项,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做决策。”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