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场托管一位同事跟我说:"币圈和矿圈割裂得非常严重,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当时我听到这句话时,非常惊讶,但也没有特别理解。
这半年来,我接触到了很多矿工,去过四川的好几个矿场,自己也买了3台矿机先尝试着挖矿,直到近才渐渐想明白同事说的这句话。
币圈的人热衷于讨论价格,追求热点,对各种不知真假的小道消息趋之若鹜;矿圈的人则"沉稳"很多,虽然他们也关心币价,但更多的精力放在挖矿上:哪里有更便宜的水电,哪个型号的矿机性价比更高,挖什么币种更赚钱,等等。
声音 | 牛币圈创始人 三一:BTC减半等三因素刺激BTC可能突破1.5万美金:2月20日,第3期“Bibox兔子小姐直播间-大咖来了”AMA中,牛币圈创始人三一表示:BTC近期回调是因为涨多了,中长期来看,个人对BTC减半带来的上涨行情比较乐观,因为BTC自己的减半行情还未完全发力。从静态看,减半直接令BTC产出减少。从动态看,减半会形成币价上涨预期,刺激矿工增加矿机数量,造成全网算力上升,进一步推高挖矿成本。从历史角度看,每次减半都涨。产出减少,挖矿成本上升,由于历史走势,这三个因素使BTC减半获得了超出以往的关注度。对于BTC价格,今年可能突破1.5万刀。同时建议大家投资基本面好、跟上热点、估值合理的平台币。[2020/2/21]
可以说,币圈用户和矿圈用户,虽然有重合,但整体上两者的画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币圈和矿圈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有很多误解。炒币的人,往往会建议你直接买币、交易,而不是去买矿机挖矿,因为在他们看来,挖矿是一件累活,不够灵活,而且回本周期长,赚钱速度太慢;挖矿的人,则通常会建议你买一些矿机,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挖矿、屯币,而不是去直接买币做交易,后给庄家送钱。
ICO投行服务利润诱人,灰色产业链导致ICO币圈内幕交易重重: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位熟悉区块链ICO动态的知情人士透露,当前ICO投行服务范畴相当全面,商业计划书撰写、募资路演、ICO市值管理、投资者关系维护等一应俱全。ICO由于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不少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的ICO项目都可以包装“上市募资”。据了解,当前多数ICO项目投行服务的收费标准,基本是募资额的10%-30%,收费高低主要取决于ICO项目商业计划书“包装”与市值管理的操作难度。越是操作难度高的ICO项目,收费标准自然水涨船高。由于这些投行收取的费用,也是ICO代币、以太币或比特币为主,因此当这些币价被炒高,他们也能高价套现获取巨额收益。这种现象让整个ICO币圈变得内幕交易重重。[2018/4/19]
两个截然不同的建议,我们应该听谁的呢?买币还是挖矿?
星合资本郭宇航:币圈与链圈应走向共识,且必须拥抱监管:新浪科技讯,在鸿泰基金春分大会上,星合资本董事长,点融创始人、联席董事长郭宇航出席并演讲,他分享的题目为《区块链——走向共识》。在他看来,币圈与链圈泾渭分明,但是币圈与链圈应该走向共识。郭宇航认为,财富效应可以让币圈和链圈的人走向共识,这也是当前主要的链接点。在监管上,郭宇航认为,必须拥抱监管,他看到一个变化:“各国从观察到出手,全球各国均在收紧监管,小国先试,大国跟随”。在中国,对区块链创业的建议是:一、不要涉众;二、服务实体;三、拥抱监管。[2018/3/21]
炒币的人,还需要配置矿机吗?如果是半年以前,我肯定会听信炒币的人。毕竟,那时候的我,对挖矿行业存在刻板印象,有很深的误解,比如:1.只有大户才能挖矿,我们这些小散资金体量太少,还是买币划算。2、挖矿太麻烦了,不仅要买机器,还要找人托管、交电费等等,还不如买币便捷。
但现在的我,随着对挖矿行业的了解更深入,越来越坚信挖矿是一门不错的生意,炒币的人也需要配置矿机。长远来看,挖矿行业的利润其实是在下降的,但目前依然有利可图。
问题又来了:挖矿比炒币赚钱吗?散户的钱就那么点儿,是否需要配置矿机?
很多炒币的人,包括我自己,总想着高抛低吸,但后往往是追涨杀跌,几番折腾后手里的币越来越少,面对诱惑还容易加杠杆上瘾,比如我自己就曾在交易所上加了很高的杠杆,结果一个3.12暴跌,将我的仓位全部没了,连渣渣都不剩。
挖矿则沉稳很多,矿机就是每天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即便是遇到3.12暴跌行情,矿机也只是关停一段时间,后面价格上涨、丰水期来临后,这些老母鸡又可以下金蛋了。
炒币的人,如果仓,手里就没有任何翻牌的机会了;如果是扛不住暴跌行情,在低位把币抛了,那后面价格上涨后又会懊悔不已,继续买入的话币变少了。对矿工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只有其中一小段时间部分矿机开不了机而已。
所以,面对暴跌的极端行情,矿工的抗风险能力更强。如果币价长期横盘,矿工依然每天有收益。如果是炒币,长期横盘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很多人往往就熬不住把币卖了,或者加杠杆、做合约来扩大收益,后往往是给半夜插针的交易所送钱。即便不炒币,选择屯币,长期横盘也是没有任何收益的。详细交流了解请加笔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