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在近几年迎来了重大发展,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贸易融资业务的线上化趋势明显,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贸易融资业务的方案,全球贸易融资是全球领先的贸易融资平台,已经与270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了合作,2020年11月,该平台发布了一篇文章讨论了将区块链技术用于贸易融资活动的潜在好处,并重点介绍了采用区块链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对论文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编译。
传统的贸易融资系统
贸易融资用于促进全球不同国家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目前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命脉。贸易融资按照各方满意的条件提供便利交易所需的信贷、付款担保和保险。但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一个重要的痛点,就是使用大量纸质文件,大多数贸易融资活动都是在进口商、出口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运输公司、收货公司、托运公司等参与方之间移送实物文书。
图1贸易融资所需数据及文件
央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依托外汇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开拓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真实性审核的应用场景:2020年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创新水平。推动广州市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试点,还依托外汇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开拓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真实性审核的应用场景,指导银行开发直联区块链系统,实现与该平台的直联。到7月末,该平台在广东辖区共接入银行52家、服务企业579家,完成应收帐款融资金额合计94.6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官网)[2020/8/21]
这种对文档的依赖通常是低效的,在准备、传输和检查这些文档时消耗了许多成本和时间。纸质文档也可能容易出错,甚至会被伪造。
此外,COVID-19的爆发深刻影响了贸易融资业务,很多应当线下开展的业务被迫中止或转移至线上。如今,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都在尝试部署其数字计划,许多银行也正在寻求通过创建数字生态系统来简化贸易融资流程并降低成本。
火币大学于佳宁:未来海南自贸港将会看到更多区块链应用:6月3日20:00,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在火币大学直播间,以“海南自贸港正式启航,区块链行业将迎来怎样的政策红利“为主题正在进行在线直播大课。
于佳宁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每个行业都会有很重要的影响,其中多次提及建设海南国家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基地,这是非常关键的举措,未来能在海南自贸港看到更多区块链应用。比如,利用区块链进行知识产权交易、存证,微小知识产权的确权保障了每个人创作的权利。区块链能够有效的让所有内容平台连接起来,共同保障知识产权。点击原文链接进入直播。[2020/6/3]
区块链对贸易融资的潜在好处
人们对区块链在贸易融资中的应用普遍持乐观态度。许多行业从业者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以重塑跨境贸易和相关金融服务的流程。
区块链技术具有改变业务流程来降低运营复杂性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潜力。区块链结合了多种计算机技术,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本质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自主维护一个不断增长的交易链条,这些交易记录储存在称为区块的单元中,每个块都包含一个时间戳和一个到前一个块的哈希链接,以此来防止篡改。在区块链网络中,分散的代理商或机构可以共同记录和维护信息,而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发挥持续的市场支配力或控制力。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分散数据存储,以使此类数据不能由中心参与者控制或操纵。
动态 | 迪拜酋长启动4个创新实验室,将重点关注区块链等领域:阿联酋副总统、总理、迪拜酋长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宣布启动4个创新实验室,重点关注航空、能源、区块链和创业领域。Sheikh Mohamme表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使这些实验室成为启动面向未来创新的中心,最终提升我们的商业和服务部门。”这些实验室将支持阿联酋的百年计划2071,并将为建立一个全球中心奠定基础,以为该国未来创新做准备。(Trade Arabia)[2019/10/29]
区块链可以潜在地提高交易透明度和供应链的可追溯性。贸易金融从业人员也表示,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将使贸易金融业务转向无纸化,并将无差错文件快速传送给客户,以此减少印刷和验真的成本。此外,由于区块链允许所有授权方随时随地访问关键文档,因此它可以减少对纸质记录和双边电子邮件进行人工同步的流程。
