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DeFi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位置 --2022》
撰文:Koi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是我入圈的最大原因,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看到像 AMM 这种创新,能够让普通用户参与到各种金融活动中来,共同去赚传统机构在赚的钱,我觉得牛逼至极,价值相融,从此掉入兔子洞,沉迷其中。一度我也是抱着「用 DeFi 取代传统金融」的憧憬和冲劲,毕竟一直从事金融行业,早已看不惯凭一个牌照就坐享其成的机构生态和冗长繁复的交易流程;又觉得所有的金融产品上链后都变得更高效透明,世界理应朝着更公平、更去中心化、更自由的方向迈进。
我至今还是这个想法,但是我们永远要先知道自己当下的位置,才能知道与理想的距离。本文试图重新审视 DeFi(去中心化金融)里的去中心化的含义;探究机构投资者(大钱)开始玩 DeFi 的原因;并看看 DeFi 想一统金融天下需满足的条件和目前的位置。
一说起「去中心化」我们往往会想到以下概念:分布式、抗审查、无需准入等,分布式是区块链的重要特征但并非区块链独有;我们主要来谈谈「抗审查」和「无需准入」这两个概念。
「抗审查」这一特点主要适用于协议层。Vitalik 之所以有底气发 twitter 说「如果监管对节点进行审查,会将其视为对以太坊的攻击」,一是因为去中心化的协议层是区块链的价值所在,也是加密社群的底线;二是因为诸如以太坊的主链其实并不直接处理金融交易(由链上的各个具体 DeFi 项目处理),所以协议层本就不是受监管的对象;
Celsius债权人称与Nova Wulf的拟议交易是“最佳”选择:3月2日消息,根据一份新的法庭文件,Celsius破产案中的无担保债权人官方委员会表示,拟议出售给数字资产投资公司NovaWulf是“最佳”选择。该文件称:“虽然委员会将考虑所有选项,直到计划得到确认并生效,但委员会还认为,与NovaWulf进行交易是目前最好的、可行的替代方案。”法庭文件称,Celsius收到了9份收购要约和40份意向书。
根据拟议的交易,较小的债权人将收回70%的资金,而较大的债权人将获得由NovaWulf管理的新实体的代币化股份。新所有者计划向该业务注资4500万至5500万美元,并增加私人财富和贸易融资等新部门。
此前2月消息,Celsius债务人发布出售计划,拟选择NovaWulf作为该计划发起人。(The Block)[2023/3/2 12:37:39]
「抗审查」这一特点并不太适用于 DeFi 项目。DeFi 项目由两部分组成 (1) 智能合约本身;(2) DeFi 项目的运营公司。DeFi 中的智能合约部分无法被直接监管(代码本人无法承担啥责任);但 DeFi 项目的运营公司,因其提供各种中心化的互联网服务 / 金融服务,会受到既有法律的监管 -- 比如 Uniswap Labs 公司必须从网页前端中隐去那些违规证券类代币的交易界面,哪怕 Uniswap 的智能合约并未因此改变;又比如 Aave 公司持有英国的 EMI 金融牌照,也会有额外的监管要求需要满足。
Visa正在测试以太坊上USDC大额支付结算系统:金色财经报道,支付巨头Visa加密部门负责人Cuy Sheffield在StarkWare Sessions 2023上表示,该公司一直在测试如何实际接受发行人在以太坊上开始的USDC结算付款,并在以太坊上以USDC(美元)付款。所以,这些都是大额的结算支付。
据悉,Visa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其现有网络以更快地转移资金,但目前仍在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或SWIFT系统上进行结算。(Cointelegraph)[2023/2/6 11:49:19]
当然不是每个 DeFi 项目都有运营公司,有些会以 DAO 的形式完全让社区运营,这可以使它们不需要像传统公司一样受严格监管(or 只是时间问题);但它们会需要面对纯虚拟资产的局限性 -- 完全放弃和链下的人和资产发生关系,同时也要面对较小流动性的问题。
DeFi 的核心和优势其实是在于无需准入。无需准入有三个层级:开发者的无需准入、节点的无需准入和用户的无需准入;分别对应着代码开源、全局共识(谁都可以成为记账人)和网络的完全开放。潘超老师在《DeFi 的理论与实践》这篇文章里说到,他觉得只需要满足使用者无需准入的金融项目都可以属于去中心化金融的范畴,而开发者以及节点的无需准入一般需要在效率、安全与去中心化中权衡。
