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DeFi行业本质研究:触发算子

为什么会有触发算子?当合约内部逻辑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需要改变合约状态,这个时候合约不会自动实现,需要外部操作来触发,这是由中本聪架构下智能合约本质决定的:每个操作都是一次全局拍卖。很多试图将触发自动化的设计,都没有认真思考这个博弈的问题,如果强行进行排序,很有可能出现博弈冲突:攻击/套利,更本质的说,存在对链上行为的占优策略。

触发算子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一次基于GAS消耗信息携带成本与状态改变收益的交换,只是这一交换是非线性的。因为其非线性特征,是否可以在某种维度上形成自增强从而沉淀价值呢?这涉及到对触发算子的仔细分析。

一般来说,触发算子包含三种:是否含权,即触发的对象是否是被限制,比如借贷双方,还款的触发肯定是借款方,而清算的触发则可以是任何人;其次是触发时是否携带信息到合约里,包括是否携带资产,这种情况下,触发成本很可能发生变化,因为不携带信息的触发更多是GAS费用,不会有额外的成本,但携带信息一般包含一些额外的成本,特别是携带资产,至少资金风险成本也是一种。最后是触发的有效性是否和时间相关,越是相关性大,越会影响触发的策略,因此时间相关性也是触发算子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变量。

当前DeFi协议总锁仓量跌至410亿美元附近:金色财经报道,defillama链上数据显示,当前DeFi项目总锁仓量(TVL)为413.3亿美元,24小时内跌幅为0.7%。锁仓量资产排名前五:MakerDAO(65.7亿美元),Lido(58亿美元),Aave(36.6亿美元),Curve(35.8亿美元),UniswapV3(35.4亿美元)。[2022/11/26 20:47:10]

在DeFi设计中,触发算子被定为为博弈的第三方行为,即:不是基于交易的直接双方进行触发,而是由任意第三方完成,并主要用于清算,这就带来了激励设计问题。不同的场景下,会设计不同的激励,特别是是否加入信息成本和时间效应,这构成了很多触发算子的差异特征。完全基于信息成本的触发,可能会出现最终受益人为矿工的情况,因为这是一种拍卖行为,而时间效应的触发,则可以设计成荷兰式拍卖结构,从而使得价值大部分为真实触发者所有。但需要注意的是,价值归谁所有带来了两个分歧,第一个是时间快慢的分歧,第二个是参与意愿的分歧,这个可以看看各类DeFi清算的模型。

EOS生态DeFi平台Pizza遭攻击,损失约500万美元:12月9日,据官方消息,EOS生态DeFi平台Pizza在昨日遭黑客攻击,黑客账户itsspiderman利用溢出漏洞在eCurve凭空增发tripool做市凭证,在Pizza质押并借出协议中的绝大部分Token。Pizza平台在本次攻击中损失约500万美元。目前,Pizza正与慢雾科技、EOS节点、及广大目方合作尝试追回丢失资产。[2021/12/9 13:01:41]

触发算子在清算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自动对冲,在这一点上,行业没有深入实践过,也就是触发算子的核心价值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点可以参见?CoFiX2.0?版本协议。另外,创造信息或者主动贡献信息的触发算子也是一类应用,比如在NEST系统里,也可以把报价看成是一个复杂的触发算子。我相信大家可以开发出更多用途,而不是局限于当前的清算。随着时间推移,触发算子因为其非线性及广泛性,会成为链上第一个捕获价值的算子。

Findora技术研究院 贾永政:DeFi在野蛮生长阶段:金色财经现场报道,4月10日,金色财经主办的共为创新大会“DeFi的创新进阶”专场于上海举办,会上Ever Chain创始人、Findora技术研究院研究科学家贾永政分享表示,DeFi的迭代进度非常快,DeFi需要时刻关注,很多时候会比谁跑的快。目前DeFi在野蛮生长阶段,在DeFi的隐私上,如果隐私匿名和DeFi完全融合野蛮生长,那可能是“完全”的混乱,例如隐私公链,可以实现隐私也可以实现可监管。[2021/4/10 20:04:44]

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触发算子能不能独立构成一个?GAME??由于每个触发算子都跟随一个具体的“场景”,不同的场景难以在一个统一的激励系统下完成,这和以太坊指定每个指令消耗多少GAS不一样,因为这种是先底层指令标准化,再逆向选择合约结构,如果涉及一个独立的触发算子GAME,就等于要求不同的触发场景按照同样的标准来设计触发模型,保证输入输出价值的一致性,这是很难做到的,除非所有合约都在同一个标准下制定,不过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否应该把触发作为智能合约开发的出发点。这里可以尝试探讨一下:

Tendermint首席软件工程师加入跨链DeFi项目Kava:金色财经报道,Kava Labs今日在推特公布邀请到Tendermint首席软件工程师Alexander Bezobchuk (Bez)担任其最新的核心贡献者。据介绍,Bez在Tendermint是Cosmos SDK的首席软件工程师,将为Kava不久上线的DeFi产品进行开发贡献。[2020/6/4]

触发算子的成本包含三种,其一是GAS费用g,其二是信息净成本x,每一次操作的总成本为?C=gx,而简化成GAME后,其收益由统一的token表示,记为Y,需要注意的是,场景可能包含时间因素,因此要赋予一个时间系数t,以及场景系数s,最后,整个系统要正常运转,必须有人输送价值V,即基础奖励Y0应该和V相关:Y0=F(V),如果要求所有场景对称且无套利,则F需要一致且为线性,那可以将这个GAME表述成,某操作C获得Y,其中?C=gx,Y=stY0=stF(V),从这个公式看到,如果要求场景之间无套利,则s必须对所有场景对称,否则会表现在g的竞争上,而t本身是线性的,在这种情况下,Y的产出和C几乎建立了线性关系,不太可能形成自增强属性,在完全开放的合约里,是可以100%被复制的。以上分析来看,触发算子要变成一个独立的GAME,必须引入随机算子。

但是触发算子作为一个环节在某一个大的GAME里,反而可能具备某种自增强的特性,比如用于对冲,用于报价,这里面因为会有其它的参与方贡献价值,从而使得算子激励不完全线性。以NEST为例,触发报价需要成本,但是NEST价值由调用者决定,调用者的价值并没有和NEST出矿建立线性关系,这导致NEST系统具备自增强属性。同样CoFiX对冲的激励并不是完全由对冲交易决定,而是由正常交易的价值共同决定,这一部分是没有和对冲激励建立线性关系。

回过来,在上面的公式里,也可以做几种修正,比如s并不是对称的,但是较高的s随机出现,或者F也不是线性的,这等于激励大额的触发,这一类设计有可能带来一些模糊的非线性结构,从而形成一些特殊的均衡,并具备不可复制性。这种设计更多像是多种场景之间的博弈,或者说场景,并不能很好反映触发服务于场景的作用,也没有看出此类均衡能创造出什么独特的属性。前面也提到可以加入随机属性来消除线性结构被复制的缺点,但是如果加入随机性的话,一切线性的算子都可能变成了彩票模型,仅仅支持了算子内部参与者的交易型博弈,并没有外生价值,不是可取的方向。

总结:触发算子的非线性结构可以和大型合约结合,构成一定的自增强非合作博弈,并具备显著的经济学价值,但它并不能独立的完成一个GAME的设计,并沉淀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有些已有的产品,在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做成了内部彩票系统。

撰文?|?Banach

时间|?2021.01.27

出品?|NEST爱好者获作者授权发布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31ms0-0:48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