动态 | 北方信托拓展区块链及加密货币业务:据bitcoinist报道,北方信托公司的企业和机构服务总裁Pete Cherecwich提供了有关该公司新工作的更多见解。到目前为止,Northern Trust已采取措施使用区块链来帮助管理私募股权工作流程,并正在帮助三个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主流对冲基金”。Cherecwich同时指出,Northern Trust没有直接保管加密货币,也不打算在不久的将来这样做。[2018/8/2]
智能合约是基于去中心化共识以及防篡改算法的电子合约,其中含有一系列数字协议,包括合同双方达成共识的执行条款和约束条件。智能合约可以使彼此之间不信任的各方进行协作,而无需像银行这样的中介机构参与,并且可以通过预设事件触发款项偿付,减少错误或欺诈的风险,促进资金高效流通。
各种研究表明,智能合约可以降低收集和处理信息、起草和谈判合同、监视和执行协议等一系列流程的成本,从而在某些情况下允许采用更多基于市场的治理结构。
动态 | 日本科技公司与大分县竹田市合作,试用区块链技术侦测公文篡改:日本科技公司inforteria日前宣布,与日本大分县竹田市合作,联手进行以区块链技术侦测公文篡改的实验。7月2日,Inforteria针对竹田市的10名员工进行了区块链技术以及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防改篡制品的培训会。据悉,本次共同实验将从7月5日持续到8月3日。[2018/7/11]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贸易融资的举措
从发展的角度看,区块链技术在贸易融资中的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效率和安全性。如今,一些商业机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区块链实验室,或与区块链公司紧密合作,并发表了有关该主题的一系列研究。
2016年,巴克莱与名为“Wave”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合作,在Wave区块链平台上搭建了基于区块链的信用证项目,完成了第一笔基于区块链的跨境贸易融资业务。2018年,汇丰银行宣布已完成一项使用区块链技术发行完全数字化的信用证的贸易融资交易,在此交易中,新加坡汇丰银行作为信用证的开证行,荷兰国际银行作为指定银行。2020年,渣打银行和星展银行联合宣布,他们已经启动了一个项目,该项目将利用区块链网络连接其他12家银行的贸易融资交易,包括荷兰银行、澳新银行、联昌国际银行、德意志银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劳埃德银行、马来亚银行、纳蒂西斯银行、华侨银行、荷兰合作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和大华银行,另外,星展银行和渣打银行宣布,他们将与新加坡联合银行开展进一步合作,将区块链贸易融资登记业务扩展到全球,以覆盖主要的贸易通道。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一些科技公司也在为区块链应用于贸易融资而努力,IBM就是其中一个。2017年,IBM和马士基合作了HyperledgerFabric项目,并基于此构建了使用区块链技术的端到端数字化供应链模型,该模型涉及贸易方以及各个港口和海关当局。之后,陆续有几个大型银行财团与IBMHyperledger或R3Corda等技术提供商合作来进行区块链产品的开发,并推进了多个项目的落地应用。
区块链应用的挑战
尽管最终目标是实现完全数字化和自动化,但要实现此目标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贸易融资中的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缺乏区块链网络的标准协议
即使在区块链社区内部,也存在不同的编码语言,共识机制和隐私保护措施,从而导致不同的区块链平台成了无法相互连接的孤岛。平台开发人员和参与者应避免碎片化,而要增强各类区块链平台的互操作性和标准化。
为了使区块链技术在贸易融资场景中获得预期的收益,所有生态系统参与者都需要就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达成一致。在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下,于2020年9月发起的ICC数字标准倡议是建立互联互通的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的重要一步。
2.部分数字文件没有被现行法律承认
整个贸易行业采用区块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还与法律体系中电子文档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有关。目前,全世界大多数法律制度都可能承认纸质文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但是许多司法管辖区都不认可用于贸易活动的电子签名和电子文档。
ICC银行委员会针对英国、美国、德国、荷兰、阿联酋、中国、新加坡、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十个辖区的相关法律进行了研究,报告显示,电子提货单的法律地位在许多司法管辖区仍比较模糊。
因此,规定使用传统纸质文档的法律要求似乎是贸易行业中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大障碍。只有在法规不断发展并认可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部署时,区块链技术促进国际贸易的潜力才能发挥出来。
3.采用区块链技术的高成本
创建和维护区块链网络的成本被认为是该技术广泛应用的障碍。区块链的高昂成本通常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首先,区块链网络依赖于较高的计算能力,因此要消耗大量电力才能运行,并且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来验证和处理交易并保护网络安全。其次,每个节点需要在自己的数据副本上与其他节点进行同步,这一过程会产生成本。第三,公司改变原有系统的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他们决定使用区块链,则需要变更其业务流程或信息系统设计,这将带来较高的成本。
4.信息传输和隐私问题
由于区块链的设计,可能会带来一些基本的隐私问题。将区块链应用于贸易融资业务时,通常,贸易方能够共享分布式账本以进行贸易融资交易。这意味着处理交易并构建区块链的每一方都可以访问区块链交易数据,这些数据中很可能含有一些机密信息。因此,似乎需要对分布式分类帐特征进行重新建模,以允许对数据的限制访问,并且只有被授权查看这些数据的参与方才能访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