Blockchain.com CEO:LUNA崩盘前已退出,不看好USDD:6月10日消息,Blockchain.com 首席执行官 Peter Smith 在阿姆斯特丹 Money20/20 大会上透露,尽管该平台提供过 LUNA,但从未上架 UST。因为他认为 UST 不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消费者喜欢 20% 的收益,但也讨厌归零。
Peter Smith 回应称,虽然 Blockchain.com 确实是 LUNA 的早期投资者,但他一直对 Terra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表示怀疑,因此在市场崩盘之前选择了退出。此外,Peter Smith 还表示并不看好波场 TRON 创始人 Justin Sun 推出的最新算法 Stablecoin USDD。(Blockworks)[2022/6/10 23:05:50]
虽说谁都可以无需准入地去使用 DeFi,没有牌照和资产规模限制,但有个隐性的门槛 -- 认知。玩 DeFi 不但需要有区块链知识,还需要有金融知识;而玩得好则更需要经验积累,加上大资金带来的规模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从 2021 年开始在 DeFi 里超过 60% 的交易都是机构投资者在进行的 (according to chainanalysis)。
那是否机构投资者成为 DeFi 的主流玩家,DeFi 就不再去中心化了呢?Nonono. 我们来看看金融体系中的机构种类 -- 在中国我们喜欢把金融机构分成买方和卖方,买方指的是管钱的机构(又称机构投资者),比如基金公司、资管公司、风投机构,他们在做的事情是用专业能力去投资好的资产,让钱生钱;卖方指的是为钱(买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比如做市商、经纪商、投行、银行,他们在做各种中间服务,帮钱找到好的资产。区块链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掉卖方机构(中间服务商);而代表钱的买方机构不属于中间商,它们是大钱的代表。
Coinbase:正在调查移动钱包上与Coinbase Pay相关的问题: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表示,正在调查移动钱包上与Coinbase Pay相关的问题。[2022/8/19 12:34:52]
在今年 2 月的时候,VALK 做了一个针对 8 个主要市场(英美法德港新澳巴)里 100 个机构投资者(总 AUM 大于万亿美元)的市场调查。结果是在这 100 个机构投资者里,30% 已经在使用 DeFi,而另外的 68% 计划在未来一年里逐渐摸索进入。
机构投资者(大钱)为啥要玩 DeFi 呢?因为钱总是往资金利用率更高的地方跑。钱的背后有不同的需求,不单单只是高收益的需求,还有交易、借贷、对冲等多种特殊需求。DeFi 在满足任何一种前述需求上都有它的优势,只是目前还仅针对于数字资产。所以当大钱 / 市场终于逐步接受数字资产(crypto)为一种可投资的金融资产时,对于这一资产的各种需求也都在上来。
具体来说,针对高收益需求,DeFi 大体有 Staking(POS),liquidity mining,Lending 这几种收益获取方式,收益分别来自于底层链的经济性、池子里的交易量和借贷需求,由 APY,additional governance tokens, 和 capital gains 展现。在目前普遍低利率的全球市场环境下,DeFi 里的回报率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欧洲央行管委Vasle:第四季度可能会有更多加息:7月4日消息,欧洲央行管委Vasle:继9月之后,第四季度可能会有更多加息。(金十)[2022/7/4 1:49:54]
针对交易、借贷、对冲需求,分别对应着 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 )、借贷协议和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它们在撮合、定价、清结算和托管环节都相较于 Cefi 有着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更重要的是,DeFi 的可组合性也可以极大提高资产和资金的利用效率。
DeFi 想要完全代替卖方,一统金融天下,则需要满足所有种类钱的所有需求。钱分别来自于个人、公司、政府和机构投资者这四大类。
个人钱的需求:存贷汇、支付、投资(大部分交给机构去管)
公司钱的需求:借贷、支付、现金管理、对冲、贸易融资、资本市场融资
政府钱的需求:外汇管理、稳健投资、基建投资...
