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阵子的文章中,我写过华尔街重量级投资家霍华德·马克思近来改变了对比特币的负面看法。
近日又传出一家重量级基金开始涉入比特币,这就是由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创立的投资基金---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投资银行家道恩·菲茨派翠克周四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这个投资基金也在投资加密货币基础设施。并且她认为比特币“很有趣”,不再是“边缘资产”,菲茨派翠克列举了比特币的好处,例如“易于储存、便于传输、供应量有限”,并指出,她认为比特币抢夺了黄金的部分买家基础。
花旗:对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日盛 全球主要央行料将缩减宽松:花旗首席外汇策略师Osamu Takashima在研报中写道,对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日益加剧之际,全球主要央行似乎势将缩减货币刺激措施。虽然新西兰央行周三维持利率不变,但其基调出人意料地偏鹰,新西兰联储主席奥尔表示愿意推进政策正常化,逐渐把政策利率朝2%的中性水平上调。周三公布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也暗示将在今年启动减码。所有这些都表明,相比疫情影响,这些央行更加重视政策正常化。(金十)[2021/8/19 22:23:28]
我在早前的文章中曾经写过,随着机构投资者的批量入市,各国政府入场购买比特币将是迟早的事。
李威廉:比特币能否突破新高取决于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专注于数字资产研究的欧易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威廉认为,比特币从去年10月启动“牛市”至今,已累计上涨近5倍。从历史经验来看,对于4年一个“牛熊”周期的比特币而言,本轮“牛市”已足够长。李威廉分析认为,目前比特币价格进入横盘调整阶段,市场对未来走势预期出现分歧。分歧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持续,未来全球经济是否依然面临通胀上行问题;二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还需要打开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未来是否会有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带来突破,尚不确定。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未来还能不能继续上涨,甚至突破新高,还得取决于下半年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以及能否打开新的应用局面。(经济日报)[2021/4/13 20:12:22]
早前曾有传闻说伊朗政府为了规避美国的金融制裁而持有了比特币,希望用比特币进行国际贸易;还有传闻指委内瑞拉军方在系统性参与比特币挖矿。
分析 | 全球主流媒体更倾向报道比特币负面消息:据bitcoinexchangeguide报道,区块链市场研究公司Clover对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期间全球48家主流媒体发布的7527篇加密货币相关文章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2016年,积极的文章在数量和强度方面远远超过负面文章。然而,随着2017年中期报道激增,表达负面情绪的文章越来越普遍。这种趋势的部分原因是沃伦·巴菲特和马克·库班等人预测加密货币市场的“泡沫”正在进行中。该研究指出,随着比特币在2017年最后几天市值暴跌,负面文章成倍增加,警示文章很常见。迎合年轻受众的媒体如“福布斯”和“商业内幕”,其报道的积极情绪一直高于总体中位数,合计1335篇文章相对积极。CNBC在调查的时间段内发表了近1000篇关于加密货币的文章,其中52.9%为正面,47%为负面。尽管许多媒体最近几个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怀疑文章,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出版物实际上变得更加乐观。值得注意的是,福布斯和CNET已转向积极。[2018/12/1]
这两个例子即便是真的,在我看来也是因为其国情特殊,并且是边缘化的国家而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因此我认为真正有说服力的国家参与购买比特币恐怕得到四年后的下一个周期了。
但事情的变化有时候远超我们的想象。
近日,纽约数字投资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古特曼表示,该公司一直在与主权财富基金就可能的比特币投资进行谈判。并且另一位投资机构RealVision的投资策略师兼创始人保罗·派尔证实了古特曼的说法,称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就是比特币的投资者,而且一直在从矿工手中购买比特币。
淡马锡是新加坡的国家主权基金,在很多国际大项目、风投和我国的A股中都能看到淡马锡的身影。
新加坡本身就是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它对国际金融的发展和脉络一定是异常敏感。去年就有新加坡星展银行获得国家牌照经营数字货币的业务。
把这些联系起来看,我甚至认为新加坡给星展银行发放牌照就是为了让淡马锡更便利地涉入比特币投资。
相对机构投资者大张旗鼓地介入比特币投资,国家主权基金的介入则显得隐蔽得多。我估计这一方面是因为这类基金体量实在大,如果他们也大张旗鼓地介入,则极有可能在市场上造成情绪波动,从而大幅影响比特币的价格,不利于自己以较低的本金投入;另一方面数字货币目前在很多国家仍然属于监管的敏感区,主权基金也不大希望自己的投资行为被用来为数字货币的身份背书。
但无论表面上看上去它们多么低调,它们的实际行动表明,比特币成为国家资产配置这个转折点在本轮牛市中已经到来。有鉴于大多数国家目前还在观望,还在探索,我相信这个转折点要形成规模效应甚至在国家主权基金之间形成FOMO心态在四年后的那个周期中将极有可能发生。
就好比灰度早在2013年创立,在2018年开始大规模进场,而到了去年才开始在机构投资者之中形成示范效应,而在今年则掀起机构投资者的入市狂潮一样。主权基金和国家的介入很可能在下一个周期形成高潮。
虽然这可能是四年后才发生的事情,但那壮丽的篇章已经若隐若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