机构钱的需求:资产安全(托管)、交易、投资、借贷、衍生服务
很显然,so far 因为 DeFi 只针对数字资产,而钱的需求对象还是以法币为主,所以离满足钱的所有需求的距离还有点远?,但仍然可以从一些口切入。
针对个人的需求,主要可以从支付端入手(特别是缺乏互联网覆盖 / 金融基础设地区的支付);小散投资部分则可以通过降低认知门槛来扩量
针对公司需求,主要可以从支付和贸易融资入手(贸易融资部分涉及链下资产和链上信息同步的问题有点难)
针对政府需求,ummmmm
针对机构需求,可以从数字资产服务,和更多资产上链两个角度入手。我们详细说一下这个部分。
针对机构 / 大钱的需求,前文诉说了 DeFi 可以满足的部分,下面列举其目前无法满足的部分,并聊聊解决方法。
DeFi 目前只有 crypto 一种资产大类,可长期投资的 crypto 数量有限。这一部分需要 Web3 的发展赋予 crypto 更大的价值。
同时,直接满足大钱需求的 crypto 固定收益类产品 / 结构性产品 / 标准化产品不足。
链下资产上链也可以增加 DeFi 中资产的种类。ReFi 让碳排放额上链是一种实践;而更大的实践在于传统金融资产的上链。目前很多投行正在把 private asset(黄金、债务、股票)做 tokenization,下图列出了一些 tokenization 的例子。
不同于个人投资者,只要保管好自己的私钥就保管了自己的资产;机构投资者一般是帮人管钱,所以涉及到多签钱包交易流程和多个私钥的托管。2022 年 Nickel 做的机构投资者调研中,79% 的机构最担心的就是 DeFi 里的私钥托管问题。
这一部分也是各大 crypto-native 机构和传统银行都在抢的业务。目前几乎所有的投行都推出了 crypto custody 的服务;而像 Coinshares, fileblocks 这些 crypto-native 机构最早也是做的托管服务。DeFi 里的钱包公司 Gnosis Safe, Cobo 也都 focus 在托管服务上。
DeFi 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交易对手的匿名性,这和现实世界中监管对机构投资者的 KYC&AML 要求是背离的。目前专门针对机构投资者的 DeFi 项目逐渐兴起,比如 Aave Arc 搞了个 permissioned protocol,lending pool 都是做过 KYC 的交易对手;又比如 Clearpool, Maple Finance 也都是针对机构投资者的合规性高的借贷类 DeFi 项目。除开这些,crypto-native 机构也在中间给机构投资者提供合规的借贷和交易的服务。
这个问题需要监管和 DeFi 互相容纳和衔接。针对 DeFi 的监管还没出来,只能拭目以待。
可以看到,为了满足大钱的需求,传统银行、crypto-native 机构和 DeFi 公司都在试图填补这个 gap。
目前 DeFi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只占有很小一个位置,主要还是针对数字资产 (crypto) 在提供一些有限的服务。随着 Web3 的发展带来数字资产的 mass adoption,以及 DeFi 和传统资产 / 链下场景的更多结合,其位置会逐渐变得重要。就目前而言,最直观又最顺势而为的下一步,还是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求,从而吸引大钱进来。
ForesightNews
个人专栏
阅读更多
PANews
Bress
Odaily星球日报
区块律动BlockBeats
金色早8点
潘达看Web3
区块链头条
DeFi之道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